查看原文
其他

民声 II (7) || 邹健:疫情里的公交驾驶员

园地作者 一枚园地 2020-09-04

题图来自作者:兰州中山铁桥


公交人

邹健|文


编者按:

有时,公交车风驰电掣的驶过,觉得他们很“疯狂”;有时,公交驾驶员踩住刹车,示意我们先通过。“正点、安全”。这也可以理解为:既要准时又要安全。这个“既快又稳”,几人做的到?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春节。节前一场瘟疫席卷了美丽的江城武汉。黑云压城城欲摧,黄鹤楼前无游人。壮士断腕,武汉封城。


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十四亿中国人同舟共济,自动封门。大批新千年最可爱白衣天使逆向而行舍身救难,奔赴疫情一线,奔赴武汉。力挽狂澜救同胞于危难中,可歌可泣。


正月初九,二月四日。我去参加一场公益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后出了门。街上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一眼就能看到长街的尽头。街上所见最多的是环卫工人和往来行驶的公交车。


这提醒着我:城市并没有停摆。为此,我专门制作了一个头条,请朋友发出:致敬仍然坚持在疫情前沿的公交人和城市美容师。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不是我独具慧眼,而是我女儿就是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人们俗称的公交司机。


交通是人类生活的大动脉,城市公交是末端的毛细血管。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更是举足轻重不可缺少。


朋友,你了解公交人吗?


清晨,人们络绎不绝地走向公交车站,一辆辆公交车,载着他们奔向城市的四面八方,载着他们到要去的地方。夜晚把人们从四面八方送回那亮着一盏温暖的灯、等待着倦鸟归林的家。


公交车上,载着手脚敏捷的年轻人;载着步履蹒跚的老人;载着活泼好动的学生;载着各种各样,有着各种任务和目的,需要到城市每一个角落的人。无论风雨,无论寒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年四季,栉风沐雨、寒来暑往是常态,是正常。朋友你可曾想过:黎明前第一班车的驾驶员、后勤人员、负责人……他们是如何到达岗位的?深夜最末班的驾驶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如何回到不论多晚、都亮着灯等待他们的家吗


他们是城市里醒得最早的人,是城市里睡得最晚的人。轮到早班运营首班车时,他们凌晨四点钟就得起床。做为公交人的家属,虽没有起床,心却伴随着他们的脚步声,一同出发在黎明时分里。


轮到运营末班车,回家已是子夜时分。家人虽然在床上,但从来似睡非睡,只有等到门锁哗啦一声,心才放下睡踏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有需要照顾的家人、有需要接送的孩子;有冬日凌晨不想离开的暖被窝、有夏日不愿离去的凉爽地。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职业道德是他们的操守。


由于兰州市地形地貌是两山夹一河,多多少少限制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比起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道路状况总是滞后。一样的司机,面临着不一样的环境和选择。


一样是司机,这条路不好走,我可以走其他路: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样的公交司机,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他们有站有点有责任:把每一位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是他们的职责。而无论道路是否通畅、行人是否拥堵,面对他们的只有一句话安全到、正点到


安全,不仅是公交公司的第一要务,更是公交人家属们掛在嘴边、悬在心里的一句话。任何时候都不忘叮嘱一句:注意安全。


春节、国庆等法定节假日,人们都安祥悠闲、心安理得地享受假日时光。而公交人还在各自的岗位上。职业需要他们坚守,维护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每逢春节乘坐公交车,我都向驾驶员道一声:师傅过年好!这是衷心地问侯,也是向平凡如我的人致敬。也总能收到一张笑脸和“你也过年好”的回赠。温馨如斯,温暖如斯。



提笔写本文,和家中的公交司机郑重其事地交流了一回。粗心的母亲第一次了解到这份工作的流程。以下是司机的自述:


我们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先做好车辆的三保。检查机油、水、车辆的安全。例行保养工作,如刹车、轮胎、卫生等。做完这些后根据各自的出车时间开始运营。有时运营时间紧张,早饭也吃不上,过了早运营高峰才能吃。


在疫情期间运营,每天乘客上上下下的,驾驶员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说不害怕也不真实。单位发的一次性口罩,有的驾驶员戴两个。没办法,工作需要,把这份责任尽到。


公司现在对安全抓得很紧,每个星期有安全检查日,列表维护日。譬如说,我们的车辆限速是每小时40公里,碰上道路擁堵,有的乘客就非常不客气地要求我们:师傅你怎么开得这么慢?你快些我上班迟了。这样的现像很常见。我们只能耐心地做解释。


现在无人售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是售票员、清洁员。车辆开动上来第一位乘客,就要做好宣传工作。夏天天热要常观察窗口,让乘客头臂不要伸出窗外;天冷了要注意上下车的乘客,看台阶上有无滑倒的迹象。遇到老年人要多停会儿,等他们安全下车后再起步。操心的事多着呢。


单位对驾驶员的心理和身体疾病问题也抓得紧,特别是安顺公交车坠湖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定期对驾驶员做心理辅导。


辛苦的、负责任的公交人。


我的女儿,一米七的个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笑靥如花。嘴角两酒窝,我的小棉袄。一次,冬日里上早班,往水箱里加水,蒸汽烫伤了手。


成人后第一次请我帮她洗手。当触摸到那十指尖尖如青葱的手时,我柔软的心刹那间生出一块硬伤:光滑柔软的手背,布满老茧的手掌。至今不能忘。


女儿开的车,我也曾坐过几次。看她潇洒自如地扳着方向盘,心中喜忧参半。女儿师从公交集团金牌教练陈金良师傅,驾驶执照考试一次通过。金牌教练名不虚传。


也记得工作中不顺心,向我诉说。一次车上遇到两位老人,其中一位要求女儿在禁停处停车,女儿拒绝后被对方责骂了整整一路。另一位解释说老人倔犟。


女儿说:她把车停在路边,哭了一场也没还一句。


身为亲属的我怎么安慰?用什么样的语言安慰?我不知道。我的女儿孝女一个。春节前忙,在微信上发给我千元红包;疫情中,送口罩送蔬菜给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人的传承。


尊敬的朋友: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搞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平凡普通如我女儿的公交人也和我们一样,为社会做自己的贡献。不用感谢,那是职责。多一点宽容和理解,那就是鲜花,那就是掌声,那就是对公交人最高的奖赏!



女儿的女儿也初长成。前几天我的一篇诗文在“岳飞文化研究”官方公号上发表。外孙女留言:“学生党受教了”。


一言既出惊四座,后生可畏。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谨以此文献给公交人。

2020.7


【作者简介邹健:女,50后,现居兰州,退休大军一员。爱读书,写几个不成文的字,只为悦己。方方日记读者,一枚园地耕耘者。


(本文编辑:安然以待)




征稿:

《民声II》、《特刊 • 武汉故事》

  继续征稿中,欢迎读者投稿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编辑微信:anranyodai(请注明“投稿”)





点击阅读更多


方方日记接力45: 来扫千山雪,去留万国花
民声(16) || 鲜活的花朵为何凋零?
一位六零后的外卖骑手
方方日记是精神的烛火

民声l系列文章汇总(1-60)


一枚园地

我手写我心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