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不正常”母亲与“非典型”演员
「Hear Her/听见她」是一个关于女性职业故事的周末栏目,我们通过采访12位不同行业的女性,听她们讲述职场与人生——在那些决定性的职业瞬间里,她们如何抉择,如何突破,如何认识自己。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扮演一位以爱的名义“绑架”女儿的单亲母亲宋倩,她是中国式母亲的缩影:强势、固执、望子成龙,令人无法喘息。角色日日引起热议:宋倩打女儿了,宋倩逼女儿跳海了,宋倩让女儿生不如死……
陶虹本人和“宋倩”是完全相反的两类人,她给予女儿极大的自由、信任和包容,并极度克制自己不去纠正她生活中小问题。她说,传统教育观念最大的问题是不允许人犯错,但错误的人生是可以被修正的。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女演员之一,陶虹令我们最感好奇的点是:她成名甚早,第一部电影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大学三年级担任电影《黑眼睛》女主角又摘下了华表奖和金鸡奖,之后又凭电视剧《空镜子》拿下飞天奖和金鹰奖。她的师妹秦海璐曾评价陶虹:“她就别演,演了就得。”
她是一个出名趁早的女演员,却又在极度盛名下选择消失在公众视野。我们查遍了她所有的采访资料,发现外界对她有一个巨大的误解:以为她为家庭牺牲,退居做了徐峥的贤内助。其实不是,接受36氪采访时,她说,自己根本不想为此多做解释。
很多因果关系根本不适合套用在陶虹身上:母亲应该怎么做,著名导演的妻子应该什么样,业务精专的女演员应该走哪条路,其实都不应该有固定的模板——这也是她作为本篇报道主角最大的价值。
演员 陶虹
以下为 陶虹 口述:
《小欢喜》中宋倩这个妈妈,很强势,望女成龙,有特别广泛的社会意义。可以看到微博上各种评论都是:宋倩和女儿就是我妈和我,是谁把摄像机架我们家,换上我的脸的?都是这么说。太有普遍性,而且戏里“高考”这个话题实在是全中国人民的痛点。
我看完剧本的感受就是,宋倩作为单亲妈妈和女儿是一种恋爱式关系。别人的家庭是三角关系,一个圈,三个人可以流动。但单亲家庭是单向联系,没有流动。
所以在一个原生家庭中,每个位置都一定会有人主动去补位。当父亲离开家,母亲需要得到关爱时,孩子不管多小都会自动跑到父亲的位置。宋倩这个单亲家庭的错位造成三个人一直处在不对的位置上。妈妈不像妈妈,爸爸不像爸爸,孩子不像孩子。
《小欢喜》比较好的亲子关系是爸爸像方圆,随和,乐观,妈妈像刘静,温柔包容,每个孩子都期待这种理想的父母形象。但如果父母真这样的话,我很怀疑孩子是不是就能如大家想象中完美?比如能不能考上好大学?
但所谓的完美又是建立在一个父母的功利心上:要他学习要好,人际关系好,又要听话,懂礼貌,恨不得家务事也会做。这种完美是给别人看的。
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而且没有一个孩子是照着你的想象长的。我要一个长大眼睛,长睫毛,自来卷,腿特长,会跳舞,会弹钢琴的女儿?那做一个娃娃算了。这不可能实现的。老天给你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我相信老天给的礼物一定差不到哪去,收礼物这事儿还挑?这不现实。所以做父母要认清这件事,其实是跟自己和解,饶了自己了,也就饶了孩子了。
我记得有一次,看我女儿汇报演出,满台都是孩子,谁不希望自己孩子站C位,不用C位,前两排也行吧。
结果我们家孩子在侧幕条边上第二排,倒数第二个,前面的孩子长得比较高大,全程我女儿就胳膊和腿伸出来的时候能看到,脸没看见。我当时坐那想,如果我的孩子就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孩子,没有任何特殊的闪光点,我能接受吗?我会因为这个,说她辜负我了,因此就不爱她吗?知道她不能考清华,我就不给她饭吃?我想,我不会。该爱还是一如既往的爱,她再平凡,对我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礼物。
有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强忍着。我女儿小时候,会在人比较多,却没有人注意到她的时候,忽然说一句:我爸爸是徐峥,或者我妈妈是陶虹。她希望自己是个特别的人,但是她自己找不到什么特别之处。每次她说这话的时候,我其实心里都会有一点点排斥,难受一下,我是羞于她这样说的,但我没有真的去阻止她。因为我觉得那不过是她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
后来,她试了两次,发现这个方式无效以后,就不再说了。但如果因为这件事,我批评了她,这对她来讲就是一个伤害,难道孩子提爸爸妈妈要有羞辱感吗?其实不应该有这样的感觉。
父母都一样,看到孩子做错是多么想替他们去改了,下意识纠正,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让孩子去犯一些错误。
我记得,我女儿好不容易长得跟桌子一样齐的时候,我很担心她被桌角磕到。我也可以把全家都包起来,但其结果是她磕到软的地方,下回还会磕,她出去怎么办?所以我始终没有粘过桌角。她第一次磕到了,哇哇大哭,我抱着她揉半天。第二次我眼看着她走过去了,我这个心已经提到嗓子眼儿了,但我没有动,我又看她磕了上去,然后再抱着揉,揉完了,好了,告诉她,这样很危险。第三次,我又看她走过去了,但快到跟前的时候绕过去了。
她也经常说,妈妈我能不能这样?妈妈我能不能那样?我看一眼,没什么真正危险,那行,来,试吧。
就是做父母要相信一件事,首先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第二,人都有一个东西叫良心,不用教。第三个就是人都有直觉,也不用教。不要去限制孩子的直觉,限制了,直觉就丢了。如果孩子三样东西都在,是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往往父母不信任他,他才把自己封闭了,没有正确判断力。
所以不要把你的信任度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是不是该拿左手喝水,右手拿杯子,无所谓,都是小事。看到孩子不对的时候也别急着否定。先问一问,这个行为背后的诉求是什么,要告诉他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能不能承担?能承担,去试错没问题。
也正是因为小时候允许他犯这些小错,他尝试过什么叫失败,知道什么叫承担后果了,他将来自觉就不会犯大错,因为他会衡量这个后果。现在不允许孩子犯错,将来一些大问题:前途、婚姻…… 你想不允许也不行了,因为你说话一点信服力都没有了。
而且孩子真的犯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大部分人接受的教育观念里从小不允许犯错,爸爸妈妈不允许我们犯错,老师不允许犯错,到最后你连自己都不允许自己犯错。你已经没有了犯错的能力了。可犯错—本来就是一个正常的事情。
多亏了演员这个职业,我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我很早就知道一件事,其实人生可以犯错。我在电视剧《春草》里演过一个农村底层妇女。自己没上过学,所以崇拜有文化的人。当她遇见了她后来的丈夫,张嘴闭嘴都是四个字成语,她一下就被迷住了,她觉得那就是有文化的象征。其实她丈夫大概就是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因为这桩婚姻,春草跟家里完全闹翻了,她妈妈当时就给了她两个大嘴巴子,轰出家门,完全反目的状态。后来她才发现丈夫不仅没有真正的文化,而且是一个溜肩膀扛不了事儿的人。但是春草意识到自己错了以后,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要坚持找回丈夫,重新建立她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们真心相爱,建立了一个幸福家庭。
我从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一种力量,人可以犯错,因为有力量去改错。知道错了,没有什么关系,把它改正过来,多棒的一件事儿。
我和宋倩是完全相反的母亲,我2008年做母亲,这十年多,每天心里都有变化。面对孩子时,你知道这是一个天天都会给你惊喜或者惊吓的世界,很有趣。
真的不用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完美。中国80%的家庭爸爸其实只管外头,不管家里。总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社会上妇女已经顶了半边天了,回家还要妇女顶着,太累了,很少有女性会有这样的神仙本事,可以在顶那么多压力的情况下还能和颜悦色,贤妻良母。
我看到过一段话大意是说,女性总是要求男女平等,但是女的实在是太看低自己了,女的比男的优秀多了,为什么要跟男的比呀?争那半边天干什么?我还看到一段话是说,其实大部分女性对男性的宽容是与生俱来的。倒是相比之下,其实男性对女性的宽容度没有那么高。
有一天我跟女儿聊起感情,我希望她不要只看“才”和“财”,还是要看“人”本身。我想起自己恋爱结婚特别晚,一堆人介绍对象,都问我,你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找一个人好的。大家就说怎么要求这么低。现在想想,找一个人好的,这得多高的标准。好人难选啊。至少得跟你三观完全一致,还要有共同语言。老了以后,共同语言没有,整天就说吃饱了,该做饭了,你觉得过着有劲吗?还是更需要有一个情投意合、品味相当、相互欣赏的人。
我女儿有一天很生气地说,我每次跟爸爸吵架,你都帮他,不帮我。我说,没有,我只帮对的。你觉得你对吗?她大声说,我不对。我说,是呀,我很想帮你,可是你不对,怎么办?
我当时很想笑,但我忍住没笑,因为我是一个职业演员嘛(笑),我觉得我可能是那种非常不典型的中国母亲,在这个社会我才是“不正常”的母亲(笑)。
我练了十年体育才去上的中戏,其实我没有什么天赋,条件非常差,你看我这小矬子个儿。我练了那么久花样游泳,是因为我真心热爱这件事。所以很小,努力就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在国家队我也是出了名的刻苦,那种苦惯了的人。
所以我上大学之后,稀里糊涂当上了班长,就习惯拿我的一套标准去要求班上其他同学。有一天老师跑来对我说,陶虹,你要理解,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承受力那么强。那一瞬间我恍然大悟,对,我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他点了我以后,我就明白了,我再也不要对别人这么要求了,可能我到100分是沸点,别人10分已经是沸点了。你不能拿你的能力要求别人,从此我再也不那么刻薄人了。
我算中国最早的一批花样游泳运动员,我们队三个教练去日本学习,回来之后建立中国花样游泳队。三个教练也都是小姑娘,20出头,后来我就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那批石头。
我们那时候承担的责任跟普通人不一样,代表北京或者国家的荣誉,责任是非常大的,一个小孩代表北京队,没有发挥好,等于给北京队整个水平拉下来了,集体因为你一个人失败,你说得承担多大的压力。这件事让我形成一个价值观,个人的一件大事不如集体的一件小事重要,自己先往外摆摆,都可以牺牲掉。
我最后一次参加比赛是当年的全运会,我已经练了十年了花游,无论单人、双人、集体,我们北京队都是全国前两名的水平。我当时选了集体项目。因为如果我单人得了冠军,是我一个人,双人得了冠军,是两个人,集体得了是全队的冠军,你觉得哪个更重要?还是大家皆大欢喜比较好一点。
队里也有那种叛逆的,被开除的,但我就从小属于那种乖孩子,特别刻苦。因为我有个姐姐,我姐属于那种特漂亮的姑娘,我小时候属于忽略不计。知道什么叫家里的老二吗?就是一看家里:杯子是姐姐的,饭碗是姐姐的,玩具是姐姐的,我都不能碰,这都不是我的。所以很小我就学会了看眼色,这事不能干,别碰这个了…… 这就是“老二”心态,为什么说老二一般比老大聪明?因为生存环境“恶劣”,不会特别冒进,更知道分寸。
2002年演了《空镜子》以后,我跟徐峥两人在家里溜溜坐了快一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的本子都是一样的,我们俩就说,为什么今年没有好剧本,好奇怪啊?然后我们俩就真的就那么呆了一年,到后来看对方都看烦了。等呗,能怎么办?这就是演员的被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俩后来觉得这好像不是办法,他就去做导演了。其实那时候我也想做导演,写了本子,找了投资,结果我怀孕了,这件事就撂下了。让他去做导演挺好的,我一直特别相信他的才华,他要没这才华,大概我们俩也不会那么有缘分。我们俩是建立在相互欣赏的基础上,后来交往多起来才会走到结婚这一天的。我对他有足够的信任,他绝对是好导演,完全不怀疑。
那个时候没当导演,现在再当导演?其实有点吃力,要做导演,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每天睡四五小时就不错,全天高速运转。先说我这年龄体能行不行,就算行,我现在对行业的认知够不够新?你不能说在家待了十年,跑出来啥都知道?别开玩笑了,然后还有就是,我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强烈的表达欲。
最近看到很多女演员为了找好角色,曲线救国,做监制、导演,这是非常值得崇敬的心态。我很惭愧,我可能没有那么热爱表演吧(笑)。对,有人说你那么擅长表演,可惜了。
我擅长的事也不一定是非要去做的事啊!比如说我有一个美玉,我也不用天天给大家秀,放着也可以的,藏家里啊。
我以前干体育,也非常热爱花样游泳,可是我干了十年觉得够了,我就不干了。去做演员,演到现在,也觉得演不演都行,合适了就演,不合适不演,没有那么较劲了。我现在还在干很多别的事,我喜欢的事情,但一定要干出什么成绩吗?没想过,“干”本身比较重要,此时此刻比较重要,过去和未来没那么重要。
人满足了就没有那么多“较劲”的状态了,吃饱了就不想吃了,睡够了也不想睡了。我运气可能比较好,第一个电影女主角《黑眼睛》就获奖了,华表奖、金鸡奖全拿遍了,演电视剧《空镜子》就把飞天奖拿过了。
有人说,陶虹你这叫拉仇恨,气人。是,我运气比较好,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就相对来讲,我满足感很早就来了,也没那么较劲了。
总有记者问我,怎么你身上没有中年女演员的焦虑感啊?那说明我演得好啊,焦虑不让你们看见。(笑)《演员的诞生》我去了两次,第一次替丹丹姐(宋丹丹)去了一次,第二次再去,观众席一个小孩说,这女的怎么又来?就完全不知道我是谁(笑)。
有啥好生气,不认识我人多了。我觉得太好了,千万别认识我,这样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笑)。
另外,这归根结底其实不是一个中年女演员没戏演的事,是整个中年女性群体不受社会关注的事,没人关注就没有人写,没人写,就没有文艺作品,没有文艺作品我们演谁?演板凳吗?(笑)
大概我也很早就明白一件事:有时候不是你没天赋,可能是运气不好。命运也不掌握在你优秀与否这件事情上,很多事情你控制不了,你能控制的是自己。
我在运动队的时候,同期招了一对双胞胎,她们是1971年底出生的,只比我大不到一个月。但当年青运会年龄限制就卡在1972年。没办法,只能集体下队,没有机会参加青运会。其实很残酷,可能在你运动生涯最鼎盛的时候,你没有遇见任何一个大赛。你要参加过一个大赛,可能就是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
我也没赶上奥运会,那届奥运会只有花游单人和双人项目,没有集体项目,我是集体冠军,就没有机会去。后来有集体项目了,我又退役了,一切都是运气。
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为很多事焦虑了。结果不重要,重要在于你享不享受这一刻,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事?
我的安全感也全部建立在我的幸福成功都是自己给的。人不能靠在别人身上,你靠的这个人稍微有点闪失,你就趴地上了?人永远要自己站着,你的幸福不应该由人给。
对我来讲,成为“自己”比成“标签”重要。当然可能这个说法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的标签已经被人认可了吧(笑)。
2008年之后我大概有十年没怎么拍戏,外界说我牺牲事业,做徐峥背后的贤内助。我猜,公众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女人如果在本职工作上没有新发展,就一定去干了相夫教子的事情。
现实情况其实是:我主动放缓了工作,基本等于停工。我在很短的时间经历了生老病死,女儿出生,父母相继过世。我需要停下来想一想生命的意义,这才是更重要的事。那时候也没有精力想别的事,先把眼前处理了。
我没有本事同时干好几件事,比如让我同时拍仨戏,我干不了,我这辈子拍那么多戏,真的是一部一部拍出来的。
现在,有人说我又复出了,我没有这个概念。随时看到好角色就出来演一下。演戏还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一直觉得自己可以演一辈子。外界总说陶虹息影复出,我也挺纳闷,我什么时候息影的?(笑)
没戏拍在家的日子,我可忙了。我会在女儿醒来之前先起来,如果阿姨不在,我得做早饭,还要把狗遛了。掐着点回家,把早饭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叫大家起床,督促他们干该干的事儿,不能落了,再去把饭做好,吃了饭连滚带爬拽着孩子去上学。
我很珍惜跟孩子路上的交流时间,可以跟她像朋友一样,听她喜欢的歌,跟她讲我今天做了什么事,她今天做了什么事,交了什么朋友,今天发生了什么悲催的事儿。回家准备晚饭,处理公司的事。比如今天中午,我吃饭都没吃踏实,一直处理事情,这就是没有金刚钻,还非揽那么多瓷器活(笑)。
日子太忙了,也根本没时间看电视,我基本不看电视剧。《小欢喜》我女儿看的都比我全。她这辈子第一次看电视剧就是《小欢喜》,她喜欢温柔的刘静妈妈,她看到我演的宋倩这个角色,没说什么,也没害怕,就说,妈妈很漂亮。我说,是吧,漂亮吧,那以后照这个当你妈?她说,我不要,我不要。(笑)
前几天我不在,奶奶照顾她,回来跟我说,小宝好懂事,我说要去超市,她就说我认识,我给你带路。买完东西,她帮我一路提回来,说不能让奶奶提东西。
我就夸她,怎么这么懂事,表现不错。我女儿忽然说了一句话,我当时挺震惊的,她说,这不是有好榜样在这嘛,她指着我。
彩虹屁(笑),简直一塌糊涂。但其实就是这样,你要想孩子孝顺,自己首先得是个孝顺的人。不过,孩子孝不孝顺是一回事,大人幸不幸福又是另外一回事。孩子长大以后,不能因为他回家次数少了,你就说他一定是不孝顺,觉得自己多么不幸。这说明你还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其他人身上。
亲子关系就是从建立第一天起,你的结束就是再见,希望她有自己的生活,做的一切事情就是有一天要把她送出去。
下一期「Hear Her/听见她」的分享人我们邀请到了导演、制片人龙丹妮,她会讲述在2017年成立哇唧唧哇至今的两年,她的思考和面对艰难局面时如何决策。尽请期待。
以及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想听见哪位职场女性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去邀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