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发布!36氪2019-2020年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暨关键赛道投融资报告

黄祝熹等 36氪 2021-06-29

黑天鹅之年,思考当下,直面未来。


文 | 黄祝熹

报告撰写 | 黄祝熹 石可 樊宇 吕盈

出品 | 36氪创投研究院

封面来源 | pexels


“黑天鹅之年”——2020已近过半。截止2020年5月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交易数量为1543件,这是自2019年Q1起交易数量持续波动下降的第5个季度。从交易数字上来看,能够融到资的公司越来越少:2020年Q1成功融资公司数为去年同期的61%。但从总交易金额来看,2020Q1相比2019Q1却同比增长54%。这说明:一些细分领域和特定公司在混乱中却幸运地接到了资本的橄榄枝,其中的头部公司更是完成了数额惊人的单笔融资。


基于以上,36氪创投研究院对2019年Q1至今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融资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2015年整体市场至今的波动变化进行了回顾与比较。重点考察了疫情中资本尤其活跃的四个领域: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文娱直播和在线教育,梳理了这4大关键赛道的基本产业逻辑和细分领域。报告将着重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2019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暨关键四大领域(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文娱直播/在线教育)在投资热点、投资地域和投资阶段上有何变化?最活跃的投资机构是哪些?在哪些细分方向投出了新的独角兽?四大领域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大额融资事件和并购事件?不可忽视的互联网巨头们和传统领域头部企业在四大领域又是如何布局?


36氪认为:新冠疫情让原本就处于波谷的一级市场彻底冷静,短期内给市场回调带来了必然的阻力,但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在这场危机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强大的战斗力,顺应时势、调整战略、回归价值将是今年乃至接下来一到两年不变的主题。


但细细来看,依然能观察到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出现了新的兴奋点与变化。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疫情“黑天鹅”打破市场回调步调

投资机构出手谨慎


回顾过去5年,整个一级市场空前膨胀。根据鲸准数据,我们观测到在2015Q1-2020Q1期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交易金额总体量达7.5万亿,交易数量的峰值出现在2015Q4时,达到了4691起。交易金额的高峰则出现在2017Q2,一个季度就高达6990亿元。


市场的明确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后,一级市场流动性骤然紧缩,外加独角兽估值虚高,上市即破发、一二级市场倒挂等问题次第浮现,倒逼整个创投行业重构出清。2019Q1市场整体交易金额相比2018Q4骤跌一半,降至2518亿元,交易数量则下跌至2015年的水平:1275起。2019年整年被行业普遍定义为周期低谷、资本寒冬,而这一情况原本被期待在2020年将得到调整和改善。


然而,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的爆发彻底打破了市场回调的步调。疫情管控之下,企业无法全面复工复产,居家办公管理效率低下,无论大小b端还是c端消费需求都被大量抑制。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双受挫,大批企业面临业务停滞、现金流紧张。


对于投资机构的来说,投资风险增加,投资回报不确定性提升,出手也变得更加谨慎。截止2020Q1,整个一级市场交易数量仅842起,下降至五年来季度最低水平,这其中还包括2019年底投资交割置后披露的项目数量。


一级市场历年投融资情况



单笔融资额高企,战投与并购齐飞


在整个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体量和项目数量均在收缩的同时,项目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却始终保持稳定上升。相比于2015Q1的0.51亿元,这一数据在2020Q1达到了5年前的9.18倍——4.683亿元。


这意味着:一方面,大量资金持续加码极优秀的价值项目和更确定的投资机会,头部项目集聚效应不断加剧,持续推高项目估值;另一方面,后期阶段的项目在总体一级市场项目中占比增加。


事实上,这一现象从2019年初延续至今。2019Q1,战略投资和并购阶段的交易数量就持续稳步攀升,2019 全年四季度均值分别达到234起和220起。


2019年之前,一级市场获投项目大量集中在早期(种子轮、天使轮、A轮以前),例如,2015Q4全阶段交易总数为4691起,而早期项目就占据了其中的85.7%,4021起。这一数字在2020Q1锐减92.6%,仅297起。


互联网头部公司、A股上市传统企业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增加市场主导权、扩张版图,截止2020年6月20日,腾讯投资在公开披露的56起融资中就有35起为战略投资,其中包括文娱版块的Marvelous(日本游戏开发商)和房产家居版块的贝壳找房。


为了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活下去”,同一领域拥有类似商业模式和客户群体的垂直化专业化的平台也开始抱团取暖,数据显示2020Q1并购事件占总体融资事件五分之一。


2015Q1至2020Q4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融资情况(按轮次)分布 



危机中的机遇:重仓医疗健康和企业服务


疫情无疑给本就在极速收缩的一级市场雪上加霜,但投资正是在波动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中管控风险、寻找价值标的。新冠疫情集中凸显了各行业依然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可以突破的方向,我们尤其看到医疗健康、企业服务、在线教育,以及文娱直播、消费品牌、生鲜电商等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一批急中求变、极赋生命力的创业者,他们在积极参与抗疫救灾的同时也发掘出了公司新的生机,获得了资本的雪中送碳。


一级市场历年投融资情况(按行业)分布


医疗健康行业赚足了国民关注度,投资人纷纷聚焦并加持该领域。居家问诊需求对线下医疗形成了冲击,疫情期间成为互联网医疗公司培养用户习惯,占领用户心智的最佳时机。与防疫物资、生物医药、医疗供应链相关的公司纷纷逆势获投,比如,新冠疫苗研发商的华兰生物疫苗,获得了高瓴资本和“并购女王”刘晓丹的晨壹基金的20.7亿元战略投资,投后估值高达138亿。

优质的企业服务公司也在疫情刺激下获得了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线上复工令视频会议、协同办公等一系列企业信息化运作需求激增,服务提供商迎来流量猛增的红利,后台与技术端面临供不应求的考验。

线上平台蓬勃发展加上疫情“被动宅”的影响下,生鲜电商、文娱直播、在线教育等线上平台也引来短期流量红利,用户成倍增长,资本市场也开始重燃热情。其中生鲜电商领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在今年先后披露新一轮融资,叮咚买菜投后估值达24亿美元,每日优鲜投前估值就已超过30亿美元。

以下为报告部分内容展示:

报告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报告全文。(提取码:nu8n)



点个在看👇
战胜疫情,市场回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