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秘的角落》,「坏小孩」有着怎样的道德?

36氪 2020-09-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看理想 Author 梁文道

假如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判断水平,各种隐形的、成条文的以及非成文的社会习惯和制度,都不支持儿童的道德判断往更高阶段发展的话,又怎么去要求一个儿童的道德发展,能够进展到更高的阶段?

来源 | 看理想(ID:ikanlixiang

讲述 | 梁文道

内容编辑 |  苏小七

图片来源 | 豆瓣

“坏小孩”
最近有一个国产电视剧叫《隐秘的角落》,大家都觉得太精彩、太好看了,电视剧改编自小说《坏小孩》。《隐秘的角落》探讨了一个很让人揪心的题材,小孩坏起来到底可以有多坏?
比如其中的一个男主角朱朝阳,跟一开头就杀人给我们看的张东升,后者是大人,前者是小孩,你觉得看到最后哪一个人更坏?我还没看完,但结合了原著剧情,绝大部分人都说那肯定是朱朝阳,他恶贯满盈,简直是太险恶了,小孩怎么能够这么坏呢?
小孩到底能不能坏?这是个老话题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戈尔丁,他有一本著名的小说《蝇王》。流落荒岛上的一群小孩摆脱了文明的束缚,没有了大人的监管之后,如何一步一步沦陷蛮荒,然后开始杀人,变得越来越蛮横的一个故事。
这一类故事,向来都会因为题材的刺激而吸引到很多人的注意。再比如一部非常有名的邪典(cult)电影《谁能杀死孩子?》。讲的是一对男女去一个旅游胜地度假,结果发现城镇太闹了,于是出海到了一个岛上,这个岛有点古怪,上面居然只有孩子,大人都上哪去了呢?后来才发现是整个岛上的大人都被这些孩子杀死了,这是相当恐怖的一部电影。 

《谁能杀死孩子?》

跟一般的邪典电影不一样,它的画面一点都不黑暗,看到的一直都是西班牙南部那种地中海阳光灿烂的景象。在白日亮堂之下,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孩子的阴冷变态和恐怖,很像我们看《隐秘的角落》时那种刺激感。

小孩的道德阶段
一般而言,小孩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初升的太阳,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大都觉得小孩是天真可爱、无邪的。
朱朝阳和他的两个小伙伴,严良与普普,他们成为坏小孩的背景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讨论了他们的家庭原因。
我想到了另外一个议题,一个小孩从小到大,ta的道德教育是怎么发展的呢?现在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活到我这个岁数的,多少都会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道德想法跟看法。而讨论道德从小到大是如何形成的,就会涉及到心理学上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发展心理学中的道德发展。
讲到道德发展的理论,就不能不提两个人,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这两个人都分别提出了一套从儿童到成年过程中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意思就是我们每个人从幼儿开始到成年,道德判断是有个发展过程的,能够被理论化、模式化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我们先说皮亚杰,他的理论比较早期和简单。皮尔杰认为小孩的道德发展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没有任何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叫无律期,大概就是从出生到4岁时。今天大部分心理学家都会说,幼儿是很自我中心的,ta其实也没有什么人我之间的分别,甚至对任何道德规范也都是似懂非懂的。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倒真的还可以说幼儿天真无邪,因为道德根本还与ta无关。
到了4岁到8岁这个阶段,孩子就进入了所谓的他律期。ta认为一个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是要看规则,尤其是大人告诉他的一个规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ta不一定能跟着照做,但起码知道正确与否。就是要看行为后果来决定。比如说ta偷吃糖,然后被妈妈发现挨了一顿,那就知道偷吃糖是不对的了。不是因为偷东西不对,也不是因为吃糖不对,而是因为偷吃糖会被揍,那么所以ta掌握一个行为规则,就是别偷吃糖,因为会被揍会被骂。
这时候的道德判断基本上就是人家不让ta干,干了会有不好的后果。 
从8岁到12岁,就到了自律期,ta开始能够判断行为的意图跟后果的关系。比如说偷吃糖,不是因为会被揍才是错的,而是偷东西是不对的。这时候的道德发展就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自律阶段。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科尔伯格这位美国心理学家受到了皮亚杰的影响,但是把这套理论再复杂化了,分成3期6段论,这便是著名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Lawrence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理论。
这套理论影响力非常大,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甚至对哲学和伦理学都有影响。但这套理论前后经历几次修改,可能让人觉得太难理解了很不好懂。
我们稍微简化一下,就用科尔伯格最喜欢的一个思想实验来说明——“海因茨偷药”(Heinz dilemma)。
来想象一下,有一个人叫海因茨,他的老婆患了一种非常古怪的怪病,就快死了。这时候有一个药剂师,刚发明了一种药,能医治他太太的病,可药卖的非常贵,开价2000美金。
海因茨发现他全部身家只有1000美金,药剂师就是不肯降价,以后再补上或分期付款就是不行。海因茨为了救他太太,开始想也许我得去偷这个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道德困境,是我们念哲学和伦理学的人最爱用的思想实验。 
在道德困境里,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你最后怎么选择,该偷药还是不该偷药。关心的是你给出的理由形式是什么。
01.前习俗期
一些受访人的答案是,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就会被抓要坐牢的。一些人认为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药反正成本就值200美金,如果不是开价那么高的话,他早就说过愿意付钱,而他又没有偷别的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答案的形式,这两种回答的道德发展只不过到了第一阶段。要服从的是一些规范,这些规范不服从就会受罚,服从了就会得奖。
如果想的是偷药就会坐牢,其实你心中的道德理解,干一件事的决定是不是会坐牢。这种道德判断属于科尔伯格理论中三个时期的第一时期,就是前习俗时期。
这时期还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整个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避免处罚,就跟一个小孩不偷糖吃,主要是为了怕被揍一样。 
假如你的回答是说不该偷药,偷了药会坐牢,那可就惨了。坐牢的惨法比死老婆还惨,老婆死了就算了,我不能坐牢。 
这就到了前习俗时期的第二阶段,利己主义。是否要做一件事,不是看道德不道德,而是看我最后能得到什么好处,是受损了还是获益了。
假如你的回答是,我偷了药,老婆被救活,哪怕我坐牢,我还仍然很快乐。就算这么想,你仍然处于利己阶段。因为你在乎的仍然是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做一件事情考虑的还是你自己的感受。
前习俗时期一般被认为是非常儿童化的一个道德水准,很多小孩都会这样。请注意这里科尔伯格跟皮亚杰有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皮亚杰是用年龄区分阶段。科尔伯格反过来,用道德判断的阶段,回过头来看个人发展的情况。
科尔伯格发现大部分儿童位于这两个阶段,要不就是怕被罚,要不就想着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好处,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道德判断阶段,大部分儿童都处在这个阶段,有些成人也只不过是到了这个水准。 
02.习俗期
再来就到了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叫做习俗期,顾名思义,就是把道德当成一种习俗。做事的判断标准,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干或者不这么干。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有的受访者说,他还是不该偷,因为偷东西是罪犯才干的事,大家就会说你是个坏人了。也有人说他可以偷,他为了救他老婆而偷东西,人家就会说他真是个好丈夫。 
请注意,一个说该偷,一个是说不该偷,但两个答案的判断形式都是一致的。干不干一件事,都是为了在乎人家怎么看,是不是符合社会期望。
这个阶段属于习俗期的寻求认可阶段,是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可以叫做好孩子阶段。
说回《隐秘的角落》,你会发现朱朝阳的道德判断大部分时候处于前习俗期的第二阶段与习俗期的第三阶段之间,他在乎的是我是不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会得到什么样的赞赏跟奖励?
朱朝阳,来源:《隐秘的角落》
第三阶段是部分儿童和青春期少年的道德水准,很多成年人也会这样。有些人到现在几十岁了,决定什么事该干不该干,在乎的还是人家怎么想,会不会丢面子?中国有一句话,这个人没有家教,讨论的就是会不会丢“他家的脸”。
习俗时期的后一阶段,也就是整个道德发展的第四阶段,法律与秩序阶段。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那是犯法。也有人说他偷了药没关系,最后愿意负责就行了,比如被抓或者自己跑去自首。
这两种判断关乎的是法律条件,也就是一个更抽象的、更公开的、更集体的、更公共的法律秩序。
03.后习俗期
那更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怎么样?科尔伯格提出了一个后习俗期。
有人会提出海因茨是不应该偷药的,药剂师的药成本是200美金,他卖2000美金你觉得不公平,可他有权这么来定价。他要定这个价格,你不能说他谋取暴利,这个价格你不同意可以不买。
这么讲的时候,关乎的是人权了。开始讲科学家的人权,他的权利有没有得到尊重?
也有人认为海因茨还是可以偷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选择活下去的权利,哪怕是犯法,但是为了要让他的太太活下去,而活下去这种权利高于一切,高于法律,高于社会认定的习俗。社会上认为偷东西不好,现在偷东西可是为了更高的东西,那就是人权。
如果能想到这个阶段,偷也好,不偷也好,看到的都是权利的问题,是人权。这时的道德判断水准,又高了一个阶段,进入到了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还有更加厉害的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阶段。认为不该偷药的原因,是因为很有可能其他人也需要这种药。现在不花钱跑去偷了这个药,不就夺走了其他人花钱去买这个药的这个机会,不就等于间接地影响到了其他人的生命价值吗?不能够为了自己太太的生命去牺牲掉或是影响其他人的生命。
好,也有人认为海因茨还是应该偷药,因为拯救生命的价值要高于尊重一个药剂师的智慧产权跟财产权,来做个价值衡量,认为还是生命价值更高。 
如果能想到这个阶段,你大概就是个哲学家了。伦理学家想事情,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科尔伯格说,在做访问调查时,发现很少人能到达第六阶段。也几乎没有人,在从头到尾面对所有道德困境时,都一直处在第六阶段。很多人都能达到第五阶段,在这阶段时,大家在乎的是社会契约,是基本的权利等。 
在后习俗期的最后两个道德阶段,认为道德行为之所以是道德的,因为原则上一件事件是对或错,是基于一个更高的道德价值或理由。
而不是像前一个阶段(习俗期)那样,只是因为犯法不犯法,或者人家怎么瞧你;更不是最低水准的(前习俗期)两个阶段,因为犯了错,做坏事会被揍,会被罚,会被抓去坐牢,又或者说做了坏事,我自己会没好处,这是最低水准的道德判断。 

社会的道德水准
讲完这么一大通,回头来看《隐秘的角落》,当然因为剧情需要,这些小孩坏得比较离奇,但是这部剧是好剧,就是让最离奇的东西变得可信了。像朱朝阳,他关心的道德问题其实是超乎一般小孩了。 

严良,来源:《隐秘的角落》

说到这,我们又要来讨论,如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变成朱朝阳、严良这样的“坏小孩”?家庭教育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是什么?
假如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判断水平,各种隐形的、成条文的以及非成文的社会习惯和制度,都不支持儿童的道德判断往更高阶段发展的话,又怎么去要求一个儿童的道德发展,能够进展到更高的阶段?
三年前武志红写了《巨婴国》,用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阶段来说,中国的很多成年人都还处在一个比较初阶还不够完整成熟的道德阶段。
我们常常从小教育孩子,你要做个好人。但问题是ta表现得什么叫好,还是ta真的懂得什么叫好?前者往往是一种为了拿高分升学的需要,后者则是更内在的,得知道好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道德?那就要跟ta讲原理了,比如我们会说,如果发现有人因为种种的原因,意外或是社会的原因使他处在弱势。我们身为一个人应该要关心他们,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帮助他们。
看到别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我要想办法去扶助他,让他能够获得公平的对待。即便不公正的后果不影响我个体时,我们仍然应该关心这些。 
自从科尔伯格这套理论发表之后,很多人都用这样的思路来判断社会的道德水准到了什么水平,比如有些日本学者发现,日本人就集体处在了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第三阶段,习俗水准中的寻求社会认可阶段。
日本人看待事情好坏,比如偷药,往往不是因为侵犯了人家的私有产权,也不是偷窃会影响到别的潜在病患的生命,也甚至不因为法律禁止,而是偷了东西之后被抓到,就丢脸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了。
中国的情况好像也差不多,顶多就到了第四阶段。慢慢的也有很多人认为,凭什么要认同科尔伯格这种“道德阶段论”就是普世化的呢?也许每个文化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自己的道德观跟道德传统,不能这样去假定人类的共同性。 
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比如著名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哲学家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她留意到科尔伯格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白人男性和男孩,没有女性参与。
因此对于科尔伯格的最高阶段的道德理论,吉利根既继承而又提出了批判。她认为科尔伯格的道德最高阶段太抽象地聚焦于正义(Justice)和权利(Rights),而忽视了女性视角的道德发展推动力,比如关怀(care)、人际关系(relationship)及连系(connection)。
当然这些讨论下去是会没完没了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都自己找来看一看。

尾声
最近,对孩子的打骂和体罚,教育和心理健康都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我认为,重点是我们教育或者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不是要让他们从头到尾“开心”下去,是要让他发现开心有价值,而有些不开心是需要去面对跟接受的。
有的人从小到大追求的就是开心,逃避不开心,遇到所有的问题和挫折,都会认为一定是别人造成的。就算去追问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他的回答那都是相信与认识了坏人,有些小孩更是从小没有办法接受意外和挫折的发生。
我自己也当过老师,我觉得很多时候有种误会,以为课堂管理叫课堂控制,上课要先控制住学生,但是我觉得我们要管理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管理的意思不是让他们都乖乖的坐下来听话,你说话他们就不吵不闹,这只是控制。
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为了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在那个环境下让孩子们开心的主动有好奇心去学习。 
有些时候利用好这些吵闹,不一定是上不好课的,我那一年教书,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让很多孩子喜欢上了中文,喜欢上了作文,想要去看更多书,那就是我主要教的东西。我给他们的,就是一把钥匙。


点个在看👇教育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