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地开展人群血清抗体调查,但「新冠抗体检测」难成为一门生意|知料

顿雨婷 36氪 2023-02-23
非标准化、“没必要测”是最大的争议。


文|雨婷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继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后,抗体检测近期成了行业内讨论的重点。

2023年开年以来,湖北武汉、深圳、北京、湖南、福建等多地陆续发布通知,将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各地通知中提到,抗体检测可用作新冠感染辅助诊断,同时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间及接种方案提供依据。

据了解,目前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城市,抗体价格在30-50元/次,居民可根据自身需要前往指定机构进行检测。

为什么要做新冠抗体检测?

抗体是免疫系统针对某个外来物(即抗原)产生的一种能特异识别该抗原的蛋白质。例如,人体接种新冠疫苗或感染新冠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识别新冠的抗体,这就是新冠抗体。

感染后机体核酸和抗体的动态变化(图片来源:维润赛润资讯)

不同于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能够在早期检测出是否感染,并提供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抗体检测一般在感染的1-2周后才能检出,适用于大量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检测,还可作为对疫苗是否生效的检测或查验受测者近期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方法。

目前,新冠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为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其中,胶体金法由于使用方便且可用肉眼直接观察结果,是市面上最主流的方法。

图片来源:知乎

大众关于新冠抗体的初讨论始于最早入境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要求新冠检测“双阴”,其中一个“阴”指的就是抗体阴性;在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大家更为关注抗体了,讨论“哪个疫苗打了之后抗体高,哪个打了之后抗体都测不出来”。

一般来说,新冠抗体检测适用人群一般包括以下几类:尚未接种疫苗但也未感染的人群,用以判断隐性感染水平;已接种疫苗但未感染的人群,用以判断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近期感染康复后的人群,用以判断抗体持续水平以及接种加强针的时间。

但截至目前,抗体检测都没有成为覆盖大规模人群的现象级事件。如今,以北京为代表的各省份/城市陆续开展,也给行业释放了一些新的信号。

抗体检测的意义是什么?在2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解释到,健康人群感染了新冠病毒康复后或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体内会留存免疫应答诱导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目的是为了获得各年龄组、城乡人群特异性抗体水平,尤其是中和抗体的水平,从而了解人群“免疫本底”,估算全人群抗新冠病毒抗体水平,推算出人群的感染水平。

根据官方的披露,各地开展抗体检测的方法有别:像湖南等多省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医院都已开放了抗体检测服务,市民可自行预约;北京则计划从16个辖区和经开区中选取约5000名社区人群,进行血清学标本采集。

因为所有抗体都是由B细胞分泌,血清里就有大量的抗体,一般测新冠抗体也是测血清里的新冠抗体。如果基于群体范围来开展,抗体检测又称为血清学调查。北京打算开展5000人的抗体检测就是一种血清学调查。“通过这种血清学调查,也可以获得对不同变异株交叉保护的水平,分析免疫持久性,从而为国家的免疫策略和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重点关注“中和抗体”

不过,抗体分很多种,对应的新冠抗体检测也有很多种。从功能上看,新冠抗体可以分为结合抗体与中和抗体。前者是指能与新冠抗原特异结合的抗体,中和抗体则有“阻断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特殊功能。也因此,疫苗开发企业在披露其临床数据时,都会宣称是“以中和抗体水平作为关键指标”(新冠疫苗有效的条件之一便是成功诱导中和抗体)。

从分子结构上看,按分子结构不同,新冠抗体主要有IgG,IgM和IgA三类。而从针对的抗原种类来看,新冠抗体也有多种:譬如mRNA疫苗只用了新冠S蛋白为抗原,产生的抗体只会针对S蛋白,即只产生S抗体;而新冠感染或接种灭活疫苗时遇到的是完整的病毒颗粒,还存在N蛋白,也会产生N蛋白抗体。

而且目前,我国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技术发展已相对成熟。不过,抗体检测有个重要的“缺点”,结果很难标准化——测出来的结果只对应这一个检测,难以和别人的检测结果做比较。而针对这次普遍开展的血清学调查,由于样本量大,考虑到成本和操作便捷度,必然得采用结合抗体,也没法换算到中和抗体。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此前就曾表示:“据我了解,很多医院对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不是检测的中和抗体,我们现在说的抗体持久性指的是中和抗体。医院检测试剂是在检测总抗体,这也包含了中和抗体。”

据了解,中和抗体是一种有抗病毒活性的单克隆抗体,被认为是精准打击新冠病毒的“生物导弹”。新冠病毒通过其表面刺突状蛋白(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一种名为ACE2的受体结合,从而进入人体细胞,并大量组装复制。中和抗体则通过识别病毒表面蛋白,阻止该蛋白与人体细胞的结合,从而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相当于对病毒产生“中和”作用。

中和抗体是有必要测的,可以通过关注“接种了灭活疫苗又发生突破性感染的人,中和抗体滴度是多少,感染一个月后是多少,过三个月又是多少”来得出一些关键结论。因为中和抗体滴度和免疫防护特别是与防感染的免疫防护相关性较高,能在群体层面根据中和抗体滴度,来推测整体的感染风险高低,对今后疫情走向、何时考虑下一针疫苗接种等给出决策参考。

据悉,而中和抗体水平目前有不同的检测方法,包括利用活病毒进行的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和通过检测细胞病变(CPE)量来进行分析的微量细胞中和试验,以及采用假病毒细胞培养的方法检测中和抗体,不同方法产生的结果往往会不一样,加上不同的试剂、不同的标准流程等也会让最后的中和抗体滴度数字不同,因此结果也很难标准化。

抗体检测能成为一门生意吗?

中和抗体检测是疫苗研发和临床评价过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已经较为成熟的流感疫苗、EV71疫苗、狂犬病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均已建立了世卫组织认可的标准化的中和抗体试验,有相应的世卫组织标准品和推荐使用的标准毒株,并设定了明确的判断界值(Cut-off值)。Cut-off值,即建立与病毒保护力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最低保护水平。即便是一些尚没有国际公认参考方法的疫苗,各疫苗厂商也需要建立相对标准化的中和抗体试验方法。

基于上述的场景需求,曾有病毒学专家预测,中和抗体检测相关技术的研发“是一块非常大的市场”,而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新冠疫苗研发机构需要对疫苗效果持续评估;另一方面,面向普通个人确认疫苗接种效果,因为疫苗接种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且接种者不同阶段的中和抗体水平也会有差异。

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尿毒症肾衰等疾病的老年人,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宁毅曾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为家中老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数值,进而帮助子女判断老人是否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及目前感染阶段、对新冠病毒有无免疫力以及免疫力的强弱等。

从产品供给端来看,根据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审评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41个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获批上市。

其中,万孚生物和奥博赛斯的新冠病毒抗体试剂盒于2020年3月1日获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抗体”产品,后又有丽珠集团、万泰生物、亚辉龙等企业的产品陆续获批。另外,热景生物、金斯瑞、华大基因控股子公司华大吉比爱等公司的中和抗体检测产品也已在全球部分地区获批上市,圣湘生物、立顶医疗、帛萘娅生物等也有相应的产品布局。

不过,更多数行业从业者认为,新冠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种后,个人中和抗体滴度检测需求并不显著,个人普遍没有检测必要性,避免让血清学调查变成血清学“创收”。

在过去3年旺盛的防疫需求下,抗疫产业链企业收获了巨额财富,实现了5倍、10倍、乃至百倍的业绩增长,典型如科兴生物、九安医疗等,它们在疫情期间分别以疫苗和抗原检测产品创收数百亿人民币。

去年底,在国家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以来,全国疫情日趋平稳。随之而来的是,抗疫产业链万亿市场加速萎缩,灭活疫苗、核酸检测、抗原试剂盒等纷纷“退场”,一众企业跌落云端。谁是下一个“造富新星”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如今来看,抗体检测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体层面,都只存在小规模的需求,且还存在“没必要做”的争议,也很难成为资本眼里的“生意”。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多地开展人群血清抗体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