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30岁的我,为什么要去申请人体器官捐献|观《外科风云》随感

2017-05-25 再也不乖 妈妈好老师


申请人体器官捐献的想法,最早是在准备考医大的时候就有了。但那时候我只是直观地认为从医者应该有面对死亡的淡定。但是我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直面生死之前,首先要坦然面对人生的各种得失。

 

如果说人生得失种种,难免遗憾的话,我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坚持继续考医大,没有勇气复读重新高考。

 

“为什么随着人的成长,我们反而会害怕失去一些东西?”反倒是小时候,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害怕,都无所谓得失,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也不会介意别人怎么看自己。

 

 

“你小时候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啊?”

“那个时候的小朋友,很多理想都是当个科学家、老师、警察什么。但我的理想跟他们还真不一样。”

 

大概是6-7岁的时候,我看了一部日剧《回首又见他》。面对2个截然不同风格的外科医生,幼小的心灵被深深打动。我更喜欢那个冷静到被大家误认为冷血的外科医生司马,而并不欣赏那个带入过多个人感情的石川医生。



后来我就开始练习左右手同时拿毛笔、拿又宽又重的菜刀切西瓜皮,跟叔叔借了握力器和哑铃练握力和小手臂力量。同时,我大量看医书、医学杂志和各种期刊。我想,如果将来我要当一个外科医生的话,这些训练和知识储备都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人觉得我是认真得过了头。这些人觉得,当医生的首要目标是能考上医科大,而我做的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觉得我完全颠倒了顺序。

 


“我是一个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要做好的人”

昨天微信上一个网友的一句话又把我拉回到了很多年以前。从前的我确实如此,总是在尽力想要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小时候啊,家里大人工作忙,不可能每天回家做饭。我们六七岁的时候就会做家务,什么都会点。”

 

可是,我会让人无形中感觉到“累”只不过,我自己很难感觉到,因为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面对很多事情,没有人帮你,没有人懂你。越是没人懂,越是把一切都往自己身上扛,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会觉得“你很强势,你太要强”、“你很傲,你很冷”或者是“既然你都会,那你就都自己来呗”



渐渐地,我开始接受女人要适当“示弱”的建议,变得柔韧很多,或者说变得“表里不一”原来在我的观念里,对错会划分得很明确,不喜欢暧昧,不喜欢灰色地带。但是后来我发现,你太过于认真,就相当于跟这个世界在叫板,跟你自己过不去。

 

比如:

我父母总是教育我说,谈恋爱的时候不要总是用对方的钱。对方请你吃一次饭,你也要回请对方吃一次饭。对方送给你太贵重的东西时,不要拿。

 

 

父母的教育严格,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也未必。因为条条框框太多了,你就有束缚,你就不能流露真实的需求,你就总是在用迁就对方的方式与人相处。而这种相处模式,会从恋爱时期注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以后的婚姻模式里。

 

我习惯了听对方提出的要求,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渴望,更不敢拒绝,所以很多东西被压抑起来,压得自己喘不过气。在家里,我就像是一个小白兔,如果你不温顺听话懂事,你就不乖了,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喜欢。

 

这其实是非常傻的。因为人家并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给人感觉就是不需要帮助,你无所不能。


 

“我不够完美,我只是一个普通女人。”

 

这个时候当你再说出这样一句话时,很难引起别人的怜惜之心。因为固定的模式已经扎根在别人心里了。就像医院里的病人对医生的期许一样:你应该什么都会啊,你应该是来给我治病的,怎么能是我给你来开药呢?

 

“我们只能给出科学的建议,但我们无法像神一样可以预知结果。正因为我们无法预知结果,所以才更不应该放弃努力。”

 

我一直都很努力,只是误读了努力的定义:你是为你自己热爱的事情努力,还是为了一个别人嘴里的认可而努力?



 “只有尽力没有完美。我们只能尽量地做到无愧于心,而无法保证最后的结果,这也是我们职业中的一部分。这种遗憾和自责,跟那些感谢和成就,从零恢复到正常的心跳一样,我们永远无法摆脱。”

 

在看《外科风云》时,感觉到陆晨曦的那种坚持“实事求是”的认真劲,像极了自己,越是害怕的事情越是会勇敢面对;而庄恕(或者叫小斌)就像是个受了伤的小男孩,表面冷静理智但内心却蜷缩在一个角落,深深地把真实的自己给藏了起来。



直到最后,当他面对间接导致自己母亲死亡的两个医生时,他终于承认:我也是一个人,请不要把我放在道德审判的至高点上。

 

“我们是医生,我们不愿意放弃每一个生命,但我们不是超人,我们不会拯救世界,也不能起死回生。只要有机会,就坚决不能放弃,但这也是为了保证你自己的生命安全。你的生命跟患者的生命同样重要。”

 


医生只是一个职业,而在这个职业之前,首先是一个人。所以无论我们带着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于群体中,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有生存的需求、有爱的追求、有价值实现的渴望。

 

“你爱一个人,TA不会十全十美。但是稍有缺点就不能忍受,轻易地放弃,那就不是爱。”

 

为人母和为人妻也是一样的,不代表我要牺牲我自己去做母亲和妻子;为人夫和为人父,也不代表就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去迎合你。这就是爱和婚姻根本的区别



“在她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她缺失的,是家人和爱人应该给予的亲情、温暖和希望。”

 

当一个陌生人让你觉得难过的时候,你也许很快就会忘了;但是当一个亲人、或者一个让你视为榜样的人让你一次次失望以后,你就会速度成长。

 

一个好的婚姻,不是让你永远像一个孩子一样被爱和被保护,而是让你学会自己爱自己、自己保护好自己。只有这样,你才有爱别人和守护这个家庭的能力。



“人老了还能比什么呀?也就比个身体,比个孩子。”

 

我不想因为没有什么能拿出来比的,就拿自己的孩子或自己的伴侣出来比;也不想因为没有获得一个人的认可,就否定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去年3月底一次意外的120送医经历之后,突然我就明白了:你那么努力,不是为了换来一句我懂你,而是为了我喜欢和我愿意。


 

然后我就想起了多年自己那个未达成的心愿。虽然不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但不妨碍我继续做我喜欢的事、爱我想爱的人。

 

正好那个时候,我的一个医生朋友在他的微信里转发了一条“人体器官捐献流程”的文章。我就去申请了.当你面对得失能够一笑而过、面对死亡能够无憾无惧时,就没有什么能让你再害怕的了。

 

为你的心和你的快乐,找到一处真正的栖息之所。这样的家,就是谁也拿不走的。

 

往期回顾

人生种种

PS


母亲节特辑|是孩子让我明白了,被人爱是不需要理由的

女人当了妈妈以后,为什么更需要工作和赚钱

当了妈以后才发现,做个“表里不一”的女人真的很需要

“我最不想嫁的就是我爸那种人”为什么女儿会这样说?

从1个案例来看“丧偶式教育”的后果有多严重!

“死亡教育”—教会孩子理解分离,感知生活的更美好!

是什么让我走向了心理咨询师之路|附200+篇原创(家庭/婚姻/亲子/社会)


思成妈妈的话

菜单栏底部有“心理学人”和“影视书评”栏目,可以点击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