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吃?水煮?青椒怎么吃营养高?-IB之于我

赵嘉伟 K12谈 2020-08-22

这是“我们只谈K12"第四篇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未经作者授权请勿转载。


苏老师说:您将读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苏老师爱徒,IB课程高分考生,香港大学文学学士和教育学双学士学位课程在读,被IB的理念和精神所深深折服,毕业后,立志成为一名IB教师。愿朋友圈中的老师和校长们看到这篇文章,爱才,惜才,用才!给年轻人以机会和希望,让IB考生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国际教育从业者。


《生吃?水煮?青椒怎么吃营养高?-IB之于我



为什么每次一提到大一新生里有个IB学生时,我的教授们就会两眼放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努力申请授权成为IB认证学校?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师、学生想进入IB学校就职就学?这些问题足以证明现在IB课程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得到持续的火热关注。笔者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港大文学系、教育系学生,希望未来从事IB教育相关工作,而我也曾有幸是一名IB学生。究竟是什么魔力让我在毕业4年后还惦记着IB,以至于想要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全盘奉献给“她”呢?这一切都要追溯回7年前……



好学生遭遇滑铁卢


“做好学生,考好大学”等说辞早以成为了中国家长和学生的既定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什么是好学生?普遍来说,成绩优秀最为重要,之后才是有明辨、批判性思维、好学好问、敢于尝试、乐于助人等软指标。就拿笔者来说,从小学到高中,笔者一直是师长口中的好学生,成绩虽不叱咤校园,但也基本在中上游徘徊,偶尔能在班里进个前三。中英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奥数比赛也时有建树;偶尔上台读读自己的作文,报报英文卷子标准答案;当个课代表、中队长,策划新年班会……


 

那时的自己就沉浸在“好学生”的光环中,感觉前途一片光明,直到在高二那年赴港求学,参加了一所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考试只有语数外三门,打开卷子,当时的第一反应便是“等等,这好像和我平时做的卷子不大一样!”卷子上不再有密密麻麻的题目,语文没有了熟悉的古文理解、字词解释;英文卷没有我最拿手的完型填空,取而代之的只有一小段文字和大片的写作横线;数学题全是英文……

一考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好学生”,不过是一台高效运作的应试机器罢了。尽管入学考的成绩勉强通过,但这次滑铁卢让我变得谦虚,并真正开始重新审视“好学生”的定义。



独立的思考者


IB Learner Profile中提到要把学生培养为独立的(Independent)思考者(Thinker),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彻底落实到了每门学科。就拿笔者选修的中文,IB的中文A(文学)和传统中国语文课区别很大,更接近于大学的文学评论。课上,学生阅读名作佳作,包括古代、和现当代小说、诗歌、散文等,并对其内容、思想、手法等作评论。有人会说,这不是被人诟病吐槽的阅读理解么?的确,起初我也认为这就是过度解读的阅读理解。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每次在课上和同学交流想法时都会发现各种新颖的观点;同时我也发现IB文学并没有所谓的绝对的“标准答案”,一切只要言之有理,展现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即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差别,正是这一细节,使笔者真正在读文学作品时做到了独立思考。比如给你一本严歌苓的《床畔》,读完后找任意角度写一篇论文,笔者做个不负责任的猜想,也许会有人因为看不懂而上网找内容概要和深入鉴赏;也许会有人因为找不到入手点而上论文网找一堆论文来借鉴。知乎也好,百度也好,Quora也好,那些零零散散、获赞千万的答案的确可以让我们快速获取有效的信息,但同时这些碎片化知识却也降低了认知成本,省下了我们一遍一遍读原著的时间。然而,这样获取的大部分只能是信息(Information)而非知识(Knowledge)。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人更趋向于这种省时省力的途径。这时,笔者不得不感谢IB课程,让我在众多实用的碎片化知识/信息的诱惑下,依旧愿意花费十几二十分钟去反复推敲一句句子甚至一个词,愿意静下心来重读几次整本小说,做一个独立的思考者。而独立思考这看似容易做到的“技能”,让我在大学时期评析文学作品时总能找到找到独特的入手点,保持自己的个性,对于我的大学生涯可谓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生吃?水煮?青椒怎么吃营养高?


 

乍一看小标题,是不是走错片场了?其实这是笔者读IB时和同学一起完成的小组课题(Group Project)。选题完全自定,有的很接地气,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则天马行空,比如研究如何用汽水瓶点火自动炒菜。学生从学校实验室借来各种仪器设备后,分工合作,用到的都是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课学到的知识理论。除此之外,平时的科学课也会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而非照着黑板抄写无穷无尽的笔记和方程式。最重要的是,实验不论成败,只看过程,是否运用了课上所学,如果失败,还要分析哪一步骤有误,误差在哪里。这些完美符合了IB Learner Profile之一“探究者(Inquirer)”的精神,通俗点讲便是要敢想,敢问,敢做,很多事,只有亲历了才能明白。在笔者的大学和实习教师生涯中,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大胆的尝试,虽偶有失败,但带给我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皆意义远大。IB潜移默化培养了我敢想敢做的探究精神,这对于我整个人生都影响深远。



似曾相识


时间回溯到2012年12月,大一,全球化与移民课期末考试。不得不承认我拿到题目的时候是笑开了花的,并不是因为有多简单或是曾经做过,而是因为题目的类型——这不就是我IB经济课一样的套路吗?一段问题,正反多方面角度阐述论点和利弊,辅以图示和数据,给出解决办法,展现批判性思维。这些在我IB时期早已深谙于心的模式,竟然在大学的第一场大考中遇到。他人绞尽脑汁构思之时,我早已洋洋洒洒写了一页。自觉幸运之余,不得不感叹IB作为大学预科,完美帮助我在高中和大学课程之间起到的衔接作用。

“惊喜”纷至沓来,中国文学的论文和IB的拓展性论文(Extended Essay)有异曲同工之妙;导修课讨论时就像回到了念IB时的课堂;实地考察和IB地理课的一模一样等,一切似曾相识。使得我不会像别人一样,高中无数个挑灯夜战,背重点,做题集,到了大学节奏变换,突然无法适应。也就是说,在别人还在努力准备大学生活的行囊时,IB毕业生早已先人一步,踏上征途。



我想要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很多大一新生。对于我来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在念IB第一年快要结束之时。念IB前,我的人生目标还只停留在“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的阶段,至于将来要做什么?打工!赚钱!争取做老板!现在看来虽然有些滑稽可笑,但却也是一些准大学生的现状——迷茫,对自己迷茫,对未来迷茫。



后来修读IB课程,在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和中英文文学课的熏陶下,慢慢爱上了文学,也逐渐被IB这种教育模式吸引,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当很多大一新生都在为选专业困扰时,我早在IB毕业前定好了自己的专业和目标,并毫不动摇。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做,并为之努力,这正是IB课程使我慢慢领悟的,也许也是大学面试官希望在学生身上看到的品质之一。


文章到了结尾,我又开始不自觉地想象,如果当年的我没有选择IB,现在我还会在这里写下这段文字吗?不得不说,IB课程对我人格的塑造、命运的改变可谓巨大,那两年是我人生改变最大的两年。然而IB课程不仅仅只有Diploma Program的两年,还有小学(IBPYP)和中学课程(IBMYP),如果我从小修读IB课程,那我又会成为怎样一个人呢?再次感谢IB,短短两年在人生几十年中微不足道,却足以改变我今后的人生轨迹。


最后,时光回到2011年5月,我们当时小组课题的结论是:青椒生吃更有营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