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以后
这是“我们只谈K12"第十二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公众号授权请勿转载。
龚老师说:今天作客我们公众号的是我的一位多年老友,现为澳洲某老字号寄宿制学校国际部主任,在澳洲从教十余年。对教育满腔热情,文风犀利幽默,可彪悍可柔情。她将联系最近热播剧《小别离》来谈谈澳洲小留学生家庭的一些故事,读者无需对号入座,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文章: Qiqi / 编辑: 龚琴
《“小别离”以后》
这几年来澳洲读寄宿的欧洲人几乎绝迹,所以各大寄宿学校被东亚学生(当然中国孩子是绝对主力)占领,我的工作说穿了就是管管几十号中国孩子(全校全部学生近两千,寄宿生400多)。这几天我顺应潮流也看起了热播剧《小别离》,其中几个孩子几个家庭我看着也特别亲切,就想和大家聊聊小留学生的家庭这回事。
能来澳洲留学的中学生大致分为这几种家庭:工薪级,中产级,土豪级 。
澳洲有很多工薪级的孩子?答案非常肯定。这得归功于北上广深这几年飞涨的房价,因此当卖一套房子可以换来十年(你没看错!)的海外教育的话,我真的不意外这几年校园里出现越来越多跟团来澳洲旅游顺便看一下孩子的家长。这种家长自身眼界有限,追求也不高,但对孩子都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仿佛进了海外名校,哈佛斯坦福就在朝他们招手一般。他们自己也毫无外语能力,对学校老师的恭敬简直到了一种唯命是从的地步。 这种传染了父母小心谨慎的孩子便形成了海外小留学生在当地老师心中的固有形象——内向。加上这类学生因卖房而获得留学资本,本身可能还非常习惯于贫穷的思维,很难有自信心,因此在一些寄宿制的私立学校里更容易产生自卑感。每年为中国家长翻译这些成绩报告,几乎千篇一律地开场白都是孩子安静寡言,在学校里像隐形人一样没有任何存在感。
工薪级的孩子在国内的教育基本就是公立学校,好一点的有重点中学或者实验中学,因此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学习习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选课偏重数理化,基本上课从不发言,跟其他澳洲学生也没有多少互动。下课后,只和中国学生交往,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去校外补习学校,按时吃饭,除了睡觉以外,所有剩余时间就用来打游戏了。并非他们痴迷游戏,而是除了游戏以外,他们对澳洲社会方方面面都格格不入。这种小家碧玉似的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循规蹈矩,加上其父母安守本分的行事作风,怎么可能在另外一个的环境里突然变得具有创造力或者批判精神。可笑的是,不少学生还以为一旦进入IB或者其他教学体系就能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最后才发现所谓批判思维或者创造力都满足不了他们那些常常把“听老师话”挂在嘴边的家长,而只需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便可搪塞过去。我常常收到这种家长的询问,所有的挂念溢于言表,护犊之心感天动地,然而他们对孩子的种种问题却束手无策。有些家长干脆牺牲国内事业和生活做了陪读家长,三个月后这个家气氛就剑拔弩张,孩子不愿分享学校的事情,而家长在澳洲无所事事也没有社交圈,除了做好每日晚餐,只能在电视剧或者微信圈里度日如年。
小康家庭的家长属于高学历职业人群,自己通过奋斗基本实现财富自由,因此深信学习是成功的唯一途径。这些家长从小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各种课外活动补习班从不间断,而且基础教育方面并不迷信重点中学。中国这十五年,民办私立的中小学确实有很大发展,尤其在英语教育方面成绩斐然。一个从一年级起就有每周一次的外教课加上新东方或英孚打造出来的孩子,到了7年级出国后其语言能力能基本融入海外的课堂模式。而本身扎实的数学基础也能在澳洲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这种孩子是在澳洲高考中发挥最稳定,成绩也最好的一批孩子。 很多中产家庭出来的孩子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这跟他们的父母较为现代的育儿观念有关,而且视野宽广,更容易接受批判思维以及创造力的训练。
然而,这种家长由于自身能力优秀,职场技能出众,深谙优胜劣汰之法,因此他们其实是最为严苛的一类家长。自己曾是学霸,就无法接受一个学酥的孩子,自己在社会上长袖善舞,就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面无表情的孩子。这种家长每次接到成绩报告,第一个反应:这不是我孩子的真实能力,一定是老师没有挖掘孩子的潜力。第二个反应:孩子语言能力还不过关,只要老师多跟孩子沟通,恢复其自信心,孩子就一定能发挥所长,让老师刮目相看。这种凡事跟老师斤斤计较的逻辑也让我特别头痛。苦口婆心地解释根本不听,往往以自身标准判断所有一切,并对学校指手画脚,口头禅是“别人家孩子上的学校如何如何”。当孩子成绩岌岌可危时,便用各种补习家教给孩子打造全天候的学习氛围,而这种孩子虽然高考成绩不错,但到了大学后普遍都有一种茫然无措之感。加上这种孩子在升学方面都遵循家长职业的影响,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家长的安排,或者纯粹以移民技能为目标,读了自己其实并不热爱的专业,最终在大学里受罪。
土豪级出来的孩子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当然很大一部分浓缩了《欢乐颂》里曲筱绡的全部精华,七八年海外生涯全部在游戏派对和奢侈品里度日,狐朋狗友遍布海内外,英文只有调戏帅哥美女的程度,父母整天被学校投诉却只能在旁干着急。这些学渣例子举不胜举,我不在此一一枚举。
我确实见过几个被家长用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出来的富二代。由于这些独生子将来可能要承担国内公司里成千上万人身家工作的责任,因此从小教育非常细致,私人精英培养计划把孩子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智商情商双高,学识修养政治手段样样精通。这些孩子经常表现出一种未来霸道总裁的气质,即便其家长有能力砸钱为他在顶级大学铺路,但依然得靠自身成就奋发向上,否则回到他们在国内交际圈依然得不到承认,尤其是来自他们自己已经爬上500强的父亲。这种独当一面舍我其谁的富二代的家长往往神龙见首不见尾,和子女的交流基本通过电视新闻以及高级助理。我经常收到他们秘书的例行通知,通知学生假期前往某国(据说陪老爷子视察基地之类的)。这种孩子的教育在十岁以前就摒弃了正常的成长轨迹,更加注重语言能力(至少两门外语),知识面广(选课偏商或者电脑编程),文化修养(音乐绘画),身体素质(击剑马术射击等非集体类社团)。平时住校时,这种孩子没有太多的天真,很少有打游戏的时间。因为除了自己的课业以外,还要应付家庭教师。他们的经济课作业里必然有几篇是写给自家公司某些策划案的,给他们改作业的不是学校老师,而是他们父亲的高级助理。这看起来像偶像电视剧的情节,我可是有切身感受,这种孩子的父母联系方式是跟秘书的,所有关于孩子的交流是跟秘书完成,从报名面试一直到毕业典礼都对学校活动置身事外,但是在学校组织的筹款晚会上能看到某个秘书的身影。所以有一天,我看到某500强富二代用公事公办的口吻回复我的电邮:XX女士,我无法出席明天的社团联谊活动,下次请提前一周电邮给我。我的内心是奔溃的….
好了,也许我所看到的小留学生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无法代表整个群体,但我希望能像《小别离》一样能提醒更多的家庭,中学生留学是场赌博,想把风险降到最低,还得从家长自身做起。家长的眼界和情商是孩子在青少年期在海外成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