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不可不知的1000个哲学常识》
编辑:哲学之路(zhexuezhilu)
一个干燥的灵魂是最智慧的,也是最高贵的。——赫拉克利特
爱使事物结合,恨使事物分离。——恩培多克勒
灵魂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毕达哥拉斯
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利,或者城邦中拥有权力的人,由于某种奇迹,变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中的罪恶将永远不会停止。——柏拉图
古希腊·罗马·中世纪
18个哲学流派
▼
地处于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地区是中东与希腊的交通要冲,东西方的文化开始在这里交汇。公元六世纪时,希腊人在伊奥尼亚地区建立了城邦米利都和爱菲斯是重要的商业和政治中心,新兴的思想非常活跃。第一批哲学家在米利都形成学派,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则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家。因为它们都处于伊奥尼亚地区,哲学史上习惯于将其合成为伊奥尼亚学派。但要注意的是,这两地的哲学家在历史上其实并没有实际的联系。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派别,相传为泰勒斯于公元前7世纪末至6世纪所创立。米利都学派主要包括三位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因为它们都出生或经常活动在米利都,因此哲学史上称之为米利都学派。这一学派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世界本原的问题。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定形”,阿那克西美尼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总之,这一学派是以物理学家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标志着古希腊人开始拒绝将人格神作为世界的支配者,而是在世界的内部寻找世界的本原。爱利亚学派因意大利南部都市爱利亚而得名,流行于公元前6至5世纪之际,这一派别的中心思想是: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这与主张本原是单一,但却是变化的伊奥尼亚学派和主张本原是不变,但却是众多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同。爱利亚学派成员对本原的表述不一,论证的思路也不同,但按照时间顺序,可以把该派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理神论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克塞诺芬尼。克塞诺芬尼对神人同形同性论提出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2、存在论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巴门尼德。他把“存在”规定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唯有人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揭示真理,我们的感官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意见,而意见是会骗人的。3、论辩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芝诺。他把老师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贯彻到了可感事物上面,从而提出了一系列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悖论。元素论者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个自然哲学学派,以恩培多克勒、阿纳克萨戈拉和德谟克里特为代表。这一学派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因此被后来的亚里士多德概括为“元素论者”。恩培多克勒提出的是“四根说”。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土、水、气,统称“四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本身没有组合和分离的能力,它们的分和需要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四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四根”相互争斗的“恨”。恩培多克勒用四根来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阿纳克萨戈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部分。和恩培多克勒一样,阿纳克萨戈拉在种子意外,也设定了能动性的本原,即“心灵”。心灵弥漫在世界之中,支配着种子的运动。后来的德谟克里特是元素论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深化了恩培多克勒和阿纳克萨戈拉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原子”和“虚空”,用“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变化来解释万物的可感性质和运动变化。毕达哥拉斯不仅终生研究数学,还创立了一个研究数学的学派。这个学派就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不仅是学术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着神秘主义倾向的宗教团体。加入这个团体的人,不仅要掌握有关数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遵守很多在今天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禁忌和规定。比如,禁食豆子;东西落下了,不要拣起来;不要去碰白公鸡;不要劈开面包;不要迈过门闩;不要用铁拨火;不要吃整个的面包;不要招花环;不要坐在斗上;不要吃心;不要在大路上行走;房里不许有燕子……在毕达哥拉斯建立的这个团体里,不分男女都可以参加;财产是公有的,而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科学和数学的发现也认为是集体的,而且,在一种神秘的意义上,都得归功于毕达哥拉斯;甚至于在他死后也还是如此。据说,梅达彭提翁的希巴索斯曾违反了这条规矩,便因船只失事而死,这是神对于他的不虔诚而震怒的结果。这个学派在宗教信仰上相信灵魂转世和轮回。一个人要想加入该学派,就必须接受一段时期的考验,经过挑选后才被允许去听坐在帘子后面的毕达哥拉斯的讲授。只有再过若干年后当他们的灵魂因为受音乐的不断熏陶和经历贞洁的生活而变得更加纯净时,才允许见到毕达哥拉斯本人。他们认为,经过纯化并进入和谐及数的神秘境界,可以使灵魂趋近神圣而从轮回转生中得到解脱。怀疑是伴随着哲学发展的始终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穷尽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们永远不敢绝对的说已经把握了世界的本质。人也是因为有了怀疑,才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原因的,同样也正是因为有怀疑,我们的认识才能够逐步接近于世界的本质。在古希腊晚期哲学中,怀疑主义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并驾齐驱,虽然他们都是抱着同样高尚的伦理目的——追求灵魂安宁的最高境界,但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伊壁鸠鲁学派选择追求感观快乐,斯多葛学派选择恪守理性规则,而怀疑主义则选择放弃对世界的认知。怀疑主义把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观点都斥为独断论,既不相信感觉,也不相信理性或者逻各斯,他们主张对一切都保持沉默,对一切都不做判断,不为任何事物动心,试图完全把自己封闭在空白的心灵之中。把怀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引进哲学中的是皮浪。皮浪虽然承认现象的存在,但是他否定现象的真实性。既然现象没有任何真实性,那么我们就不能从现象中得到任何的真实的认识。我们既不能判断我们的感觉是真的也不能判断我们的感觉是假的,因此他主张对一切问题实行“中止判断”。皮浪还认为对于每一个命题都可以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与之对立,二者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效力,所以一切独断论都是不能成立了。智者运动是流行于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广泛的社会思潮,它不局限于哲学领域,但对哲学的发展方向、哲学的主题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希腊文中,“智者”来源于“智慧”一词,意思是“具有智慧的人”。开始的时候,这个词主要用来指诗人、音乐家、预言家、狂诵者。希腊历史上著名的“七贤”就有这样的称号。然而到了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则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在当时的希腊人看来,智慧就是用优雅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艺术,而智者正是传授这门艺术的教师。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他们传授智慧是具有功利目的,即要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而来学习语言艺术的人,都要向老师交纳学费。据柏拉图说,当时负有盛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的学生都是来自名门望族,他们的目的或是成为政治家,或是成为职业智者。而对智者而言,传授知识则是为了挣钱。每一个来学习的人都要交纳学费。没有学费,是不能成为智者的学生的。在这方面,智者与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早期的哲学家是以智慧为追求目标的“爱智慧的人”。智者虽然也是“有智慧的人”,但智慧只是他们用来达到实用目的的手段。这一点,遭到了后来柏拉图的强烈批评。他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苏格拉底死后,他的一些弟子自称继承了他的思想和风格。后世一般称他们为“小苏格拉底派”。这一名称并不表示一个统一的学派,而是持不同观点的个人的总称。他们虽然都关心苏格拉底提出的什么是善的问题,但对善的认识和实践各不相同。他们按照地域可以分为麦加拉派、昔兰尼派和爱托利亚排,最著名者是因为仿效狗的生活而成名的犬儒派。他们的著作都已经佚失,只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奥弗拉斯托和拉尔修,以及西塞罗和斯多亚派哲学家的著作里留下零星的踪迹。“柏拉图学园”,顾名思义,就是柏拉图创立的学园,又叫“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今天的大学“学院”就是从“阿加德米”这个词来的。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包括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创办了学园(或称“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的名字与学园的地址有关,学园的校址所在地与希腊的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有关,因而以此命名。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柏拉图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该学园受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出游,此时学园已经创立二十多年了。他到达锡拉库萨,并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遭到强行放逐,于公元前360年回到雅典,继续在学园讲学、写作。逍遥学派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学派,故又称作亚里士多德学派。公元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腓力浦二世的邀请,从雅典回到故乡马其顿,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来命名。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即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哲学”或者“漫步的哲学”。亚里士多德死后,该派由他的弟子继承下来。公元前287年以前,领导该派的是泰奥弗拉斯多。他继续老师的所有研究领域,尤其致力于生物学的研究,在植物学和逻辑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哲学上,他提出了物质自己运动的观点,反对在自然界中寻找目的因。公元前287~前269年,该派由斯特拉图领导。他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并做出了贡献;在哲学上他反对灵魂不朽。继斯特拉图之后领导该派的是吕康,但从这时起,该派已失去其重要地位。公元前1世纪,该派继承者安德罗尼科重新开始了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研究,但他主要是对亚里士多德著作进行校勘、整理、编纂和注释。该派由此活跃起来,持续数世纪。2世纪,亚弗洛弟西亚的亚历山大对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论著作重要的评注,使注释工作达到了高峰。逍遥学派主要是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保存、流传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6世纪初,拜占庭皇帝尤斯底年下令禁止亚里士多德学说的传播,该派因而瓦解。伊壁鸠鲁学派是伊壁鸠鲁于公元前307年开始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在伊壁鸠鲁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传说中该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伊壁鸠鲁死后,他的学说被历代弟子奉为必须遵守的信条。伊壁鸠鲁的学说广泛传播于希腊——罗马世界。伊壁鸠鲁学派作为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延续了4个世纪。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学派的著名代表有菲拉德谟和卢克莱修。他写的哲学长诗《物性论》,系统地宣传和保存了伊壁鸠鲁的学说。3世纪以后,伊壁鸠鲁的学说成了基督教的劲敌。在中世纪,伊壁鸠鲁成了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不信灵魂不死的同义语。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卢克莱修《物性论》的发现和出版,扩大了伊壁鸠鲁学说对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7世纪P.伽森狄全面恢复了伊壁鸠鲁学说,它直接影响了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说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直接先驱,他的伦理思想对英国J.边沁、J.S.密尔等的功利主义发生了影响。伊壁鸠鲁主义的经典之作是《物性论》。《物性论》,也可译为《论事物的本性》,出自忠实的伊壁鸠鲁主义者卢克莱修之手。这是一部用拉丁文写成的哲学诗集,全书共六卷。第一卷重点论述了原子和虚空学说;第二卷解释原子的运动,以此说明一切可感事物的原因。第三卷论述了原子如何构成人的灵魂,详细论述了灵魂的可朽性。第四卷对感觉、意志等心理活动作了原子论的解释。第五卷阐述了伊壁鸠鲁的宇宙观。第六卷进一步解释了一些具体的自然现象,比如雷电、磁力等等。最后,全书以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瘟疫为题结束全书。《物性论》充满了对伊壁鸠鲁的赞美。这一方面表露出伊壁鸠鲁的追随者神化其师的一贯做法,另一方目也反映出卢克莱修承袭师说的忠实立场。《物性论》虽然没有理论上的创新,但却丰富了伊壁鸠鲁主义。而且,这部著作用优雅的拉丁诗体写成,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雅典城有一个用希腊著名画家波立戈诺特的绘画装饰起来的富丽堂皇的画廊。大约在公元前308年,希腊哲学家们在这个地方创立了一个学派。画廊在希腊文中叫斯多亚(stoa),所以,这个学派就叫斯多亚学派,也可以叫画廊学派。早期斯多亚学派(从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芝诺、克雷安德和克吕西波。它的特点是在自然哲学和认识论中有较多的唯物主义因素。中期斯多亚学派(公元前2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末),代表人物有巴内修斯和波塞唐纽斯。它的特点是抛弃了早期斯多亚学派的唯物主义成分,引进了相当多的柏拉图主义的理论。晚期斯多亚学派(公元1世纪—2世纪),代表人物是辛尼加、爱比克泰德和奥里略。它的特点是着重发展了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伦理学。在这三个时期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早期和晚期两个学派,中期的影响不大。斯多亚派的代表作——《沉思录》。《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亚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犬儒学派”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解释:有人说该学派创始人安提斯泰尼经常到雅典一个被人们叫做“快犬”的体育场去和人们谈话、辩论,在这个地方逐渐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观点的最初的追随者队伍,因而被称作“犬儒派”。也有人说,当时奉行这一主义的哲学家或思想家,他们的举止言谈、行为方式甚至是生活态度,都与狗的某些特征很相似。他们旁若无人、放浪形骸、不知廉耻,却忠诚可靠、感觉灵敏、敌我分明、敢咬敢斗。于是人们就称这些人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样的人”该学派的人生活简朴,像狗一样地存在,被当时其他学派的人称为“犬”。犬儒主义者奉行简单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由此,他们的行为无拘无束,我行我素,无所顾忌,不知羞耻,无动于衷,粗俗无礼,虚荣自负,傲视一切,自我欣赏。他们不要家庭,不要子女,即使结婚,则夫妻同为犬儒,而且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行交合之事。犬儒主义诗人克拉底和女犬儒主义者喜帕契亚就是一对犬儒夫妇。他们藐视一切权威,谁都敢“损”,谁都敢“讽”。犬儒派是希腊城邦制度的现实产物,也是希腊城邦文化的叛逆。希腊的城邦制度的繁荣孕育了犬儒主义这个极端化的产儿,城邦制度的衰落催生了它。对这个学派而言,生命的目的与其说是成就某种积极的善,还不如说是逃避不幸。正像罗素说的,这种学说除了对于强有力的罪恶是一种抗议外,是不可能指望难有促进艺术、科学或政治以及其它任何有用的事物进步的。新柏拉图主义是古希腊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并对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流派主要基于柏拉图的学说,但在许多地方进行了新的诠释。新柏拉图主义被认为是以古希腊思想来建构宗教哲学的典型。新柏拉图主义流行于公元3—5世纪。它虽然被归属于柏拉图主义阵营,但却带有折衷主义倾向,与亚里土多德学说和斯多亚派有着明显的联系。它的特点在于:建构了超自然的世界图式,更明确地规定了人在其中的位置,把人神关系置于道德修养的核心,强化了哲学和宗教的同盟,具有更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新柏拉图主义的中心有罗马、亚历山大城、叙利亚、雅典。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界有两极,一端是被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但新柏拉图主义也相信,完全的黑暗并不存在,只是缺乏亮光而已。世间唯一存在的就是上帝,照耀着神圣之光,但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神圣之光也无法普照整个世界。普罗提诺认为,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物质则位于那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而柏拉图所提出的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因此,新柏拉图主义强调,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这种神圣之光,但最接近上帝的光芒的,还是人类的灵魂,只有灵魂才能与神秘与伟大合而为一。在一些偶然的时候,人甚至可以体验到自己就是那神圣的自然之光。“经院哲学”(英文“scholasticism”或者“scholastic philosophy”,原意为“学院中人的思想”,又译作“士林哲学”。当它被翻译成“经院哲学”时,其特殊含义是,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经院哲学并不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天主教教义、教条进行论证,以神灵、天使和天国中的事物为对象。当然,在神学允许的范围内也讨论了一些哲学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激烈斗争的两派,即唯名论和唯实论。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种实在;唯名论则相反,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实在的,一般知识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和概念,他没有实在性。中世纪是哲学变为神学的婢女的蒙难期,经院哲学是理性思维产生的怪胎,但其内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仍显现着人类的哲学思维在向前迈进。中世纪经院哲学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之争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以罗瑟林﹑培根﹑司各特﹑奥康的威廉为代表的唯名论者,反对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主张唯有个别事物才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共相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或人们语言中的“声息”。这种论断称之为极端的唯名论。以阿贝拉尔为代表的唯名论者,除了否认共相的客观实在性和主张唯有个别事物具有客观实在性之外,又认为共相表现个别事物的相似性和共同性,因而共相只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这种论点称为概念论,属于温和的唯名论。中世纪经院哲学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之争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以香浦的威廉和安瑟尔谟为代表的极端的实在论者,断言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原始形式。个别事物只是共相这第一实体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况和偶然现象,所以共相先于事物。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温和的实在论者也断言共相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但又强调共相这一客观实在,既独立存在于事物之前,又存在于事物之中和事物之后。即共相这概念作为神创造个别事物的原型理念或原始形式,存在于被创造物之前。也就是说,存在于神的理智之中。共相作为神创造的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形式,则存在于事物之中。共相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抽象归纳的概念,它在事物之后,也就是说存在于人们的理智之中。“新托马斯主义”是20世纪天主教的神学思潮,以复兴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为宗旨,又称新经院主义神学。它起源于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发表“复兴托马斯黄金般的智慧”通谕,主要目标是构筑一种新的经院学术综合体系,并使之与现代科学步调一致。
新托马斯主义者们认为,作为一种教义载体,托马斯主义的真理是永恒的,独立于时间的流变之外;另一方面,作为这种教义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的表述,托马斯主义又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因此新托马斯主义的任务就是将托马斯主义的遗产,如四因学说、关于上帝存在的各种证明、类比理论、关于哲学与神学关系的理论等等,用新的方法使之适用于新的时代。在现代基督教思潮的各种流派中,只有新托马斯主义得到了教廷当局的广泛支持,大量天主教大学成了托马斯主义的研究中心,有几十家杂志专门研究经院神学与哲学。最主要的代表有法国哲学家兼神学家马里坦和日尔松,英国哲学家兼神学家科普尔斯顿、法雷尔和马斯科尔等。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哲学,也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也就是想知道我们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要活一个清楚明白,其它都是次要的。而这件事情,似乎也只有哲学才能真正让你办到。
哲学的智慧河流,发源于往哲先贤们的辩论与洞见,影响了科学、宗教、艺术等人类文明成果至今。面对源远流长的哲学史,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我们需要一位专业、有趣的“摆渡人”来导航。为此,哲学之路联合三联周刊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最受欢迎的姜宇辉教授,带来了《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愿你可以从哲学思考中认识如何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扫描海报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