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至今未解的六大哲学命题丨深度费解

点击蓝字关注👉 哲学之路 2020-09-07

编辑:哲学之路(zhexuezhilu)


01

时间是否真实存在


目前解答:不确定。


不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霍金的“时间简史”,都无法证明“时间”这个概念的真实存在。


人类对时间的理解,只是“以自身为参照物”而感知到其他同一系统的物体的变化程度而已。


时间无法度量,无法感知,无法证明其存在。


有人会说:钟表不是可以度量和反映时间么?


其实,钟表度量和反映的只是“它们本身”。


所谓的“秒”,也只是人类所能感知的“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变化状态”。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02

人类是否能长生不老


目前解答:完全可能。


人类所追求的长生不老,极大部分是追求”大脑意识和自我思想“的永生。这在未来完全有可能实现,比如说将记忆导入极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永久储存。


有人会说,我们追求的是身体上的永生。首先这是个伪命题,因为”我们身体本身就是永生的“。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原子,早在138亿年前的宇宙爆炸中便已产生,你只不过是”借用DNA的链接方式把物质组成人体形态“而已。


所谓生命的本质,只是思想。


身体,那本来就是宇宙的一部分。你身体的实际年龄=138亿年,我们所说的人类年纪,指的其实是”意识到世界存在的时候到现在的时间”。


至于如何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和谐永生,在现实角度存在巨大困难。众所周知,连黑洞这种寿命极长的宇宙体都存在泯灭寿命,何况物质组成的“人类”,要想取得成功,困难可想而知。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03

人类所处环境是否是虚拟的


目前解答:有可能。


近些年,此命题可谓大热。各类影视文艺作品也多有影射。连佛法都说:一切皆为虚幻。


原因:众所周知,我们的所有感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是一切思想的根源。而这些感觉,归根结底,其实只是一组生物电流在大脑皮层上的映像,从物质角度来看,这都是极为简单且容易实现的。


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你根本无从得知。


从宏观角度来看,“生物存在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我们适应的,只是“地球上的环境”而已,人类无法适应宇宙大环境,其生存的条件从宇宙角度来看极为苛刻,离开地球大气、温度、阳光和屏蔽辐射的环境从现在来看人类是不可能生存1分钟的,这也导致了人类想要“走出去”,任重而道远。


这也从另一方面衍生了“地球是某些事物为人类及其他生物专门制造的大金鱼缸”学说。


爱因斯坦也曾感叹:月亮啊,是不是我看你的时候你才存在?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不曾存在时,你所爱的人和事,均为泡影时,不要惊讶,那也是可能的。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04

时空旅行是否能实现


目前解答:不确定。


谈这个问题,先谈一下祖母悖论:讲的是一个人时光旅行,去过去杀死了自己的祖母(幼年时期),那祖母被杀死了,他的父亲便不会存在了,他父亲不存在了,那他也不存在了,他不存在了,也无法来到过去杀死他的祖母了。

       

首先,祖母悖论有他的道理,但平行世界和泡沫宇宙论能完美解释这个问题。


平行世界论解释道:当一个人穿越时空,其实是跑到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去了,他穿越后所在的宇宙和以前他的宇宙没半毛钱关系,他想杀谁杀谁,都无法对他以前的那个宇宙产生一丝影响。

       

但这些学说的所有可能性,都基于“将时间作为一个刻度线”存在的。也就说,你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回到任意刻度,恐龙存在的刻度,你妈妈生你时的刻度,等等。

       

回到第一个问题,时间是否存在,人类都无法确定,又如何“通过旅行到时间刻度线”来实现时光旅行?也许,就算你能旅行,改变的,只是“自身的变化状态”而无法改变“整个世界的变化状态而已”。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05

宗教是否真实,人类是否神创

       

目前解答:未知。

       

众所周知,宗教是现代社会实际上的最大支柱和决定性事物。现今世界90%以上的军事行动,恐怖活动和人类集会均与宗教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世界85%以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信教。就连爱因斯坦也说过,所有的自然科学,归根结底都会变成神学。

       

就连崇拜“唯物主义”的你,也不得不承认,牛顿26岁就转去研究神学去了,一研究就一辈子。没错,你现在学到的所有牛顿科学,都是他26岁前发现的。

       

而几乎所有宗教都暗示,人由神创。基督里的上帝按照自己相貌造人,中国古文化里的女娲造人,佛教里的初禅天由劫生人,等等。

       

很多不信教的人会不以为然:人是进化产物,是基因组合产物,怎么会有神创,简直荒谬!

       

本着严谨和逻辑的态度,我们先来看一个有名的命题,或者说是悖论。



猴子和打字机

       

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的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


猴子和打字机的设想在20世纪初被法国数学家Emile Borel推广,但其基本思想——无数多的人员和无数多的时间能产生任何/所有东西——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

       

猴子能碰巧写出《哈姆雷特》这看上去似乎是违反直觉,但实际上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这个定理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基本是不可能重现的,因为你没那么多时间去等待。

       

但这并没有阻止某些人的尝试:2003年,一家英国动物园的科学家们“试验”了无限猴子定理,他们把一台电脑和一个键盘放进灵长类园区。可惜的是,猴子们并没有打出什么十四行诗。根据研究者,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其实不需要无限多个猴子,不需要无限长的时间,房间里放一台打字机,然后关一只猴子进去,猴子碰巧也会跳到打字机上,碰巧也会打出几个字母,有人计算过,假以2000亿年,从概率上讲,猴子会打出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这道理很简单:猴子随意踩踏打字机,总会打出一些字母,这些字母随意组合,只要字母足够多,总会有一些单词,只要单词足够多,总会有一些句子,只要句子足够多,总会有一些有意义的句子,有意义的句子足够多,总会有一首诗,诗足够多,总会有一首十四行诗,十四行诗足够多,总会有一首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摸一样。

       

这道理简单明了,就是一些概率和排列组合的简单计算。


现在问题就出现了:人体基因结构比十四行诗不知复杂了几十亿倍,猴子胡蒙瞎碰,打一首十四行诗都要2000亿年;而作为宏观环境没有直观思维的自然宇宙,胡蒙瞎碰,打造个人体如此精密至极的事物却只用了50亿年。

       

真相究竟是什么,也许人类永无法得知。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06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圣经:先有鸡。


答案:未知。

       

目前解答:然而,这个简单的问题却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哲学结构。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自然是鸡会先出现的,环境的塑造使得一群史前生物的变化出现了临界点,也许就那么几天而已,自然产生了鸡的原型,然后才可能出现鸡下蛋,蛋生鸡的自然循环。很简单的逻辑。

       

但是,往深处讲,这个问题所包含的“问题”也许你永远无法触及。先有蛋,先有鸡的问题可以衍生到创世和宇宙大爆炸乃至宇宙本质的问题上来,

       

例如:物质的组成是因为粒子的组合,而粒子的组合是因为原子引力、电磁力等等因素。而这些自然科学已经证实的公理定理却隐藏着另外一个问题:

       

原子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引力?所谓的原始力从何而来?原子核为什么会束缚住电子?引力常数为什么是6.672x10^-11 N·m^2 /kg^2?世界形成的常数和基础到底是什么?如果存在这些常数和基础,这些又从何而来,谁来决定它们就该是这样?等等等等。

       

你说这是公理,我问你公理从何而来,依据何在?

       

你说这是大众认可的事物,是意识形态公认的理由。那和我问我为什么出生在这,你回答你就应该出生在这里是毫无意义和研究精神的。

       

鸡为什么先于蛋,而蛋又从何来,你下一个定语,大家都认可这就是真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思考背后的东西。


谜题,永不消逝。你我,也许只在蝶梦之中。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哲学,也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也就是想知道我们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要活一个清楚明白,其它都是次要的。而这件事情,似乎也只有哲学才能真正让你办到。


哲学的智慧河流,发源于往哲先贤们的辩论与洞见,影响了科学、宗教、艺术等人类文明成果至今。面对源远流长的哲学史,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我们需要一位专业、有趣的“摆渡人”来导航。

为此,哲学之路联合三联周刊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最受欢迎的姜宇辉教授,带来了《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愿你可以从哲学思考中认识如何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


01


  20位哲学家醍醐灌顶的生命策略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03


  100+部文艺作品的哲思与启示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大 咖 推 荐  

扫描海报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