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人的三大病症:空虚、孤独、焦虑!

点击蓝字关注👉 哲学之路 2020-09-07

编辑:哲学之路(zhexuezhilu)


罗洛梅(1909—1994)被称做“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美国的存在心理学和存在心理治疗。


相对于重视存在思辨分析的欧洲心理学家,他更注重对人的现实存在(即存在感),尤其是现代社会境遇下人的生存状况的分析,强调人的潜能和建设性,致力于促使来访者重新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做什么?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其主要内在问题是什么?人们所描述的失调症状,是不幸福、无力决定婚姻或职业、生活中泛化的失望和无意义,等等。


但,这些症状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空虚,不仅指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还指通常对于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


他们对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没有明确的体验。因此,他们会感到自己这样或那样地摇摆不定,会带着痛苦及无力感,是因为他们感到空洞、空虚。

 

例如,促使他们前来寻求帮助的主诉症状或许是,他们的爱情关系总是破裂,他们不能完成婚姻计划,或者对伴侣不满意。但他们希望伴侣(无论是现实的还是理想的)来填补他们内心的某种欠缺和空虚,并会因为对方不能做到这一点而感到焦虑和愤怒。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通常情况下,他们能够流利地讨论他们“想要的”东西——成功地完成学位课程、一份体面地工作、恋爱、家庭——但很快这一点就会凸显出来,同时他们自己也明白,他们正在描述地是其他人——父母、教授、老板期望他们做的,而不是他们自己想要做的。个人自己通常也能意识到,追求这些外在的目标对他没有帮助,而只会让他的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他对于自己的目标几乎没有信心或现实感。


正如有一个人所说:“我只不过是许多镜子的集合,反映了其他所有人期望于我的东西”。


艾略特于1925年写下的预言:我们是空洞的人,我们是被塞满的人,相互倚靠在一起,脑中被填满了稻草。唉,有形状却没有形式,有影子却没有颜色,瘫痪了的力量,有姿势却没有动作……

 

这种空虚和无力情形的最大危险是,它迟早会导致痛苦的焦虑和绝望。如果不加以纠正,它最终的结果是个体心理上的萎缩与枯竭。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空虚感和孤独感是分不开的。例如,当人们谈到恋爱关系的破裂时,他们通常不会说他们因为失去爱人而感到悲伤或羞辱,相反,他们通常会说他们感到自己“被掏空了”,失去对方在内心留下了一片“裂开的空白”。

 

被社会接受、“被他人喜欢”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可以阻止孤独感的迫近。


一个人被舒适的温暖所包围;他已经融入了这个群体中,他再次被吸收了——用极端的精神分析象征来说,他好像将要回到子宫中。他暂时摆脱了孤独,但这却是以放弃他作为独立本体的存在为代价的。而且他放弃了一种最终将使他建设性地战胜孤独地东西,即发展他内在的资源、力量和方向感。


焦虑是现代人的另一个特征,它甚至比空虚和孤独更为根本。每一个都无须我们去向他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


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陷入焦虑,他的身体就很容易遭受心身疾病。焦虑是许多心身障碍——溃疡以及许多不同形式的心脏病等在心理上常见的共同特征。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相信什么样的行为原则。它是一种基本的关于我们该何去何从的混乱和困惑,关于目标和价值观的困惑。

 

这种困惑——这种关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混乱——是关于焦虑最为痛苦的事情。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不过,积极的、充满希望的一面是,就像焦虑会摧毁我们的自我意识一样,自我意识也能够摧毁焦虑。这就是说,我们的自我意识越强大,就越能抵制和战胜焦虑。像发烧一样,焦虑也是某种内在斗争正在进行的征兆。正如发烧是身体正在调动其机体内在力量与细菌感染作战的情况一样,焦虑也是心理或精神战争正在进行的证据。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探索——我是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自我力量的中心,这些中心能使我们抵制住周围的混乱和困惑。


如何能有效解决这些困惑?我们不妨着眼于哲学。

其实,哲学本就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它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复杂,哲学帮助我们拨开重重迷雾,回归事物本质去思考问题。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哲学,也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也就是想知道我们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要活一个清楚明白,其它都是次要的。而这件事情,似乎也只有哲学才能真正让你办到。


哲学的智慧河流,发源于往哲先贤们的辩论与洞见,影响了科学、宗教、艺术等人类文明成果至今。面对源远流长的哲学史,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我们需要一位专业、有趣的“摆渡人”来导航。

为此,哲学之路联合三联周刊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最受欢迎的姜宇辉教授,带来了《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愿你可以从哲学思考中认识如何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


01


  20位哲学家醍醐灌顶的生命策略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03


  100+部文艺作品的哲思与启示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大 咖 推 荐  


扫描海报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