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课那文——写在彭峰新书《五年级如何教得更精要》前面|顾文艳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借祝贺彭峰新书出版之机,聊聊作者,聊聊课堂,聊聊新书……
2018年,张文质老师邀他的几位徒弟到东莞小聚,策划一套幼小衔接的新书,那是第一次见到彭峰。四年前我们策划的那套新书尚未出版,但彭峰的个人著作却接连不断问世。
因虚长彭峰几岁,他便称我“文艳姐”,这一声姐姐很自然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其实,早就从张老师的描述中“认识”了彭峰,勤勉刻苦,温和谦逊,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东莞一别,又是三四年未见,但彭峰的新书,我却是一本又一本陆续收到。不得不感佩,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每日不间断地写作?需要怎样的勤勉才能推出一册册新作?
彭峰的公众号“彭文峰会”和我的公众号“竹影居”差不多是同时期建号的,可是“彭文峰会”的文章足足比“竹影居”多了一千篇,订阅“彭文峰会”的读者更是数倍于“竹影居”的读者,这自然是与彭峰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分不开的。阅读与写作,思考与记录,彭峰就这样一步步踩实了他挚爱的小教大地。
临米芾帖,是彭峰所爱,但身为校长却从未停止在课堂深耕细作的他,实在是很难抽出时间挥毫泼墨,偶尔在朋友圈欣赏到彭峰的书法作品,依旧是笔力雄健,风采不减。
彭峰,不仅字如其人,课也如其人,文亦如其人。
“提升儿童语文品质”是亮在彭峰课堂上的长明灯,不管是一年级课堂上温和细致地躬身引领,还是五年级课堂上举重若轻地智慧点拨,彭峰始终追究的都是“生命在场的语文课堂”。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是可以用“A、B、C”指代的模糊的面孔,而是“杨俊佑、徐媛曦、陶哲昊”这样一个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在彭峰的课堂上,你可以感受到润泽的气息,孩童以放松的状态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文本对话;在一次次对话中,孩子们的言语世界变得愈发敞亮。
在这本书中,每个单元后的“家校有默契 ”的板块,内容极为“精要”;三言两语,诠释着“浓缩的都是精华”,每个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都能从中获益。
在第一次读到《五年级如何教得更精要》一书的书稿时,我看到有些篇章作者落款为徐菲,我问彭峰“徐菲是谁”,彭峰告诉我徐菲是他的徒弟。再细读徐菲的课堂,依稀可以看到彭峰课堂的影子。在彭峰的影响下,一个个“徐菲”都成了在小语课堂深耕细作的农夫,他们也将以文字讲述他们和一粒粒小种子成长的故事。沉静中的思索,笑语中的欢畅,会给更多的小语人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