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回顾丨国家公园、景观游憩与健康中国

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中心、国家公园与健康景观团队主办的国家公园、景观游憩与健康中国会议,于2023年6月10—11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顺利举行。与会嘉宾讨论热烈,共商学术与学科发展!


领导致辞

——王桢栋教授致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桢栋教授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及参会人员表示感谢。王教授表示,建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是重要的议题,急需学术界的讨论。本次会议报告主题丰富,希望能创造好的交流平台,与各位同仁在交流过程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度过快乐的时光。


——金荷仙教授致辞——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浙江农林大学荷仙教授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认为景观游憩与健康是近年来风景园林行业的研究热点,探寻景观规划设计对市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建立完善的研究框架十分重要,需要各位专家、同道与行业的共同努力。


——李树华教授致辞——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李树华教授表示同济悬铃木、爬山虎等形成的自然景观,与今天的会议主题相通。46亿年前地球形成,28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出现,人类孕育280天的过程是地球演化的缩影,我们有99.8%的时间是在自然环境中度过的,这使我们更适应于绿色环境而不是钢筋混凝土,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病。李教授表示人类的健康,先是环境的健康,再是生物的健康,最终是人类的健康,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主旨发言嘉宾

上午场

主旨发言上午场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承照教授主持。


——主讲人:方俊——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同一健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报告题目:同一健康视角下的现代健康治理体系建设

报告指出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问题不能仅通过医学解决,要把人与动物、植物环境放在同一个世界,因此要站在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达到同一健康的目的。随后对同一健康概念、要素、发展历程进行阐释,进一步说明同一健康的健康观包括人口健康、社会健康与生态健康。健康管理要扩展到健康治理,不但需要社会跨领域地采取行动,还要从个体健康管理拓展到其工作、生活场所、社区、城市乃至国家或更大范围的健康治理行动,建立健康城市,减少健康风险。



——主讲人:李树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绿色疗法与康养景观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构建中国园林康养职业化体系

报告从森林园林康养师新职业的颁布出发,说明该职业在为风景园林行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风景园林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构建园林康养职业化体系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介绍了园林康养的定义和园林植物与园林环境、有疗愈康养需求的人群、定性或定量疗愈与康养功效三大要素,引出了园林康养师的定义与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借鉴美国、日本园艺疗法先进国家的职业化体系,进一步提出构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园林康养师职业体系。从科学研究、职业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未来园林康养职业化时代进行展望。



——主讲人:金荷仙——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多感官协同下城市绿地对人体健康效应研究

报告从人的亚健康问题出发,点明城市绿地以五感为主要途径增进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梳理了国内外基于五感展开的健康景观研究进展。金荷仙教授从自身学术经历出发,强调健康景观大有可为,并分享了其团队从嗅觉出发到以嗅为主多感官交互的研究历程和学术成果,对未来多感官协同下绿地健康效益研究进行了展望。



——主讲人:王志芳——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研究员

报告题目:景观游憩服务的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

游憩是“人地”交互的重要载体过程之一,是城市化后人类体验自然的重要途径。目前生态系统价值货币评估由科学研究走向自然资源管理决策的前端,而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中仅关注重要风景名胜区,有必要强调游憩服务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报告说明了游憩服务的相关概念、研究动态,凝练了供给、需求、权衡三大核心主题,介绍研究方法的升级。研究发现目前游憩服务的研究转为实践较少,最后从研究概念、对象、内容、方法、目标、成果应用几方面进行展望。



——主讲人:谭少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城市建成环境对健康的主动式干预途径研究

报告提出随着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与健康概念的转变,城乡规划学需要更加紧密地参与全人类健康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城乡规划参与公共健康并不是取代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作用,而是利用其最本源的“干预-约束”职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保障人们的健康福祉,引导健康的人群生活方式。这种干预方式是一种主动式干预,主要通过环境影响人群行为来提升人群机体免疫。最后提出基于建成环境要素主动干预人的行为,进而实现社会和谐、舒缓压力、强身健体三种健康效果的城市建成环境主动式干预人群健康的理论框架。



——主讲人:姜斌——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园境建筑学部副教授


报告题目: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影片三则

影片分别以《当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危机》《过度娱乐与自然缺乏症》与《不断演化的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自然》为题,说明人类社会在物质欲望的主导下逐渐异化为两个极端,不同的生活方式都使人类逐渐远离自然。随着经济发展,人类逐渐从“被动地”疏离自然走向“主动地”疏离自然。商业行为使休闲娱乐习惯发生改变,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身体活动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人与自然的疏离,同时自然成为一种稀缺且昂贵的商品,成为难得的享受,导致大众层面的“自然缺乏症”,将最终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



——主讲人:吴承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报告题目:生态心迹与自然游憩景观谱系的整体健康效益

报告介绍了健康生活的空间谱系与整体效益,通过现有文献总结景观属性的健康影响机制,提出目前大量研究关注景观属性的影响机制,但如何通过景观空间设计来提高健康效益仍需探究。梳理目前景观游憩健康效益的测量方法,提出应当进一步将物境心境结合,建立生态足迹与生态心迹的双重度量指标,度量人类为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维持身心健康需要做的努力。最后指出风景园林在同一健康行动中的作用,回顾同一健康研究框架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园林学在同一健康行动中能够发挥哪些实质性作用提出展望。



主旨发言嘉宾

下午场

主旨报告下午场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翟宇佳副教授主持,徐磊青教授为特邀嘉宾。


——主讲人:周聪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报告题目:“公园社区化”VS“社区公园化”——生活圈背景下绿色空间的协同型组群及其生活单元

报告分享了快城镇化速度减缓的背景下城市绿地规划范式、规划思维及调控单元出现转换,导致绿地日常服务扁平化、绿地跨尺度代偿等问题。分享了团队在服务单元方面的研究,发现最佳尺度是500~800m,这跟自然资源部提出来的社区生活圈范畴基本一致。组群调控模式由内部构成、组群结构、外部设施、社区环境要素共同组成。组群服务分工需复合化。以此为基础提供具有一定弹性使用空间的规划设施,提供序列或者组群满足居民需求,同时自身形成有机的服务序列。



——主讲人:吴佳雨——

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副教授


报告题目:绿色暴露的测量、偏差与社会公平

报告指出绿色暴露不仅仅限制在邻里,工作地和居住地的逗留时间可能更长。面对地理背景不确定和日常流动的问题,提出了邻里效应偏差的概念。为验证邻里效应平均问题和补偿假说,利用可用性、可视性、可达性测度静态绿色暴露,利用暴露总量、质量及效率测度动态绿色暴露。研究发现流动更可能给绿色暴露带来“极化”而不是“均化”。针对这类极化问题,又提出三个假设并验证了出行暴露更离散、居住和出行暴露正相关、并非所有绿地特征与邻里极化问题相关。后续还开展了其他社会经济特征方面的研究,如绿色暴露的性别差异、绿地特征差异、景观差异等。



——主讲人:史舒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报告题目:同一健康景观循证设计范式探索

报告首先阐述同一健康的概念是一种综合的、增进联合的方法,目的是可持续的平衡和优化人类动物生态健康。并提出当前风景园林主流设计范式包括基于自然、文化和个体的能力,更多关注自然要素、自然要素组合以及户外空间的建构。通过访谈20多家政府、企业等,指出科研和实践尚未有效结合,研究与实践实际上是在验证和深化显示现有的设计范式,并没有突破性进展。指出循证设计范式有潜质将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提出开创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它是基于可靠研究证据,为达到最优结果而做出建成环境决策的过程。



——主讲人:尹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助理教授


报告题目:量化亲自然环境感知的健康效益——实验性方法探索

报告指出与自然重新联系的两种方式包括鼓励外出和将自然引入室内,并应在建筑、城市、郊野三种空间尺度上,量化亲自然设计的健康影响。建筑尺度下可采用了验证性研究,基于全景照相机、头戴式VR和生理传感器测量生理反应和认知反应。也可基于三维模拟和眼动追踪的方法,对比受试者在室内四类场景下恢复程度的差异。城市尺度下,重点关注了居民在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的转换导致的生心理反应。郊野尺度下,对林分密度和沙漠景观进行研究。指出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干预模式是不同的,后续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



——主讲人:翟宇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报告题目:景观游憩与大数据:偏好、行为、健康

报告分享了团队近些年应用城市大数据针对景观偏好、时空行为、健康效益与城市环境品质的研究。景观偏好方面,应用网评大数据,针对上海11个公园,分析了满意度、吸引力等方面。城市尺度上,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西安市景区偏好和游客行程。同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上海城市公园的使用,发现公园的面积及位置能够极大地影响公园的实际服务半径。健康方面,团队的研究发现,公园活动可帮助老年人降低血压,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降压效果更明显。最后指出需进一步探索景观游憩作为中介变量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分论坛1

城市自然与健康促进

分论坛1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陈筝副教授主持。


——6.11上午分论坛1——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林葳老师分享了团队从行为-空间-视角进行的仰视视角景观要素对健康效益影响的研究。其次分享了团队从空间-行为角度进行的城市小型绿地中绿地行为与人均面积影响下的身心响应研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高超老师结合团队景观恢复作用与肌理探索的研究,梳理了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阐述了实验生理指标数据获取与分析的方法,从功能连接分析与默认模式网络的角度解读恢复性自然环境作用的可能机理。最后分析了生理指标在相关研究中的限制。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系王欣歆副教授分享了团队研究的三个案例,在方法与对象方面进行了拓展:研究案例1采用了无人机辅助调查,对不同类型草坪生境和行为活动类型进行分析;研究案例2强调质性方法的融合,基于扎根理论,对使用者在场地内的行为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案例3从夜间公园活动的视角,对使用者行为偏好进行分析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喆副教授分享了团队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蓝绿健康效果评价的研究探索: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针对疫情背景下校园蓝绿空间健康影响进行研究,基于研究结论对校园环境设计提出建议。并以城市广场小型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彭慧蕴老师梳理了从城市压力环境到神经都市主义这一跨学科研究方法提出的研究背景,强调了神经都市主义对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研究的意义。分享了团队以成都生活性街道为对象的神经都市主义在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研究领域的应用探索。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李坤老师首先介绍了喀斯特地貌和石林的概念、分类及分布情况,指出喀斯特石漠化的现状问题。从“同一健康”的概念出发,分享了团队对疫情背景下公众对恢复后喀斯特景观的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从公众对恢复景观的感受和功能认知的角度分享了研究结果,讨论了疫情对于居民审美观念变化的促进作用。


分论坛2

国家公园与健康福祉

分论坛2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许晓青副教授主持。


——6.11上午分论坛2——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杜文武副教授指出,自然保护地毗邻区人类活动超载、破坏性利用及管控乏力现象十分普遍,是全球自然保护地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提出自然保护地及其周边区域协同保护与发展的两种基本途径:“空间”途径和“程序”途径,并进一步分享了其团队对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风险的精细化识别探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吴亮副教授团队以香格里拉国家公园为例介绍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研究、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资源特征——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云南省荒野连续谱地图的绘制——荒野度与荒野分级、面积测算与空间分布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导向“同一健康”的国家公园游憩规划策略。北京工业大学齐羚副教授团队从公园人群活力视角出发,以实地调研勘测生成公园三维点云模型为基础,以全年不同季节风速、风压和涡旋分布等要素的客观影响特征及其基于人群活力影响程度的量化评分为研究内容,建立全面的评价流程和评价体系。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曾程程老师团队聚焦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步道景观,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设计法等方法,发现公众对步道景观中的自然环境要素,尤其对植物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及尺度适宜的空间环境具有更高的偏好;公众对步道景观中自然的材质以及适宜的尺度,中等植物密度具有更高的偏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康渊博士后指出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深受规划理念、规划途径与管理模式的影响。在规划层面,探索我国自然保护地中从"人居空间廊道”到”人居环境网络”的规划途径。探索我国自然保护地内“人居空间廊道"与”人居环境网络”的保护地社区规划方法,在不同尺度上研究保护地与社区共生模式。


学生论坛

学生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彭婉婷助理教授主持。


——6.10晚学生论坛——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李小琦博士研究生的报告题目是《公共健康视角下极限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报告构建了极限公园的健康效用评价体系,探究适应公众健康需求的极限公园设计方法与策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黄雯雯博士研究生的报告题目是《城市绿地的社会健康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分析影响社会健康效益的城市绿地因素,包括城市绿地的物理特征、感知和使用。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冯晓菁本科生的报告题目为《多感官体验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对成都市公园中公众健康效应的实证研究》,报告利用PPGIS获取典型的样本空间数据,结合计算机视觉算法识别关键环境因子,为构建满足人群心理与生理健康需求的城市公园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贡若玉硕士研究生的报告题目为《基于点评数据的公园游客感知偏好研究》,通过网络文本数据分析了游客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以及月季园的感知和满意度,同时识别了主要游憩活动。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刘晓桐硕士研究生的报告题目为《上海不同年龄游客行为与植物景观空间的关系》,报告研究了不同年龄使用者的游客行为方式,分析游客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分析出游客行为与植物景观空间指标相关性。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吴元晶博士研究生的报告题目为《数字足迹支持下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时空游憩体验感知与偏好研究》,报告厘清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体验、景观偏好在不同时空分布情况及原因;厘清造成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轨迹及兴趣点分布现状情况及原因。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彤博士研究生的报告题目为《国家文化公园内涵解读与功能区识别——以长江流域(湖北段)为例》,报告构建出“文化-生态”双耦合评价——“保护-开发”双象限转化——“空间-功能”分区重构的功能区识别路径,对湖北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进行实证研究。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杨雨雯博士候选人的报告题目为《绿地预防医学:使用遥感地理空间数据和空间统计探究绿地与致死疾病的关联》,报告探究了多种类型绿地暴露与传染性疾病(新冠)之间的关联,研究有关键影响的绿地的暴露距离-死亡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探索有关键影响的绿地的最佳暴露半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王绍杰博士研究生的报告题目为《基于视觉分析的城市历史景观游憩体验偏好研究——肇庆府城公园为例》,通过景观视觉图像解读、视觉物质空间实践和视觉生产空间实践等等研究方法,探究促进城市历史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讨论热烈,参会师生认为应进一步明确景观游憩与健康领域的研究核心与重点,搭建系统研究框架,促进成果的体系化与集成化。应加强景观游憩与健康领域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支撑健康城市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同时,应紧密合作,共同建设领域内的学术共同体,促进交流与相互学习。最后,提出应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普及,树立景观空间可提升健康的观念,积极吸引大众接触自然,参与景观游憩活动,更好地提升身心健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公园与健康景观团队供稿


//////END//////

编辑 | 李旻

审核 | 金荷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