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黄河经常发大水,却很少有记载长江发大水,而近几十年全反过来了?
形势严峻!长江重庆段洪水位突破历史极值
泄洪现场 肖伟楠 摄
20日4时,位于长江重庆段的寸滩水文站内,江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81年洪水位191.41米”,这标志着长江重庆段出现突破1981年历史极值的洪水位。
寸滩站是长江上游重要的基本水文站,其水位高低直接关系重庆中心城区安危。受近期四川盆地连续强降雨影响,“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水”在重庆汇集,形成流量超过74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
“这是寸滩水文站建站以来的最高水位洪水,也是三峡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长江委水文上游局局长张世明说,洪水导致重庆境内嘉陵江、长江干流水文站点全线超保证水位,其中长江寸滩站、嘉陵江磁器口站等主要水文站点超保证水位8-9米,防汛形势严峻。
重庆市区多地被淹!首次启动防汛一级响应
8月19日上午,“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水”通过重庆主城中心城区,这是40年来最大的一次洪峰。
为应对最大洪峰过境,重庆市已于18日启动有记录以来的首次I级防汛应急响应,全力展开抢险救灾,转移安置避险群众。截至目前,重庆市已转移避险25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13万余人。
黄河变温顺了?
之前一直听说黄河发洪水,甚至决堤、改道,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但是为什么近些年很少听说黄河发洪水了,九十年代甚至出现了几次断流? 好像由一条“害河”完全变得很温顺了一样……?
主要是人为原因还是气候原因呢?是什么导致了黄河在古代和现代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的呢?现在是不是根本不在意黄河洪水的问题了?夏季暴雨多的时候黄河是什么情况啊?好像长江洪水问题比黄河严重得多了→_→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是长江自今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段,河道弯曲狭窄,有九曲回肠之称。且清江、汉江和洞庭湖水系都在这里集中汇入长江,长江流决口多发生在此,荆江段也是长江中下游最早出现堤防的河段。
(荆江牛轭湖段河道变迁图)
荆江水患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居民对湖泊滩涂的围垦密不可分。荆江地区最早是古云梦泽的范围,汪洋一片。荆江沿线的地理变迁,除了天然因素,人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垦殖,二是堵口。
宋代以前,长江千流上保留有大量与大小湖泊连通的水口,天然湖泊仍保留着较好的调蓄作用,荆江沿线的堤防以保护围垸农田和城市为主,并未连成一线,留有大量“穴口”,元代有“九穴十三口”之称。
明成化年(1465-1470年),江陵城东长江北岸的黄滩堤被改为石堤,嘉庆二十一年(1542年),江堤北岸的郝穴被堵塞。自此,荆江大堤上至堆金台,下至拖茅埠,长达124公里的堤段连成整体,时称万城大堤。
清代靖江两岸堤防不断廷伸加高,北岸江陵、监利和沔阳境内的江堤长达600余里,南岸江陵、公安和石首境内的江堤长达300余里。
为加强荆江大堤的管理,明隆庆元年(1567年)设堤甲法以民夫修守,北岸7300余人,南岸3800余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大水,大堤溃決,没江陵城,乾拨发库银200万辆要决口,加培堤身,设石尺水志,规定堤防保回期限,改民堤为官堤。
(江陵城(今荆州古城)荆江大堤历史发展示意图)
简单来说,最早的时候,这一带有很多湖泊,都与长江水系连通,相互自由进出,宋代开始,零星围起来一些地方,明清时期,堤坝由围城、围田推进,最终变成了围江,发展成了沿江提防穴口先后堵掉,长江水只能在河道里流淌了。
然而,长江虽不及黄河这么夸张,也是有携泥沙的,荆江这一带九曲十八弯,长江出三峡后流速骤然变缓,天长日久河道还是会壅塞。
(图片来源见水印~这是黄陵庙)
(张飞庙)
几次大灾如下:
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和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大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圩堤大多溃决,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6省150余县受灾,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广东等省258个县受灾。
1860年(清咸丰十年),长江上中游普降暴雨,干流发生特大洪水。屏山、丰都、万县等10余个沿江州县被水围,城垣坍塌,房屋倒塌,人畜大量漂没。此次大水冲开了藕池口,大量洪水分入洞庭湖,洞庭湖区大部被淹。此外,苏北大水,里运河堤决。浙江沿海风暴潮灾,钱塘江海塘毁坏严重。
1870年(清同治九年),长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洪水。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游平原湖区,约30000平方公里的地区被淹,嘉陵江各河沿岸、重庆至汉口长江沿岸城镇农田普遍遭到淹没,合川、万县、丰都、宜昌等县全城尽成泽国。宜昌以下,圩堤普遍溃决。荆江南岸公安县“大水溃城淹平屋脊”,监利以下荆江北岸堤防多处溃决,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一片汪洋。全国各省189个县受灾。
1931年(民国二十年),气候反常,珠江、长江、淮河及松辽流域,连降数月大到暴雨,“南起百粤北至关外大小河川尽告涨溢”,造成全国性的特大水灾。全国受灾区域达16个省592个县市,其中,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灾情十分严重。长江各大支流普遍发生洪水,中下游江堤圩垸普遍决口,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灾情十分严重。长江各大支流普遍发生洪水,中下游江堤圩垸普遍决口,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8省合计受灾人口5127万,占当时人口的1/4,受灾农田973万公顷,占当时耕地面积28%,死亡约40万人,经济损失22.54亿元,是20世纪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严重的一次大水灾。
总体上呈现集中爆发的趋势。
至于现在长江上的三峡等水利枢纽,由于长江水量和黄河水量真心不是一个数量级,人工干预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而黄河,尤其是中下游,基本上都是农田,渠道,排水沟坎。地势平坦不说,还都是亟待灌溉的吸水土壤。本来地势平缓流水就慢,良田还先吸饱水截留一大部分。一次大范围降雨,两天内能把水都排进河道里,都算快的了。
黄河水灾,祸害的是哪里?
正是黄河下游,洛阳以下。
黄河中游基本上是下切峡谷河道,郑州桃花峪之下便是一片坦途,肆意横流,想往哪去往哪去,你看这历史河道,那叫一个任性。
(2016.07.14根据评论修改)
山东中部那块为什么不去,泰山就在那里,那里是山东中部丘陵区。
然后黄河水患最烈之处,也就是黄河下游,尤其是河南加上鲁西,正是所谓的中原腹地,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黄河水患为何难治?泥沙含量大,下游高度差小流速慢,淤积严重。
黄河主河道底部淤积→过水横断面缩小→过水量限值减小
如果不管:溢出原河道,改流新方向→黄河改道(范例:商朝五次迁都)
如果筑堤:继续淤积,坝顶与河床底部高差减小→加高堤坝→继续淤积→洪水决堤(范例:开封多次毁城重建,现在城摞城叠压了六层)
这就是古代黄河治理的死循环。
现在黄河为什么风平浪静?
两大原因:一是堤防建设,二是调水调沙,而这都是在我国古代水利前辈提出的理论上发展而来的;
堤坝不仅是防洪的手段,而且是治河的工具。
明治河诸臣,推潘季驯为最,盖借黄以济运,又借淮以刷黄,固非束水攻沙不可也。方兴、之锡皆守其成法,而辅尤以是底绩。辅八疏以濬下流为第一,节费不得已而议减水。成龙主治海口,及躬其任,仍不废减水策。鹏翮承上指,大通口工成,入海道始畅。然终不能用辅初议,大举濬治。世以开中河、培高家堰为辅功,孰知辅言固未尽用也。——《清史稿》
具体做法就是上面两条,筑堤束水,人为加快下泄速度,使泥沙不但不沉积,而且冲刷河底,淘深河道。
“夫水之为性也,专则急,分则缓。而河之为势也,急则通,缓则淤。若能顺其势之所趋,而堤以束之,河安得败?”
“欲河不为暴,莫若令河专而深;欲河专而深,莫若束水而急骤,使由地中,舍堤无别策。”——万恭 《治水筌蹄》
现在的黄河下游大堤就是这种做法
(图中的水面就是黄河)
现在黄河干堤什么样了?
注意两条红线内侧的黑色线条,这才是黄河干堤,看看干堤范围和河道粗细的比例。
八九十年代,继三门峡之后,小浪底等一系列水库陆续修建完成;黄河枯水期,相邻几个水库一起调度,先慢慢蓄水,再同时放水,人为制造小型洪峰。
比如说三门峡在小浪底上游,三门峡先全开下泄,水到小浪底水库,搅动小浪底水库沉积的泥沙,然后小浪底再全开下泄,依次而为。这样,就制造了一股含沙量比正常黄河还大的人造洪峰。水力学和泥沙力学证实,水流非常急的时候,含沙量越大,非但不会沉积,反而冲刷力度越大,就像一张砂纸在打磨河床一样。于是,每年几次的联合调水调沙,使得黄河主河床成功刷深,入海泥沙还加速了黄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增长,一举多得。
黄河调水调沙成功逆转了黄河自古以来的“地上河”发展趋势,获得国际认可,荣获了“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
而与此同时,水利部门还在干堤上搞淤背。做法,也是潘季驯最先实验的。
左边那种已经不用了,主要看右边那种。这是潘季驯的做法,需要在干堤上开口,还得是丰水期,非常危险,可惜当时没有抽水机。
现在的做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大堤背面用沙包做围堰,泥浆泵抽浑水进去,泥沙沉积,开口引清水出来,直到跟堤面差不多高。这时再种上杨树等速生经济林。现在如山一般厚重的黄河干堤就是这么来的。(淤背工艺2016.7.14根据评论修改)
这张比较明显,左面是迎水面,右边是背水面,放淤固堤已经把大堤加固到如此厚度,可谓固若金汤。
长江荆江段为什么容易出险呢?
由于历史原因,黄河下游就是一条独流入海河道,再无河口,没有了“流域”
荆江不同。上面是大武汉,汉江长江交汇处,江边一条白线便是堤坝,堤坝后面就是最繁华的地带。
向水利工作者致敬,向治水前辈致敬。
来源:经济日报、知乎防汛进行时
推荐阅读
【热点】
【热点】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