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元曲博物馆

河朔诗词 河朔诗词 2022-06-02

戊戌十月初五

编者按:第十四期主题为“元曲博物馆”,两周时间共收集作品51首。历史上的正定是元曲最早的活动中心,元人钟嗣成《录鬼簿》中所录元杂剧兴盛时期的作家56人,其中真定(今正定)作家8人。而据明万历年间臧懋循《元曲选》和当代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记载,当时的元曲作品共计162种,而真定作家所创作的作品有14种。其中白朴、李文蔚、尚仲贤、戴善甫、侯正卿、史天泽、江德润、史樟等都是真定的名家。正定重视文化发展,2016年在原马家大院的基础上,投资260万元建设了正定元曲博物馆,在古朴的建筑风格与悠扬的遗音曲韵相融合下,正定元曲的文化魅力得到充分展现,在推进元曲文化的普及和传播的同时,正定文化特色品牌的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

第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



主题:元曲博物馆

内容:元曲博物馆位于正定古城中心位置,是由建于民国年间的马家大院“改造”而成。这是一套三进四合院,建筑形式大体相同,均为灰瓦硬山顶,正房面阔三间,两厢各三间,进深二间,古朴庄重、古色古香,保存基本完好。整个博物馆以“曲韵天成、遗音流响,正定元曲文化陈列”为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总占地962平方米,5个展厅270平方米,展板680平方米,展线长220米,多媒体8处,收集高仿元代磁枕26件,古书籍140余册。白朴书房的模拟造型、由他创作的《墙头马上》、《梧桐雨》等作品都以直观的表现形式陈列于博物馆内。在博物馆内还能见到许多老物件,比如堂鼓、唢呐、笙、中阮、板、京胡、琵琶等,共有十几种乐器。墙上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元杂剧的剧本形式、五宫四调与曲牌。

本期请以“元曲博物馆”为题进行创作,可怀古,可写今,可写景,可抒情。

令主:侯文岳

要求:古风、律、绝、词、曲、现代诗均可,诗限新韵、平水韵,词依《钦定词谱》,限新韵、词林正韵,曲限中原音韵,但均不能混用。鼓励新创,尽量少用旧作。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及剽窃他人作品,一经发现,除文责自负外,稿件概不录用。

时间:2018年11月19——2018年11月30日晚24时。




摄影:张丽霞


目录

【曲】

1、《【越调·天净沙】常山古郡四首》朱博华  王志敏

2、《【越调·天净沙】元曲博物馆中秋歌吟二首》王志敏

3、《【越调·天净沙】中秋元曲博物馆赏古乐演奏》王增月

4、《【中吕·阳春曲】正定元曲博物馆三首》丁彦兵

5、《【大石调·念奴娇】正定元曲博物馆二首》张永霞

6、《【仙吕·一半儿】元曲》刘微鹏

7、《【越调·天净沙】元曲博物馆》常功贤

8、《【越调·天净沙】题正定元曲博物馆二首》安玲

9、《【双调·骤雨打新荷】正定元曲博物馆感怀》李晓云

10、《【般涉调·耍孩儿】记正定元曲博物馆》张新宅

11、《【双调·折桂令】秋游元曲博物馆(马家大院)二首》文岳12、《【黄钟宫·喜迁莺】正定元曲博物馆感怀》张军玲

13、《【中吕·喜春来】正定元曲博物馆》杨艳

【五律】

14、《正定元曲博物馆》褚永奇

15、《记元曲博物馆》张建林

16、《元曲博物馆》韩建爽

17、《正定元曲博物馆》邵贵宾

18、《元曲博物馆》周志华

【七律】

19、《记元曲博物馆》张建林

20、《正定元曲博物馆怀古》承学

21、《参观正定元曲博物馆有怀》周悦勤

22、《元曲博物馆》李瑞军

【五绝】

23、《过正定元曲博物馆寄怀》冯栾中

24、《元曲博物馆》李凤岐

【七绝】

25、《元曲博物馆怀古》承学

26、《元曲博物馆》高嘉庆

27、《元曲博物馆》宋荣琴

28、《正定元曲博物馆》李雪来

29、《元曲博物馆二首》周志华

30、《元曲博物馆寄怀》李英发

31、《观元曲博物馆》杨艳

【词】

32、《浣溪沙·寄元曲博物馆》常功贤

【现代诗】

33、《元曲博物馆回望》古月

34、《午后的阳光——写在元曲博物馆》张云英

35、《一座院子的传闻》林馨

36、《致元曲博物馆》常功贤

37、《元曲  一种经典》张丽苹

38、《走进元曲博物馆》李英发

39、《我要回到元朝》王建敏

40、《记正定元曲博物馆有感》李莉




【曲】1

【越调·天净沙】常山古郡

朱博华  王志敏

钟灵毓秀名藩,咽喉锁钥雄关,天宝物华古垣。悠悠如镜,千秋逝水波澜。

忠肝义胆雄风,丹脾忱性德行。诗礼耕读递承。绵绵一脉,光辉华夏文明。

红墙绿瓦禅林,晨钟暮鼓梵音。圣壤祖庭法门。风铎天上,莲华咫尺红尘。

龙蟠虎踞峰峦,唐风宋韵渊涵。姹紫嫣红竞妍。古城灵境,尧天舜土人间。

评:

越调乃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有释:越调陶写冷笑。多用来抒情写意。越调现存有【斗鹌鹑】、【小桃红】、【天净沙】、【寨儿令】、【凭阑人】等几种。此曲以越调【天净沙】谱写,现分析如下:【天净沙】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塞上秋】。头两句宜对,也有三句做鼎足对的。曲段短小,近于六言绝句,宜于写即景抒情的小曲。定格五句,定格字句:六、六、六、四、六,共28字。纵观此曲,气势磅礴大气,用字准确,粗犷地概写了正定古城风貌,引人遐想。不错。缺点:虽然各自写了四个小段,但彼此的特色并不十分清楚,以四个小段写出独具特色的四个内容,又彼此相互联系,这样会更好。既然是即景抒情,一般要求描写景物具体细腻,情才有所寄托,正所谓触景生情,写出来的情才更真。

(石牛)


摄影:宋荣琴


2

【越调·天净沙】元曲博物馆中秋歌吟

王志敏

月辉星耀灯明,淑节嘉会芳庭,舒意抒怀梦萦。魂牵风雅,九州古艳名城。

重门深院华堂,丹青翰墨书香,大吕黄钟迤扬。当年重又,曲高天籁恒阳。

评:

此曲以【天净沙】为曲牌,写了两个小段,描写了正定元曲博物馆的景色。小曲字词华丽风雅,“芳庭”、“华堂”等为本曲增色不少。围绕主题的描写很到位,博物馆的大概景物交待清楚。不错。“月辉星耀灯明”似是作者晚游博物馆,应该继续写下去,作进一步叙述,可惜半路转了话题,下面的抒情就显得突兀了些。两小段还是写出各自的景物特色为好,古话说:观一斑知全豹。把博物馆的最具特色的方面写出来,这样会给读者留下印象更深。

(石牛)


3

【越调·天净沙】中秋

元曲博物馆赏古乐演奏

王增月

宅深屋静萧杀,瑶琴笙管琵琶。古院青苔灰瓦。廊前檐下,余音袅袅惟它。

评:

白朴《天净沙·春夏秋冬》,通过四季变幻表现作者心境,通篇多用景语,处处关情,实乃上品。此篇风格似白朴,不动声色之间,写出了元曲博物馆千年遗响重弹的深味。唯第三句“灰”字宜用去声。

(安玲)


4

【中吕·阳春曲】正定元曲博物馆

丁彦兵

其一

百年秀色迎春笑,千古奇音画鸟鸣。疏烟淡月几阴晴。别院冷,桐雨任谁听?

其二

闲情自古怀松月,隐士从来爱竹林。桃溪柳径几多深?直到今,故宅锁愁心。

其三

百花长对春愁老,一叶能知秋意生。临风犹叹故人情。韶韵永,恒岳寸心倾。

评:

阳春曲又名喜春来,这首组曲中,作者构思巧妙,看似写景,其实是以景寄情,虚实相兼。诗词曲是古代文学的三坐高峰,他把博物馆比作满园秀色迎宾以待,把散曲比作鸟鸣。“别院冷,桐雨任谁听?”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散曲发展传承的忧郁之情。“闲情自古怀松月,隐士从来爱竹林。桃溪柳径几多深?”古人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散曲作品难道真的要象皓月一样远不可及吗,真的只能被少数人所欣赏吗?散曲推广发扬的路还要走多久呢?为什么至今默默被收藏在这古宅之中,少有人问津呢?第二首更进一步抒发作者之思。第三首笔峰一转“韶韵永,恒岳寸心倾。”正定在元明时期就是散曲兴盛之地,元曲四大家其中三大家都在此处活动过,之后有元好问、赵南星等人,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三首作品若隐若现的传出作者“喜春来”、盼春来的情怀。

(祁国明)


摄影:我本布衣


5

【大石调·念奴娇】正定元曲博物馆

张永霞

马家老院,这高墙灰瓦,寄丛丛修竹。漫步闲庭观旧韵,可有(遗)音梧桐雨?堂鼓如初,琵琶似泣,可是当时曲。丝丝绕绕,竟文人窃窃语。(幺篇)(这厢)陈列(着)太素生平,幼年动荡,成就宫商羽。(那厢)陈列(着)慈君好问,扶幼殷勤期许。中阮京胡,曲牌四调,列列周边圄。何时再现,那当年(盛)景谐趣。

深庭默默,任曲藤攀架,高墙终日。朱槛雕窗空对月,寂寞是遗音里。盛景当年,元音俗雅,瓦肆勾栏寄。琵琶堂鼓,醉了痴怨凡几。(幺篇)犹道是转眸时,光阴已去,仁甫无踪迹。犹道是墙头马上,不见辉煌当昔。这所闲庭,这弦曲韵,不只成追忆。传承演绎,梦魂缱绻清逸。

评:

张老师的《念奴娇》一个比一个写的好。第一篇尚有不足之处,如格律方面的“窃窃语”,第二个窃字应平。意境方面也不够大气。然而,第二篇就让人眼前一亮,如一杯香茗,愈品愈清香了。写人状物,干净利落,情景交融,淡淡天成。很成功的把正定元曲博物馆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李晓云)


6

【仙吕·一半儿】元曲

刘微鹏

文学天地绽奇葩,诗美词清也羡它。市井勾栏散剧杂,细咂巴,一半儿俗来一半儿雅。

评:

此曲写得活波有趣。尾句“一半儿俗来一半儿雅”,可理解为散曲既要贴近生活,又要富于文化内涵。需要指出的是,第三句“散”字应平。“文学天地”是今语,“勾栏”是旧语,在一篇里似不相协。若能写出更为深刻的意义最好。

(安玲)


7

【越调·天净沙】元曲博物馆

常功贤

古城滹水云霞,楼台塔寺人家,老院风俗韵雅。留情真定,惹香百世梨花。

评:

整体看来,此曲写得流畅,格律严谨,文词较优美。但虚写过多,对于主题元曲的表现似不够充分。“老院风俗韵雅”表达欠准确。

(安玲)


8

【越调·天净沙】题正定元曲博物馆

安 玲

慕名真定华灯,滹沱再聚文星,元曲魂归梦醒。常山作证,美哉前世今生。

深深庭院清声,斯人又弄弦筝,好戏连连市井。人人称庆,龙藏此地云腾。

评:

曲和词不同,词讲究含蓄,而曲则要直白,直白的把喜欢或者悲伤告诉大家,因为直白,才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此曲真正体现了这一特点。“美哉、人人称庆”,浅显易懂,接近大众。第一首写众多文人雅士,齐聚正定,赏华灯,听元曲,美丽的心情,因古因今。第二首,直接写到正定元曲博物馆,理弦弄筝,赞正定人才济济。整首曲味很浓,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身临其境,所写流于表面。

(张永霞)


摄影:我本布衣


9

【双调·骤雨打新荷】

正定元曲博物馆感怀

李晓云

六百多年,似滹沱滚滚,濯涤常山。一声长叹,沧海复桑田。想那胡元盛景,古城里,(丝竹萦)勾栏别苑。更有那,莺歌燕舞,悱恻缠绵。    沧桑不堪再忆,旧繁华已逝,元曲长眠。若言宫羽,环顾竞茫然。窃喜春风又暖,百花放,曲开新篇。(莫嫌咱)馆尚小,星星焰火,可以燎原。

评:

衬字衬虚不衬实字,衬在句首和句中,不可在最后一字前衬字。把衬字去掉,意思勉强可以讲得通,就是衬好了。此首两处衬字为“丝竹萦”和“莫嫌咱”。“丝竹萦”较实,有些不妥。“滹沱滚滚”喻示时光转瞬即逝。岁月变迁,人、物非昨,元曲沉睡经年,今时恰逢春风,曲绽新花。此曲有感怀,有企盼。一座老院,将开启元曲之新篇!

(张永霞)


10

【般涉调·耍孩儿】记正定元曲博物馆

张新宅

推开这朱漆门两扇,眼前见青花缸一坛。只见那、水灵灵,活泼泼,粉嫩嫩,翠荷叶托起菡萏两团。

(六煞)

回环进的这几重院,由外向里且来观看。见那古色古香装扮,胜似那旧时富家门券。

(五煞)

过去事儿由谁来谝,单说那马氏从何传。元是汉扶风茂陵新息侯,伏波将军马援裔延。儿孙后弃武从商挣得这盆盈罐满,立足在正定盖的下这房屋灰瓦青砖。

(四煞)

举目看这老屋几间,石鼓鏡托起柱樑椽。抬头望那木雕仰莲,几多匠心寄寓奇观。往来成败事在人心称杆,多少湮没在了岁月时间。

(三煞)

进屋内新景置设又添,旧风物琳琅如在眼前。不由得引人近前细看,塑的是阳和楼古城巨观。兼有兰谷先生书房一间,内有关马郑白曲谱几卷,流响遗韵是那腥宋臊元。

(二煞)

阳和楼下商贾云集,茶炉酒肆瓦市勾栏。当年珠帘弄情史侯聚贤,似那孟尝君在薛邑城宴。闹喧喧有那笙箫琵琶弦,影绰绰但见旦末净杂艳。

(一煞)

墙内秋千架上千金笑,墙外公子起誓共婵娟。兼有梧桐雨落大明宫殿,连理枝比翼鸟天地之间。公子王侯出将入相,千百年唱的是好和愚贤。

(尾)

似这般零落颓圮老院,而今揭瓦修葺端底现。兼听那鼓乐筝弦闹喧天,霓灯照,人影攒,热闹非凡。

评:

此曲以游览顺序为轴,铺陈古今故事,元曲之兴衰,辅以情感,寓以真理,让人赞叹。语言运用自如,或活泼,或沉重,似一睿者,娓娓道来。“水灵灵、活泼泼、粉嫩嫩”等一些叠词的运用,让曲味陡增。“举目看、不由得、似这般”也正是曲家之语。从推门进入,看朱漆门、青花缸、翠叶粉花,预示了元曲的传承将如这般,生机勃勃,思曾经马家兴盛;再看老屋、石鼓、木雕,思成败在人心;又看塑阳和楼,设白朴书房,置元曲曲谱,思昔年商贾史侯,曲婉人艳;到赞叹今又繁盛。整首曲子,在看与思中,引人入胜,随着作者的思路去感慨,去思考。予人希望,元曲在正定,一定会再次繁盛起来。

(张永霞)


摄影:宋荣琴


11

【双调·折桂令】秋游

元曲博物馆(马家大院)二首

文 岳

其一

犹道是黛瓦高墙,藤架攀枝,曲韵深藏。门外行人,巷里深院,三进明堂。端的是、遗音空往,尽去那、桐雨寒塘。犹念别凉,还住秋风,只剩思量。

其二

总不过鸿雁成行,去远天间,声杳茫茫。此处风情,尘埃何处?一洗愁肠。遥追忆、人闲月朗,可轻配、珠玉笙簧。过往流年,随手折春,一曲徜徉。

评:

元人散曲写景,常使人想起白描山水的版画。古人的这种版画不外两种风格:一种是大肆铺排,罗列群物,以“象”争雄;一种是用笔寥寥,明洁洗练,以“神”取胜。第一首显然学于后者,仅点列出黛瓦、高墙、藤架、行人、深院,却将秋日马家大院寂寂之感呈现在众人眼前。“藏”字用的极好,写出了院深曲静,韵味犹存,为后三句作了铺垫,也引出了遗音——梧桐雨。尾句“只剩思量”,给人无尽的空间,思量什么,让读者去品味,去思考。此曲写的是正定元曲博物馆,借此表达了对元曲传承的深思。

曲大雅大俗,中国文人,总能把俗物升华为脱尘的高雅,也总能把高雅,浸染上烟火。曲,成就了文人这份随意与闲适。第二首雅似乎更多一些,字里行间,儒雅微透。此曲是接上一曲而来,思绪悠悠,随鸿雁远去,去寻找元曲,是否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已经开花结果了呢?曾几时,正定这里,琴瑟和鸣,文人云集,让人留恋。这种繁盛,今昔对比,引我愁肠。是伤感,更是动力。一曲徜徉,将会继续在正定,今时今日,重现繁盛,美好的向往,令我们期待。

(张永霞)


12

【黄钟宫·喜迁莺】正定元曲博物馆感怀

张军玲

画栏深院,紫藤盘架竞鲜。思牵。燕歌罢琵琶断弦。几许沧桑散旧篇。幸这边博馆建。重填新曲,箫醉长天。

评:

曲俗,在于传唱市井勾栏,在于直白,在于方言入曲。此曲虽有直白语,但前后语言连贯不够,且“博馆”为生造,宜改。

(张永霞)


摄影:宋荣琴


13

【中吕·喜春来】正定元曲博物馆

杨 艳

深堂隐现繁华处,静院浮沉共雅俗,古城元韵谱音符。廊下曲,琴瑟绘新图。

评:

此曲用词简练,言简而意深。第一句写元曲博物馆所处位置,繁华之处,一宅幽深。第二句把马家兴衰,元曲兴衰一语道尽。第三句写了元曲在正定的重要地位。第四句,则写了希翼,元曲,描绘新的篇章。整首脉络清晰,当赞。

(张永霞)


【五律】


14

正定元曲博物馆

褚永奇

堂鼓惊灰瓦,京胡绕紫藤。

纵观元曲韵,沉浸戏名称。

一阵梧桐雨,数年秋思灯。

遗音今尚在,耳畔唱相仍。

评:

起句见惊奇,恍若听得鼓胡之声,引人入境,转句景写亦有一番滋味,结句回扣,整体流转。惜承句稍弱。

(堕落公爵)


摄影:我本布衣


15

记元曲博物馆

张建林

古木隐深庭,遗音启藻扃。

宫词江南丽,俚曲北胡腥。

国乱文章弱,流离羽籥宁。

琴箫纵孤野,笙鼓亦堪听。

评:

诗脉通畅,借曲言史,心生对国家、民族之感叹,颇有深意,尾用对比出彩。

(堕落公爵)


16

元曲博物馆

韩建爽

国策春秋笔,民情风雨声。

清幽载深隐,繁盛绕花城。

曲韵嘹悠婉,遗音响鼓笙。

勾栏图画里,瓦肆再欣荣。

评:

起而大气,诗有杜公之风,尾有兴寄,堪称妙矣!

(堕落公爵)


17

正定元曲博物馆

邵贵宾

馆第真堪古,寻章觅北昆。

宫词千百句,河朔一家尊。

大吕元开祖,钟鸣曲赋根。

韵残遗故里,郑马白关魂。

评:

全诗流畅,诗句铿锵有力,尾结有余韵,赏心悦目。

(堕落公爵)


摄影:我本布衣


18

元曲博物馆

周志华

朴雕神采奕,妃俊剧中形。

笙鼓陈宫调,书牍述爱情。

墙图诠戏脉,楹语透文风。

曲韵围城袅,游人慕美名。

注:

1、妃:杨贵妃。

2、俊:裴少俊。

评:

诗篇通畅,写实生动。弊在谋篇,缺乏延伸,少些历史沉淀之味。

(堕落公爵)


【七律】


19

记元曲博物馆

张建林

撷拾不关咸与韶,风衢缶鼓尽长谣。

兴亡空寄红尘客,工尺含情细柳腰。

录鬼传名皆乐府,钩沉立史述元朝。

且听乡社常山韵,曾是华夷第一娇。

评:

诗成清绝,简单勾画便将曲之历史细细描来,举重若轻,笔力非凡。只颔联对仗稍失工稳。

(堕落公爵)


20

正定元曲博物馆怀古

承 学

镇州城里院深深,一瓮青莲话古今。

桂子飘香千载梦,文风溢彩百年吟。

宗师制曲留新韵,骚客抚琴闻旧音。

犹忆河阳残月梦,情藏真定玉壶心。

评:

赋比过重,前三联稍显挤,伸展不足,结句有余韵。

(堕落公爵)


摄影:宋荣琴


21

参观正定元曲博物馆有怀

周悦勤

曲韵氤氲似绕梁,当年人事已茫茫。

幸存雅院集瑰魄,不使明珠散异乡。

世态每伤羁旅客,洁心合著绝编章。

熏天铜臭蛆虫逐,谁共孤高未肯降?

评:

起而生叹,结而遗问,布局巧妙,结句见出彩。转句前半显突兀,后半显粘连,未能荡开。

(堕落公爵)


22

元曲博物馆

李瑞军

北地严霜扫叶过,贵城风景借阳和。

微修古迹陈元物,略展前贤拾玉珂。

天泽佑民骚客少,白公遗韵曲牌多。

当年不作梧桐雨,至此无人觅此歌。

评:

诗脉通畅,惜意有偏颇,似咏白一人,然曲家非独白一人尔。

(堕落公爵)


【五绝】


23

过正定元曲博物馆寄怀

冯栾中

卧听梧桐雨,遗音慰惋伤。

古今天下事,一馆可珍藏?

评:

此诗从白朴《秋夜梧桐雨》起,承句即言感伤,又有欣慰,转结一问,却又是一种肯定。曲尽天下事,此馆皆可藏。四句五言,气象万千,一咏三叹,心境回环。唯起一"卧"字,略有突兀,与全诗不协。

(丁彦兵)


摄影:我本布衣


24

元曲博物馆

李凤岐

古韵源流远,乡音识觉迟。

三重砖瓦院,元曲最相知。

评:

诗从古韵乡音起,我正定方言,多承北曲遗音,旧有此说。转结来到元曲博物馆,元曲与马家大院,相生相承,交互成辉。全诗气韵连贯,往复有致,唯"砖瓦院"一说略俗,与诗气有伤。

(丁彦兵)


【七绝】


25

元曲博物馆怀古

承 学

身似浮萍寻父郎,太行脚下遗秋殇。

镇州半世梧桐雨,直把他乡作故乡。

评:

此诗名为怀古,实怀兰谷,白兰谷生逢乱世,身似浮萍,幸得元遗山护佑,至正定寻得其父。然后定居正定,娶妻生子,并完成其举世称名的元曲巨作。后虽游历江南,寓居金陵,亦将正定视为家乡。实乃正定之骄子也。全诗回顾古人旧事,叙事言情,自然亲切。唯"遗秋殇"一说,用在承句略早一些。

(丁彦兵)


26

元曲博物馆

高嘉庆 

一厩融通元调词,四卿亘古觅子期。

沧桑风雨兴亡事,唱罢梨园笑客痴。

评:

起句总述元曲博物馆,承句讲关白马郑四大家千古绝唱觅知音,子期即钟子期,俞伯牙之知音也。转句慨叹岁月变迁及世事兴废之无常,结句又回到元曲之中,戏里戏外是谁痴?全诗荡气回肠,一咏三叹,亦是佳作也。

(丁彦兵)


摄影:我本布衣


27

元曲博物馆

宋荣琴

檩廊深院古拙奇,元曲鼻祖世应稀。

墙头马上余音在,雅俗共赏曲未移。

评:

全诗有一种倔强之气在。老院倔强而立,曲祖倔强而生,曲子倔强而存,直到今天,其志不移也。元曲如此,中国文化亦如此,千百年不灭,正因这倔强之气在。略有不足处,后二句都写了曲子,结句不够高,不够强。

(丁彦兵)


28

正定元曲博物馆

李雪来

墙头马上两倾心,京戏昆腔唱到今。

七百年间风雨去,独留小院藏琴音。

古色陈香小院深,珍藏元曲管笙琴。

若邀白朴同来到,定当欢欣又唱吟。

评:

两首诗一首侧重元曲,一首侧重博物馆。第一首从名曲入手,到戏曲之演进,再到七百年沧桑变化,结句突出亮色,小院之中,别有洞天。第二首中,"陈香"一词略生硬,未若"古色古香"自然。管笙琴并列,费字而乏力。白朴,直呼其名,有失谦敬,称"兰谷"即好。

(丁彦兵)


29

元曲博物馆

周志华

朴塑笙箫厅列展,贵妃少俊卷中逢。

楹联壁画文风透,曲韵遗音友客迎。

注:

1、贵妃,杨贵妃。

2、少俊,裴少俊。

3、朴,白朴。

皇妃金俊剧形真,堂鼓笙箫板瑟陈。

元曲祖师千把岁,慕名观赏八方人。

注:

皇妃金俊,代指唐明皇、杨贵妃、李千金、裴少俊。

评:

这两首诗读来有些费力。究其根本,是语言问题。诗有诗语,简捷而又通畅,自然却不乏力,尽量做到一字一义,但又不是现代汉语的简减。如"白朴雕塑"省略成"朴塑",则让人无法理解。绝句因其短小,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准角度,再用精粹的语言表达出来,方是一首好诗。

(丁彦兵)


摄影:我本布衣


30

元曲博物馆寄怀

李英发

石桌石椅几沧桑,雨打梧桐涕泪长。

一曲能言千古事,情思缕缕各芬芳。

评:

此诗首句即抓了石桌、石椅两个不起眼的景物,来见证历史。二句将梧桐雨分而化之,言曲之动人。三句即总结上句,又引发感慨。四句表达流芳千古之意,但作为结,稍弱了些。

(丁彦兵)


31

观元曲博物馆

杨 艳

宅门三进藏珍籍,画栋雕窗瓦舍奇。

堂里曲家遗响在,弦筝雅韵满园诗。

评:

此诗前两句写博物馆,后两句写元曲,进得馆中,先睹其貌,再闻其声,再感其情,连络有序,格调高雅。需推敲处,是"画栋雕窗"。画栋雕梁,乃是成语,此"雕"非雕刻之义,应与"画″同义,彩绘装饰,若依此义,易梁为窗,则不当也。

(丁彦兵)


【词】


32

浣溪沙·寄元曲博物馆

常功贤

一页翻开古色香,雄关妙韵曲声扬。绕梁岂止惹心狂。志抒阳春仙圣传,情吟白雪李苏章。醉迷雅俗四家腔。

注:

仙圣指李白杜甫。李苏指李清照和苏东坡,分别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代表词人。苏在前更好,因律而无奈,所幸是两个并列姓氏字。

评:

历史的一页,被打开,古香古色的记忆,似画卷一般,引人注目。走进博物馆,走近元曲,走进那个有着雄关雅韵的古城,你会被这里的文化所吸引。这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地方,这是各种文化相互包容逐渐积淀的地方,这也是元曲四家峥嵘的地方啊!常老师以一寄,来表达对元曲博物馆的内涵深深的赞美。

(张永霞)


摄影:我本布衣


【现代诗】33

元曲博物馆回望

古 月

为了回望  我常常眯起眼睛

凝视那扇黑黑的门和你深深的庭院

为了回望  我爱上这里的那盏油灯和

那管羊毫  为了回望  

我爱上这座老式的住宅和一张张久远的图片

为了回望  我爱上元曲的灿烂星宇

和那些偷生的前辈  为了回望  

我与今夜的雪花、厚重的历史

灰尘融为一体


那不是寂静  那是凋零的花事

那里的每一声细微的虫鸣

都是问候古老的街道和

美丽的夜空  谁能说出此时的心事

元曲博物馆的光和盐

成为最初的大地和世界

因此  让我爱上了那些发光的词汇


回望元曲博物馆  看它又吐出一个

棱角分明的季节  淹没我的

言语和表情  未经时间涂抹的

事物  仿佛某种强烈的光线

使它有时像一个出生的婴儿

有时更像一个茁壮的少年

奔跑在行进的路上


而这里有时其实就是一种纪念

不管立于鲜花还是衰草中

它更像是一本书的封底  仿佛还

意犹未尽  但已无从阅读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的

站在你的面前  唯一确信的是

一切过往的都已经在

纸上同时写下


回望元曲博物馆  你决不能说我

两手空空  因为世间以它的

尺度丈量着这里时  它也以

自己的尺度丈量着世间  万物

何曾不休  一切只是

秋风里的刻度  一切种子都能

找到生存的土壤  一切都已发生

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知道  我不如一片落叶更理解它

偶然和必然  轻和重

我欣喜  而担忧

每次回望  并没有给它带来什么

它只是在悄悄地完成自己

时光告诉我  当一切都是烟云

剩下的绝不是灰烬

评:

元曲博物馆的闪亮,映入的尽为古老,陈年的古色,铜绿的冥想,俱为一番沉淀的风光。古老的风采,剔透出古老文化。古月老师的诗,总是感到一种厚重感、沧桑感,他总是可以把广阔的场景感与具象的现场感自如穿插,从“凝望”到“爱上”再到“我与今夜的雪花、厚重的历史 灰尘融为一体”,情感步步深入,回忆、丈量、欣喜,蕴含着一种别样的力量,仿佛释尽生命历程中的冰封与阴郁,卸下回望犹凝的重负,血液沸腾并重获轻松。

(张丽苹)


摄影:张丽霞


34

午后的阳光

——写在元曲博物馆

张云英

房顶上流着午后的阳光

空气中带着秋的微凉

轻轻踱进去

走进朱门雕窗的三进四合院

去触摸那些颤动的音符

去触摸那些锲痕里的诗行


总在思考

养我的这片土地

经历了多少兴盛和摧折

欢笑和泪水

是怎样酿造墨香

我只知道

彪悍骑士

在唐风宋韵里由衷下拜

儒冠长袖

在故国旧梦里倍受寒凉

杭州汴州遥遥无及

崖山海浪呜咽夕阳

史上大国版图横跨

市井如林一时辉煌

一茬茬草木

秋枯春绿

不绝的

是土地上的人

以及执著坚守的信仰


于是

一朵花

绮丽而清俏

一杯酿

辛辣而芬芳

一支笔

饱满而犀利

一种情

委婉而奔放

而今

它们在古城雕窗内

静静浓缩

让我轻轻走近

一步步丈量

评:

再三诵读张云英老师的这首《午后的阳光——写在元曲博物馆》,让我们真切的看到她从真切而细微的生活体验入手,写出了嵌入生命中的那个朴实、温暖又令人怀念的故乡的景点——元曲博物馆。这首散发着泥土味道的诗,展示了她心中那种幸福、忧伤、向往和期盼,也正是因为她心存真爱的诗意表达以及那些至今仍令心灵感动的情感,生动、细微的体现和厚重的历史感,让人一读难忘。同时,让我们禁不住轻轻走近它,一步步丈量它……

(古月)


35

一座院子的传闻

林 馨

我走过一座院子

在古木中斑驳

四角的天空

踏响了铁戈争鸣

他们说 那是一个坚硬而辽阔的年代

从蒙古草原

向东 向西  向南 向北

一路传奇

西伯利亚的风

吹舞着古老国度的诗词

翻滚 翻滚 再翻滚

成一曲嘹亮

婉转在勾栏瓦肆

喧嚣在阳和楼下


我走过一座院子

在青砖苔藓中静默

空荡荡的角门

演绎一首一首的舞韵

他们说 这是一个太平的城池

官帽状的城池

阻挡着滹沱河水

也阻挡着你争我夺

于是

有了大俗大雅的曲调

婉转着怀春少女的低吟浅唱

临风少年的赤诚

是演绎 是真实 

是时代的 也是历史的


这曲调在古常山街巷流淌

轻轻的  缓缓地

终于划破了时代的帷幔

成为一个叫做元曲的艺术

一朝朝跌宕

来了去了 聚了散了

古槐掩映的街旁

一座院子 把曾经再现

不为追忆  只为传承

我走过一个院子

叫元曲博物馆

评:

诗者的声调是低的、轻微的,就像自我内在的心语倾诉,但淡的是笔意,浓的是文字整合背后悠长的味道。从斑驳四角的天空,联想到铁戈争鸣,从院子的角角落落,联想到历史的变更,“来了去了,聚了散了”,客观事物与想象映衬转化,引发回忆与现实之间的碰撞,让读者豁然洞开,有效完成了面对古老的博物馆所激发的轻盈和感悟的透彻。

(张丽苹) 


摄影:张丽霞


36

致元曲博物馆

常功贤

河溯地

滹水旁

古驰道

高城墙

这里叫真定

元曲曾在这里发祥


一个流浪的山西郎

借着元好问的翅膀

颠沛流离寻父

这里给了他灵光


他一一元曲大家

风雨中没有彷徨

演绎了梧桐雨

讴歌了墙头马上

悲喜交加

爱恨无常


借一处老院

存储当年的乐章

看一看老物件

升起内心的敬仰


白朴

你孕育了元曲的生命

白朴

你铸就了那个时代

艺术的辉煌


青砖灰瓦

紫柱红梁

院落

不一定是当年的风景

天空

却永远是当年的月亮

评:

这首诗将白朴的作品《梧桐雨》与《墙头马上》巧妙的溶入诗中,整首诗浑然一体,显示了白朴和元曲的深厚渊源。诗句摆脱长短的局限,灵活处理诗句和诗行的关系,构筑诗歌内容所需要的节奏格局。诗句长短与诗行的长短相辅相成,使节奏美更加繁复多变,极大地增添了诗歌的魅力。

(李华)


37

元曲  一种经典

张丽苹

有一种文学

没有唐诗耀眼

没有宋词婉转

却在历史长河中

留下精彩画面


遥看当年

勾栏瓦舍,闾巷小店

咿咿呀呀,盛况空前

当红娘上场,莺莺娇羞掩面

当血染白练,窦娥六月喊冤

当墙头马上,时光翩跹

多少怨女痴男

当倩女离魂,拜月乞盼

恩爱终得团圆


如今

舞台早已变换

曲调千年流转

一次次上演

一次次留恋

无论时间多么久远

元曲

永远是经典

评:

元曲在华夏文学史上,始终是一种特殊符号的存在,它的特殊在于雅俗兼容,在于以平凡者的姿态站立出伟人的风范。王安石说“世家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家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时代可以一直向前,时代文学形式的超越却不一定会随着光阴增加高度。元曲在唐诗的意境高绝、宋词的音律婉转之后,在崇尚武力的时代背景下,在艺术的长河中如同一缕幽怨的琵琶,初闻似有似无,再听峥鼓声声,委婉细腻搅合这高亢激昂,终成时代的标志。张老师的这首《元曲  一种经典》把元曲的来来去去,经典曲目层叠罗列,描摹了一个完整的印象。“经典”一词尤是堪称经典。

(林馨)


摄影:张丽霞


38

走进元曲博物馆

李英发

走进元曲博物馆

就走进古韵的纯净与悠扬

石桌石凳不语

平淡的故事在这里长出翅膀


走进元曲博物馆

就走进古城的厚重与沧桑

紫藤兰草幽幽

如花的岁月在这里摇曳芬芳


正定

这一方神奇的水土

滋养了白朴

也滋养着元曲的铿锵


墙头马上一见钟情

梧桐雨中世事匆忙

如椽巨笔

点亮世俗,也点亮了心房


元曲博物馆

静静地躺在正定中心

像传奇的故事古色古香

像不老的传说源远流长


我愿化作一件瓷枕

看万家灯火

读幸福安康


我愿化作一曲小令

言缠绵悱恻

留语调铿锵……

评:

诗人从元曲博物馆的石桌石凳说起,在无言的老物件中听古老而厚重的低语,有沧桑世事的流转,有铿锵激扬的上演。之后,到白朴到曲目到一件瓷枕到自己,你中有我的仰视和倾慕,我中有你的遗存和牵绊。诗词的境界是托物言志,是用语言的布列宣讲自己内心的密码,这首诗,做到了。

(林馨)


39

我要回到元朝

王建敏

我要穿越时空隧道

回到几百年前的元朝


我要做一回

手摇团扇风流倜傥的

才子绔少

听一首原汁原味的

笙箫元曲

赏一首白朴写的

琵琶小调


我要住进

青砖灰瓦的四合院

三五知己

品茶度曲

高歌长啸


我要把白朴笔下的墙头马上

用我的理念

重新打造

再一次火爆瓦肆勾栏

引阵阵欢笑


我要感受

戏里戏外的人生

享受一回几百年前

元杂剧票友的痴迷热潮

评:

这首短诗《我回到元朝》,以一个诗作者的感受完成了一首诗,写出了她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和认知。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现代而平实。通过诗句穿越到了元朝,用简洁的语言和个人的抒情方式,写出了生活与社会的认知与洞察。以一组故乡元曲博物馆、四合院、甚至瓦肆勾栏、人生的怀念,将生活体验很好的融入到诗句中。诚恳而生动的呈现了一个复杂而潜于心底的情感。

(古月)


摄影:我本布衣


40

记正定元曲博物馆有感

李 莉

从前

每次经过你的门前

总是扭着头看

那挂着锁头的门

是什么样的风景在里面

咿呀弹唱

又听醉了多少白发红颜


如今

大门敞开着

轻轻地跨过高高的门槛

举眸之处

无尽的怀念

几许沧桑 隐没在流年

淡淡  却也缱绻

评:

这首《记正定元曲博物馆有感》,记得不多,却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述说对元曲博物馆的体验,用细微和丰富的笔法,写出了心中的思考与爱。她用朴实而真挚的心,写出了对故乡自然物的深入感悟和无限深情,并成为整首诗潜在的支点和亮点,以及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提供了新的经验。元曲博物馆在正定四季流淌和屹立,如同历经的岁月与生活。诗歌短小、精悍,却情意绵绵。

(古月)


摄影:我本布衣



编辑部

本期编审:文   岳

前期整理:张建林

本期评委:丁彦兵  张永霞  古   月

                石   牛  安   玲  堕落公爵

                李晓云  林   馨  张丽苹

                李   华

特约评委:祁国明

本期摄影:张丽霞  宋荣琴  我本布衣


第十五期

主题:白朴

内容: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山西曲沃县,在河曲县为他修有白朴塔。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白朴十二岁时与父寓居真定。三十六岁时,元初名臣史天泽力荐于朝,白朴辞谢不仕,并开始南游,饱览自然风光,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作品,也结识了很多的志同道合之人。白朴一生未仕,将艺术创作作为其生命支点,以杂剧这种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多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在揭露元代社会的丑恶现象,描写人民群众的不幸遭遇,讴歌当时青年男女大胆相爱和自由结合,肯定和支持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等一些最为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上,都“赋”出了“独霸风雅”的元代绝唱,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本期请以“白朴”为题进行创作,可怀古,可写今,可写景,可抒情。

令主:房永华

要求:古风、律、绝、词、曲、现代诗均可,诗限新韵、平水韵,词依《钦定词谱》,限新韵、词林正韵,曲限中原音韵,但均不能混用。鼓励新创,尽量少用旧作。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及剽窃他人作品,一经发现,除文责自负外,稿件概不录用。

时间:2018年12月1日——2018年12月14日晚24时。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同题诗词创作往期回顾

第一期:蕉林书屋

第二期:隆兴寺

第三期:荣国府

第四期:夏暑

第五期:正定城墙

第六期:临济寺与青塔

第七期:赵云与赵云庙

第八期:教师节·不忘师恩

第九期:中秋节

第十期: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第十一期:重阳节

第十二期:阳和楼

第十三期:开元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