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2《测量》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二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1.填上合适的测量单位。

量大楼的高度,一般用(   )做单位。测量降雨量,一般用(   )做单位。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0   ),也就是2   

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5   

课桌的高大约是80   

3.仔细推敲,准确判断

1、小明身高140厘米,也就是14分米。………………()

29毫米的线段要比1厘米的线段长一些。…………………()

310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答案提示:

1.   米,毫米

2.   毫米,厘米,毫米,厘米

3.   X  X  X


教学设计

教科书3、4页,认识厘米并测量。

◆教学提示

“厘米”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本节课“认识厘米”是在上一节“要得到统一的结果,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中要借助直尺和实际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估测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组直尺和实际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几厘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图钉

学生准备:直尺、橡皮、铅笔、图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回答问题:要想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获得统一的结果,应该怎么办?

2.观察直尺,你都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引入这节课的统一的长度单位,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对直尺产生初步的印象。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

2、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

3、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

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课件展示尺子刻度、数字、0刻度、cm

1厘米=1cm

师: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厘米)

3、 认识1厘米的长度:

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1厘米有多长,学生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图钉的长是1厘米,我的拇指宽是1厘米等,帮助学生对1厘米形成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4、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

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

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

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

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的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现,让学生找到测量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测量中有效的规避这种错误的做法。

4、 认识几厘米

① 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那么除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反馈:你找的是几厘米,谁愿意到前面来指着说一说。

别的同学找出的2厘米在哪呢?-------不管是从1—2还是从3—5,这些都是2厘米长。

② 我来说几个,请你看一看这是几厘米:0—3、0—5、0—6,这么快,你们是一厘米1厘米数出来的吗?那用什么好方法?

③ 这就是尺子上标有数字的目的,0刻度是起跑线,从0开始,跑到几就是几厘米。(真是一个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直观的讲授,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牢固的认识,并对厘米这个概念印象深刻,然后拓展延伸,教会学生找到2、3、4厘米,用手比一比,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长度有一个自我的感受和体会,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厘米。

三、展示点拨

如果给你一个物品,你能准确的量出它的长度吗?试一试。

学生测量自己的橡皮有多长

师巡视

有多长,你是怎么量的?(投影演示)

反馈:你们看她量的好吗?好在哪?你们量的这么准,这么快,是因为你们找到了一个好的测量起点。

小结:看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首先都要找到一个便于我们测量的起点。

看来你们已经能运用尺子准确的测量出线段的长度了,学生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汇报结果,并展示自己是怎么测量的。


热门资料免费点击分享

部编版小学语文: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

冀教版1-6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教材


配套资源下载:

1-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生用书

1-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作业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