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3.6《探索规律》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二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1先找规律,再填上合适的数。

(1)5,10,15,5,10,15,5,10,15,    ,    ,    。

(2)6,12,18,24,30,   ,   ,    。

(3)1,2,4,7,11,   ,   。

2选择。

(1)1,2,3,6,12,24,    。

     A.32    B. 36    C.  48

(2)2,7,17,32,    。

     A.37    B. 47    C.  52

3按规律填数,你有不同的填法吗?

 4,9,  ,  ,  。



参考答案

1  5,10,15     36,42,48     16,22

2  C   C

3  14,19,24    13,22,35    13,26,52 

 16,25,36    19,39,79  答案不唯一


教学设计

教科书第49--51页事物的简单变化规律。

教学提示:

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变化的规律时,可以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按照规律画出图形。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并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事物的直观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几种图形卡片若干块,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课件)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

再看(出示课件)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一同来探索规律。教师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从而激发学生寻找规律,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同时还使学生自觉进入观察并发现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欣赏美丽的花纹,寻找规律

课件出示例1图。

(1)教师:请仔细观察沙发、窗帘、地毯、地面,你发现规律了吗?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2)观察、寻找规律。

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寻找沙发、窗帘及地毯上颜色的排列规律。

(3)学生交流找出规律。

学情估计:学生可能会分别说出沙发、窗帘、地毯、地面的花纹颜色的规律,也能分别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可能是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或者用画图的方法表达;也可能用字母表达,如用“ABABAB…”等。

学生表述正确都要给予鼓励。

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观察到的排列规律。同时引导学生用相对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

(4)教师:请再整体观察、比较沙发、窗帘、地毯、地面条纹颜色的规律,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1:它们的规律都可以表示为“ABABAB…”这样的形式。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并且尽量用相对规范的语言去描述规律,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例2

(1)先让学生分别仔细观察、比较、分析(1)--(3)题各自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发现填空。

(2)组织学生交流填空的理由。

第(1)题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数字?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数字以“1,1,2”为一组,重复出现。

教师:“重复出现”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出后,再续1组答案,课件补充完整后续内容。

第(2)题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字母?这些字母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数字以“A,A,B”为一组,重复出现。

教师:为什么说“重复出现”?

学生说出后续1组答案,课件补充完整后续内容。

第(3)题

学生说出发现的规律和填空的理由。

(3)引导学生整体比较、分析(1)--(3)的规律。

教师:观察比较(1)--(3)所反映的规律,你发现这几个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了吗?

学生:这3个题目中存在的规律都是“重复现象”。

学生:第(1)--(3)所反映的规律是相同的,都可以表示为:“AABAABAAB…”这样的形式。

3、 小结

教师:第(1)--(3)是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出同样的规律:AABAABAAB…,也可以说同一规律:AABAABAAB…可以用像第(1)、(2)、(3)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你能利用这个规律自己编题,让同桌同学解答吗?试一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体会思考问题的方法,然后再留给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形式可以表达同一规律,体验观察、比较、探索、发现规律的方法,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