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5《乘加乘减》微课视频 | 练习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
教材第22~23页,乘加乘减。n 教学提示教学时,根据教材创设的操作情境,先出示正方体的问题,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操作情境表达的意思,学生表达流利后,再采用摆出、画出的方法,将图意真正地呈现出来,教师引导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你打算怎样写算式,这时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汇报交流时探讨各种算式的意义,讨论乘加的计算方法,教师提供乘减的算式,让学生探讨这个算式的对错,找到理由,分析题意,明白乘减的思路,探讨乘减的计算方法。最后乘加和乘减一起探讨得出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关于圆片的问题可方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利用自主练习中的习题巩固,增强计算熟练性。n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熟练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n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乘加、乘减计算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n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教具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学具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小朋友在摆学具呢,我们去看一下(出示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生:每行5个小正方体,有3行,还有一行是2个。生:有3个5和1个2。2、这个同学说的很简练,你能学习一下吗?生:有3个5和1个2。生:有3个5和1个2。3、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4、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用你的学具摆一下,并自己进行解答。设计意图:从观察图片开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朋友的摆法。对于简练的同学进行表扬,提出问题,进行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解答。这样地学习强化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探究新知:1、你和小朋友摆的一样吗?再用语言描述一下你摆的图形。通过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生:每五个一组,摆了这样的三组,还有一组是两个。 齐说:每五个一组,摆了这样的三组,还有一组是两个。2、老师想知道一共摆了多少个?说一说你的解答。生:5+5+5+2=17(个)生:3×5+2=17个(鼓励学生多多说说自己的理由) 3、有一个同学对于这个问题写了这样一个算式:4×5-3=17个同桌两个讨论这样算对吗?(师进行巡视,获得学生的心声)1、 汇报交流:生:这个算式是对的:我想他是换位思考把缺少的补上,变成4个5,多添了3个再剪掉(师及时表扬,这个同学的解释太棒了,你能学习一下吗)生:先变成4个5,多添了3个再剪掉生:看成4个5,多添了3个再剪掉让学生借助学具理解一下。6、我们就照这样的方法摆一摆演示一下吧(学生摆学具,教师进行巡视指导)7、仔细观察我们根据正方体图,得到的这两个算式:3×5+2=17(个),4×5-3=17(个)他们有什么特点?生:有乘,有加,有减生:3×5+2=17(个)叫乘加生:4×5-3=17(个)叫乘减生:计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8、总结:刚才同学们说得特别好,老师有个小建议计算乘加和乘减时,我们先标出第一步,写上得数,再计算下一步。设计意图:整个学习过程从摆一摆,说一说,到列算式,到乘减的学习,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观察中获得感知,在操作中验证想法,到算式中找原因,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热情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