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2《买衣服》同步辅导资料

微课视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电子课本

知识点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导学案

1买文具、买衣服

项目

内  容

1.填空。

购物时要用到(),我们都要爱护()。

2.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角,1角=()分。

3.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10元以下面额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元=()角,1角=()分。

5.付钱时,先付一张面值与所需付钱数较为接近的人民币,再付剩下的,这样用到的人民币张数较()。

6.10分=()角  1元=()角

3角=()分    20角=()元

7.填一填。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知识准备:10元以下面额的人民币的认识和换算的熟练运用。


参考答案

1.人民币 人民币 

2.1010

3.2510

4.1010

5.少 

6.110302

7.7156

教学设计

买衣服。(教材第12、13页)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去哪转转吗?今天我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真不少!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买衣服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习较大面值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1.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出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为下一环节探究不同的付钱方式奠定基础。】

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师:如果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票样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票样讨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我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我拿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

·我拿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

……

只要学生说的符合生活实际、是正确的,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富有现实性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

1.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本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怎么获取配套导学案、练习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北师111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