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3《分糖果》同步辅导资料

微课视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电子课本

知识点

一、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两种: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二、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除数的运算叫除法。


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除以b等于c


四、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倍的意义

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导学案

参考答案

1.3 3 

2.多个 

3.5 2 

4.略 

5.略

6.(1)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两个两个地分……

(2)填空略 5

教学设计

分糖果。(教材第62、63页)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重点:学会对较大数目物品的平均分。

难点: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课件、小棒、小圆片。

师:以前我们学习“分一分”都是分数目比较小的物品,今天我们能不能尝试对较大的数目的物品进行分一分呢?你们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有50块糖,要求平均分给4个人。

【设计意图:新课开始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可以有效地避免探究活动的盲目性,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1.说一说。

师:说一说你觉得可以怎么分呢。

生1:可以1块1块地分。

生2:这么多,1块1块地分比较麻烦,可以2块2块地分。

生3:我觉得还是5块5块地分比较好。

师:老师觉得不管怎么分,因为数目比较大,都容易出错。

2.分一分。

师: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

课件出示:空白的记录表格。

结合表格向学生介绍表格内容,或由学生看表格说出自己看懂的内容,不明白的地方教师适时讲解。

师:我们可以把每次分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现在就请每组同学分工合作,用4个小圆片分别代表4个人,用50根小棒代表50块糖果,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记录的表格,重点说说从表格中看是怎样分的。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组第一次分5块,第二次分5块,第三次分2块,这时还剩下2块,不能再分了。

·我们是分了两次1块的,看糖果还比较多,就2块2块地分,分了5次,这时候剩下2块就不能再分了。

……

只要学生分的合理,记录正确就给予肯定。

师:你觉得这样做记录怎么样?

生1:太好了,这样记录不容易出错。

生2:这样做记录很清楚。

生3:这样就能很明白地看出分的过程,结果也能清楚地显示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记录操作过程,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有序,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学会运用“枚举法”解决问题。】

师:借用表格记录分法,你学会了吗?做记录时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怎么获取配套导学案、练习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北师111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