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8.1《简单的排列问题》同步辅导资料

微课视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知识点

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

分别是12、13、21、23、31、32。

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4 个两位数。

分别是40、47、70、74。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导学案

参考答案

1.(1)2 36、63 (2)2 19、91

2.(1)1 2 3 (2)12 21 23 32 13 31 12 13 21 23 31 32 (3)6 12、13、21、23、31、32

2.(1)5 7 9 (2)5 9 14 7 9 16 12 14 16 12 16 14 12 14 16

4.6个 34 35 45 43 54 53

5.3场

每日口算:54 63 72 45 9 56 42 27 48 36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排列。(教材第9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难点:培养有序排列的思想。

教具学具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8×6=9×2=9×3=9×4=9×5=9×9=7×9=

二探究新知

1.感知排列。

师:交换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数学宫游玩。

12两个数字能组成哪几个两位数?

师:首先,在数学宫玩排数游戏,必须打开密码门才能进入。密码:用12两个数字能组成哪几个两位数?

学生根据解码提示猜测、推理,打开密码门。

学生充分发表想法并汇报。(板书:12;21)

师:同样的两个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

【设计意图:12两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则能表示的两个两位数也不同,这个知识学生在一年级就已学会。因此,这里“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受排数时要考虑数字的排列顺序,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

2.师:打开了密码门,让我们走进数学宫吧!聪明屋里的小朋友们正在玩摆数游戏,你们想玩吗?

123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字能组成哪几个两位数?

(1)小组合作摆数,边摆数边写在记录卡上。

(2)汇报交流。

(3)为什么有的摆的数多有的摆的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

(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

(5)小组讨论,再按你们的方法边摆边写下来。

(6)哪个小组再来汇报一下,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怎么摆的?

(7)这六个数的大小相同吗?通过摆数游戏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想法。

师:我们再次感受到同样的两个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

有序地摆:122113312332121321233132

小结:有顺序地思考,能使答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例题呈现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法设计由导到放,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

3.师:数学博士这时候也赶来了,他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们很聪明,给我们出了一道智力题:用023能摆几个两位数?

请先摆一摆,然后记录在卡片上。

集体交流。

通过这个摆数游戏,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什么。(两位数的十位上不能为0)

【设计意图:通过玩有趣的排数游戏,让学生知道数字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与顺序有关,从而感知排列】

三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在数学宫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活动,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玩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有什么疑问,看大家能否帮助你。

师: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排列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效果。如排列数,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参与课后总结,给新知识理顺思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依据《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活用教材。

创设游戏情境,在一个又一个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并发现规律。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教师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组织进行全班性的讨论分析,学生之间互相质疑答疑。学生始终都在参与、实践、思考和创新,并且有自己的学习体验。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各种方案进行讨论并优化。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所有的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提供最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中既学会了知识,又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

3.教学设计注重处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题的设计力求游戏化,设计了搭配衣服、照相等游戏,截取学生周围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这样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层层深入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么获取配套课件、教案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人教111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