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1
3
起源 解读 龚
4
123456
5
妈 分享 回
6
写小说
7
@六镇
8
百度
9
今日热点
10
微信公众平台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1
3
起源 解读 龚
4
123456
5
妈 分享 回
6
写小说
7
@六镇
8
百度
9
今日热点
10
微信公众平台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13岁!史上最严重霸凌案宣判,如何亡羊补牢?
比佟丽娅还恋爱脑,怀孕7次流产4次,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让小镇青年绝望的,不是现实的残酷,而是认知的匮乏
Original
先知书店
先知书店店长说
2021-07-12
让小镇青年绝望的
不是现实的残酷,而是认知的匮乏
文:
少年X
编:
沥泉
、
先知书店店长
青年对国家意味着什么?
青年智慧进取,则国家文明向上;青年又丧又佛,则国家羸弱不堪;青年不辨善恶美丑,则国家愚昧落后。
一百年前,鲁迅先生曾对青年寄予厚望,他说:“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一百年前的“五四”,时局灰暗,青年一代却意气风发,带着不甘和野心,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想要改变国家。他们一无所有,却敢对内外强权和不公说不,敢于想象更多的可能性,是蛮荒中大步前进的开拓者。
一百年后的青年一代,一方面,时代诱惑太多,诱惑他们过一种向下滑落的人生;另一方面,可改变的却太少,现实的境况追不上膨胀的理想:
——工作内卷、学历贬值、贫富差距扩大、成功学泛滥、流水线式人生的惨淡前景、还有巨量垃圾信息每天对大脑的反复冲刷... ...
现实让很多年轻人不再乐观:
要么自私自利,放弃理想,加入自己曾经讨厌的一切,加速内卷,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要么未老先衰,“丧”文化流行,理想早早幻灭,最后就地躺下,想着三十岁退休,名曰“活在当下”。
要么选择反叛,对讨厌的一切抱不合作的态度,却在现代都市的灯火通明中,找不到方向。
然而,年轻人真的只是这样么?今天,推荐一位先知书店新进小编、一位另类的“后浪”。下面是他的短视频和文章。
我叫陆湛东,先知书店的一位“95后”编辑,笔名
“少年X”。
10年前,我初中辍学,进了浙江一座翻砂厂,每天重体力劳动10小时,夜晚躺在床上面对漆黑的砖墙,没有丝毫光明可言。
10年后,我加入先知书店,和整个团队一起读好书,写文章推荐好书,还常有机会接触知名学者和作家。
回首这10年,我的个人命运既与时代趋势息息相关,又总在关键时刻回到我的个人选择,我似乎做错了很多,可在关键时刻却很幸运,以至于我能清晰地看到一条“反抗”的轨迹。
▌逃离学校:我曾拒绝标准答案式的人生
2010年我念初二,正是人生中最叛逆的年代。
我不想回家,父母一直在吵架;我也不想去学校,尽管我的成绩很好。
在讲台上,老师描述着标准答案式的人生: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体制内的工作,买好车、买好房,做人上人。
那时,我是个文艺少年,不想过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生,他们的严厉管教和口中的美好明天,让我觉得压抑。
当时,我看了一本书,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主角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不甘心,也觉得整个世界都错了,我想逃离。
于是有一天,我翻墙逃出学校,选择了辍学,开始了人生的七年流浪。
七年来,我频繁流转于各座城市,也一点点看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一个没学历、没背景、没光环的农村少年,能做什么呢?
我做过服务员,城管,协警,打扫过停车场,工厂里挖过沙子,两个月练出六块腹肌,夜晚躺在床上双腿抽筋。
这些经历说起来很苦,对我其实不算什么,甚至有一种劳动的充实感:自己流汗,自己赚钱,早早自立。
让我难过的,是这个等级分明的世界,和无处不在的歧视,在北大当保安时,一个老师对我轻蔑的呼来喝去,在我提供帮助时百般挑剔。我没有被当做一个人格上平等的人,这才是真正钻心的屈辱。
七年流浪的生活,磨平了我的棱角,让我成熟起来,看清了这个世界残酷而冷漠的一面。同时也让我明白,一个人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向上的愿望和尊严。
唯一能给我带来安慰的,就是阅读。我狂热的收集能看到的一切文字:
被别人揉成一团丢在地上的报纸,我捡起来拉平了继续看。手机里TXT格式的盗版文学名著,陪我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当然,还有最喜欢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多少遍,都不会厌。
回首往事,很多书其实我并未真的读懂,然而书中闪耀的关乎知识、思考和人文的世界,却隐隐约约感召着我,让我在黑暗的现实中,向某个方向前进。
在昏暗的出租屋里,我读书,思考,开始构造自己小小的精神家园。正如席勒所说,“思考是我无限的国度”。现实越漆黑,那里火光越明亮。
我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文学梦,我想做一个海明威式的人,是拳击手,是斗牛士,更是作家。我想写出最有力的文字,写给更多在路上的人。
于是,我开始给出版社投稿,给新媒体写文章,开始了写作生涯,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继续滑落。
▌
逃离工作:我拒绝利用人性弱点赚钱
幸运的是,我赶上了一个对写作谋生最友好的时代。
2017年,大量新媒体公司借公众号平台崛起,于是,在几次投稿后,我顺利入行,开始了三年的新媒体写作生涯,得到了空调间里的工作,和一份让我满意的薪水,以及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每周写七篇文章。
以前,我只知道文字要追求质量,未听说文字还要追求流量。但在流量逻辑的主导下,很多新媒体批量生产垃圾信息、吃人血馒头、制造男女性别对立、打色情擦边球......
我在深圳一家情感机构写作,创始人不关心文字质量,不关心读者能从中得到什么,只关心数据和风险。在他眼里,只要能把数据顶上去,又没有封号风险,就是一篇成功的文章。
他的策划思路,让我大开眼界:
◎ “撕开伤口式“制造痛点
中国有3000万男性注定单身,这类群体最大特征是对自身感到挫败、对女性感到愤怒,我们应该替他们表达和宣泄这种感情,先攻击女性用化妆、整容走人生捷径,直接嫁给有钱人坐享其成,再替男人无捷径可走叫苦......
◎ “钓鱼式”引爆话题
他有个提高粉丝黏性的”秘方”:几个微信号在评论区自导自演,先伪装成文中所批判的女性放出过激言论,激起男性读者的愤慨,再在后台大义凛然地回复... ...
◎ “联合收割”:
他还想着再做一个女权公号,男权、女权两边一起割,舆论风向从哪边走都不会错……
“善良不重要,看到善良的价值,并把它卖出去才重要。”对于员工的犹豫不定,他志得意满的话,仿佛在宣布,自己看懂了世界的游戏规则,你们也要趁早醒悟,跟着我一起做大玩家。
于是我辞职了,我宁可继续挖沙子,也不想用文字作恶。
当我的人生不再滑落时,我却看到这个世界正在滑落,而我无能为力。
我想起了电影《熔炉》中结尾时的话: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
重启人生理想:我已长大了,却仍想做一点不同的事。
2021年,我来到了先知书店。
应聘时,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我觉得自己没有好的学历和职业履历。所以我应聘了“书店店员”,我以为“书店店员”就是翻翻书、搬搬书这样的活。
意外地是,在面试的老师和我长谈之后,他居然建议我继续写作,并推荐我先阅读过去一年在中国精英圈很火的一本书:索维尔的
《知识分子与社会》
,然后写一篇试稿。
我花了一周时间看书,整整一天时间写稿。写完凌晨一点多我发给了编辑老师。然后,竟然很快接到offer。整个过程顺利的超乎我的想象,事后店长对我说,你的试稿不算优秀,但在面试时,是你对知识的敬畏打动了我。
当时我还挺自豪,也更信心满满,想着做一番事业。
很快我的自信就受到打击。我本想趁热打铁,把试稿时写的
《知识分子与社会》
的书评变成一篇可以在先知书店公号发表的作品。但店长和我聊了三十分钟后,说的话就像一盆凉水,冷却了我的热情:
表面上这本书是在批判左派知识分子的“圣化构想”,但其真正的价值,远远不至于此。索维尔是要透过知识分子这个话题,把当代社会价值观撕裂的根本原因讲透,而我的阅历和知识积累,还支撑不起这篇文章。
一句话,我虽然读完了
《知识分子与社会》
这本书,也写了样稿,但其实还是一知半解。
最后店长推荐我写一篇推荐
《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
的文章。原因是这是一本艺术经典,审美这件事,是一个很大众的话题,然后和我说了文章大致的策划思路。
我当时想,政治思想的知识门槛虽然很高,但艺术之美却人人都可感受,所以此文应该不在话下。
《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
是一套精美的画册,围绕安格尔、卡拉瓦乔、缇香三位古典艺术大师,介绍他们的艺术作品、人生传奇,以及创作的故事。对非艺术研究者的我,这套书最吸引我的,是书中三位大师高质量的画作,以及书的装帧和工艺。
谁知这篇稿子,前后竟折磨我长达一个月。开始几天,我几乎翻烂了这套书,在电脑前整天枯坐,写出来的东西却很平庸。
店长似乎早有预料,对我说:“来先知书店,要写好文章,先要啃好书。”然后点评我写的初稿:
“比互联网上的流量文章好了一点。但是,我说美和丑,这件事本身没有门槛,不代表你把审美这件事弄明白也没有门槛。美丑不分的现象为何越来越普遍,你至少要去看艺术理论,要去看政治哲学、后现代主义的书。”
然后店长给我推荐了一堆书。包括《美的历史》《丑的历史》《现代性反思五部曲》,贡布里希的作品等。
随后,为了这篇稿件,我开始了长达一个月阅读、向同事们请教,参加讨论,重新构思,写作。
看的书越来越多后,这本冰冷的艺术经典,在我心中开始变得亲切。我知道了这本书背后的故事——费顿出版社在战争年代抢救艺术品。原来他们在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拒绝和世界一起滑落,在一个丑泛滥的时代里,竭力去抢救美。
我开始认真觉得,我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推荐
《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
本身,就是在回应某个一直让我困惑的问题,在缺乏审美的时代里,如何让美在当代回归。
然而我的稿件,仍然修改了足足五次。每一次修改,都是对这套书,以及它在今天这个时代价值的重新思考。
——丑的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权力主宰审美?本质上是前现代社会遗留的哪些传统?而批量化生产的丑,背后又是工业时代的什么本质问题问题?在罗列不完的现象中,我们如何要深入问题的本质?
——这样的一套书,为什么说它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为什么我们要关注一个发生在数十年前的外国故事:费顿出版社抢救艺术品。它是否和我们的人文根源相关,和这个时代的问题相关?
——为了真正了解这本画册的价值,我们还需要去读哪些书?看哪些资料?和哪些人去交流?真正理解书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期间,店长又觉得我对社会思潮的了解太薄弱,又给我拿来了《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保守主义》等书。后来,我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一边写稿,也隐约理解了店长和同事经常说的“思想是看懂社会现象的工具”这句话。当我向店长建议,我接下来要写这两本书的推荐文章时,才知道这两本书早都售罄无货了。
我的文章经历了五次回炉重造,还是久久没有发表。就在我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文章终于发出来了——我再去看时,几乎一半的内容是重新打磨,原来是店长和其他两位老师加班“编辑”的结果。文章的题目是
《审美:我们正在遭遇的另一场“战争”》。
(点击蓝字可阅读)
其实,这样艰难的写作过程,书店里的每个新人编辑都曾经历过。
坐在我隔壁的“易枝”同学,毕业于某著名高校的原图书编辑,来书店的第一个月,由资深编辑沥泉老师带着写推荐
《岁月沧桑》
的稿子
(点击蓝字可阅读)
,一个月虽然发了三篇稿子,却把自己微信头像换成了秃子,并且连说“深受打击”;
资深编辑出身的壮壮同学,写
《爸爸与小孩》
推文前,信心满满,并废寝忘食,但最后却连连表示“听起来简单的选题,其实最难写”。
不过,我还是感觉我承受的压力要比他们大得多——我在知识储备上的起点实在太低了。但我很感谢这个过程——两个月来,围绕一套书、一篇文章,我知道命运之神这次眷顾了我,我也真正得到了成长。
二十六岁的我,已经不再翻《麦田里的守望者》了,可还是依稀记得里面的情节。
主角霍尔顿有个念念不忘的女孩,在下国际象棋的时候从来不动国王,只是让它们呆在最后一排,她就是喜它们在后排呆着时的那种样子,因此老是输棋。
然而,这个女孩被一个粗鲁的男生诱骗了。霍尔顿觉得愤怒,狠狠骂了对方,他内心最在意的是,这个男生自以为可以和姑娘做任何事,却从不关心,她在下棋时候是不是把国王都留在后排。
这也是这个滑落的世界里,每天都在发生的事,书的遭遇,人的遭遇,理想的遭遇。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人们并不关心它们,只想利用它们,乃至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价值需要被抢救、需要被发掘、甚至需要——有人站出来表达愤怒。
塞林格说,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而我已经长大了,却仍然想做一点不同的事情。
我喜欢这份工作,
我想为读者推荐更多好书,为这个世界创造一点价值。我想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剩下的一切交给时间。最后,我把“折磨”了我两个月,让我一度怀疑自己,但也让我真正成长的这两本书推荐给你。
点击下图或识别二维码收藏,支持小编。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审美:我们正在遭遇的另一场战争
艺术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灵魂
能说出来的美,常常是不必说的
警惕知识分子的鸦片——当意识形态成了新的“宗教”
19岁前我深信读书无用,今天才体会到无知有多可怕
人类的灾难,大多由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
读书的三大陷阱:语言堕落、知识泛滥、娱乐至死
罗翔:功利性读书让人只想成功,无法接受失败
读书,就要读经典
读书,最奢侈的自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