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中国式破产

2016-07-27 江安 话险唯安

同学一家移民去西班牙有几年了,微信和她聊起了西班牙社会福利,没想到她给我上了一课。


“西班牙福利好啊,地广人稀,全面免费公共医疗,家家还都有商业保险。不像国内本来福利就不咋地,出了事就卖房借钱,要么就比惨募捐,典型的中国式破产。”


她说的真狠,我竟然无言以对。


出两道选择题。


确实欧美发达国家的福利更高,来个十大高福利国家的段子。

一、 法国:公民从娘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种福利的保护。法国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不管国籍,只要在法国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国民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孩子每个学期开学时可领取249.07欧元的补助。法国医疗保险全民免费享有,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公民每年最多交一个星期的最低工资,失业者则免交此费。 


二、 美国:
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大学学费低于每年1500美元,约是美国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的1/30。 为确保穷人的孩子能读大学,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美国医疗福利覆盖所有人,每年投入的庞大医疗支出高达2.2万亿美元,占GDP的16%,占政府支出的20.8%。基本医疗准则是: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就由保险公司支付,保费由个人负担小部分,政府负担大部分;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三、 英国:难民也享受高福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5.9%。 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英国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费,大学阶段也有90%的大学生可获得政府津贴。所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是一路免费的。 英国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英国居住的人。 


四、 德国:买“伟哥”也报销,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7.6%。 对困难家庭来说,社会福利几乎包办了一切,领取的救济金只是“零花钱”,购买价值超出30.68欧元的日用品由社会福利局支付账单。 德国黑森州有位弗先生靠社会救济生活,每月从社会福利局领取350欧元的救济金和112欧元的养老金,社会福利局同时还要为他支付居住面积100平方米的住房的房租。弗先生由于靠服用性刺激药物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政府还必须为他每年支付购买“伟哥”的4900欧元费用。  


五、 加拿大:穷人教育一路免费,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3.1%。 在加拿大,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单身可每月领取500-700加元(1加元约合6.6元人民币)的生活保障金,三口之家每月可领取1100-1300加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一直没工作,这笔钱可以一直领下去,直到死亡。任何65岁以上的公民不管过去工作与否或工作时间长短,均可申请联邦养老金。 对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廉租金住房,保证人人有房住。租金不是按照房子大小收取,而是按照工资收入收取,基本上用25%-30%的工资就能住上宽大舒适的房子。 


六、 瑞典:丈夫有9个月的全薪产假,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8.2%。 瑞典1847年通过了《济贫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在瑞典,老婆生孩子,老公也跟着休9个月的全薪“产假”。在瑞典看病个人只掏6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元人民币)的挂号费,其他一切费用都由政府买单。 瑞典的失业保险分两部分,即基本失业保险和自愿失业保险。所有20岁以上的失业者,可领取每日320瑞典克朗的基本失业保险金。 


七、 挪威:带全薪休病假,社会福利占GDP的33.2% 挪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所有公民都享受毫无差别的高品质的医疗服务,病假期间的工资与正常工资分文不差。 产妇有42周的全薪产假,生产之前的3周也是法定产假。产妇的丈夫享有4周的全薪“产假”。  


八、 丹麦: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7.9%。 丹麦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丹麦居住的人,不分国籍,只要在丹麦的领土上,就享受他们的各种福利。 丹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看病、住院分文不花,连住院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病房一切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病人住院空手进去即可。 丹麦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学生就近选择学校,如果选择私立学校,则政府按公立教育标准报销一部分学费。 


九、 澳大利亚:低收入者购药2.6澳元封顶,社会福利占GDP的22.5%。 当今澳大利亚的福利制度是1910年建立起来的,覆盖所有国民。 澳大利亚对所有国民免费医疗,如果在工作年龄内失业,每年可获取1.5万澳元的失业救济金。女性公民从60岁、男性公民从65岁开始,不管过去的工作经历如何,如果个人收入或资产低于一定标准,都可领取政府养老金。 澳大利亚实行12年免费教育,学生在18岁前还可享受学习补贴,大学生可以获得政府的无息贷款。 


十、 日本:医院不得盈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18.6%。 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覆盖所有国民,日本的所有医院必须是非赢利性质的。日本县市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住房,如果申请福利房的人多,为体现公平,则用抽签的方式分配。房租根据收入定,收入高,房租就高些,收入低房租就低些甚至全免。日本的幼儿园到初中实行免费教育,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约25万元人民币)的婴儿在托儿所的费用全免,每个18岁以下的孩子可增加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地方政府向不满9岁的儿童发放育儿津贴。


看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高福利的西班牙居然不在前10,德国居然伟哥都报销,美国好也就算了,日本都排在前10。


欧美发达国家的福利更高,同时他们的商业保险也更发达。就说日本吧,人均商业保险超过7.5件!我国大陆由于统计口径不一,比较常用的是人均商业保险0.12件,即使北上广一线城市也就在0.6-0.7之间。


北上广一线城市和日本的人均商业保险件数差距10倍!我真想编条段子“日本人均商业保险7.5件,我们一定要超过日本!是中国人转起来,就近一人买一张商业保险!小日本就败了!”


与欧美发达国家“双高”相比,我国的低福利和低商业保险“双低”,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文首同学提到的“中国式破产”。


破产本来不分中国外国,破产分两种:企业破产和个人破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指出: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与企业破产对应的是个人破产:该制度发源于古罗马时期,在中世纪时的意大利与英国得到较大发展。1978年,美国破产法将消费者破产纳入其中,发展成现代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我国并没有个人破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个人资不抵债后,往往债主想方设法苦心追债,债务人如惊弓之鸟四处逃债,有的甚至造成家庭惨剧。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破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以家庭为单位衡量资产与债务关系,个人破产也包括家庭破产。


我罗列了个人破产的常见原因,大伙看看周围有没有见过。

1、炒股、期货、过大使用杠杆

2、炒房,房价断崖式下跌

3、利用信用卡和贷款高消费

4、亲友同乡之间高息借贷

5、私人投资失败,通常伴有借贷

6、企业与个人资产混淆使用,受企业拖累

7、一场大病


就说第1条期货和杠杆吧。初中同学在90年代末期,就用穷爸爸富爸爸的方式,买房抵押再买房,有10几套房子。同学聚会,他就撺掇我们,但是没人信他。90年代末期啊,现在应该几千万的富翁了吧?然而并没有。他陆续把房子卖了,加上杠杆炒期货,钱全没了还签一屁股债。


投资期货钱没了,虽然可惜,但是还好中西方都一样。追逐收益,管控风险,收益和风险永远成正比。哪怕就是赌,也是愿赌服输。中国如此,欧美发达国家也如此,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最后第7条,“一场大病”破产,欧美高福利高商业保险覆盖国家极少遇到,我国确是屡见不鲜。在农村叫“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猪白养也就是收成没了。在城市叫“一病回到解放前”,解放前就是一穷二白,啥也没有。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家庭,因一场大病由富裕到窘迫,令人惋惜。


我的一个客户,正在肿瘤医院治疗肝癌,进行第二次手术。第一次是介入治疗,这一次要开胸。这一次的手术方法不在社保目录之内,预计费用20万并需要提前交全额押金。这还只是一次手术,不包括后续治疗、药品和康复。要准备多少个20万呢?他忧伤的跟我说,原本打算留给女儿的房子钱,现在看看难了。


所谓“中国式破产”,也就是因一场大病,家里破产。因一场大病,耗尽亲人的存款、房子和脸面。这真是悲伤。


抵御“中国式破产”,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掰掰手指头,可选的方式不多。


等待社会福利的提高?可以。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福利都会提高。面包会有的,但是得等,这需要时间。


等待社会的救助?可以。朋友圈谁没有经历过募捐呢?轻松筹真的就轻松么?对真假及捐款流向的质疑,也是伤人伤心吧。


储蓄存款、亲友借钱,重复破产的老路?


或许提高风险意识,提前为自己准备商业保险,是抵御“中国式破产”的最简单救助方式。


警惕中国式破产,与其等待,不如先自救。



喜欢本文的读者,也喜欢这一篇:《你是真有钱,还是看起来有钱?←手戳下划线穿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