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记住”一本书?

覃延佳 他者的世界 2019-05-31



在急功近利的阅读环境中,有感于自身读书效率呈现的退化趋势。于是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一些具有解释力的概念和常识内化为一种思维习惯。


这让我想起近日读的《吾思鱼所思》中谈及的“自传式记忆”与“语义记忆”。我们读书当然不是为了死记硬背,因此如何将语义性质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自传式记忆,就需要建立起适合自身认知习惯的输入机制。


由此,我想起平日自己常做的两个重要输入或知识转化做法:


一是在书读了一半的时候,就在给学生上课之时,适当穿插自身近期阅读的主要著作及其核心思想,在反复言说之中将具有语义记忆属性的概念性知识转化为一种自传式记忆属性的思维方式,构成一种类似肌肉记忆类的信息存储机制。


二是在公号和日记本中进行天马行空的书写,这既是一种记忆的再现,也是基于原有知识系统的一种认知再加工,当然,付出的代价是规划出一定的写作时间,并赋予这种写作一种正当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早已丧失反复诵读的耐心,只好在日常的行为与仅有的自由时间中,通过口语和文字书写,将所识读到的知识试图转化为一种相对“永恒”的思想。


在此过程中,我还需要充分理解作为生物体的自己所具有的认知机能和记忆存储方式。在这一层面上讲,对阅读效率的提升,也是对自我认知机能的提升。



往期文章:

你那么无趣,干嘛要去做田野?

从黑龙江到非洲:一个壮族人的淘金史

答辩季,最招骂的一句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