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一位鸡娃心切的母亲给7岁孩子制定的寒假日程表。刚看到这密密麻麻精确到分钟的时间安排,我还以为这是给监狱犯人的作息时间表。抛开时间安排不谈,先看内容。这份时间表中,奥数和编程占大头。孩子只有7岁,还没有上一年级,学奥数、练编程干什么,玩玩沙子不香吗?关于小学奥数学习,我一直认为:三年级以前不要学奥数,练一练加减乘除足够了。因为孩子掌握的数学知识很少,这个阶段的题目基本没什么意义,出来很多偏题怪题甚至无意义题,这也是奥数被人诟病的一大原因。比如下面图片中的这道题,考的是眼神还是数学?典型的无意义题!接着再看时间安排:精确到几点几分的作息时间,常见于军队或监狱。大部分人穿上军装的第一感觉,就是受拘束,然后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很长时间后才能逐渐适应。成年人都抵触的事,为什么要用在7岁的孩子身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玩才是天性,家长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在玩耍中激发兴趣,发现孩子的特长,引导孩子主动想做某件事。用德国人马老师的话来说叫“提高主观能动性”。同样一件事,主动干比被迫干要更高效。封建社会之所以比奴隶社会生产效率高,就是因为奴隶们都是被迫干活。有人说:这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对自律可能有什么误解,严格执行这张作息时间表,不仅不能培养出自律,还会过早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自律这个事,核心是延时满足。要锻炼孩子延时满足的能力,你不如先给孩子一个最喜欢的零食,然后告诉他两小时以后如果零食还在,就加倍给零食。所有的自律都是反人性的,因此应当尽量减少自律的内容,通过点滴的日常养成,把需要自律的内容变成生活习惯。只有习惯才更容易长期坚持。一是让每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阅读可以培养专注力,这里的阅读,初期可以是带图形的画报、绘本,后期应当减少图形,尽量逐渐转化为纯文字阅读。和图形阅读相比比,文字阅读更容易激发想象力。孩子阅读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在旁边静静的阅读另一本书,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二是让每天背诵成为一种习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家名篇、英语单词和例句都是背诵的对象。每天背3个单词并不难,但如果坚持5年,词汇量将达到5000多,应付高考绰绰有余了。不过,背诵时一定要对抗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用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要“学而时习之”,隔一段时间复习一下,复习的频率是先密后疏。三是让限制屏幕时间成为一种习惯。研究表明,看手机、电视屏幕时,人不容易专注的深入思考。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必须限制屏幕时间。比如数独等能用纸质媒体的,不要用电子产品。一是让每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最近比较大的瓜是郑爽,连我这种远离娱乐圈的人都都知道了她的故事。我感觉郑爽最大的缺点就是写作能力不过关,写出来的话语无伦次,让人看不懂,所以引起吃瓜群众一边倒的反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个日积月累的点滴功夫,从每天写一两句话,到每天写一段话,最后每天坚持写一篇作文。长大后,孩子一定不会吃写作能力不足的亏。二是让每天做数学题成为一种习惯。学数学做难题,也是违背人性的一件事。人的天性就是不喜欢过度思考,因为思考要消耗太多能量。所以你看我发纯题目讲解时,即便把解题过程讲的再透彻,阅读量也惨不忍睹,不是对数学有真爱的人不会坚持阅读。对必须学好数学才能进入名校的孩子来说,只有让做题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减轻数学带来的不适感。总结一下,小学之前,让孩子每天坚持三件事:阅读、背诵、限制屏幕时间;上了小学后,再加上两件事:写作和做数学题。至于做这几件事的时间,真没必要固定到几点几分,给孩子一点自由,孩子将会还给你一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