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刻影响我世界观的十二本书(一个有着斯多葛色彩的自由派的自白)

亮哥 亮哥在读书 2021-08-24

作者在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突然有种醒悟的感觉:以前的许多东西似乎都错了。但是,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一个规规矩矩的高中毕业生,经过怀疑、思考、徘徊,转变到今天的样子——一个有着斯多葛(stoic)色彩的半悲观、半乐观的自由民主的支持者,还是花费了好多年。

这些转变的发生,有生活经历的影响,但主要是因为读书造成的。我现在把这些年来对我的世界观、价值观转变影响较大的十二本书向大家介绍一下,也算是对自己十年新路历程的一个简单总结。

 

奥威尔《动物农庄》

 

初读这本书时,我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读书也很少、很浅,有一种触电的感觉,感觉某种真相一下子击中了我。Major的学说,到了拿破仑的手里,竟然发生了这种完全相反的效果。到最后,人和猪完全无法分辨了。奥威尔批判了这种极权主义,我认为这是他的极大成就。他的《一九八四》,我至今都不忍心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我成熟起来,是从读政治思想领域的书开始的。亚里士多德(而不是柏拉图)被世所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虽然说过,沉思的生活才是至善的生活。但是,他是注重研究人的实践行的。政治学(politika),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城邦(polis)事务”,这个词是印欧语系许多语言里与政治相关的一系列词汇的词源。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句话与我们今天对政治的理解有区别。在他那里,人不能脱离城邦而生活,城邦除了让人获得自足的生活,还让人获得优良生活。追求道德生活,而不那么注重分析权力,这就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特征。亚里士多德没有拜托他的时代和地域局限,他将奴隶、工匠甚至农民等下层社会排除在公民之外,当然也包括妇女,但他将自由政制(即自由人对自由人的统治方式)摆在统治形式的最高位置,这是他的重大突破。

 

洛克《政府论下篇》

 


洛克是自然法理论的巨擘之一。在《政府论上篇》里,洛克批判了菲尔默“绝对君主制”的观点。他认为,统治权不能从亚当的个人统辖权和父权中推演出来。《下篇》是洛克理论的精华之精华。他给本篇起的名字是: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和目的。洛克的“自然状态”既不同于霍布斯的,也不同于卢梭的。他对“财产”的分析是本篇重点之一,也深刻影响了后来欧美的社会实践。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有启发。洛克写作此书的年代,英国的宪政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他的理论体系里保留了人民对抗暴政和革命的权利。

 

伯林《自由及其背叛》

 

本书的副标题是“人类自由的六个敌人”。本书分析了爱尔维修、卢梭、费希特、黑格尔、圣西门、迈斯特六个思想家的思想,他们中的前五个都以提倡自由开始,但是他们的思想发展到最后,产生的效果都是反自由。迈斯特则是反动的保守主义者(不是柏克式的保守主义),他虽然生活在法国大革命后,仍然坚持君主和教皇的专制统治。以前读中学时,老是听到“马克思主义借鉴了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思想”,而伯林在本书中对马克思吸收了圣西门的哪些思想,有精彩的分析,当时读了眼前一亮。也有人说伯林对黑格尔有误解,这点我要继续考察、研究。

  

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

 


二战结束后,法国知识界在萨特、梅洛-庞蒂等人的影响下,有集体左转的趋向,虽然知道苏联的诸多问题,仍然对前苏联的政治实践充满了好奇和赞许,并且一致反对美国的资本主义。这时,1955年,雷蒙写了这样一本书。阿隆是萨特的同龄人和同学,但是他的名声一直不如萨特的大。这本书可以说是阿隆和极端左派分子的论战之作。阿隆对于左派知识分子的问幼稚病、革命问题的分析,都非常精彩。在当时是难得的具有理性、现实性的著作,阿隆也是当时少有的清醒的学者、思想家。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本书殷海光和林毓生的通信集。从50年代,到1969年殷海光去世。师生之间,无话不谈,涉及很多领域: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文学。他们对学问的执著、对自由的热爱,尤其是殷海光在当时的恐怖环境下能做到这种程度,深深感染了我。他们臧否人物,比如认为胡适浅薄(这点我不太同意)、罗素思想是二流之作(罗素的著作除了他的逻辑哲学,的确多是二流之作)、对哈耶克的推重(也许推重过度了吧)。林毓生在信中还提及了他就读的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的一个基础考试书单,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修昔底德《历史》;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和《李尔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司汤达的《红与黑》等书。书中的许多点睛之言,加上这个书单,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应该说,当时,这本书拓宽了我的视野。

 

巴斯夏《财产、法律与政府》

 

巴斯夏是19世纪前半部分法国的经济学家,可是说是萨伊的继承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称他为“庸俗经济学辩护论最浅薄也最成功的代表”。其实,那些称巴斯夏为“庸俗经济学者”的人,多半远比巴斯夏庸俗。他没有系统的理论,没有获得专业圈子的好感,但是他对于什么是重要的问题具有洞察力,也具有把握事物本质的天赋。他的论述很清晰。他是自由贸易的伟大拥护者之一。学经济学的朋友,仍然可以读一读。

  

米塞斯《官僚体制 反资本主义的心态》

 


这是两本书的合集。第一本《官僚体制》出版于二战后期的1944年。他反驳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论证了政府的全面管制为何行不通。可与他的另一本《社会主义》对照阅读。《反资本主义的心态》分析了知识分子反资本主义的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本书可以和诺齐克的一篇《知识分子为什么拒斥资本主义》对照读。

  

巴特菲尔德《历史的辉格解释》

 


本书作者巴特菲尔德认为,历史是一个复杂的混沌,或者迷宫。历史从不是进步与落后双方的不断斗争,而进步一方冲破阻碍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历史往往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转弯,又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结局。历史的魅力正在于其不可预测,任何行为和决策都有着极大可能偏离其最初目的,而最终的结局也往往出人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以宗教自由和英国宪政为例。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无论是马丁·路德、加尔文还是天主教会,所希望的都是一个统一的、单一教会统治的宗教国家,这些势力都是反宗教宽容的。而所谓的宗教宽容与思想自由,是那个时代的王权、宗教势力、民众等一系列复杂因素斗争和妥协的结果。英国宪政也是如此,17世纪的辉格党与托利党恐怕都不会认同当下的体制,所谓宪政,是辉格派、托利派甚至国王等多重势力相互交锋、相互妥协的结果。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曾经因为被大人物推荐而热了好一阵子。不过,我读这书时,它还没被推荐。作者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是:既批判其暴力和血腥,又肯定了它的正面成果。本书的一个论断很吸引人,也改变了我们的许多思维定式: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因此在这些制度的桎梏实际上不太重的地方,它反而更显得最无法忍受。还有,托克维尔并没有像一些人主张的那样,一味批判和否定革命,他说:革命者的暴力手段是旧制度教给他们的。看来,只有告别旧制度,才能告别革命。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我认为瞿同祖是191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者中的一个佼佼者。可惜,他的学术生命在55岁的盛年斩断。他年轻时候就受英国19世纪法学家亨利·梅因(著有《古代法:与早期社会史的联系,和当代观念的关系》一书)的影响,想从社会史和观念史角度写一部中国法律史。这本书可以说实现了他的志愿吧。法律与一个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它维护当时社会的制度、道德和伦理等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瞿同祖认为,中国历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和阶级上,这二者也是中国古代法律所要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支柱。本书大量引用典籍和案卷中的案例,来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我本来对“封建自由”有一定认可,看了这书,至少我对中国社会的不管是封建时期,还是中央集权的帝国时期的社会情况,认可更少了。

 

塔勒布《随机漫步的傻瓜》

 


本书的准确翻译应该是:被随机性所愚弄。副标题是:发现市场和人生中的隐藏机遇。作者塔勒布想告诉大家的是:生活中有太多偶然性,你的成功不见得是因为比其他人高明,而很可能是运气的结果。是啊,生活中存在太多风险、不确定性、随机性,我们很可能在一次失利后,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但是,我们何不接受随机性,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律,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呢?要谨慎,不可做自己承担不起后果的事,多学习哲学、经济学。顺便说一下,作者是卡尔·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推崇者,他还写过《黑天鹅》。




(作者卖萌,求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