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 | 上帝也无法使一个士兵优雅

亮哥是我 亮哥在读书 2021-08-20


我之前曾读爱因斯坦的文章《我的世界观》,他说,“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讲到这里,我想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地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轻视。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单单一根脊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

军事理论家、《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也说过一句话:“上帝也无法使一个士兵优雅。”


是呀。在我们的认知里,士兵几乎总是与智慧、优雅沾不上边。
究其原因,可能有外部环境和自身素养两方面。
先说外部环境。
士兵面临的环境十分恶劣。在战场上的残酷拼杀就不能用说了。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只是文人的豪气和想象,完全不是战争的现实。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看似旷达,后面一句跟的却是很残酷、很无奈的“古来征战几人回”。
是啊,“古来征战几人回”?残酷的战争过后,多少活生生的士兵都成了白骨和血水?杜甫的《悲陈陶》有:“可怜六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兵车行》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古战场


可怜,这些士兵的亲人还不知他们的生死,还在思念他们。唐代陈陶的《陇西行》有:“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代曹松的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才是至理名言。
那些回来的呢,也能伤痕累累。汉代的乐府诗中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样的句子。他回到家乡后,也是人到暮年、没有生存能力,故乡已经物是人非。南北朝的《木兰诗》中也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在残酷的战争中,士兵的生命朝不保夕。身边的人倒下了,认识的人死去了。杀戮见得多了,他们的神经会麻木,对生命的尊重在一日日减弱。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交战双方打了很多年,战争旷日持久,双方的士兵都越来越残忍,大屠杀越来越多,甚至有士兵屠杀了放学回家的孩子。这被认为是异常残忍的事件。

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如果在坏的政府统治下,或者在无效的管理下,不能按时按量发军饷,则饥饿的士兵会去抢劫百姓(不管是己方的还是敌方的)。当然,有时军队的首领也会纵容士兵去抢劫。可见,在某些情况下,兵和匪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在非战争状态下,也就是和平时期,士兵也是在训练或者承担朝廷的其他工作。他们的生活也是极端不自由的。
军队不论在战争时,还在和平时,都是官僚组织的典型形式。官僚组织讲究下级服从上级,只管执行,不要问为什么。为了(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战争这个目的,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不可能追求自由,用民主方式管理,它必然是强调服从的官僚组织。士兵长期生活在官僚组织中,并且习惯了这种模式,多数人的思想是单调的,头脑是空洞的,知识是贫乏的。
以上是外部因素。
再说说士兵本身的内部因素。在中国,自从春秋时代,所谓“礼崩乐坏”以后,尤其是秦代以后,社会秩序发生了变化,有权力、财富者,会想尽办法逃避当兵,士兵多是无权、贫穷、没有文化的人。“好男不当兵”这句话兴起比较晚,但是这种思想产生得很早。
我之前写过一篇《小论战争》,讲战争的残酷、战争对所有人的伤害。今天,还有人在鼓吹战争,甚至把矛头指向自己的同胞。这些人无疑是愚蠢的、邪恶的。在这一点上,我坚决不妥协。
杜甫《洗兵马》有:“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官方和许多人也会说“珍惜和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和平纪念碑

但是,有多少人懂得和平的真正意义呢?和平是拒绝战争,和平也是拒绝被奴役。
再强调一次,任何轻言战争的人都是邪恶的。
士兵和我们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珍惜和平,拒绝奴役。 
 


参考书: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全唐诗》
雷海宗《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