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三届“郑和国际和平论坛”在中亚成功举办

2017-08-26 中阿国际

      由郑和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郑和国际和平论坛”(即“郑和论坛”)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成功举办。这是“郑和论坛”在马来西亚和阿联酋会议之后的又一“郑和论坛”盛会。会议在哈萨克斯坦久负盛名的法拉比大学举办。法拉比大学的校名取自享誉穆斯林世界的哲学家、法学家法拉比(872-950/1)。法拉比是出生于叙利亚的伟大学者,在伊斯兰世界,他被誉为仅次于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导师”。法拉比在欧洲黑暗时代保存和注释了古希腊文本。他是东西方公认的哲学家、科学家、法学家、数学家、音乐家。

 

       在这样一个以法拉比命名的大学举办以促进中国和中亚(以及伊斯兰世界)学术和文化交流为宗旨的第三届“郑和论坛”(“从赛典赤到郑和:‘一带’‘一路’的历史文化链接”)正所谓众望所归、名副其实、古今相关、东西相联。来自美国、中国、德国、英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联酋、卡塔尔、孟加拉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值得一议题的是,印度尼西亚派出了11个人的代表团,来自印度尼西亚最大的两大穆斯林组织代表和印尼郑和基金会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在8月12日早晨的开幕式上,由郑和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哈萨克斯坦法拉比国立大学校长穆坦努夫·卡里姆海尔·坦维奇,哈萨克斯坦工商联合会主席及新丝路研究院院长马西洛夫、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委员会委员马乃、吉尔吉斯斯坦社科院代表拉合曼、救助过西迁中华难民的善良爱心人士后裔纳克巴耶毕、哈萨克斯坦科学院院士代表等相继发言,对此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召开表示祝贺并就“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中国-中亚关系等话题发表提纲挈领的讲话。随后,郑和国际和平基金会为获得2017年“郑和国际和平论坛”的马西洛夫先生颁发奖杯和奖金,感谢他为中国-哈萨克斯坦经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哈萨克斯坦方面也以“穿衣挂账”的当地哈萨克人最高恭喜礼节祝贺马西洛夫先生获得“郑和国际和平奖”。此外,郑和国际和平基金会为曾经救援过中国侨民的哈萨克代表颁发“郑和国际和平勋章”,感恩中亚各族人民对中国侨民的历史援助并希望以此历史佳话为楷模,促进中亚-中国人民之间相亲、相爱、相敬、相助的伟大“丝路”和“郑和”精神。午宴在法拉比大学举行。按照哈萨克斯坦的最高待客礼节,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记者等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大盘马”和“大盘羊”。



       在下午的学术会议上,来自德国马普所、英国BBC、美国哈佛大学、孟加拉国妇女大学、中国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美国莱斯大学等学者对下列专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欧亚大陆波斯、阿拉伯等文本流通、翻译和本土化,阿富汗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关系,中国硬实力在中亚的实践和挑战,赛典赤在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历史角色,中亚华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潜力,从华人穆斯林视角探讨亚洲区域治理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以及亚洲族群关系和文明融合的历史与现状作为未来亚洲区域治理框架的基本考量,多元文化族裔在丝路上的作用及中国软实力如何接地气等。这些学术研究对理解和构建中国-中亚关系提供了独到的智慧和参考。尤其是在族群多元、文化风采的中亚地区、周边大国文化影响深远以及中国这一地区软实力稀缺的背景下,上述学术发言对如何构筑中国-中亚地区健康、友好、持久的关系提供了历史和学理的参考。


   “郑和论坛”学术会议结束后,参会代表受邀参访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地区、楚河沿岸的华侨(回族)聚居区----马三奇地区。各国学者实地不但考察了自唐代以后中华侨民和文化再次分布楚河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遗存,更是感受了万里之外回族同胞全体出动款待 “大舅家”客人的真情和真诚,为各国学者重新思考去族群关系、族群融合、文化宽容、文明相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例。此次会议的学术探讨和田野考察将为海外华人研究、中亚-中国历史和当代关系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此次会议由凤凰网、钝角网全程跟踪报导。




转载自【郑和论坛】

往期精彩:

第三届“郑和国际和平论坛”将于8月中旬在阿拉木图举行

重磅丨2017年中阿博览会又有新进展,邀请国别范围扩大至全球!

赛典赤到郑和:一带一路的时空文化连接

免责声明:

本号发布的内容代表原作者,并不代表本号立场。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未能

及时联系原版权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投石文化传媒荣誉出品

值班总编:896946300

文字编辑:c527888

中阿国际:www.chnarab.com

投稿邮箱chnarab@163.com

   关注是信赖!  

   转发是支持!  

   点赞是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