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利剑》|“圣经”和“利剑”分别代指英国人与犹太人的文化共鸣和渊源,以及英国帮助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动机。
核心书摘
《圣经与利剑》是一本记载了犹太历史的经典著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经历近两千年的流散后,在英国的支持下于同一片土地上重新建国。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文学的笔法,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记述了从不列颠起源到《贝尔福宣言》的漫长历史中,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即“圣经”与“利剑”如何塑造了英国的近东政策,并深刻影响了近代中东地区格局的变化。
适合谁读
· 信仰基督教的人
· 对国际政治关系感兴趣的人
· 对犹太文明和历史感兴趣的人
关于作者
巴巴拉·W.塔奇曼,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她擅长用文学手法来抒写历史故事,是美国非虚构写作的开创者之一。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
学什么?读懂犹太人与英国人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犹太人堪称传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23%都是犹太人,同时犹太人还掌握着全世界30%以上的财富。这样的优秀民族,却是世界上流亡时间最长的民族。以色列总共经历了50多年才正式建国。在建国的过程中,英国的支持起了关键作用。那么,英国人为什么要帮助犹太人建国呢?
《圣经与利剑》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词,一个词是“圣经”,指的是英国人和犹太人的文化共鸣和渊源;另一个是“利剑”,指英国帮助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动机。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大英帝国对于以色列复国做出种种帮助之举。
你还会发现
· 英国人亲近犹太人的原因;
· 十字军东征的起源;
· 巴勒斯坦对犹太人的意义。
一、圣经:英国人是出于何种文化层面的原因支持犹太人建国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英国支持犹太人的文化层面的动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追溯到英国的民族起源。
英国是个岛国,它的祖先自然是从大陆过去的,它最初的发展历程与犹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在西方,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耶和华(指上帝)为了造福人间,派挪亚(又称诺亚,《圣经》中的一个人物)到人间繁衍后代。挪亚和他的家人最先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个地方就是后来的巴勒斯坦附近。随着挪亚的子孙不断增多,活动的范围自然也需要不断扩大,所以挪亚的后人就陆陆续续出海到其他大陆。
其中一个叫哥篾[miè]的子孙到达了不列颠岛,定居下来,哥篾的后人就是最初生活在不列颠的凯尔特人(西欧最古老的土著居民)。这个故事虽然是《圣经》里面的一个传说,但很多英国人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历史。
后来英国的考古学家通过对原始化石的研究,证明了古代的凯尔特人确实与巴勒斯坦地区的腓尼基人有过交往,所以英国人认定了自己的祖先就是从巴勒斯坦过来的哥篾,自然也就相信英国人和犹太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根。
由此可以看出,共同的祖先是英国人亲近、支持犹太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共同的祖先之外,英国人和犹太人还拥有极其相似的命运。这话从何说起呢?
公元前1世纪,欧洲大陆的罗马帝国逐渐强大。罗马皇帝为了统治欧洲大陆地区的思想,将起源于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定为神教,还把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定为了基督教圣地。公元前55年,罗马的巨头恺撒率兵占领了不列颠,基督文明也就顺理成章地传到了不列颠。
就在恺撒征服了不列颠之后的第八年,罗马将军庞培又征服了犹太人。就这样,隔着英吉利海峡的不列颠人和犹太人,在同一段时期、同时被罗马帝国奴役了几十年,可谓是同命相怜。所以作者芭芭拉·W·塔奇曼认为,相似的命运是英国人理解和支持犹太人的第二个原因。
自从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神教后,欧洲就掀起了一股朝圣浪潮,大批宗教人士扑向耶路撒冷,开启了朝圣之旅,这其中就包括深受基督文明影响的英国人,漫长的朝圣不仅加深了英国人对基督教的信仰,也开启了英国人和欧洲大陆的贸易。
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还曾经特批威廉·韦(伊顿公学的首届校务委员)去朝圣,希望他能朝拜耶路撒冷沿途的110处教堂,详细记录途中的见闻。很多学者推测亨利六世的目的是想让威廉·韦编纂一本旅途指南,为后人的朝拜提供方便。但遗憾的是,威廉·韦还没有完成他的旅行指南,朝圣的年代就结束了。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了耶路撒冷,带领伊斯兰教公然反对罗马教廷,罗马皇帝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十字军东征(因为每个出征的人都佩戴着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标记,所以称为“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开始时,英国人正忙着解决内部的种族矛盾,无暇顾及远在东方的战事。到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英国国王理查一世登上王位,踏上了东征的路途。这位国王在位12年,仅有7个月在国内,其它时间都在东征的战场上。英国人对这个国王的印象来自于他手持利剑和战斧在战场上杀敌的形象,所以人们也把理查一世称为“狮心王”理查。
自理查之后,英国人的几代国王都参与了十字军东征,爱德华国王还同法国人联手击败了土耳其人。当时英国人为了跟罗马教皇统一战线,在国内也开始驱逐犹太人。这段历史后来成为刻在英国人心上的一笔良心债,他们觉得不应该对同族的犹太人如此残酷。但这都是后话了,英国人驱逐犹太人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同族”的问题。
后来,随着十字军的东征,英国开始了漫长的宗教改革,国内出现了很多反对罗马教皇的基督教信徒,这些新教的拥护者有着强烈的宗教热情,他们为了让更多英国人读到《圣经》,就私下将《圣经》翻译成英文,亲手抄写然后散发出去。
当时,罗马教会是明令禁止把《圣经》翻译成任何文字的,许多基督教的信徒也因此失去了生命,翻译《圣经》的第一人威廉•廷代尔就被污蔑为异端,烧死在了火邢柱上。
十字军东征结束之后,英国的宗教改革有了很大进展,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继位之后,开始反对罗马教会,一手推动了英国教会的独立。那么亨利八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八卦。
传说亨利八世反抗罗马教皇是因为自己的婚姻问题。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跟罗马教皇有裙带关系,亨利八世婚后爱上了别人,于是向教皇提出离婚,但罗马教皇各种推脱,各种不答应,忍无可忍的亨利八世终于在1538年,公开反对罗马教会,他不仅亲自任命教会主教,还公开发布公告,规定每个教堂都要放置一本英译版《圣经》。
1611年,另一位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发布了钦定版的英文《圣经》,《圣经》由此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权威。为了摆脱罗马教皇的权威,英国教会不断强调,英国的源头是《圣经》的诞生地巴勒斯坦,不是罗马。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勒斯坦在英国人心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
所以,宗教情怀就是英国人后来帮助犹太人回巴勒斯坦建国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到这里,我们已经能够看出,基督教传入英国后对英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进一步让英国人和犹太人的关系更加紧密,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文化传播和融合的作用。
其实早在我国唐朝,就已经可见基督教的身影。唐朝贞观年间,景教传入中国,景教是从基督教分裂出来的一个教派,是叙利亚教士聂斯脱利创立的,聂斯脱利和罗马教廷的主张是不一样的,他提出“基督二性二位说”,认为圣母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的肉体,而不授予耶稣神性,因此他反对将圣母玛利亚和耶稣作为神灵膜拜。
这种“二性二位说”在当时非常极端,被当做异端学说赶出了欧洲,传教的一部分人就逃到波斯,在波斯发展壮大,后来到了贞观年间,大秦僧侣阿罗本将景教带到中国。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唐太宗非常欢迎景教,还特地派了房玄龄到郊外去迎接景教,景教还获得了唐朝政府的认可,能够在除了长安和洛阳之外的任何地方设立教堂。
唐朝对宗教大多采取事后追责的方式,只要你不惹出大的麻烦,不威胁到皇权就允许你发展,这是因为宗教能够教化人心,培养积极的社会风气,这是唐朝朝廷非常愿意看到的景象。除此之外,景教还积极参加各类医疗活动,事实上很多欧洲科学、医疗等技术大多都是通过宗教的形式传入中国的。
比如来自阿富汗的伊斯莱,他博学多才,曾担任过郭子仪的副使,在讨伐安禄山时立过大功,还得到了皇帝赏赐的紫色袈裟。他就利用自己先进的医术,医治好不少民众。
总体来说,景教在中国传播还是比较顺利的,遗憾的是后来唐武宗发起了毁佛运动,景教受到影响,连同其它教派一起被禁止了。
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总结出两个道理,不管是基督教入英国还是入中国,都多多少少地带去了文明成果,促进了地区的发展和繁荣;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宗教很多时候会服务于政治,当然反过来也会受到政治的制约。
二、利剑:英国人是出于何种政治目的支持犹太人建国的
在了解了英国人和犹太人的文化渊源之后,我们把目光放在“利剑”两个字上,看看英国人支持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因素。
英国支持犹太人建国,有很现实的政治动机,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英国支持犹太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我们之前和大家读过一本书叫《无敌舰队》,在这本书里,我们见识了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风采,英国也是自那之后,开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地掠夺。
17世纪下半叶,英国打败了荷兰,正式成为海上霸主。1876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用400万英镑从埃及手里买下了苏伊士运河,成为运河的最大股东。这条运河对英国至关重要,在此之前,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航线要经过南非的好望角,绕过整个非洲。但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航程整整缩短了三分之一,可以说苏伊士运河是连接英国和东方殖民地的生命线。
但要保证对运河的绝对控制权,除了要买下运河之外,还需要控制运河两边的地带。当时的埃及在运河的西南侧,英国人买下运河的时候就把埃及收为保护国了;而运河东北侧是巴勒斯坦所在的地区,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这个帝国太让英国人失望。
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为了保证自己的霸主地位,不让任何一个国家“做强”,于是先后几次力挺被法国侵略的奥斯曼帝国,没想到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对外屡战屡败,国内腐败成风。英国人生怕奥斯曼帝国被别的国家占领之后错失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于是只能想别的办法。
前面我们讲过,英国人一直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巴勒斯坦,从道德上自然不能起兵攻占,唯一的办法就是像对待埃及一样,扶持一个新的国家然后收为保护国。就这样,英国人想到了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那么,犹太人会听英国人的摆布吗?这里我们就需要看看英国在进行殖民扩张的时候犹太人经历了什么了。
十字军东征之后,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受到各地基督教徒的迫害。流浪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无论走到哪都带着《摩西五经》和《塔木德》(这两本书是犹太教经典中最重要的部分),日夜祈祷有一天能回到圣地耶路撒冷。
在18世纪以前,英国的基督教徒组织了犹太教会,目的是让犹太人改信英国的基督教,他们为此花费了很多钱财,甚至呼吁世界人民支持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圣地。
回到家园是犹太人的愿望,但是放弃自己的信仰是他们绝对不会做的事情,不过这件事却让一部分犹太人开始思索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的问题。
184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一名天主教修道院院长失踪,当地的天主教徒认定是犹太人所为,要求犹太人三天内交出失踪人士。紧接着大马士革政府就关押了63名犹太儿童,很多宗教狂热分子借此机会对犹太人进行大肆屠杀。鲜血唤醒了大部分犹太人的民族意识,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团结起来,决定恢复自己的家园。
1860年,全体以色列人联合会在巴黎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犹太人协会。1862年,犹太人赫斯出版书籍《罗马和耶路撒冷》,号召欧洲各国支持犹太人复国。自那以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团结,一起为自己返回家园而奋斗。
在那个时代,法国、德国、俄国等国家都反对犹太人复国,唯独英国人选择了中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英国想通过扶持犹太人建国来保障自己对苏伊士运河东北侧的控制。
当英国人支持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的时候,他们就将“圣经”与“利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他们承认英国的基督教源自犹太教,声称支持巴勒斯坦是为了偿还十字军东征中英国欠犹太人的良心债,他们希望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圣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然后像埃及一样成为英国的保护国。那么,英国人是如何支持犹太人建立国家的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三、英国人是如何实现对巴勒斯坦的托管的
19世纪末,犹太人想要复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各地的犹太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发誓要靠自己的力量回到巴勒斯坦,唯一缺的就是一个能领导他们实施复国运动的领袖。
1896年,维也纳犹太记者西奥多·赫茨尔出版了一本书《犹太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思想,这本书给犹太人指明了方向,赫茨尔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犹太人的领袖。1897年,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赫茨尔担任大会主席,来自15个国家的200多名犹太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标志着犹太国这艘巨轮开始出海。
为了实现复国目标,赫茨尔寻求英国的帮助。英国本来就有意扶持犹太人在苏伊士运河东北侧建国,既然赫茨尔主动找上门,那英国自然是没有不帮的道理。于是,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提出了一个方案,他声称英国人可以在东非划出一片土地给犹太人居住,但犹太人要接受英国人的监管,而且这块土地不在巴勒斯坦,而在乌干达。
张伯伦提出的这个方案赫茨尔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认为这个方案至少能让犹太人有一个容身之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大部分犹太复国主义者都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他们只想在巴勒斯坦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其他任何地方对于他们来说都没有意义。八年之后,赫茨尔只能在犹太复国的遗憾中死去。
最后促成犹太人建国的是英国的亚瑟•贝尔福首相。贝尔福是个十分冷静的人,从小熟读《圣经》,对犹太哲学和文化有浓厚的兴趣。1895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位女士拜访他时,跟他一起探讨了《以赛亚书》,而《以赛亚书》表达的就是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永恒渴望。
受这本书的影响,贝尔福在年轻时就渴望能为犹太人做点什么,成为首相之后他开始关注犹太人的复国运动,他一直不理解为什么犹太人拒绝乌干达方案。
为了解开这个疑惑,贝尔福后来会见了当时犹太复国运动的领袖威茨曼,他问威茨曼犹太人为什么不接受乌干达方案。威茨曼用一个巧妙的反问回答了贝尔福的问题,他说:“如果英国人被流放后返回家园,对方给的地方是巴黎而不是伦敦,英国人会不会同意?”
威茨曼用这个反问句告诉贝尔福,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信仰,犹太人只有回到巴勒斯坦才是真正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贝尔福,遗憾的是,他们会面的时候,贝尔福已经在当年的竞选中落选,所以帮助犹太人建国的事就被搁置了,一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1914年一战爆发后,英国和土耳其的关系破裂,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很快打败了土耳其,巴勒斯坦成了英、法、俄的必争之地,犹太复国运动者也奋力向各国争取复国。之后,一个意外事件拉近了英国人和犹太人的关系。
1916年,一战正打得火热,英国的木材用光了,无法生产制造丙酮的木醇,丙酮是制造无烟火药的重要原料,如果没有丙酮对英国非常不利。当时在伦敦工作的威茨曼向英国军火部提供了制造丙酮的新方法,用100吨粮食能造出12吨丙酮,效率比从木材中提炼高得多!
也正因为威茨曼帮英国摆脱了缺少丙酮的困境,威茨曼才有机会与新当选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会面。劳合·乔治当选首相后,之前落选的贝尔福成为了外交大臣,这一回,贝尔福终于找到帮犹太人的机会了。1917年,贝尔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提出英国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并且保障犹太居民在当地的公民和宗教权利。
在宣言正式宣布之前,英国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巴勒斯坦,并且驻扎了下来。1918年2月和5月,法国和意大利分别表示拥护这份宣言。在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各国都在宣言上签字确认,《贝尔福宣言》由此上升为国际协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成为了国际承诺。
这份宣言让大批犹太人回到了巴勒斯坦,而英国人也终于笑到了最后,实现了对犹太人的掌控,获得了他们一直想要的地盘。
总结
本书写到《贝尔福宣言》诞生就结束了,《圣经与利剑》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还算美好的结尾。但事实上,英国对犹太人的托管带来的更多的是苦难。
犹太人一直争取的是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但不战而获的独立是不可能长久的,更悲剧的是,托管带来了犹太人和巴勒斯坦原住居民阿拉伯人的矛盾,最终击碎了巴勒斯坦的复兴梦。1948年,英国人撤离巴勒斯坦,犹太人宣布复国,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
现在我们都知道,以色列自建国以来一直跟各个阿拉伯国家征战不休,中东至今也看不到和平的希望。英国对于以色列的建国究竟是功还是过,已经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的了。
“历史不是考试,不可能总有一个正确答案”,这也许就是《圣经与利剑》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460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伊兰微微)
《圣经与利剑》金句:历史不是考试,不可能总有一个正确答案。
“人类为巴勒斯坦流的血,比为地球上任何地方流的都要多。”
《百万英镑》(小说)|百万英镑一直只是符号而已,没买到任何东西,却间接地带来了一切。
《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真实的牛顿和挂在教室墙上的那个很不一样。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一位彬彬有礼、识大体、知进退的帅才。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