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第7/15集:臭名昭著的皇帝|作为领袖人物,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统揽全局,运筹帷幄。
《罗马人的故事7:臭名昭著的皇帝》金句:
一个暴君的产生,除了他本身的性格问题,还有民意的促成;作为领袖人物,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统揽全局,运筹帷幄。
█ 四位皇帝
不受欢迎而有作为的皇帝提比略
凭良心说,提比略并不是一心想当个坏皇帝,至少一开始不是。
提比略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养子,与奥古斯都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提比略出身于共和时期流传下来的名门“克劳狄乌斯”家族。这是罗马帝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一个曾经拥有过28名执政官、5名独裁官、7名财务官、6名凯旋将军与20名次席凯旋将军的显赫家族。但是提比略从小是在困苦与忧患中度过的,因为政治原因,那时候他常常要跟着父母在西西里、亚该亚等地逃离敌人的追捕。提比略成年之后,在奥古斯都的看护下开始了他的军政生涯。在奥古斯都原定的皇位继承人相继意外死亡之后,公元4年,已经46岁的提比略正式成为奥古斯都的养子,也就是皇位继承人,到他正式成为罗马“第一公民”时也就是即皇帝位时,他已经55岁,到他79岁去世,一共在位23年。
奥古斯都在世时为提比略铺平了皇帝宝座前的道路,提比略在奥古斯都去世后无障碍继位,并把奥古斯都创设的“第一公民”身兼的权威与权力统统继承下来。但提比略知道自己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十分受欢迎的皇帝,为了巩固整治,他不得不极力保持“权力”,同时尽量削减自己的“权威”。
比如,在公文中,提比略将“提比略的神圣职责”改为“提比略的辛苦任务”,又把“遵从提比略的命令”改为“接受提比略的建议”。又比如,提比略拒绝有人提出的授予他母亲“国母”称号,同时也拒绝了元老院打算授予他的“国父”封号。再比如,他还下令禁止在公共场所设置他的塑像,禁止称呼他为“主人”的人再次使用这种称谓。以上的每一点,都让人感受到,提比略是个好皇帝。
如果找一个中国古代皇帝进行类比,我们不妨把提比略当作清朝的雍正皇帝:他们都是帝国的第三任,接任时都不太被看好,接手的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前任留下的“烂摊子”,都勤于政务,性格孤僻严肃,对女人和工作以外的事情兴趣不大……
有作为的皇帝提比略
巩固帝国政权:公共安全
没有一个统治者不希望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这不仅仅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就能实现,国内的公共安全更关系着人民是否可以安居乐业。所谓长治久安,其实是久安才能长治。
提比略在继位后不久大力推行的一项政策,就是不断完善罗马帝国的公共安全。你想,假如人们才迈出家门一步,就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国家的保障的话,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社会活动也肯定会销声匿迹,这种状况一定会使得人心惶惶。因此,提比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诸如偷盗、抢劫、杀害等行为全部列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加以明文禁。此外,提比略还将近卫军团士兵全部迁出市中心,屯驻到罗马东北部的常驻基地,执行类似于今天的警察的职责。
不断完善国家财政制度:紧缩财政
提比略对税收制度的理念较为坚持——绝不增加税款。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就产生了这样的议论:到底是只用维持现在的税收制度就可以了,还是应该上调各行省公民的税收比率呢?对此,提比略是这样回答的:“你们应该把他们当做是剪取羊毛的羊,而不是宰杀来食肉的羊。”
摆在提比略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财税制度的重建。提比略认为大规模的建设不宜过多,原因在于奥古斯都完成的工程可谓不胜枚举,仅仅维护这些建筑没有庞大的资金根本就不可能。
其次,提比略取消了对角斗这一类娱乐项目的资助。再者,取消了对资产不足的元老院议员的资助。最后,全面废除了以皇帝赏赐为名的补助政策。
当然,提比略非常清楚,这种紧锁的财政政策,必然招致各方的不满。
灾害対策
如果说最是铁着个脸、走高冷范儿的提比略对罗马平民冷血,这确是说不过去。我们来看看不招人待见的皇帝提比略在灾害降临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公元17年,罗马帝国的小亚细亚南部地区遭遇了大地震。而强震之后的火灾使得灾情愈发严重,震区的几个城市都遭遇了灭顶之灾。这些都属于元老院直接管辖的“亚细亚行省”地区,通常都要经过元老院的商讨才能拟定对策交付办理,然而在如今的灾情威胁下,拿出对策刻不容缓。提比略在获知灾情后,马上要求成立应急委员会,并要求委员会对他提出的对策进行及时的决断。这个对策包括:为实施紧急援助及重建基础设施,从国库拨出巨额资金进行救援;并且对灾区受灾的人民,免征行省税5年。在这些政策支持下,灾区人民三年之内就完成了城市复兴,并且在三年内就恢复了缴税能力。
由于提比略创设的灾害对策不止一次发挥了效用,即使是在后世的罗马皇帝党政期间,如果遇到天灾,还是沿用了同样的方法。
提比略的硬伤
虽然有默默无闻地努力,但是提比略还是很难获得民众的称颂,甚至还被后来的罗马史专家塔西佗冠以“残忍冷酷”的标签,划入“臭名昭著”的皇帝之列。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提比略的硬伤:情商太低。作为一国的最高统治者,他缺乏政治家的思维。
首先在政治上,作为一国元首,提比略在既没通知家人,也没通知元老院的情况下,自己悄悄地离开了首都罗马,隐居到了卡普里岛,而且这一去,居然十年都没有回到罗马,这十年间的一切政令全部是通过信件的形式来发布,虽然没有发生什么难以挽回的后果,但这仍然让元老院的议员们感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因为无论是谁,都会认为耳提面命好过被遥控操纵,没有谁愿意被当作木偶。
而在民间,因为两件事情的处理,使百姓们对提比略的评价也越来越差。
第一件大事就是被视为罗马英雄的名将日尔曼尼库斯英年早逝,这位日尔曼尼库斯一路东挡西杀,为罗马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重要的功绩是亲自率兵征服了日耳曼,他的名字的字面意思就是“称霸日耳曼的英雄”。日尔曼尼库斯在33岁时因病去世,举国哀悼,此时最应该出现在纪念现场的一国之君提比略却只是写了一封悼念信草草应付了过去,此举引起了罗马民众极大的不满,甚至还传出了是提比略害死了日尔曼尼库斯的小道消息。
第二件大事就是德高望重的皇太后——提比略的亲生母亲——莉薇娅去世了,罗马公民都以为在卡普里岛隐居的提比略一定会返回罗马参加祭奠仪式。因为从公私两个角度而言,他都理应亲自回罗马负责处理丧事。然而提比略让罗马公民失望了,他仍然没有回到罗马,只是写给元老院一封信函。上至元老院,下至贩夫走卒,所有人一致认为提比略冷血薄情,连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例外。提比略是个内心孤独的人,也许他并不期待别人理解他,他也不想去理解别人,但作为一个政治家,这绝对不是什么优点。
罗马帝国是由恺撒绘制蓝图、奥古斯都打下框架、提比略奠定基石,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提比略继承了奥古斯都的遗志,为巩固奥古斯都所架构的体制专心致志,殚精竭虑,所以之后无论有谁执掌天下,罗马帝国的基石已经坚如磐石了。
散财童子皇帝卡利古拉
如果说,提比略的硬伤是情商不足,那么年轻的继位者卡利古拉的硬伤就是智商欠缺了。
公元37年,从来没有任何一位皇帝向卡利古拉一样,在万民的拥戴下登上了罗马帝国的皇位。只因为卡利古拉身上流着开国皇帝奥古斯都的血,元老院就把罗马帝国象征性的尊称、最高军事指挥权以及最高行政权都授予这位未满25岁的年轻人,即,卡利古拉得到了:“第一公民”的称号、“皇帝”的称号,和“护民官特权”。
卡利古拉认为,一切都来的理所应当,也就坦然受之,其中包括提比略拒不接受的“国父”称号。
大快民心的皇帝
在极短的时间内,卡利古拉得到全体民众的支持,手握大权,荣誉等身。卡利古拉认为,获得平民的支持,这个皇帝才能当得长久。于是,卡利古拉做了几项让民众雀跃欢呼的大事。
卡利古拉废除了通称为“告密”的情报制度,对今后有此行为者严惩不贷。诚然,这个制度曾在罗马掀起过数次残酷的大清洗,废除一定大快民心;但是,没有人注意到罗马帝国各地向皇帝送呈报告的情报收集系统随之全面瘫痪这个弊端。所以说,因噎而废食,就会为体能的衰弱埋下祸患,甚至会危及生命。
卡古拉还废除了备受批评的税收制度。提起缴税,恐怕没有几个纳税人真心喜欢,减免税收最容易得人心了。卡利古拉以妨碍经济活动为由,宣布废止1%的营业税。这项税收是奥古斯都为了筹措防御经费而设置的,即使后来面对巨大的减税废税声浪,提比略也没有让步。卡利古拉在万民欢呼中,对替代税收的财源只字未提,或许他根本就没想到这一面。
花别人挣来的钱总是很大方。他有资本这样做,因为不受欢迎的先帝提比略为罗马帝国的繁荣夯实了基础,外无战事,国库充盈。
超级纨绔子弟败起家来勇往无前。卡利古拉用大笔资金支持受民众欢迎的决斗比赛和战车比赛,并修建了一座可以驾着四匹马的战车自由驰骋的私人比赛场所、圆角形角斗场。给人民带来欢愉,这当然不是什么过错,问题在于国家财政是否能够支撑起这些活动。由于卡利古拉赞助各种娱乐活动,提比略当初留下来的2.7亿赛斯特斯早就被挥霍一空。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卡利古拉就把皇帝的个人财产,以及国库中的库存挥霍殆尽了。随后,他虽然绞尽脑汁筹措资金填补财政漏洞,却已黔驴技穷。于是所谓的“仁政”也就走到了尽头。
暴君是这样炼成的
当初免除了营业税的卡利古拉想到了增加新税种,比如审判税、燃料税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遗产税。卡利古拉认为这是一项可以征收的税金,居然就强制罗马人在遗产继承人中加上他的名字。卡利古拉动手调整的结果,等于把手伸向罗马公民的钱包。人,一旦认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就会立刻翻脸,曾经的支持顷刻间作鸟兽散。自此,民众们对卡利古拉狂热的追捧日益降温了。
失败地发动一次战争,又铺张地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行省巡视,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了,所有这一切都结束后,卡利古拉就集中精力,使出浑身解数解决国库空虚问题。
卡利古拉首先想到的好主意就是“先对有钱人动手”。而元老院阶级正是卡利古拉指的有钱人。以“叛国罪”的名义,卡利古拉对元老院大开杀戒,甚至流放了他的两个妹妹。
既失民心,又被元老院贵族恨入骨髓,卡里古拉的结局是,登上皇位三年零十个月后,作为暴君被刺身亡。最悲剧的是,最喜欢受关注出风头的卡利古拉,罗马民众对于他的死反应冷淡,无人叫嚣把他丢进台伯河,也无人为卡利古拉流泪,他的骨灰甚至都没有安置在皇家墓地。
障碍卡利古拉智商的,正是他的格局。民意更多的是个人的利益诉求,一个领导者,如果仅仅是为了混个好人缘就很难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全局性的问题。通常时候,民意有一定的短视,如何在民意与国家利益之间取得平衡真的需要大智慧。
历史学家皇帝克劳狄乌斯
50岁的克劳狄乌斯当上皇帝纯属意外。卡利古拉被刺死当场,躲在角落里的克劳狄乌斯拎出来指定为新皇帝。他是提比略的侄子,卡利古拉的叔父。
克劳狄乌斯身有残疾,弱不禁风,身材矮小。童年是在同伴的恶作剧和兄长的庇护下度过的。因此,克劳狄乌斯在继位称帝后,在罗马帝国施政方面诠释了“不健全的身躯也可以孕育出健全的精神”这一理念。
在做皇帝之前,克劳狄乌斯是个历史学家,在历史典籍中,他看到了前车之鉴,也学到了宝贵经验。对于没有任何从军、从政经验的克劳狄乌斯来说,这是他的治国财富。但是也因为他的残疾和相貌,克劳狄乌斯内心严重的自卑,这也成为了他的一大硬伤。
兢兢业业
克劳狄乌斯拥有罗马精英阶层的抱负和责任感,成为罗马帝国皇帝后,他要将自己奉献给这个国家。克劳狄乌斯的当务之急,是重树因不足4年的卡利古拉统治而对元首制失望的民众的信任。
首先克劳狄乌斯宣布不再执行“叛国罪”,这一政策迅速赢得了元老院的支持。
其次是重整濒临崩溃的国家财政。重新征收被卡利古拉废除的1%的营业税,削减必要的经费开支,这一举措则赢得了民众的认可。
再有就是,收拾了卡利古拉留下的第二个烂摊子,就是在他在位的不到四年中萌生的一系列外交问题。比如罗马与北非、与犹太人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为罗马帝国争取了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
自卑致死
克劳狄乌斯虽然被扶上皇位之前毫无从政经验,但他是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以史为鉴他用极短的时间就理清了国内问题并有效解决了前任遗留的诸多欠帐。
然而,这样一位兢兢业业为罗马帝国效力的皇帝,他的声誉和生命却都葬送在了他的自卑与软弱上。
克劳狄乌斯不是一个能让周围的人产生敬畏之心的人,就算解放奴隶出身的秘书官也不把他当做一回事,女人们自然也没把他放在眼里。他在继位之前醉心于历史研究,继位之后又投身于国家治理。总之,女人离他越远越好,只要不打扰到他,对于皇后呈上的文件,他看都不看就签字。如果他只是个平民百姓,倒也能落得个清净,但是,作为皇帝,他的女人贵为皇后,放任自流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更何况她的两任皇后,一位爱慕虚荣、物欲与性欲膨胀,另一位则野心勃勃,窥觑皇位。第一任皇后为了私欲巧取豪夺、制造冤案、害人无数,令克劳狄乌斯的名声打了折扣;第二任皇后则为了自己亲生儿子尼禄能早日顺利登上皇帝宝座要了克劳狄乌斯的命。
其实害死克劳狄乌斯的,是他一生都没有走出来的自卑的阴影。他因为先天的身体缺陷,从小就在欺侮和同情中成长。生在皇族,却从来得不到任何人的重视,更不用说被尊重了。他对家庭不闻不问,以放手来逃避女人对他的不屑,用高强度的工作掩盖内心的自卑。即使贵为皇帝,他也左右不了自己自卑的心态。一个被不幸捆绑了手脚的人,一个无法从不幸中挺直腰板的人或团体,注定会拥有不幸的结局。
不靠谱的歌手皇帝尼禄
16岁的尼禄继位时面临的情形是,前任皇帝的摄政虽然没有大的建树,但并未出现极大的失误,因为出现政局不稳、财政拮据、怨声载道的情况。卡利古拉留下的烂摊子在克劳狄乌斯手中已经基本缓解。
“尼禄的五年”是被当时的罗马人称道的。
刚一继位,尼禄就面临战争的考验:帕提亚军队入侵罗马帝国的东方屏障亚美尼亚王国。尼禄在恩师大学问家塞内加的辅佐下,快刀斩乱麻地解决帕提亚问题。尼禄即位初期的五年既有塞内加的全力辅佐,又有很多提比略和克劳狄乌斯时代遗留的组织和人才,所以他的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甚得人心。
在国内,尼禄的经济政策是,其在位期间推动了三大改革:第一项改革是统一国库;第二项是提出全面废除间接税的议案;第三项是进行货币改革。这三项政策既得到了百姓的欢迎,也为他赢得了元老院的信任。
然而,喜欢标新立异性格太过自以为是,根本容不得任何人对他的批评、反感和仇视,因此经常产生偏激的倾向。为了将自己热恋的女人波比娅立为皇后,尼禄不惜杀死了自己的生身母亲,流放并杀害了皇后屋大维娅。对宠爱的第二任皇后波比娅恣意放任,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以至于他的近卫队长策划了对他的刺杀行动。这次刺杀尼禄的行动失败后,尼禄问参与刺杀计划的要犯为什么要背叛他。这位近卫军大队长回答说:“当你还是一个受人民爱戴的皇帝时,我敢说没有人比我更忠诚。可是眼见你大逆不道弑母杀妻,痴迷于竞赛,后来又热衷于唱歌,甚至沦落为纵火犯罪,我只希望你死。”他的这一番话,代表了治国精英和平民对尼禄的彻底失望。
高炉反叛,西班牙总督加尔巴起兵,元老院也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判他为“国家公敌”;当平民在运送小麦的船只上看到堆满改建角斗场的沙子时,对他彻底失望了。尼禄四面楚歌,在绝望与孤独中自杀。
尼禄自杀后留给罗马的,是一年半的混乱。
█ 结论
这四位被冠以“臭名昭著”名声的皇帝,都并非无所作为,尤其是提比略,为罗马的财富积累打下了根基,并且在位期间对国家兢兢业业,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也没有人会质疑克劳狄乌斯对罗马的忠诚和挚爱。他们激起民愤的是他们残暴的一面,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暴政一定会失去民心。另外,他们毫不顾及自己在民众中的口碑,也不介意自己是否能够得到民众的理解,认为只要我的所作所为是为国家好就行了,也为他们的声望打了折扣。
而卡利古拉和尼禄两位青年皇帝,则毁于政治心理的稚嫩,不会平衡私利与他利甚至公利的关系,在至高的权力面前无法控制自己的各种欲望,随之带来的是挥霍与残暴,以至于失去民心。而民意是把双刃剑,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变动性。没有理智的迎合、顺从,不仅导致国家败坏,最终失去的还是民心。
有时候,一个暴君的产生,除了他本身的性格问题,还有民意的促成。所以说,一个领袖人物,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对于周围的反对或欢呼,当有辨析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投其所好 ■
《罗马人的故事》第6/15集: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奥古斯都——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走近罗马帝国的民主和扩张,更加全面地了解那段生动迷人的历史。
《罗马人的故事》第4/15集:恺撒时代(上)|恺撒告诉你什么叫大器晚成。
《罗马人的故事》第5/15集:恺撒时代(下)|为什么说恺撒不论生于哪个国度,他都将是领导者。
《罗马人的故事》第3/15集:胜者的迷思|所谓“迷思”,不是来自外敌,而完全源于自身。
《罗马人的故事》第2/15集:汉尼拔战记|打败汉尼拔的是罗马人的顽强和坚韧。
《罗马人的故事》第1/15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500年的罗马创业史给我们的启示。
《海洋与文明》|海上战争、海上宗教、海上版图和海上贸易等多个主线。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