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文明》|海上战争、海上宗教、海上版图和海上贸易等多个主线。
核心书摘
《海洋与文明》是一部海洋视角的世界史。作者从海上战争、海上宗教、海上版图和海上贸易等多个主线讲述了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利用海洋、河流与湖泊进行交流互动、置换商品、传播物资与文化的过程。该书视角独特,严谨有据,富有说服力地论证了海洋如何构成了一条通向现代世界的路径。
关于作者
林肯·佩恩,美国著名海洋史学家,供职于缅因州海事博物馆。自2006年起,林肯担任莱顿大学国际欧洲扩张与全球关系史研究杂志《行程》的主编,至今已出版多部获奖专著,发表论文、书评百余篇。
学什么?如何解读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
陆地和海洋从来都不是两个单独的个体,这注定了海洋与人类的文明无法分割。哥伦布航海打破了世界的格局,“郑和下西洋”是明代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海洋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呢?为什么占据了海权的国家往往能成为世界的霸主?
《海洋与文明》一书称得上是一部百科视角的海洋史。该书包括丰富的史实与细节,引人入胜地叙述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旨在揭示,人类“乘船走向海洋”的冲动是文明诞生的开端。个体、民族、国家等形成文化的重要因素通过水路相连,在塑造历史的同时也造就了辉煌的文明。
你还会发现
· 中国与海洋史的关系;
· 海洋文化有哪些特定因素;
· 海上航线是如何变迁的。
一、谁才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先驱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你很容易联想到“福建人”。福建沿海到处都有拜妈祖的风俗,福建人能够代表古代中国对海洋资源利用的最高水平,而其中的闽商则迈出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第一步。
闽商,是福建商人的简称,这个群体曾被誉为华商第一族。当代著名的闽商也很多,时代稍微久远一点的,有以一己之力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先生;近一点的,有著名的玻璃大王曹德旺;现在正在舞台中央的,有创办美团的王兴,今日头条的掌舵人张一鸣等等。
闽商的社会价值观,能够明显表现出与内地商人的差异。他们的视野通常更开阔,像曹德旺,就是第一批走向国际的民营企业家,他从1995年就尝试国际化,到2017年,就已经在海外投资了近100亿元人民币。
要了解海洋,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地理条件:临近大海。福建靠海,而且人均耕地面积很少,所以福建人只能靠经商、靠拼搏。
福建有一首歌特别流行,叫《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敢于冒险,这就是闽商与其他商帮最大的不同。这种精神支撑着福建人在几个世纪前,面对一片茫茫的海洋,迈出生死未卜的谋生之路。
可以说,与欧洲那些老牌殖民国家的出海经历不同,中国海洋文明的代表者既不是统治阶层,也不是精英阶层,而是生活在中国东南海滨、以海洋贸易见长的老百姓。
闽人崇商盛于元代。唐宋时期,迁徙的闽人为了谋生从家乡带着丝绸、瓷器、茶叶、纸、手工艺品等特产,搭商船从泉州出发,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之后几百年,通过丝绸之路,闽商创造了东渡日本、北达欧亚、西至南北美洲、南抵东南亚各国的辉煌历史。
中国茶叶享誉全球,就是闽商的功劳,其中有很多机缘巧合的传奇故事。
16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中国茶叶——“正山小种”,这种红茶是在烘焙过程中,发生事故而意外创制出来的,当地人根本不愿饮用这种口感怪异的茶叶,便在茶市贱卖。一位茶商廉价收购了之后,准备沿海上丝绸之路出海碰碰运气。他驾船趁着10月和11月的季风到了巴达维亚,也就是现在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在这里与西来的荷兰商人贸易。
此时荷兰已是一个海上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物色贸易目标。也不知道这位商人当时如何说服了荷兰人,最终荷兰人不仅接受了“正山小种”红茶,还给出了不菲的价格。获利的闽商于是返回家乡继续订购“正山小种”,并逐渐形成一个从中国到欧洲的完整贸易网络。
这条畅通的贸易网络,使“正山小种”红茶成了西方世界的宠儿,并伴随着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传播,逐渐形成了红茶文化,而红茶也成为今天世界上年消费量达9000亿杯的世界第一大茶类。
二、为什么中国会错失航海时代
闽商的海上谋生之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中国的原始航海也是从岭南一带的先民们操控自己建造的简易平底船,摸索海上渔业生产开始的,从世界范围来看,这应该是相当早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呢?
中国不但没有获得海上霸主的先机,还被远远甩出第一梯队,直到鸦片战争时才狼狈地被列强用海上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这一切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从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与民族特征说起了。
首先,中国的皇帝很“聪明”。他认为自己的国家位于世界的中央,只要防范好北面和西面的陆路攻击,就可防范风险,因此才一代又一代地花了几百年时间修建长城,用来对抗西北游牧的铁骑。而南面和东面的海域,皇帝面朝茫茫的海域,很有安全感和满足感:地大物博的中国啥也不缺,更不需要外来贸易带来的便利,因为我们辽阔的土地上什么都有。
通过阅读《海洋与文明》这本书,你就可以意识到,“聪明”皇帝的想法是十分短视的,越是商业发达的国家,对海洋越重视。中国从权利的最顶层就是那样的想法,所以商业不可能得到足够重视,事实上,中国文化对商业的鄙视由来已久。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把商人和小人看作同一路人,这种观点,就导致了人们在心理上普遍存在轻商思想。
其次是,中国的商人们也很“聪明”。他们算过一笔帐:虽然海运比陆运省钱,但是它对技术的要求也高啊,前期还要造船或租船,投入也大,更重要的是风险巨大,动不动小命就没了,所以还是不要干了。
所以说,古代中国的精英阶层并不是因为缺少资金或技术而不去航海,而是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安全”而放弃了效率与利润。这个观点,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得到印证:中国虽然放弃了海洋时代,但开启了运河时代,因为运河省钱又安全。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古代也大力开发运河用于灌溉和运输,而且由于中国境内河流数量众多,流量和长度也都相当可观,这些大江大河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另外,运河也常常被用于运输军队和各种军需物资,实现帝国的扩张。我们来看看秦始皇是如何开发运河的强大运力,征服百越的。
百越是古代对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的统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征服岭南地区的百越战争是最艰难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平定岭南的时候遭遇挫败,主要原因是距离太远,后勤保障供应不及时。为保证后勤补给,秦始皇命令开凿灵渠以连通湘江和漓江。灵渠虽然只有三十多公里,但是它在战略上的价值却实在是太高了,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联通了起来,当灵渠修通之后,大军和后勤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水路直达岭南,整个岭南地区也很快就被秦始皇纳入了帝国的版图之内。
灵渠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军事上,它还对排洪泄洪、农田灌溉等民生和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2018年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个名录可是有着世界灌溉工程的诺贝尔奖之称的。
另一位精力充沛的君王隋炀帝,虽然奢靡无度,声名狼藉,但不可否认,他下令建造的京杭大运河,联通了北京和杭州,为后世奠定了良好的航运基础,大运河的贯通还可以高效地运输军备、粮草、军队等,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使中央在武力上控制全国各地变得十分便利,所以后世也有人评价隋炀帝是“过在当代,功在千秋”。
你看,中国人对内河是多么的热情,但是我们在内河上的投入,与在海洋上的投入几乎是成反比的。由于惧怕冒险以及儒家保守思想的作祟,中国没有抓住航海时代的黄金时期,也没有以航海为导向调整国民发展结构。
尽管如此,内河和运河的开发利用也仍然促进了国内的稳定和疆域的扩张,同时,内河的利用使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关系逐渐密切,财富的积累使国内精英阶层可以享受东南亚的进口物产,而宗教的兴起以及对宗教物品的需求,刺激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半岛和日本之间的贸易。这些表象在清代以前,都掩盖了我们不重视海洋留下的隐患。
而此时,中国的精英阶级们还不知道,有一群远道而来的人,从欧洲出发,驾船过印度洋,从马六甲海峡穿过南海抵达越南马上就要上岸了。这些人到底有什么意图?在当时还难以判断,不过,时间证明,这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要了解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欧洲战争以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告一段落,此时有两个因素驱动着英国人在海洋上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前面我提到了中国红茶,当时英国人已经爱上了“正山小种”红茶,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为此支付大笔白银;第二,英国人急切地希望取代中国人,成为东亚和东南亚主要的中间商。但是从1805年至1820年之间,在东亚和东南亚水域活跃的中国商船,是东印度公司商船数量的三倍,也就是说,英国人是远远落后的。
眼看原本要进自己口袋的白银流进中国人的钱袋子,英国人眼红得要滴血,努力想扭转这种贸易逆差。后来,他们终于在孟加拉寻找到了一种长相酷似烟叶子,但会让人极度依赖的植物,这就是鸦片。至此,东印度公司商船络绎不绝地向中国人供应这种东西。短短30年间,吸食鸦片造成中国人体质下降和白银流失,“东亚病夫”的称号成为洋人嘲笑中国人的固定说辞。
随后的故事可能中国人都不陌生,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东印度公司只派遣4000多名英国士兵和16艘战舰,就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这样的战绩引来了群狼,法国人、美国人于1844年获得了同样的特权,德国人、俄国人和意大利人马上闻着肉味也来了。
靠海不但没有吃海,还被海上来的野蛮人痛打。可以说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被来自海洋的飓风反复吹打的历史,由鸦片引发的阵痛最终一步步导致了清王朝的崩溃,直到20世纪中期,中国人才逐渐从“海难”的威胁中走出来。
三、为什么欧洲能成为海上霸主
那另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在海上称霸的是欧洲人?
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这些人卷毛蓝眼高鼻,身上还有浓密的体毛,像是没有进化完全的“猴子”。他们最初就是来和中国人做生意的,用成船的香料、胡椒、药材,换中国人手中的瓷器、丝绸和茶叶,但后来为什么这些“猴子”就成了自己命运的主宰了呢?这和欧洲人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翻开世界地图,地中海就像欧洲诸国的“棋眼”。从先天条件上来说,欧洲所环绕的地中海海域的确具有全世界最优越的条件:不仅优良港湾和岛屿众多,而且距离埃及、两河、希腊等文明中心都很近,由此可以产生频繁的海上活动。
欧洲的文明曙光最早出现在克里特岛这样偏僻的海岛上,其实是有道理的。克里特岛是希腊的一个偏僻岛屿,位于地中海的东部,在当时繁忙的海上联系中,克里特岛可以说是当时欧洲地理位置最佳的地方,足可成为繁忙的海洋贸易网络的稳妥落脚点。海洋给它带来财富与力量的同时,还确保了它的安全:即便到近代,在这里投放兵力也很困难,因而这个欧洲最早的文明是一个不设防的城邦。
随后诞生的雅典帝国更明确了自己的海域地位,帝国通过直接的海上贸易获得巨额财富,并能够凭借海军保障这种优势。而这无疑就是欧洲近代“海商复合体”的前身,也就是军事和商业的复合体,这是海上贸易与海权力量彼此支撑的一种社会结构。而闽商最初发展艰难而缓慢,最终无疾而终,用历史学家的评价,源于闽商是中国“无政权保护的商人”,得不到国家军事力量的保护。
海洋文明对一个国家的改造程度如何?可以看看国民的财富结构,以及海洋活动与国家政体的合作深度。注意这个对比:1378年,当威尼斯被热那亚舰队封锁海口时,整个城邦几乎立刻陷入危亡,但当几个世纪后爆发的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封锁中国沿海时,绝大部分自给自足的中国人根本没感觉。
更加形象地说:希腊和英国人是海洋居民,罗马和中国人是陆地居民。换句话说:一个民族更依赖马车还是轮船,取决于经济、工业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
还是回到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欧洲能迅速抓住海洋文明的黄金时代?我们不妨听听英国学者伊斯特凡·洪特所说的“倒序”发展模式:欧洲是从长距离贸易开始,随后逐渐发展出国内贸易,最后才在很晚的时候创建了生产农业,其顺序与世界其它地方,尤其是中国恰好相反。显然,这一不同寻常的模式,谜底就是“海洋”二字。
长距离的海上活动使得整个社会围绕着这种活动自发重组结构,为了得到利润,欧洲人不断向外开拓,前往遥远而陌生的陆地,由此建立起与不同国家和人群之间的联系。
当我们翻开欧洲称霸海洋的历史时,有人总会好奇:为什么中国要拿珍贵的瓷器和丝绸去换欧洲人手中的香料,而且,这些香料还不是原产于欧洲?
香料,是欧洲商人敲开东南亚港口最受欢迎的礼物,这些香料并不是欧洲原产,而是来自印度尼西亚以东的香料群岛,这些香料为欧洲统治者带来了巨额财富,也成为其统治权力的重要支撑物。在15世纪之前,香料对亚洲商人并不具有任何吸引力,而欧洲商人在利益驱动下,不断教育用户,使得香料以及香料群岛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这些香料主要是丁香和肉桂,这些植物对生长环境有严格要求,传说,“肉桂树必须能闻到海风,丁香树必须能看到海水”,同时还需要精心培育,否则无法存活。这两种在南亚很普通的香料在欧洲商人的口中,就摇身一变,从普通的药用或者烹饪之物,变成了长生不老的万能药品和催情致幻的灵药,这恰恰迎合了中国皇帝与贵族求仙炼丹的需求,巨额利益由此产生。
在香料给亚洲人洗脑之前的7到11世纪之间,印度洋上水手频繁活动,促进了跨区域市场的成熟,而这是全球化过程中很重要的进化里程碑。全球化,用时髦的语言来说,是一个互相依赖的密集网络搭建的过程,某一个局部地区的活跃可以引发连锁的反应,造成全局的结构变动。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海洋贸易引发全球化政治整合的觉醒时期。
读懂了这本书,你就理解了虽然现在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非常紧张,但是谁都不愿意看到全球化走回头路。在这个强国群起争雄的世界,国家之间激烈对抗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正成为常态,可是大家依然需要通过贸易、投资和地区组织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新海洋文明的核心。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华为总裁任正非的了不起。2019年华为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多重封锁,但是任正非在多次访谈中,都体现出了杰出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海洋文明思维。他一方面强调,自力更生将让华为减轻对美国供应商的依赖度;同时又说,华为要解决在西方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观,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他们,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情绪,技术进步要依靠全球创新力量。
这是非常清醒的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海洋史从来伴随着的都不是浪漫。在这里,曾经有最直白的自然与人类的博弈,人类曾经前仆后继,用生命描画了海洋史上闪耀的时刻:比如说葡萄牙人的先西后南从而避开逆风区,绕过好望角;比如说麦哲伦环球旅行;比如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比如说复合式发动机的出现彻底将人类从帆船时代解脱出来。
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如同《泰坦尼克》所描画的牺牲。如今,围绕海洋文明,博弈的主体已经变成了人与人,但是残酷的程度并没有减弱,闭关锁国,只会重蹈覆辙。
总结
以上就是《海洋与文明》这本书的重点内容。
这本书告诉我们:
第一,人类历史的相当一部分与人类自身是否拥有出海口密切相关。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深受航海事业影响的时代,但是对这件事重要性的认识,在过去两三代人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差不多 180 度的大转变。
第二,那些伟大的开辟新航路的动作,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壮举,而且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伟绩。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各个区域之间毫无联系,而经由冒险家的努力,地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成为可能。
第三,遗憾的是,中国曾经在这个故事中缺席了,但不能再错过海洋贸易引发全球化政治整合的觉醒时期。
《海洋与文明》这本书以丰富详实的史实与细节,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的船舶制造、海上贸易、海洋探险、人类迁徙、海军战争等诸多主题的讲述,告诉我们:海洋史是世界史的一个分支,海洋史从本质上说就是海洋文明史。
书中充满了对先民们面对未知海洋时的勇气和探索精神的赞美,同时还穿插讲述了很多生动有趣的航海和船舶知识,并配有大量精美插图。由于篇幅和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只重点讲述了书中与中国有关的两个重点话题,对海洋史或航海和舰船知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原书精读,相信你一定会大呼过瘾。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462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闫燕)
《海洋与文明》金句:海洋是一个无情的对手,对其应该怀有敬畏,而不是一意征服。
现代社会的海洋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海洋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现代世界,乃至人类的现代社会生活。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