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阶平传》|两个造福全人类的颠覆性判断。
《吴阶平传》
1999年冬季的一天,天气很冷,吴阶平家里,电话铃一直响个不停,却始终没有人接听。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泌尿外科医生,有急事找很正常。不过这会儿却不是因为病人,而是因为这一年的1月22日,是吴阶平82岁的生日。
吴阶平在医学界奋斗了半个多世纪,治愈病人无数,桃李满天下。生日前几个月,就有各种礼物陆续寄来,比如一尊石雕、一个花篮、一块刻着名字的纪念牌,等等。不管是什么东西,表达的都是对吴阶平的由衷感激。
但生日这一天,吴阶平没在家,他仍在繁忙的工作中奔波。他将他的生命和医学事业紧密连在了一起并乐在其中。即便年事已高,体力已大不如前,但工作习惯从未改变,始终奋战在临床和科研第一线。
从立志做个医生,到做个好医生,再到成为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吴阶平对中国现代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今天要读的这本书《吴阶平传》,给出了详尽的答案。这本书对于全国医务工作者在工作方法的精进上尤其有启发。
一、是肾结核,还是肾积水?
想做好医生,第一步当然是好好学习。1933年,吴阶平承载着父亲的期望,从中学保送进了协和医学院的预科。当时,协和是全中国最好的医学院。1947年时,他还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过。学习刻苦,专业知识就过硬。而且,吴阶平还非常的谨慎细心。在从医生涯里,他一直都尽自己最大所能,为患者消除疑虑,解决病痛。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结核病非常普遍。吴阶平作为泌尿外科医生,最常见的是肾结核。当时,单侧肾结核只要手术切除一侧肾,积极治疗,还能靠另一侧肾生存。但如果双侧都是肾结核,而且已经是晚期,就等于宣判了死刑。
可是,等吴阶平到了临床诊治阶段,却发现双侧肾结核的诊断方式有问题,里面很可能有漏洞。因为他遇到了这样一个病人:病例上写明,这个人左侧肾结核,右侧肾无功能。按一般判断,很可能是双侧肾结核,没救了。
诊断过程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肾脏患了结核,会蔓延到膀胱。尿里或者膀胱中检查出有结核菌,就说明病人有肾结核。可这种方法,确定不了肾结核是单侧还是双侧。要分别检查两侧情况,就要从两个输尿管里分别取出左肾和右肾的尿样,检查是否有结核菌。可是,吴阶平遇到的这个病人,病情特别严重,膀胱溃烂,找不到输尿口,无法插管。
过去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依此判定病人患有双侧肾结核,无法挽救了。可吴阶平没有这么做。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难道就这样判病人死刑?右侧肾无功能,一定是结核造成的吗?
有了这样的怀疑,吴阶平马上到协和医院去查阅病例。他发现,238个肾结核病人,一侧有肾结核时,另一侧都会有一点肾积水。这一下,吴阶平想到了另一种可能:肾积水严重了,也会引起肾脏无功能。可是积水跟结核不一样,肾积水是完全可以治疗的。
发现了这些,吴阶平又马不停蹄,进行进一步研究。他千方百计找来了一些尸体,进行解剖研究。这些尸体都是因肾结核而死亡的病人。可是吴阶平发现,好几例“双侧肾结核”死亡病人,实际上只是一侧肾结核,一侧肾积水。
他所遇到的那个病人,很有可能也是一侧肾结核,一侧肾积水。只不过肾积水严重,引起了右侧肾无功能。如果是这样,病人就有救了。这个发现,让吴阶平深感欣慰——这是个重大突破。
可是,突破归突破,临床实践可没这么简单。肾积水应该做穿刺,把肾里的尿抽出做检查。但万一是结核,穿刺就容易散布结核,使病情加速恶化。医生应不应该冒这个险呢?吴阶平非常果断:必须冒险。双侧肾结核等于死刑,还有什么比死更严重的?做穿刺还有一线希望。
病房里,医生护士们在病床旁围了一圈。大家大气都不敢出,就看着吴阶平手里的针。吴阶平小心翼翼,双手没有一丝抖动,将穿刺的针头扎进了病人的身体。扎进去的那一刻,大家的呼吸好像都静止了。
随着针筒慢慢往外吸,有的人忍不住发出了惊叹的呼声,因为抽出来的是透亮的液体。果然,显微镜检查没有炎症的迹象,注入造影剂拍X光片,也清楚显示就是肾积水,没有结核破坏。也就是说,吴阶平的判断是对的,病人有救了。
后来,吴阶平又接诊了一个女患者。这个病人左肾肯定是结核,右肾无功能,输尿管口非常窄。吴阶平在给她做膀胱镜检查时,将管子插进了通向右肾的输尿管口,做了造影。果然,不是肾结核,是因为输尿管口狭窄,引起肾积水,引发右肾无功能。
1954年,吴阶平结合实践与研究,发表了学术论文《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大量数据表明,每年因为被诊断为“双侧肾结核”而死亡的病人,有13.4%实际上是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他们完全有生存、康复的希望。因为吴阶平的这个发现,此后国内每年都有几千名病人从死亡线上被挽救回来。
二、是肿瘤,还是增生?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吴阶平进行医学研究的方法。在研究单侧肾结核还是双侧肾结核这个问题上,他反反复复思考,前前后后求证,一步一个脚印,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后来,他又花了17年时间,潜心收集和研究,确立了一个新的病种,这种病被称为“儿茶酚氨症”。
儿茶酚氨症,就是“肾上腺髓质激素症”。肾上腺位于肾脏之上,左右各一个,由表层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构成。肾上腺最常见的几种病,有肾上腺皮质的肿瘤、增生,或肾上腺髓质的肿瘤,医学界原先认为,肾上腺髓质没有增生。
1960年的一天,同仁医院院长请吴阶平会诊,为一名患“嗜铬细胞瘤”的病人做手术。所谓嗜铬细胞瘤,就是肾上腺髓质的肿瘤。奇怪的是,手术中没有见到嗜铬细胞瘤,但两侧肾上腺都显得很饱满,一侧更为显著。于是,吴阶平切除了病人显著饱满的一侧,并从另一侧也取了一块组织。病理检查证明,两侧都有明显增生,但又不像是皮质增生。
这是吴阶平从没听说过的一种病变。发现了问题以后,吴阶平立刻跑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发现了4份类似的报告,记录了6个这样的病例。原来都认为是嗜铬细胞瘤,经过尸检才证明是髓质的增生。可见这是罕见病例,也没有受到医学界重视,没能确立为一种疾病。
吴阶平想起了他读书的时候。在协和医学院时,他就酷爱医学家的传记。他记得自己曾看到过美国现代神经外科之父柯兴(Cushing)的传记,传记记录了柯兴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的经过,这种病后来就以柯兴的名字命名,被称作“柯兴氏症”。柯兴的研究成果,是在见到两个病例之后,追根究底才得出来的。
看到过这种病例的,应该不止柯兴一个,可柯兴勤于思考,敏锐果敢,经过研究,发现了这种病症。吴阶平想到这些,深受启发。于是,从1960年到1977年,吴阶平历经17年,收集病例,确认病症。因为罕见,所以积累病例需要漫长的时间,吴阶平没有焦躁。等治疗了四五个病例时,他已经有把握,能够确认这是种新的病症——肾上腺髓质增生。
到1977年,吴阶平一共收集到17个病例,写了题为《肾上腺髓质增生问题》的英文报告。其中15例在手术后都有明显好转。
1983年,在第30届国际外科学会上,吴阶平作了《有关肾上腺髓质增生问题》的报告,并介绍了术后长期随访的情况。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震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学术界承认了这个疾病的存在。因为中国不主张突出个人成绩,不喜欢用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所以这个病只有一个英文名称:儿茶酚胺症,也就是肾上腺髓质激素症。这对世界医学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贡献。
技术高超,医德更高超,这就是吴阶平。1983年5月,66岁的吴阶平走马上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在这过程中,他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临床经验,无私传授给了学生们。比如,进行研究,必须熟悉前人的工作,而且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比如,要重视实验,认真分析,结论必须是实践、思考与知识的结合,等等。
从临床到教学,多年来,吴阶平马不停蹄,四处奔走,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医学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11年3月2日,吴阶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拆书人:蔡君庆)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