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如何理智面对舆论引导?
核心书摘
本书是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其中的观点更是如今新闻传播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作者李普曼剖析了影响舆论形成的因素以及舆论可能带来的理解偏差。首先,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事实真相往往是经过简化或是主观修改的,因此,公众受到扭曲的真相影响,舆论也会逐渐偏离事实本身;其次,舆论同样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刻板印象的误导下,公众的认知往往会产生偏差,因此舆论风向也会产生偏差。所以,为了避免陷入舆论困境,这就要求越来越多的能够冷静分析的专业人士参与到事实的传播和把控中来,减少后真相的出现。
关于作者
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政论家、新闻记者、专栏作家,曾于1958年和1962年两度荣获普利策奖。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
译者常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寒,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理智面对舆论引导
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舆论在某些层面上的“不靠谱”,那么在面对这些引导性极强却又有很大偏差的的舆情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被公众舆论牵着鼻子走呢?首先,要跳出舆论场,也就是脱离拟态环境用全局的视角看待事件,多方了解事件全貌;其次,减少舆论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减轻刻板印象和晕轮效应的影响,不因为个人好恶来看待舆情中的人和事,公正客观地看待事件。面对舆论引导,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听取多方的意见,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切忌人云亦云。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拟态环境;
· 什么是刻板印象;
· 如何打破舆论困境。
一、别让“拟态环境”骗了你
首先,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别让“拟态环境”骗了你。
在了解什么是拟态环境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寓言故事:有一群囚徒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地下洞穴里,脖子和脚都被牢牢锁住,所以只能呆呆地看着前面的墙壁。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光和囚徒之间,有人操纵着木偶在表演,火光把木偶的影子投射到前面的墙上,因为不能转身,这些囚徒一直坚信自己看到的影子就是全部的世界。当他们被解救出来看到洞外的真实的世界时,大多数人反而认为洞外的“真实”才是幻觉,所以不能接受真相。这就是柏拉图《理想国》里的洞穴寓言。
柏拉图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的影子。”洞穴寓言里的囚徒看到的明显不是真实的世界,却坚信那是真实的世界,而囚徒坚信的那个世界,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拟态环境”。作者李普曼认为,人和真实环境之间还存在着由大众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简单说,拟态环境就是现实世界在人脑中的再现,只不过这个再现的图像,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经过大众媒体加工、重构后虚构的环境。
既然大众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是虚构的,显然也不怎么靠谱,那人们为什么还要依赖它呢?其实在两三百年前,人们并不依赖大众媒体,因为那时候的人绝大多数都生活在乡村,乡村那一亩三分地就是很多人一辈子生活的世界,而村子本身就那么大,想知道什么信息,和别人聊聊就行了。
但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知道自己身边发生了什么已经很难在社会中存活下去,这时候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我那就是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亲自了解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一切,而大众媒体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会把世界上的信息整理好了,送到你面前。
不过大众媒体也有自己的难处,一张报纸的版面就那么大,一个电视频道每天最多也就能播出二十四小时,而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新闻,根本不可能完全写进到大众媒体里,所以就需要记者和编辑对一天发生的新闻进行筛选,把最有价值的信息呈现出来,而编辑、记者们在筛选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观的情况,这种主观反映在两方面,一是过分简化,二是人为干预。
过分简化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往往非常复杂,但媒体在报道时为了让人更容易理解,就会尽量把逻辑简化。
很明显,这种简化让人们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由此可见,拟态环境的存在是造成非理性舆论的罪魁祸首。
二、“刻板印象”让我们对事实视而不见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人们没有能力直接了解现实世界,只能退而求其次地依靠大众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这拟态环境往往会过分简化信息,还会受到权力的干预,导致信息的扭曲,让我离真相越来越远,拟态环境也就成了非理性舆论的罪魁祸首。除此之外,作者李普曼认为,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导致非理性舆论,那就是刻板印象。
一提到上海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精明;对内蒙古人的印象就是千杯不醉;四川人都能吃辣,广东人什么都敢吃等等,其实这些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最早就是由作者李普曼提出来的,指对于某一特定人群的固化印象,只要一提到这些人,脑海中就会自动浮现这群人的固化印象。
既然我们都知道刻板印象会影响判断,为什么刻板印象还是这么根深蒂固呢?因为刻板印象可以节省我们的认知成本。面对庞杂的外部世界,我们的精力和能力有限,调用刻板印象就成了认识世界的捷径。
不过刻板印象也不是凭空瞎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外部环境和刻板印象之间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吃垃圾食品是会导致肥胖,德国制造也一向对质量把关很严,所以为了节省精力,大脑一定会第一时间调用刻板印象。总的说来,刻板印象大大节省了我们的认知成本。
虽然我们认知世界离不开刻板印象,但是如果不加批判地固守刻板印象,就会让我们对真相视而不见。就像作者李普曼所说:“刻板印象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被支持这种刻板印象的事实所吸引,对于和它抵触的事实,会视而不见”。
这种视而不见体现在信息的筛选上,刻板印象让人们只关注自己想看的信息,主动屏蔽那些不想看的信息。现在有一种“猜你喜欢”的算法就很好地抓住了刻板印象这个特点,这种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偏好,推荐用户想看的内容,最后用户看到的就都是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内容了,时间长了,视野会越来越窄。
就跟算法一样,人一旦形成了自己的刻板印象,就会选择性地去看符合这种刻板印象的信息,而形成的舆论也是建立在这种刻板印象之上的,这就造成了舆论的片面性。
由此可见,刻板印象是造成非理性舆论的第二个罪魁祸首。
三、打破舆论困境需要精英治国
前面两个维度的内容我们可以高度概括成“拟态环境、刻板印象”,正是因为这两件事的存在,导致了舆论的不理性,所以作者李普曼坚定地认为,社会的良性运转不能靠民众和舆论。
这对于美国的民主制度来说,可以说是一记当头棒,经典民主理论的拥护者坚持认为,公众舆论会自发地产生出一种理性的正义感,这种观念起源于经济学,算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的模仿和延伸。
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认为,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维持市场的稳健运行。而民主主义者根据这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理论,他们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也存在着一只类似的看不见的手,他们相信,只要人们可以自由交流,优质的观点最终一定会淘汰劣质观点,这样一来,人们最终还是会通往真理的。
但本书的作者李普曼却非常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经典的民主理论只是看上去很美好,一旦运行起来就会有种种弊端,甚至根本就无法实现,因为绝大多数选民一辈子生活的环境都十分单一,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有限,大部分是建立在几份报纸、几本小册子、几次政治演讲和一些街头议论上的,李普曼不相信选民可以靠从这些渠道得来的知识,就参与金融、政治、战争、和平等国家问题。所以,李普曼在书中直接指出:这种依靠舆论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一定会出问题。
那么,既然舆论靠不住,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又该向谁求助呢?前面我们提到,舆论之所以靠不住,是因为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的存在,所以,作者李普曼认为,能够处理公共事务的人,一定要至少具备两种品质:第一,他能够逃脱拟态环境的限制,尽可能全面完整地了解事情的真相;第二,他还能够剔除自己的刻板印象,尽量公正客观地面对问题。那么,社会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存在呢?李普曼在书中指出:有,那就是社会精英。
李普曼的设想,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社会精英,也就是独立的专家组来对公共事务进行评判,因为这些人既拥有专业知识,还能秉持科学的态度,比舆论靠谱太多了。
随后,李普曼还设想了一种情报机构,他认为情报机构是一种可以有效记录客观环境的方法,可以把环境中不可见的部分呈现给决策者,也能把复杂的环境简单化。在情报机构里,专业人士负责搜集和整合事实,但是提供给决策者的信息,是不能掺杂个人假设的。因为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注入了过多的情感,就会当局者迷,就会只关注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从而忽视了那些“应当”看到的东西。
所以,简单来说,李普曼的政治思想核心其实就是四个字:精英治国,而精英的存在,就是为了用自己的清醒去唤醒更多人的清醒。
就像《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的:“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在“后真相时代”,唯有保持清醒,才能打破受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影响的舆论困境,剥开迷雾,看到真相。
总结
以上就是《舆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李普曼从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这两个视角分析了舆论不靠谱的原因,进而提出“依靠舆论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也不太靠谱”的观点,既然民主制度不靠谱,那社会到底该依靠什么来运转呢?李普曼在书中给出了答案:可以依靠社会精英,实现精英治国。
我们都知道,在整个美国历史中,民主制度都被视为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李普曼这么直接跳出来一顿棒喝,自然会引起不少质疑,很快,他的“对手”就出现了,这个人就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约翰·杜威。杜威不认同李普曼提出的精英治国的思想,他一方面同意李普曼说的,民主制度的健康运行需要公众具备充分的公共知识和洞察力;但另一方面,他坚持相信,大众媒体完全可以胜任教育公众这个角色,媒体通过传播知识,也最终能够把公众连接成一个“大共同体”。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舆论》这本书的确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严谨的学术作品,但它依然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美国传播学研究,因为《舆论》这本书提出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公共事件的认识,完全要依靠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拟态环境”的观点,在50年后,被美国的两位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证明了,还由此发展出了一系列20世纪最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所以这本书的价值不容忽视。
读完这本书,我们得承认:有时候舆论会被操纵、会失去理性,但请不要悲观,作者李普曼在书的最后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腐败也有清廉,有混沌也有奇迹,有弥天大谎也有不惜一切去戳穿谎言的人。”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2295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一苇)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