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陈云传》(下)|无惧风浪,坚持真理。
《陈云传》(下)
无惧风浪,坚持真理
没有高等学历,陈云从商务印书馆的学徒开始投身工人革命,一步步成长为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近代史和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主编的《陈云传》分为上下两侧,上册讲述的是陈云从出生到解放初期的早期革命生涯,下册则从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写到陈云晚年的工作生活,呈现了他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
一、坚持真理也勇敢
建国后,陈云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勇气。195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反冒进”提出了激烈的批评。
毛泽东认为,1956年反冒进“扫掉了多、快、好、省”,“还扫掉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建设速度上的反对急躁冒进同阶级斗争、“右倾”挂起钩来。
“反冒进”原本是稳扎稳打,不把速度作为唯一指标。批评“反冒进”,实际上就演变成了“大跃进”。为了推动农业“大跃进”,各地先后提出农业跃进的目标,所提粮食生产指标越来越高。
对于“高产卫星”的宣传报道,陈云没有盲目乐观,也没有完全肯定。捷克驻华大使谈到《人民日报》对粮食亩产量的报道,陈云说:那样的亩产“是一些试验田,大多数合作社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
时任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根据毛泽东指示,将1958年钢产量指标翻了一番。陈云对此也不以为然,他对王鹤寿说:“你怎么这么轻率!”
面对“大跃进”问题,陈云忧心忡忡。在基本建设“大跃进”中,许多人一味追求速度,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严重工程事故频发。
陈云在《红旗》杂志发表《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阐述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他反对片面图快而不顾质量,说:“基本建设是有关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在质量方面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1958年的“全民炼钢”运动,把钢产量定为1070万吨,其实已经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合理比例。到了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又将1959年的钢产量定为1800万吨。在当时过热的跃进氛围中,陈云当面向毛泽东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说:“1800万吨好钢能不能完成?恐怕有点问题。”
冒着“政治路线错误”的巨大风险,陈云提出这样的疑问可不是信口开河。
他专门研究了钢铁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把一个个实际问题摆了出来,指出:“第一是运输问题,第二是洗煤问题,第三是矿山问题,第四是东北缺电的问题,还有一个化工问题。”这最终推动了《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通过,将钢产量目标定为“好钢1650万吨”。
“大跃进”的浪潮里,在人们普遍头脑不冷静的情况下,陈云反复强调经济建设的质量与效果,并在工作中坚持自己的看法,用实际行动倡导科学求实的态度和坚持真理的精神。连毛泽东都赞赏陈云说:“他这个人是很勇敢的”,“坚持真理也勇敢”。
二、乱云飞渡仍从容
1966年,正当陈云在外地疗养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8月5日,毛泽东写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也点到了陈云。
5天后,也就是1966年8月10日,康生攻击陈云,说:“陈云同志的思想,也是长期与主席对立的。他以经济专家自居,自认为他的经济学在主席之上……据我看只是资本主义的商人经济而已。”
在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小组的肯定和支持下,“全面夺权”的风暴很快席卷全国。1967年1月的北京,发生了造反派批斗刘少奇、邓小平和陶铸的事件,朱德、陈云等人也受到攻击。各地区、各部门的大批党政领导干部被造反派任意批斗或任意抄家,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
在这一过程中,陈云被抄了两回家。批判所谓的“二月逆流”时,造反派甚至成立了“彻底批判陈云联络站”。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陈云第一次被排除在中央政治局之外。
尽管陈云处境十分困难,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由于陈云曾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做上海地下工作,后来又在延安担任过7年的中央组织部部长,所以文革中他经常收到信件,调查一些领导干部的历史情况,尤其是“揪叛徒”和“清理阶级队伍”的时候。
这些信件直接关系到一批干部的政治生命,陈云总是认真对待,亲自回信,实事求是地答复,有的甚至答复好几次。
比如面对前来调查时任天津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袁血卒的工学院学生,陈云说“袁血卒自首叛党、叛国谈不到,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央怎么能让一个自首叛党、叛国分子去作副书记呢”,最终说服学生改变了看法。
九大前夕,为了防止苏联突袭,毛泽东安排在京老同志疏散,陈云被安排到江西“蹲点”。在化工石油机械厂,陈云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避严寒酷暑,每星期下厂三四次,深入到工人中进行调查研究,走遍了化工石油机械厂的每一个角落。
在加强实践的同时,陈云读书也读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常是警卫员叫他吃饭,他虽然答应了,但还沉浸在书本中。有时警卫员要叫好几次,陈云才放下书去洗手吃饭。
晚上他也经常读书读到深夜十一二点,要警卫员多次催促,才肯休息。陈云的子女回忆说在江西时陈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重读那些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
在文革的十年动乱中,陈云无惧风浪,坚持着自己的行事准则,进行实践活动,全神贯注地读书,专心致志地思考着有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三、新老交替,继往开来
等十年动乱结束,共产党的老干部大多年事已高,健康状况愈来愈难以适应繁重的领导职务。能否顺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陈云很早就有了他的思考。1978年,陈云就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议要成立中央书记处,希望比较年轻一点的干部走上第一线。
但是,当时不少老干部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这些老干部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刚重新出来工作不久就要他们退下来,思想上难以接受。而且论资排辈的旧观念也影响了选拔人才的决定,许多人对中青年干部不放心。因此,这时候陈云的提议收效不大。
两年后,也就是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陈云和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等人一起主动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为全党作出表率。
1981年5月8日,陈云在杭州撰写了《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指出要“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老干部对他们实行传帮带”。
邓小平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过:“陈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这些意见讲得好。”
经过陈云和中央领导的不懈努力,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工作得以有序推进。中共十二大选举产生的新中央委员会,从组织上实现了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新老干部的逐步交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比较年轻的干部进入了中央委员会。
1982年9月13日下午四点半,十二大闭幕后的第二天下午,陈云同其他中央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接见新当选的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
这些干部中最年轻的是时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的胡锦涛,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只有39岁。陈云同干部们一一握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新华社在题为《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的报道中这样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面,也不是一般的接见。……这是我们党新老合作和交替的握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革命火炬的握手,是党对中青年干部寄予无限希望的握手。”
陈云经历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把毕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1995年4月10日,陈云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拆书人:何思齐)
相关内容:
【中国历史】史记·曹相国世家|虽然曹参表面看是一个“老好人”,但内心里却住着一个机灵的“老滑头”。
上次推送:
【职场秘笈】《理性的非理性》上|怎样才能俘获大众的消费心理?
【职场秘笈】《蜥蜴脑法则:轻松说服任何人的7个秘诀》|说服客户难于上青天?先学会和他的蜥蜴脑对话。
【江湖风云】《美国种族简史》上|“建班子”需要哪六种人?第一种,绝对领导者。
【长河星空】史记·李斯列传|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更要坚守正确立场。
本次同时推送:
【彪悍江湖】《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说权力是撒切尔夫人生活的前提背景?
【职场秘笈】《理性的非理性》下|如何把更多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营销也从此展开。
【掌门有道】《商业的本质》(下)|做一个全方位的管理大拿。
【职场秘笈】《蜥蜴脑法则:轻松说服任何人的7个秘诀》|销售产品就象作微积分数学题一样难?那是你没找对“公式”。
【名门往事】《富甲美国》中|如何让员工有活力,你得学学乾隆。
【江湖风云】《美国种族简史》中|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左膀右臂”绝不能少。
【盟主韬略】《孙子兵法》|掌控局势,才能出奇制胜。
下次内容:
《美国种族简史》(下)|团队中缺了这几种人,还谈什么创业?
《富甲美国》下|打折促销不好使?便宜好货才能独领风骚。
《孙子兵法》|从战争理论中渗透用人之道。
《探询式领导》|怎么在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格局,则自成体系,自有智慧。
《特劳特营销十要》|公司如何利用开辟新路原则进行品牌延伸。
《胜利的法则》|如何运用战术取胜?
《慈禧全传》02 玉座珠帘 (上)|慈禧与恭亲王的权力之争。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