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国商魂》|民国企业家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王建男 品卷一族
2024-12-10

德高才能望众,望众才能生财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民国商魂》本书描绘了民国时期近20位著名实业家的经商事迹,每人一个章节,内容包含为人,风度,恩怨,情事,佳作,评誉等多个方面,以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学习经商之道。


适合谁读

· 创业人员

· 实业家

· 企业领导者

关于作者

王建男,自由撰稿人,黑龙江大学毕业,博士学位,擅长历史纪实类文章的创作,曾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并或得好评。

学什么?如何提高企业信誉度

在这个信誉至上的社会中,诚信是评判一家企业好与坏的重要标准,用户在购买产品时,最看重的是企业的信誉。

一个做实体的企业想要发展,获取更多客户,扩大产品市场,必须提高自己在大众心中的可信度,维持一个良好的形象。那么,实业家们又该如何做呢?

今天的文章介绍了民国时期几位著名实业家的商业生涯,通过对他们经商事迹的了解,你可以学习如何树立自己的个人形象,进而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信誉度,成功扩大市场。

你还会发现

· 上海市重点中学澄衷中学的由来;

· 官商胡雪岩是如何在无任何背景的情况下抓住人生的第一块跳板的;

· 方显廷是如何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的。

一、实业兴邦,他们曾是民族的脊梁

自古以来,都是只有国泰才能民安。在民国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连年征战,千万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大坏境下经商,如果不攀附权贵无疑是难上加难。但是民国的企业家们大都怀有一颗雪耻兴邦的炽热爱国心,面对列强的威逼利诱从不屈服,他们高举实业救国的大旗,办工厂、开银行、做实业,堪称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追忆民国商人们荡气回肠的爱国故事。

如今提起张振勋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是非常熟悉,但是说起他一手创办的张裕葡萄酒公司,大家肯定都知道。张振勋是个商界奇才,虽然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只读过三年书,但却非常有经商天赋,毕生涉足造酒、种植、药材、采锡、船运等行业,鼎盛时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都有他的生意,一度成为当时东南亚的首富。

这位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最令人称道的是他的一颗爱国心。1898年,张振勋一行3人和一名德籍家庭医生准备乘坐德国客轮前往新加坡处理商务。张振勋叮嘱管事购买4张头等官舱票,但船票买回来,却只有一张官舱票,3张统舱票。张振勋很奇怪,问管事为什么只买了一张官舱票,管事无奈地说:“德国轮船规定华人不准购买官舱票,那张官舱票还是德国医生买到的”。

张振勋听后勃然大怒,将4张船票撕得粉碎,扔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他感到炎黄子孙的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当即向同行发誓:‘岂有此理,华人不能坐官舱,什么狗庇规定?简直欺人太甚!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不可欺!我张某来办中国的官船,以后我的商船凡德国人一律不卖票!’” 张振勋说到做到,不久之后就与人联合创办了“裕昌远洋航运公司”和“广福远洋轮船公司”。

从此,辽阔的太平洋上开始出现飘扬着中国大清龙旗的侨办远洋巨轮,这些轮船与德国轮船同走一条航线,却比德国的同等官舱票价低一半,而且信守当年的誓言坚决不卖票给德国人,最终迫使德国公司取消了歧视华人的规定。

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的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也是爱国资本家的典型代表。荣家是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民族实业家之一,到1931年时共创立了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江南国土相继沦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只有租界内的工厂勉强维持生产。

即便如此,贪婪的日商仍觊觎这些仅存的荣氏纱厂,妄想用日本丰田纱厂收购。在遭到荣德生的严词拒绝之后,日伪不肯善罢甘休,汪伪外交部长褚民谊亲自出马,在国际饭店邀请荣德生面谈。荣德生的儿子荣尔仁代父前往,在一群荷枪实弹的日伪分子面前不卑不亢地对褚民谊说:“家父不变初衷,不同日本人合作,不出卖工厂和人格。”听到这样的答复,褚民谊冷笑一声,厚颜无耻地说:“中国的半壁江山都给日本人了,何患小小申新两个厂。”并凶狠地威胁荣尔仁说:“回去转告荣德生,不要敬酒不吃罚酒!”一场谈判不欢而散。

事后,听到荣尔仁的转述,荣德生气得拍案而起,凛然言道:“我荣德生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决不同日本人合作!” 他丝毫不惧怕日伪的威胁,眼瞅着日军把企业搬空、摧毁,也毫不屈服!其铮铮铁骨,为整个家族作出了榜样,荣氏子侄和亲属中,没有一人向日伪屈服,没有一家荣氏企业同日商“合作”。

像张振勋、荣氏兄弟这样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爱国商人还有很多。例如“船运大王”卢作孚不计得失数次为抗日战争转运战略物资;“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在英国和日本的双重压迫下,不惜喊出“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的誓言,拒绝与列强合作;“瑞蚨祥”的创始人孟洛川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一怒之下把店里的洋布全部焚之一炬,并宣布当时全国的18家分店只卖国布…正是这些充满着民族情结和气概的企业家们,在那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年代,用自己的铮铮傲骨点亮了中国实业救国之路的航标,为民族工业的发展积攒了力量。 

二、厚德载物, 开创以德经商的新风尚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无奸不商。商人在中国传统故事和民众心中,似乎一直是奸诈狡猾、见利忘义的负面形象。但读罢《民国商魂》这本书,你会惊讶地发现,民国企业家们普遍都乐善好施、诚信宽厚,他们在乱世之中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开创了一股业界新风气。这其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说起为富且仁,不得不提的就是乱世商圣胡雪岩。胡雪岩是一个典型的官商,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呼风唤雨,不仅官至二品、赐穿黄马褂,商场上也是得意非凡,一手创办的阜康钱庄曾开了20多个分店,布及大江南北。民间向来有“为官当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惜物极必反,盛极则衰,胡雪岩晚年时受到各地官僚的竞相提款、敲诈勒索,再加上外商排挤,被迫将产业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胡雪岩家境非常贫寒,从小以帮人放牛为生,根本就没有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也没有任何家族资源可以借助。而他之所以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学徒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固然与他卓越的商业才能有关,但也与他诚信待人、义字当先的品格有极大关系。当年胡雪岩还在大阜的杂粮行当学徒时,曾有一位金华火腿行的掌柜来店里谈生意,这位掌柜刚到大阜就病倒了。

他在大阜举目无亲,无人照顾,拖着病体又回不了金华,心里十分着急。心地善良的胡雪岩得知此事后,就赶到他的病榻前,一连多日端药送饭,忙前跑后,照顾得十分周到。在胡雪岩的精心照料下,没过多久,掌柜的身体就痊愈了。

感动之余,掌柜主动问胡雪岩:“我们那里比大阜好玩得多,你随我一起到金华如何?” 金华火腿行可是比大阜的杂粮行规模要大上许多倍,面对这个巨大的诱惑,小小年纪的胡雪岩却并没有欣喜若狂地立即点头,而是说:“这个不行,要问我们的老板。老板同意,我才可以答应你。如果老板需要我在这里,虽然我想去,但是也不能跟你走。”胡雪岩的老板听闻,也非常感动,欣然答应胡雪岩前往金华。

就这样,仁义的胡雪岩成功地抓住了人生的第一块跳板。

著名晋商乔致庸,经商理念也是一信二义三利。他经常告诫儿孙:经商处事要以“信”为重,以信誉得人。其次是“义”,不哄人,不骗人,该得一分得一分,不挣昧心钱。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摆在首位。为了坚守信义至上的理念,乔致庸曾经办过许多看似吃亏的“傻事”。

有一年,乔致庸经商途中路过蒙古草原,不懂行情又缺少银两的牧民竟想用一匹马或几头羊换他的一尺布。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乔致庸却丝毫不为所动,坚持按实际价值公平交易。去南方贩卖砖茶也是如此,为了避免因路途损耗致使顾客吃亏,特别让人将一斤装的茶块增至一斤一两。而其他几家比他实力更大更强的东家,却没有如此的魄力。人心换人心,乔致庸虽然损失了一两茶叶,却顺利地开辟了俄罗斯的茶叶市场。

乔致庸在做生意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每逢灾年必开仓放粮,朝廷有难时曾数次捐款救国。善有善报,乔家就曾因为乔致庸的一次偶然行善而躲过一劫。那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山西总督毓[yù]贤在山西地界杀洋人。从太原逃出来了7个意大利修女,逃到祁县时被乔致庸藏到自家银库里,最后用运柴草的大车送到河北,最后得救。

后来意大利政府给了乔家一个意大利国旗以表彰,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国旗竟然会在日本侵华到山西时候派上用场。乔家把意大利国旗挂在门口,日本人看到这是盟友的产业,就没有进去破坏,这才让我们今天仍能看到保存完好的旅游景点:乔家大院。相比之下,当时山西的其他大户大宅都被日本人破坏了。

其实,无论在什么年代,以德经商、诚信为本都是办企业的基石。我们昨天读的书《有信仰的资本:维多利亚时代的商业精神》中,也重点强调在经商过程中,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公益和慈善活动与商业活动的相互促进作用。

中国当代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曾感慨地说:“人品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遵守道德规范是经商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为人处世的基础。要知道,德高才能望众,望众才能生财。”纵观李嘉诚的商业人生,真正是做到了礼仪为先、诚信为本、以和为贵。

正是这种处世哲学,让每一个人都愿意跟他合作,在商海之中要人得人、要势得势,永远都能游刃有余地处于不败之地。而现在有些企业家只知道盲目地赚钱,却忽视自己做人处世之道,结果表面上看赚了一些钱,实际上赚了钱却亏了人品,终究不能长久。只有把做人处事摆在第一位,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合作,生意才能做得越来越大。 

三、爱才如命,散尽千金培国士

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风云激荡的局势中,各个领域灿若星辰的大师们层出不穷。也许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民国的商人都非常重视人才和教育。很多企业家靠着自己的骨气和才智致富之后,又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改造浪潮中去,在全国各地兴办学校、发展教育。

现在的社会教育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培养人才有专门的学校,虽然很多大型企业也在内部创办一些培训机构,或者商学院,如湖畔大学、阿里学院和京东管培生计划等,但这些都属于正式教育的辅助和补充。但民国时期,祖国积贫积弱、政府软弱无力,民间的办学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民国商人们散尽千金资助教育的行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中国人自己兴办班级授课制学校的先河,就是由民国时期著名的“五金大王”叶澄衷开创的。叶澄衷出身贫苦农家,小时候因为家里实在无力支持只读了半年私塾,11岁就去油坊当了童工。事业有成之后,叶澄衷有感于幼年无钱读书,发誓要出资创办学堂,再不让后代学子们饱受无学可上的痛苦。

1899年,叶澄衷捐置了30亩土地,并出资白银10万两兴建学堂。可惜天妒英才,这年10月校舍尚未落成,叶澄衷不幸逝世。叶家长子叶贻鉴继续捐款,又出白银10万两,终于在第二年建成校舍。为了纪念叶澄衷“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赤诚之心和睿智眼光,这所学校取名为澄衷学堂(就是今天的澄衷中学,上海市重点中学)。

澄衷学堂由蔡元培代理校长,历任著名教师有丰子恺、钱君陶、白毓昆、杨天骥、杨荫杭等。陶行知、章太炎、李公朴、马寅初、林语堂等大学者和社会名流都曾到学校演讲、讲学,培养出了大批英才,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中国解剖学奠基人卢于道等都曾是该校的学生。

民国棉花专家穆藕初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教育救国论者。他在毕生致力于振兴中华、发展民族实业的同时,倾尽一生的心力和财力发展社会公益和文化教育事业。穆藕初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惜人才》的文章,阐述国家要富强,必须要有大量的人才。而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真正的人才,则必须注重教育。一个不重视教育、没有优良教育的民族,绝不可能是一个进步强盛的民族。

为了实现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从美国学成归来的穆藕初一边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创办纱厂等实业,一边倾尽家产创办学校、推动职业教育、资助学生出国留学,为民族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之才。仅在1920年夏天,穆藕初就向北京大学捐赠白银5万两,作为派遣“品学兼优”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去欧美求学的费用。北大首批选派了罗家伦、段锡朋、周炳琳、康白情、汪敬熙5名优秀学生赴美留学,当时被人戏称为“五大臣留洋”。 

令人感慨的是,穆藕初出资送人才出国留学,不求任何回报,既不要他们为自己评功摆好,也不要他们回来后为他工作,连一个“谢”字都不需要。只要他们学成后报效国家和民族,便算达到了目的。

有一回,穆藕初收到一封厂里一个年轻勤杂工的信,信中提出想借阅一些有关棉纺工业技术的书籍。第二天穆藕初便在自己的办公室会见了这个小勤杂工。他问神情紧张的小勤杂工,为什么要借这些书。

小勤杂工回答,因为家里贫穷自己只上到初一就辍学了,想借一些书籍自学。穆藕初想了想,说:“明天,你不要来上班了。”小勤杂工一惊,以为老板要解雇他。穆藕初笑道:“放你三个月假,你准备一下考高中吧。如果你能考上,不要担心学费,都由我来负担。”三个月后,这位小勤杂工很争气,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部。

第一个学期结束,穆藕初检查了他的学习情况,发现各科成绩都特别优异,便决定在第二年暑期后送他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七年后,这个年轻人在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归国,成为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这位勤杂工出身的经济学家,就是大名鼎鼎的方显廷,他也是南开大学经济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穆藕初一生驰骋官商两届,虽然称不上富甲天下,却绝对收入不菲。但他把家财万贯都用于抗战事业和教育事业,自己一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甚至入殓时是都穿着旧衣服。

挚友黄炎培曾这样评价过他:“黄金满筐,而君萧然,不以自享,恣出其财,以成人才”(虽然有满筐的黄金,但生活上很清苦,因为他不把这些黄金用来自我享乐,而是全部拿出来,用来成就人才)。其实,这也是很多民国商人的真实写照。他们胸怀大义、热心办学,虽然斯人已逝却留给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而那些凝聚着先人们的多所学校,也仍在哺育着一代代新人,惠泽后世。

总结

如今,当我们在超市中随意挑选琳琅满目的商品,当我们身着华衣、出入有车、舒心工作和生活时,可曾想过,支撑这种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工商业其实是在国土沦陷、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艰难萌发和发展起来的。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面对外国列强的欺压,民国企业家们尽心竭力,创立了纺织、机械、化工、船舶等大批民族企业,学习并积极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推动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民国商魂》这本书追溯了二十位民国商人们的传奇故事,他们的铮铮傲骨和家国情怀至今令人感念至深。

时过境迁,今日的商业环境固然与民国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但民国企业家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那种爱国担当、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勇于创新、不懈追求等精神特质却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希望本书的解读能让你在工作和创业时有所启发。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766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乔明心)

《民国商魂》金句:德高才能望众,望众才能生财。

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度,让产品更受用户喜欢。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将建立诚信的企业形象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帮助他成为信誉与利益双赢的实业家。


相关内容:

【上海滩民国枭雄系列】《杜月笙传》(上)|白手起家,飞黄腾达

【上海滩民国枭雄系列】《杜月笙传》(中)|有求必应,左右逢源。

【上海滩民国枭雄系列】杜月笙传(下)|杜月笙晚年的为国为友。

【重返民国系列】《民国总理段祺瑞》|三造共和,六不总理。

《李嘉诚传:峥嵘》|李嘉诚是如何滚雪球一般积累自己的财富的?

《胡雪岩全传》上|胡雪岩骂人还能拿到股资,他凭什么?

《胡雪岩全传》下|如何在谈判桌上拔得头筹,你得学会守住主场。

袁庚传|筚路蓝缕,以启蛇口。

《藏锋:刘永好传》|学为己用,学无止境。

《金庸传》|报纸与武侠的文人传奇。

上次推送内容:

《魔丸的诞生》|避孕药到底有什么魔力?

【严选好书】我的子宫不使用,关你什么事?

洪兰:给孩子的礼物(二)|负面情绪对孩子大脑伤害大。

【严选好书】人最怕的,就是比较。

《公益向右,商业向左》|如何实现商业和慈善的有机结合?

《业绩梯队》|如何才能让企业各层领导各司其职?

本次推送:

《剧变》|如何才能把握好一场危机。

【严选好书】你绝对要去了解的《亮剑》管理学。

《颠覆者》|周鸿祎是怎么“炼”的?

【严选好书】士人魔咒:成也士人,败也士人。

《民国商魂》|民国企业家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下次推送:

《钻石思维》|如何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

【中美时刻】中美关系史话:从1784到2020

《向前一步》|如何实现事业与家庭生活的完美平衡。

【严选好书】见过世面的人,都有这样的物质。

《开发你的内在领导力》|怎么修炼领导力?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