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中国》|为什么中国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天下?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共读的《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这本书,就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大历史”类书籍。
核心书摘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源于何处?在一些历史关键节点,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历史走向?
《许倬云说中国》是 “大历史”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里,许倬云先生系统梳理了“何谓中国”这个命题。应该说,这个命题过于宏观,解释起来,并非一本书的体量可以容纳。许先生在书中,对中国这个复杂多变的共同体,只是进行了界定而非解释。许先生认为,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天下,概言之,中国是“天下中国”。所谓“天下中国”,就是一个没有明确物理性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组织。
而这个无法定格的组织,在商周时期出现雏形,在秦汉帝国时期得到急速发展,到了唐代达到了顶峰,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邦交等历史变量上,都体现了极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这本书继承了“大历史”学派的学术传统,没有细枝末节的繁琐考证,也没有事无巨细的细节铺陈,而是删繁就简,选择了每个历史朝代中,在政治、文化、外交、经济等方面的关键节点,以及这些历史节点相互间的互动,来钩沉出各个历史朝代的走向和脉络,以二百多页的容量,系统梳理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晚清的中国古代历史。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许倬云先生是著名华人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许先生在中国上古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代表作还有《西周史》《汉代农业》《历史大脉络》《万古江河》等,我们以前也讲过他的《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管理》等书。
学什么
1、天下国家的文化内涵
2、天下国家的发展经过
3、天下国家的衰败原因
作为一种学术现象啊,诞生于20世纪末的大历史学派呢,开始在21世纪逐渐崛起了,备受史学界的关注,像我们熟知的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菲德斯皮尔的《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大雷克里斯蒂安的《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等等啊,这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历史学派的著作。和专著历史细节,聚焦历史边角料的新文化史学派相比,大历史学派呢,通常喜欢以超越既有史学的宏大视角,以及跨学科的连动方式重新审视人类的整体历史。
今天,我们要邀请大家共读的《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这本书,就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大历史类书籍。这本书呢,继承了大历史学派的学术传统,没有细枝末节的繁琐考证,也没有书据系的细节铺陈。而是删繁就简,选择了每个历史朝代中在政治、文化、外交、经济等方面的关键节点,以及这些历史节点相互之间的互动,来构成出各个历史朝代的走向和脉络,以200多页的容量,系统的树立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晚清的中国古代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许倬云先生是著名的华人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荣修教授。许先生在中国上古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代表作还有《西周史》《汉代农业》《历史大脉络》《万古江河》等,我们以前也讲过他的《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管理》等书。
今天我们一起和许卓云先生读他的这本《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翻开这本书啊,要从天下国家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这个问题开始。
说到一开篇,徐先生就告诉我们说,他之所以著述这本书,缘起于一位朋友的提问,说中国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确非常宏大,不是三言两语能解答的。因为从事实上来看,自近代以来,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矛盾的名词。我们口中的中国二字,到底是一个传统的帝制国家,还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中国这两个字的认同基础。究竟是来自于制度的传承,还是来自于骨子里的血脉呢?为了梳理这个相对矛盾的名词,以及这个名词背后盘根错节的复杂历史,许先生决定用这部说中国从不同维度对中国历史的形成进行一个论证。
论证的过程呢?接下来我们会和大家共读,在这里我们先来读许先生的一个结论哈,就是在说中国这本书,许先生是用天下国家四个字来界定何为中国两个字。许先生认为,与其说中国是个国家,不如说是个天下。进一步说,中国二字没有固定的不理性边界,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群体,只要在文化上与我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可以成为中国的一分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二字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共同体,而这个共同体就像轮不碾地飞鸟无痕。只不存在所谓定格儿的概念。
厘清这个学术概念之后,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天下国家这四个字,或者说这种局面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天下国家的源头说起。在读《孟子·滕文公上》当中啊,孟子和陈相有一番辩论,孟子把周天子所在的中原地区称为天下,而把荆楚的诸侯国称为蛮夷国家。按照孟子的观点,天下和国家是有所差异的,天下可以称之为普天之下,而国家呢,则是天下的一个附属区域。而古人之所以会产生天下大于国家的认知源头,就是商周时期古人建立的同心圆政治模式,这种同心圆政治模式呢,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设立王朝的都城,古人命名为中原地区,然后以中原地区为辐射点,像王都的四周,不断扩散王权的统治范围,建立起更多的城市,管理更多的土地和百姓。
可以说,在中国,鲜明的认知结构和世俗生活里,同心圆,是一种相对潜在又很顽固的习惯和定势。追根溯源,同心圆起源于上古时期。那个时候,黄河上游地区出现了炎帝和黄帝等强大的氏族部落,他们采猎耕种,繁衍生息,逐步创建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古人对东亚大陆以外的地理情况,基本上是不了解的。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而且是最高层级的存在。
慢慢儿的,就形成了一种王都所在及天下市中心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主导下,王都周边散布的不足就被古人称为蛮夷和蕃邦。他们是落后并且附属于天下的,而在天下之外呢,就是四海的属于世界的尽头和极限。
殷商灭亡之后啊,周朝在今天的河南洛阳附近建造了都城洛邑,中原地区就此转移到洛邑了。周天子继承并发展的殷商的同心圆的政治模式,以王都为核心,并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控制手段,建立了众多诸侯国。形象点儿来说,如果把周朝比做成一个集团公司,那么总公司就是周天子所在的洛邑,那就是所谓的天下二字了。而子公司就分为两个层级,各诸侯国算是一级子公司,就称为国。诸侯国里的士大夫阶层,就是二级子公司就称为家,书读到这儿,我们已经明白了,天下国家四个字的起源的问题又来了,周天子的时代,统治者在物理性边界上没有明确的概念,那么他们又是如何细分国人和外人?这个答案呢,其实是礼乐文化。
礼乐文化四个字,听上去很高大上,其实本质上没有那么复杂。说白了,礼乐文化呢,都是统治者维护统一,界定差异的一种工具。这里礼乐的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音乐、诗歌、舞蹈的结合体,也叫乐舞。对于乐啊,最重要的就是韵律和节奏,引申到伦理范畴,就变成了和谐与秩序。而我们常说的礼呢,可以看成是一种伦理化的乐。进一步说,和谐是礼的韵律,秩序就是礼的节奏。所以说,礼乐这套日常规范和制度,就是为了约束诸侯的行为而存在的。然而,有的礼乐还不够具体实行下去,需要文化辅助。
事实上,文化也是有很具体的东西的,简单说就是古人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古时候平民是不能戴帽子,只能扎头巾称为帻帻字呢,就是左边一个巾,右边一个责任的责。这诸侯士大夫阶层啊,是大字是不能戴冕的,只能戴冠,贵族里呢,只有天子,诸侯是能戴冕的。那这些呢,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了。再比如说啊,中原地区的人呢,属于农耕民族,他们以种植和畜牧为生,只是一种习惯,而东方的夷族,南方的蛮足,西方的戎族和北方的狄族。他们是以狩猎、游牧为生,这是另外一种生活习惯。就这样,文化成为了天下国家的明确分解。所以信奉中原文化的就被归结为化夏民族,拒不接受中原文化的就是非我族类的外邦蛮族。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啊,华夏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包容经济强的圈子。它的存在呢?虽然是为了别内外定亲属续序长幼明贵贱,但是只要外邦蛮族能够接受华夏文化就能成为华夏联盟共同体当中的一员。
比如说吧,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楚两个诸侯国在长期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就发现中原地区的地盘儿啊,其实已经饱和了,晋国为了获取发展的资源,只能不断地向西面和北面进行扩展,因此取得像铜料啊,食盐呐战马和人口的这样的资源。这样一来呢,晋国的疆土就扩大到了整个山西地区和河北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原有山戎赤犾白犾的族群呢,也就逐渐被同化成了晋国人,并融入到了华夏文明之中。总之,无论是哪个族群,只要在文化上接受认可的华夏文明。被华夏文化逐步同化,就可以加入天下国家的朋友圈,由此呢,天下国家这个共同体就可以不断的扩张和壮大。
华夏文明的包容性啊,让愿意归顺的外族融入到了天下国家,这让天下国家的模式逐渐有了雏形,然而这个雏形并不牢固啊,甚至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明内部的各个诸侯国呢,还会频繁的发动战争,展开内动。直到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华夏文明呢,这才开始实现了大一统。天下国家开始进入到了建设期。具体来说啊,秦汉帝国呢,是通过制度、经济和思想这三个方面来对天下国家进行逐步完善的。他们先来共读制度部分。秦始皇呢,废除了分封制度,把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呢,就叫做郡守。
县的长官呢?是县令,郡守也好,县令也好,他们呢,全都是皇帝派遣和任命的,只有代理权,没有统治权。而统治权呢,由皇帝一人说了算,这便是中央集权。汉代在政治制度上承袭的秦制,又在县一级的基层政权设置了乡、亭和里。这样一来呢,中央政府就可以通过郡县管控乡、亭。再管道最底层的里,这个里就是公旦的那个里字啊,大约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的街道吧。据许倬云先生考证啊,早在汉代,中央政府就已经对里这一层级的人口信息掌握的非常详细了,比如说维护人家的人口数量啊,男女比例啊,每年家庭成员的增加和减少。这些人所属的亲戚关系,甚至每一家的产业情况,都会记录在册。也就是说,当时的秦汉政府通过基层政权就可以直接深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可以对老百姓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治理。
说完了制度,我们再来说说经济,秦朝废除了六国的旧钱,统一以秦半两钱为法律货币,结束了古代货币杂乱的状态。汉朝初年,因为天下初定,社会经济呢,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当时汉堡总下令仍用秦半两,占了的也随之出现了。汉帝国在开始的时候,对铸币权不加限制,政府和民间都能铸钱,这就导致了货币总量无法控制,物价也经常大幅波动。
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收回了铸币权,并且发布了五铢钱,成为了市面上流通的唯一合法的官方货币,真正实现了货币的统一。五铢钱呢,不仅重量适中,而且易于记重和携带,所以呢,一直沿用到了唐高祖的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都用这个五铢钱。
除了制度和经济上的管控之外。真正体现秦汉帝国中央集权的地方呢,就是文化思想的统一。秦始皇一上台就大搞文化思想专制,最有名的就是焚书坑儒。有关焚书坑儒的这个公案啊,在今今乐道读书会里,曾经在辛德永先生的那本《生死秦始皇》一书里详细的共读过。如果大家有兴趣呢?可以作为今天的参考书,也欢迎大家到我们今今乐道读书会APP里去搜索。我们今天在这里呢,只说结论啊,说秦始皇坑儒,这的确是个点冤啊,因为他坑杀的不是儒生,而是欺骗皇帝的江湖术士,焚书呢,虽然是事实,但是的目的呢,并不是为了消灭儒家文化,而是能控制言论,不许国人随意议论朝政,以此巩固统治。
到了汉朝,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策略,其实呢,也是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汉武帝的这个决定啊,特别是影响后世万代千秋的大事,因为帝制中国从此就有了恒定不变的价值观,有了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封建帝制也在这个基础上成为了一种稳固的政治制度,长期稳定的延续了2133年。
总之,秦汉帝国呢?对于天下国家的建设体现在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上,两代帝国呢?通过制度、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的措施呢,让天下国家变成了一个极具凝聚力的文明体。当然啦,虽然秦汉帝国让天下国家获得了统一和发展,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遗憾。比如说北方强悍的匈奴侵汉帝国,虽然成功压制了匈奴侵犯,而且汉帝我们还开通了西域和中亚的丝绸之路,扩大自己的文化圈,但是呢,并没有把它们完全消灭,也没有彻底融入华夏民族,匈奴始终是中原帝国的隐患,所以秦汉两朝都不得不修建长城来防御匈奴的暂时进攻。
许倬云先生认为啊,秦汉帝国没有完成的任务,在唐帝国得到了解决。纵观中国地质史啊,历史上的武功之盛莫过于唐帝国。唐朝时期,中国不但在疆土扩张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文化上也展现了高度的自由和自信。我们都知道啊,在中原王朝和草原部落的武力对抗中,中原王朝常常处于劣势。但在唐帝国取得了国家大唐之后,仅仅数年就灭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和西突厥。唐太宗看着他们尊为天可汗,此时,大唐王朝的势力范围,沿着丝绸之路渗入到了中亚腹地,沿途的各个族群几乎都仰慕大唐盛世,把唐帝国奉为核心,以能加入唐帝国的共同体当中为荣,
可以说,唐帝国的出现,让天下国家走进了巅峰时刻。那么,这种巅峰又是如何实现的呢?答案是三项创新了。第一项创新是政治制度的创新。唐代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啊,鲜卑族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而唐帝国实现大一统之后呢?就从这些混乱的制度中去粗取精,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创新。
比如说,唐帝国初期行军打仗,实行的是府兵制,这种制度源于鲜卑族,是北周太祖宇文泰创建的,府兵制呢,属于是一种军户和农户相结合的军事制度了。农忙的时候,士兵的身份就是农民,需要种田劳作。秋冬农闲的时候呢,这些士兵就编入名为军府的组织进行操练。一旦有了战事,这些士兵呢,就放下锄头,拿起刀枪上战场杀敌。
当年啊,宇文泰问鼎中原后创建了府兵制,最初的目的呢,是为了进行种族分离。于文泰曾经规定,鲜卑族属于统治者,鲜卑族的子弟呢,就是职业的军人。而作为被统治者的汉族人则专门负责粮食生产。到了唐帝国,中央政府对府兵制进行了创新。首先呢,唐政府改变了旧有的种族分离策略,无论是汉族人还是鲜卑族人,进入军府之后一律平等,既是农民,也是士兵。这就让府兵制进化为兵农合一的体制。
其次,府兵制的最高统帅呢,变成了皇帝。士兵呢,只对皇帝负责,没有皇帝的命令和授权,任何人都无法调动军队。
第二项创新呢,是思想文化上的创新。唐代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呢,可以用海纳百川来形容。这种海纳百川的具体表现,就是唐朝人不但积极向外输出文化,同时也主动吸纳外来文化。在吸纳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了,比如在《新唐书》摩羯陀传中记载,中天竺呢,有一个小国叫摩羯陀,在贞观21年时,贞观二十一年(647),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你看这段史料,其实讲的就是印度人给唐太宗线上菠萝树,同时还有红糖和白糖,在这之前呢,中国是没有糖这个东西的,那是人们吃的着糖呢,都是僵化状态的。所以呢,中国古代呢,把糖称为蜜或者饴,李世民初次品尝到了印度人进攻的红糖和白糖之后,马上就承认中国没有这样好的炼糖技术,还像摩羯陀屎者提出要求,想派使团去印度学习炼糖技术。摩尼陀使团呢,也答应了李世民的要求,从那儿以后呢,印度的炼糖技术这才传入了中国,聪明的中国技师在印度技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精细化生产出糖的色味呢,愈西域远甚,就是颜色和味道都远远超过了印度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吸收。
输出方面的例子都是数不胜数啊。比如说,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就曾经多次派遣学学生到长安的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总开成五年,也就是公元840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子就有105人,其中学子薛通更是通过改善汉字的方法创造了新罗文字。而新罗国内呢,更是模仿大唐的科举制度,开科取士考试的教材和科普也是中国的孝经和论语等典籍。
第三项创新当然是帮交上的创新了。前面我们共读到过啊,唐太宗对草原部族称为天可汗,这不仅说明啊,唐代在物理性的疆域上实现了边界的扩大,更说明唐代在帮交上也让少数民族心服口服,自愿推举唐太祖为天下的盟主。不单单如此啊。唐朝对待海外人士更是采取开放的政策,比如海外人士如果参加大唐的科举,考中之后呢,是可以。在大唐做官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新罗国的崔致远。他留唐16年,曾经在唐熹宗乾符元年,就是公元874年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溧水县令。任晋满之后呢,崔志远还被淮南节度使高填聘请为高级的幕僚,担任幕府都统巡官一职。
总之呢,正是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邦交等方面的创新,让大唐帝国成了一个真正的天下国家。然而,古人常说啊,酒极则乱,乐极则悲,言不可极,极之而衰。在经历了大唐巅峰之后,天下国家无可奈何地走向了衰败,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许倬云先生认为啊,天下国家进入明清时期,不仅失去了盛唐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还逐渐的走进了死胡同,变得保守和交好。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呢,主要有两个呢,就是专制泛滥和思想控制。
我们接下来分别来共度这两部分啊,咱们先来读专制的泛滥,可以说啊,明清两朝呢,是帝制中国皇权高度集中的时期。明洪武九年,就是公元1376年,朱元璋当时废掉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全国呢,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设立左右布政使,主管一个省的财政和民政。另外呢,朱元璋都又设置了提刑暗察使司和督指挥使司,分别主管司法和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三司制度,三司瓜分了原来的行省的地方权力啊,三司之间呢,又互不同属,形成了相互牵制的格局,他们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从而呢,让实际控制权尽归皇帝所有。地方改革之后呢?朱元璋其实还是不放心,哈,就在洪武13年,也就是公元前1380年的时候,他又以谋逆大罪,干掉了左丞相胡惟庸,独身废掉了中书省。把中书省的权力分于六部,而六部呢,又是直接受皇帝管控的。从此,长达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权战胜了相权,皇帝呢,成了实实在在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中央集权的专制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到了清帝国时期,清朝统治者更加过分,一开始还把权力分散在内阁。
后来到了雍正七年,就是公元1729年的时候,雍正皇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为由,在隆宗门内成立了军机处。这个军机处啊,基本上就是皇上一个人说了算,最多加上几位亲王和亲信大臣来辅助皇帝处理。政府军机处下达的皇帝诏令会直接送到六部去执行,六部连提出异议的机会都没有,像汉朝的廷议制度,唐宋的台谏制度,这些会商讨论程序在清朝根本就没有,所以总体来说,这是皇权专制再次被加强的表现。
接下来再来说说思想控制。极度专制的皇权下,伴随的是人的思想活力为一步步扼杀,思想文化控制也达到了极致。尤其是明朝的皇帝,最喜欢在思想文化上采取极端的高压恐怖统治的模式。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皇帝创建了锦衣卫,还有东厂、西厂这样的特务组织,专门负责监听百官和百姓的联系。这些特务组织呢,肆无忌惮制造了大量的冤案错案和假案。对那些思想异端者都进行大规模的清洗,更加荒唐的是啊,朱元璋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还对孟子这样儒家经典进行了针对性的删减。比如说,他把孟子当中类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样的民本思想全都删了个溜干净儿。
到了清朝,皇帝倒是不删孟子这本书,了却搞起了更加可怕的文字狱。他们搞文字狱,不仅是为了打击范清复明的汉语,更是为了禁锢思想,把打击异己和禁锢民间文化进一步给结合起来。比如说,乾隆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啊,命人编修了《四库全书》。表面上,这是一件文化盛举,暗地里呢?这是一场以禁书毁书为目的的变相文字狱。据我们今天共读的这本书的作者许倬云先生考证啊,在编修《四库全书》的十几年间,一共毁尽了民间进步书籍24次,图书品类达到了538种,总计为13862部八。
大兴文字狱和大规模禁书的后果,就是对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依附于皇权的士大夫阶层变成了皇家的奴才,读书人变得噤若寒蝉,除了躲在故纸堆里搞考据,别的学问一盖都不敢研究了。而这种集权下的思想控制,更加剧了天下中国的落后和衰败,让天下中国从此固步自封,沉迷于天朝上国的幻想和迷茫中,失去了进步的机会,最终走向了制度和文化的双重衰落。
我今天邀请大家共读的《许倬云说中国》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其实在这本书里啊,许倬云先生的系统的梳理和为中国这个命题,应该说这个命题国于宏观解释起来呢,并非一本书的体量可以容纳的。许先生在书中呢,对中国这个复杂多变的共同体只是进行了界定,而并不是解释。许先生认为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天下,概言之呢,中国是天下中国。作为天下中国,就是一个,没有明确物理性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组织。而这个无法定格的组织在商周时期出现雏形,在秦汉帝国时期得到了急速发展,到了唐代达到了顶峰,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邦交等历史变量上都体现了极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天下国家之所以从唐代之后就会走向衰老,根本原因在于明清两朝的皇权专制和思想禁固。他让天下国家滑向了保守和僵化,最终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进步的机会。
今天我们邀请大家共读这本书啊,目的并不是要深挖某些历史的细节,而是要在宏观的历史观上对天下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明白中国二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没有排他性的包容系统,就有多远并存的基因存在。当我们有了这种大视野之后,在做一些决策和判断的时候,自然就会以此为参照系统,获得有益的参考和关照了。
相关阅读: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许倬云说中国》|为什么中国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天下?
【产后心理】有娃之后,女人心态变了
【健康书分享】《和谐养生大智慧》08与亚健康绝缘
【炳泽诗话】窗外
下次拟推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制度孰优孰劣 ?
【女性健康】如何预防乳腺炎
【健康书分享】《和谐养生大智慧》09舌头形态预示健康
【炳泽诗话】走进春天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