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律师做内容营销,关键不在阅读量,在于是否能够影响客户决策 | 品牌星

大鱼 熊猫法律星球 2023-05-15

这是熊猫品牌星的第 62 篇文章


作者 | 大鱼  来源 | 大鱼私享会  编辑|蔓越煤


我一直觉得律师是最适合做『内容营销』的群体之一——这和法律服务的专业属性有关。如果抽象来看,你会发现律师提供给客户的各种服务,本质上都是『把专业的法律知识,定制成为解决客户特定问题的内容』。


也因为这个原因,律师的专业能力只能通过输出专业内容的方式,才能建立品牌。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律师都在用各种方式做内容营销——在微博上评论热门话题,在微信里输出干货文章,在各种活动上分享专业的法律知识……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律师写的好内容没人看,是因为视角出了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律师通过内容『获取流量』的问题。主要的观点是,律师得切换视角,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提供内容,才有机会获得更多传播和曝光。


但我也在实践中接触过很多内容营销的大V律师,有很多粉丝,发表观点总是会博得大量点赞认可,但是绝大多数粉丝联系他,不是免费问问题,就是要免费模板。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时候,即使律师获取了流量,却依然很难转化为客户呢?


今天围绕这个话题,我想和你聊聊我的一些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先把观点放在前面——


对于法律这样的专业服务,单纯地『增加曝光』,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对于营销这件事,很多律师是这样理解的——


营销就是不断地用各种方式获得流量、吸引曝光,仿佛不论什么产品,只要有足够的曝光,用户就会最终买单。所以,我只需要把自己的业务领域包装好,然后大规模推向给用户就行了。毕竟,只要看到的人足够多,即使靠运气,也能带来一些客户。


我并不是说流量、曝光没有用,只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服务,单纯的曝光能够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任何营销行为,本质上都是为了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 单纯的产品信息曝光能够直接影响的,仅限于那些需要『低认知参与』的购买决策。


比如你看到的那些在直播网站、抖音 App上卖零食、衣服这种消费型产品的商家,它们卖的东西,就是典型的只需要『低认知参与』决策的产品。


而一旦进入需要『强认知参与』的决策,单纯的曝光,就很难起到作用。


通常,那些需要『强认知参与』的决策,都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重要程度高(比如买房买车,一次购买决定,就会有很长期的影响)

2.复杂程度高(比如你要出国移民,需要了解很多相关的信息才能决定)


很明显,法律服务也具备上面两个特点。


当你通过营销手段来获取客户时,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服务是客户需要『强认知参与』的决策,那就一定要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理解 - 我能不能看明白是什么

2.动机 - 我能不能确定是否需要

3.信任 - 我能不能相信你的能力


如果你提供给客户的信息,不能解决上面三个问题,那么不论你的曝光量、流量有多大,很可能最终都没什么效果。


我们一个个来讲。


2

之所以那些需要『强认知参与』决策的产品、服务,难以通过大量曝光产生效果,重要的原因是——客户需要做的决策太重要,为了做出这样的决策,往往需要跨过很高的认知门槛。


所以你才需要通过下面三个维度,解决他的顾虑,帮助客户跨越认知门槛。


理解


当客户无法理解你的产品/服务时,再多的曝光也没用。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产品叫『智能移动终端』时(其实就是手机),你肯定会觉得有点懵。因为它并不是一个你熟悉的东西,而一个事物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给自己的客户建立『理解』,就很容易让客户失去兴趣。


同样的道理,律师在做内容营销时,如果总是使用各种晦涩的『法言法语』,普通人看到直观的反应就是——抗拒——因为我看不懂——所以我不看了。


因此,律师在通过内容解释各种概念时,一定要善用『类比』——用普通人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他未知的事物。目的就是帮助你的客户更好地『理解』。


动机


需要强认知参与决策的产品/服务,一定要解决客户的『动机问题』——为什么我会需要,或者,为什么我会需要你?


解决动机问题的关键,就是想办法让用户『关注自己』——帮助他意识到:原来我是需要你的。


我发现,很多律师在评论热门的法律现象时,总是习惯『站在上帝视角』进行解读。这边讲概念,那边讲法条,试图和其他人『解释清楚法律问题』。


这个从专业角度来看,当然容易理解——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自然是要尽可能像教科书一样进行论述。


但是普通人看到这样的内容,一定是毫无感觉的——因为这个和我没有关系,自然也无法激发起『动机』。


你需要想办法让你的目标用户『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并且让他相信——你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段我会讲一个我最近看到的律师的例子)


信任


专业服务的问题在于,因为没有实体物品,只有『虚拟服务』。如果要影响客户决策,一定要解决信任问题。


我之前和做投资的朋友聊天,他是90年生人,投过不少好项目。在见客户的时候,他一定会穿西装、留胡子,并且名片的抬头一定是『投资副总裁』,让客户从细节上就能够感觉到他的专业度、成熟度。


上面那些细节,就是建立信任的一种方式。


解决信任的方法有很多,但基本跳不出下面的框架——


1.权威背书 - 寻找权威的机构、形式、人物,从各种角度给自己背书,使得普通人对权威的信任可以转嫁到你身上;


2.公开细节 - 把你的服务、能力、产品尽可能多地公开,公开的细节越多,越容易建立信任;


3.化解顾虑 - 提前把客户可能担心的问题提出来,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让他相信你是有经验,有思考的,这样更容易建立信任。


3

在解决了『理解』『动机』和『信任』三个基础问题之后,接下来明确的,就是内容营销,一定会基于不同的渠道,采取不同的做法。


很多律师写了一篇内容之后,就会开始在不同的渠道上发布(一稿多投嘛)。而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偷懒且无效的行为。


实际上,不是所有的渠道,都适合用统一的内容来进行营销。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受众,而根据你自己的需求不同,所做的事、传递的信息也应该不一样。


我们自己在做产品的时候,会基于三个维度来思考产品形态。律师提供的内容营销,本质上也是内容产品的一种。这三个维度分别是——


场景

用户

需求


你可以把『场景』理解成『渠道』,不同的渠道上,就会有不同类型的『用户』,他们之所以在这个渠道上出现,一定是基于不同的『需求』。


而你需要基于这三个维度,提供不同形式、角度的内容。这样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内容营销效果。


我会建议你把这三个要素做成一个表格,最后一栏加上『目的』,再用它来指导你自己的行动。



比如你需要打造自己在娱乐法领域的专业品牌,你的目的有三个——


1.在专业人群中能建立起口碑(这样未来有机会合作)——为此,你就需要在线下的渠道面向这个人群提供实务知识的学习、讲座,让他们建立你很专业的认知。


2.在潜在客户中能够建立印象——为此,你就需要提供专门面向他们的内容(比如做一个公号,频繁输出他们需要的行业动态),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公号,成为你的潜在客户。


3.在意向客户中建立专业认知——一参与热门事件,是很好的建立专业认知的方式,而微博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这么讲很抽象,正好这些天我看到一个律师的成功案例,很契合今天的内容,所以也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下分享。


4

先说他在流量转化上的做法——


上个月微博上有个小的热门事件:电商平台唯品会拍了一个广告片,片子里用到了一个叫『牛奶咖啡』的组合的原创歌曲。片子发布之后,这个组合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说这首歌曲的使用并没有获得他们的授权,他们表示抗议。


大公司侵权小歌手,这类事件肯定能引起普遍的社会争议。而恰巧这又是一个法律问题,所以我看到很多律师都借着这个机会,写各种内容点评这个事件。


大部分的律师都是类似这样的写法——



这就是律师的典型写法——站在上帝视角『评论』。看完之后,你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如果你是当事人,或者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你并不会因为这个律师的评论,被『唤醒需求』,觉得这件事『与我有关』。


但众多评论中,我看到有个律师是这么写的——


微博部分引用,微博搜索娱乐法李振武

 

这位律师写的内容,观点明确,信息完备,并且最重要的是——


整篇文章在基调上,他是站在『牛奶咖啡』的立场来写的。这位律师基于自己能够搜集到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这件事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有利解读』。


『理解』『动机』以及『信任』这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基本都解决了。如果你是歌曲的原作者,我想看完这篇文章,你的『动机』肯定就被唤起了——是呀,这个律师说的很有道理,并且看起来他是真的很懂。


事实上,牛奶咖啡最后也是委托了这位律师来给自己维权。


微博还只是一个侧面,我发现李振武律师在不同渠道上,都有不同的打法。


面向同行以及娱乐行业从业者

提供线下培训(星娱乐法俱乐部),通过讲课的方式,聚集社群,建立行业内口碑。



面向初创的文创公司

提供『法律扶持计划』,通过提供最核心的法律服务(合规性审查及咨询),既输出了内容,又黏住了客户。



在微信、知乎、微博等渠道上

参与娱乐法相关领域的热门话题讨论,通过专业的内容输出,形成普通人眼中的专业律师形象,并积累起一定的品牌。



我不认识李振武律师,但是我发现他很好地用这一套组合拳,建立了自己在不同渠道,面向不同客户,不同需求的内容&服务体系,并且目前来看,效果都很不错。他并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大 V,没有巨大的流量,但对于任何渠道的流量,都有较强的把控能力。


5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其实主要就是两点——


1.像法律这种需要『强认知参与』决策的服务,当你通过内容进行营销时,一定要解决好客户的『理解』『动机』和『信任』的问题。


2.不同的渠道,面向不同的客户,围绕他不同程度的需求,需要提供不同形式、方式的内容,才能对目标客户产生价值。


简化一下,就是——


写内容时,要解决『理解』『动机』『信任』三个问题


建体系时,要围绕『场景』『用户』『需求』三个维度


希望通过这两个方法论,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建立自己的内容营销体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熊猫法律新媒体团队为法律人量身打造的《法律人新媒体品牌实战营》,全程在线带班制,用2周时间,从思维、搭建、内容到推广,0基础打造专属你的律界公众号品牌。



距离《法律人新媒体品牌实战营》开课

倒计时只有4天!

没有报名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哟~

现在报名还可以获得

200元优惠券和超值团购价!


点击此链接即可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法律人如何玩转新媒体?更有超实用的律师品牌打造指南

如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联系月半熊猫咨询哦~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