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齐帆齐 齐帆齐 2024-02-21


关注并置 顶本公众号  ,添加V:qfq1199

备注“公众号”

下一轮抽奖即将开始,文末的中奖朋友联系号主领奖   


 


1. 和写作压根“搭不上边”的书


上周末,齐帆齐老师推荐了几本书,说这期的写作营中的晨间共读会和大家一起解析分享,其中就有一本蔡垒磊的《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突然听到要共读这样的一本书,我一开始是不太理解的。这和写作压根搭不上边,为什么要读这一本书呢?


但“师命难违”,任务布置下来了还是得去做。然而这一看可不得了,光是开头的序就震慑住了我。


书本开头的序言中提出:


我们生活在同一世界,但每个人的从出生到现在的环境和自主意识不同,让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共同进化成了一套算法,而这套算法决定了一个人对基础素材的加工方式,我们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两个字:认知.


并且作者蔡垒磊还进一步提出:

大多数人对于某些问题就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无能为力的背后是人们对影响人生关键的某些概念认识不清,从而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天,这话怎么这么像在说我,也是最近我在思索的问题。


最近写微头条头条,阅读量特别低,对比别人的文章一看,总觉得自己写的内容大而空,不如别人的实际。但为什么同样一则新闻,我却看不到别人能看到的那些贴近身边容易引起关注的点?


今日这序言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我与别人思考问题的不同,不正是在于认知的不同。因为认知不一样,所以在看待问题时大家选择了的角度也不同了。


于是我继续往下看去。


书中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对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件事情进行了手术般的剖析。这几件事是:


个人、知识、金钱、时间、关系、和人生。


作者更是提出,要成长不能拘泥于固有思维,要学会不惧怕不舒适。这是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


世界的千头万绪都有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就是“底层知识”,而对它的正向修缮就是成长的关键所在,提升认知,提升的就是底层知识的正确性。


看到这里我心中隐隐有种感觉,也许此书看完后会解决我之前困惑的问题。


此刻我也就明白齐齐老师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了——写作技巧只是浮于表面花架子一般的内容,要做有深度的写作,需要改变自己的意识形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而要解决根源的问题,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2. 重新认识自己


我们常说,人具有复杂的多面性,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我呢?


看清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总是在伪装着自己。


不知道到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别人谈论自己不懂的问题时,很少有人会直接当面说:“啊,抱歉,这个问题我不知道。”


大部分人会选择附和几句,借故走开或者将话题带到其它方向去。


那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


中国有一句老话“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现实中却少有人能做到“三省吾身”,因为人们习惯了“装”。


要深刻了解“装”的背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明白装不能提升自己,放下面子思想,才能认清自己,接受真正的自己。


书中提出,不要用“懒“、”自制力不足”为借口阻碍自己认知的提高。


并给出了实操性很强的方法,让人可以去尝试告别懒惰。


前段时间朋友和我聊起自己的创业史,她说,“你能想象吗?当初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小镇,常常晚上下班,三个月被人抢劫了四次。“


”临到搬家才知道自己租住的房子是有名的'红灯区'。我抹着泪不服气,凭着一股劲儿冲,人家不愿意做的业绩我咬牙去。“


”后来似乎奇迹降临,从此以后我创业也好、生活也好,都变得特别幸运。”


当时一起聆听的伙伴们都啧啧称奇。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那哪里是运气,只是她在了机会落下来时,早有准备,抓住了机会而已。


生活中的成功者都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当一个人能够真正认清了自己的本我,不再伪装,改掉了懒的借口,提前做好准备,还有什么事情是无法做成的呢?


3.  重新认识知识


我曾经耿耿于怀他人和我争辩“知识无用论”。


和我谈论的人振振有词地反驳我:”你看那些大学生,出来都在给小学毕业的老板打工。“


这是一个奇怪的逻辑,而当时的我却百口莫辩,哑口无言。


因为确实有这样的现实。


然而,今日看这本书时,书中的一段解释让我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什么是知识,是不是只有教科书里教的才是知识?


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反省一下自己怀的“才”是不是别人需要的“才”。


恰巧前几天看的另一本书也有类似的提及,人才创造价值,而每个人才的价值却是不同。


有人能用自己的知识利他,可以聚拢更多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价值更高。相反,则价值低。


人才与知识也并不单指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和考试得100的人才,现实中指的是多方面的。


能称得上知识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客观的,能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


知识也要分层次,最底层的是信息知识,第二层是加工知识,第三层是体系知识,最上面的是智慧。


教科书中的知识有限,学历代表不了知识,高层次知识的修行,没有人教,也无法教。


学校教科书所得来的知识其实就是处在最底层的信息知识。


而越往上,知识也就越不好获得。它需要我们将所获得的信息加工、提炼、形成体系,最终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知识内容。


好比学书法一样,字写得好的人很多,但有名气的少,至于能名垂千古,自成一派的大家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那么如何获取有效知识,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书中也有详细介绍,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


我们必须明白的是,任何知识最终还是需要我们有坚持学习的精神,找到学习的动力,正确计算好价值,才能成为一个会用知识的睿智的人。




4. 重新认识金钱


老话说“钱不是万能,没钱确实万万不能。”


这本书里提到金钱并不是为了扭曲价值观,让人变得唯物主义,而是帮助人们建立关于金钱和获得金钱的深刻的认知。


晋国的大臣王夷甫标榜自己是一个很清高的雅士,他从来对钱都是不屑一顾,连“钱”这个名字都不愿意提。


一次,妻子为了捉弄他,让他说出“钱”字,便让人将钱放在了他必经之路上,堵住了他的路。


没想到他竟然站定在了钱的后方,向仆人喊道:“把这阿堵物拿走。”


这典故从一侧面反映出文人们是如何“视金钱如粪土”。


然而生活告诉了我们"没钱寸步难行""一文钱难倒一好汉"。纠正错误的金钱观就显得很必要。


此书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金钱的认知清单,并告诉大家:


无节制地省钱和无节制地花钱都是错误的金钱观。


有人会惊呼,什么什么?省钱也是错误的?从小到大父母不都教育我们要节省吗?


请大家不要忘记,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新的认知。


书中引用了管仲在《管子·牧民》中有一句经典名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一个人只有在保证拥有足够财富的基础上,才能更多地把心思放到礼节和荣辱上。


要有对钱的野心,学会挣钱,学会财务调配,而不是一味地省钱,甚至“抠门”。


想一想似乎真的是这样的道理,身边能赚钱的人都是会合理花钱的人,同样的时间来创造价值,会花钱的人创造得更多,因为有野心,有动力。


可别小看了这动力,它是开源的前提,一个人要想节流很容易,可要想开源却需要有相应的认知水平。


它让人忍不住想扪心自问:


你是否钱常不够用,死守着工资,勒着腰带,限制着自己的欲望,掐着指头盼着发工资的那一天?这样的情况下你为什么不尝试下开源呢?


人的价值就是创造价值,如果一件事情人人都会,那你能够提供的价值就是有限的。


但如果会的人只有几人呢?那最高的价值必定掌握在那几人手中。


重新认识金钱其实也是认知价值的过程。不能用无节制地省钱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让自己的劳动更值钱,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


5.  重新认识时间


关于时间我们能信手拈来的金句很多。


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时光匆匆如流水”诸如此类的东西。


而从小被老师家长耳提面命的一句话就是——要珍惜时间。


但是,我们真的理解什么是时间,怎么珍惜时间吗?


理论人人会说,实际情况呢?


蔡叔在书中提到“时间可以赚”。并提出了“时间是关于选择的艺术”。


这一说法刷新了我的认知。


习惯于随心所欲的我,在时间管理这一块上相对是负分状态。细看下来,这些说法解决了我以前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困惑。


也让我知道了赚时间真的就是赚寿命,就是将时间的性价比放在对时间的使用选择之上。


时间用在哪儿,决定自己是谁,决定了收获。


而回到我们开始探讨过的“知识无用论”中,那小学文化的老板哪里是没有知识,只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不同的领域,所以成就和那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不同了。


6. 重新认识关系


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然会产生很多关系。认清自己和他人的本质关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应对模式。


这一章中,最直击我的心灵,是以前以为的“好好先生”“不求回报”模式竟然就是入了误区?


随着对书的深入阅读,我似乎理解了“关心和打扰”是一对双生兄弟。


曾经有一年,无意中得知本地有一家福利院,实地考察后,在校内发起了募捐。更是和福利院的院长商议后,组织了100多人涌到了福利院进行慰问与联谊。


小小的福利院涌满了人,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而我们也用最大的善意去关心着周围的孩子。


很多孩子是父母陪伴而来,他们的父母在一旁鼓励着孩子走上去和福利院的孩子交流,把礼物交到那些孩子手里。


然而就在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了福利院其中一个孩子,撇着嘴接过礼物,脸上露出了忿忿。


我百思不得其解,顺着孩子的目光看去——入目的是一对母子的亲昵。


顿时,我的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愧疚,心中也明白过来,原来我们以为的善意,并不一定是别人需要的。


这也是蔡叔在书中说的——


“行善也是需要经过他人同意的。”


哪怕再亲密的关系,即使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亲戚之间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度,有一定界限,才能维持稳固的关系。


而社交中更需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社交定位,才能做有效社交,不会瞎忙活。


7. 重新认识人生


蔡叔说:“我们从自己讲到他人,从金钱讲到知识,从时间讲到人生,这些都是决定人生质量的关键点,也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而我们要做的是真正认识到这些逻辑和概念。”


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呢?


人人都会说:“幸福人生。”


那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呢?这就像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


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关于幸福的解读不同。


幸福的唯一来源其实是比较,和他人比较,和自己比较。这些都是感官上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实际是可以调整的。


人生看似漫长,却又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


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点,趁早“踩坑”,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打破原有的壁垒,专注于自身的提高。


《认知突围》一书看了下来,让我忍不住深深惊叹,这些摆在眼前却又从没有深究的问题,在这书里以一种全新的角度为我们解读着。


也难怪知名自媒体“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创始人陈师明会说:


认知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差别。有人说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之间的差别还大。我认同这个观点,认知层次不同,就是鸡同鸭讲。人和狗之间还能通过表情、手势进行交流,但人和人之间会因为思想的维度相差几个等级而无法沟通。我已提前翻阅《认知突围》,是一本值得推荐给所有朋友的书。


-the end-


希望大家支持新书《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当当,天猫,拼多多均已上市。




下方图片扫码即可购买!4本以上者加入铁杆读者群,送5节写作成长课:购买10本以上者赠送一套文案专栏课程(价值699元)加齐帆齐商学院一份文创产品。






作 者| 昱虬 齐帆齐写作营学员

图  l  网图侵删

编 辑 l  屋后的芙蓉花

校 对  l   文 丘



往期精彩:

   齐帆齐:写在新书上市时

关于网络创业问题,有什么想提问的?

无常才是永恒

那片竹园

坐在火车上,我在想什么

如何能坚持写作六年,实现付费学员2万人+,团队粉丝200万+?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日常生活碎碎念

自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流量重新再分配

往期精彩(2016~2021)



本期中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131233***58  望川抚水 

二等奖  1860714***7 存思创营销黑客 

二等奖  1809355***2 平淡素白&静若繁花 

三等奖  1365081***1   fghhj 

三等奖  1502646***4 愿景 

三等奖  1346571***6 潇清妩玉


恭喜中奖的友友,请联系号主领取礼品!

下一期活动继续,祝大家好运,幸福!



点击下方卡片查看更多好文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点个“在看”哦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读《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齐帆齐 齐帆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