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持业余高质量的写作

齐帆齐 齐帆齐 2024-02-21


关注并置顶本公众号,添加

V:qfq1199

备注“公众号”


作者∣野果


前两年,我都是以简书征文为主战场,获得过十几篇简书伯乐推文,十几篇理事会推文,也拿过不少征文奖项与奖励。今年在小伙伴的鼓励下,开始做公众号。我的公众号是“野果的诗书岁月”,以诗词的意象集锦和解读为主,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关于坚持,我想谈谈以下三点。


01

目标


百忙之中坚持写作,其实是需要一点“任务驱动”的。比如有些人目标是日更,有些人想“蹭热点”,有些人呢,比如我,想获得伯乐推文、征文奖项。对于上班族,我建议分阶段确立不同目标,不要想着“我都要”。

尤其是多平台作战的,现在的自媒体平台,除了简书,对更文频率和领域垂直度要求都很高。我曾经试过一个平台做书评,一个做诗词,一个简书用于屯稿,结果根本无法坚持,难以为继,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平台领域相同,“一鱼多吃”。


02

时间


定好了目标,就需要找到稳定的时间和环境,如有娃的同学,可以趁早起或孩子睡后;家远的同学,可以路上通勤时用手机码字,或者阅读。公众号的话,我一般是中午午休时写,大概1小时就能搜罗出一篇素材来。散文、小说等征文,因为需要精妙构思,我往往会提前酝酿,趁着路上、饭时、睡前构思,有灵感随时记录,等腹稿基本成熟了,再利用整块儿的时间一气呵成。其实我很推荐早起写作,空气清新头脑清晰,我试过一段时间,不过后来用于复习备考了,这半年文章写得相对少了些,也是这个原因。


03

反馈


如果精心构思的文章无人问津,那肯定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及时获取外界的反馈,增加内外动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是简书用户,建议你多投稿伯乐、理事会的征文,或者投稿咱们写作营的专题。其他平台呢,则多参加活动、比赛等,以赛代练。如果是公众号、视频号这样的私域平台,可以多发圈,在社群里分享,想办法涨粉。



关于高质量,我想谈谈以下四点。


01

选题与内容、结构


这些是文章的骨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题上,做自媒体账号的话,多对标目标账号,看看同类型的大V都在写什么,对于新人,建议就是模仿,别人写啥你写啥,等有了一定积淀,再尝试创新与超越。可谓要出口成诗,你必得先熟读唐诗三百首。征文的话,有点不一样,要注意规避滥大街的题材,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至于内容结构,就要靠学习和日常积累了,建议同上。先模仿,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结构甚至模板,例如我高中写应试作文,尤其议论文,就是自己总结了一套“三段论”结构,再积累一些常用主题的历史、名人、热点素材,考试时30分钟轻松800字。

其实很多自媒体观点文,写法和高中议论文相似,方法也是可以参照的。


02

文采、文笔


这些是文章的血肉,如果是自媒体文,建议是引用和仿写金句,多读一些诗词,随时引用和化用。如果是故事小说,就要学会制造悬念啊,推进情节啊,反差反转啊这些技巧,我看过很多简书上的小说,情节都是单一的对话推进。所以建议同学们去看看纸媒,如《小说月报》《微型小说选刊》,或者读一些写作方法类工具书。大家要知道,无论是什么文体,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过程中,不要陷入“自嗨”怪圈,写成碎碎念或者流水账,通篇大白话,语言要简练,也要有力度。


03

语法、排版


前一阵校对书稿,发现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真是太多写作者踩过的坑了。很多人通篇逗号,通篇句号,断句混乱,成分残缺,的地得分不清,一些同音同形的错别字也不仔细核对。写完文章后,一定要对作品负责,对读者友好。全篇看一遍,出声读一读,如果自己读着都不顺、不清晰,就赶紧改,至于语法错字,不懂的地方就去百度。

排版呢,因为大家都是手机阅读,一定要保持“呼吸感”。就是适当留白,段落不要太长,句子也不要太长、太绕,小标题可以加黑加粗,让读者一眼明晰,图片和文字之间,可以留一个空行。总之,多看看公众号大V们的排版,如果用微信图文编辑器(如秀米、135),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这需要大家多尝试,多总结,形成自己的风格。


04

心态与网感


心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急功近利。业余写作者,你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超越那些专职自媒体人。起步之初的无人问津、没有收益,都是很正常的。先试着做一段时间,边奔跑边调整姿势。传统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写不好就多打磨、构思,被拒稿被批判都不要气馁,人家大诗人都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呢。

我们学英语时,知道“语感”的重要性,写自媒体文,要注意“网感”培养,就是知道大家喜欢看什么,知道怎么写容易出“爆款”。如果是“蹭热点”的作者,一定要花时间跟踪热点热搜、节日纪念日等,提前做好素材准备,同时练就快速出文的能力。热点转瞬即逝,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书影评领域,一定要关注新书、新电影,多看同类型账号,去发掘新意、新奇视角,同时努力写出深度。很多人写书影评,只介绍书中内容,或只写自己的感受,这都是不恰当的,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兼顾”。



我认为一个写作者的书单,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经典作品2.名家作品3.对标作品4.新作品

经典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啦,而且永不过时。例如,我有一段时间在研读史记,发现网上历史领域的大V,甚至80%以上的题材,都来源于这本书。我自己也以此为素材,写过两篇对话古人的文章。

名家作品,比如余华、刘震云、阿耐、严歌苓等当代作家。他们的书,往往被改编成影视剧,看完剧,完全可以去翻翻原书。

例如年初赵丽颖主演的《风吹半夏》,原作是阿耐的《不得往生》,而这位作家,还写过《大江大河》《欢乐颂》《都挺好》《落花时节》等电视剧的原作。她笔下的商战、重工业、大女主设定,让我特别感兴趣。就一口气把这些书都读完了

这也是我读书的一个习惯,由于职场干货类书籍用处不多,我偏好于名家作品,尤其喜欢一段时间读完某位作家的所有作品

对标作品。这点前面都提过啦,你想写什么样的书和文章,就去看同类型的题材,别人怎么写。尤其是干货类书籍,对标真的很重要。

新书。新书往往知名度不算高,也没有经过读者和岁月检验。但是对于书评领域作者,尤其是跟出版社合作写书评的作者,就要去关注这些书了。如果想自己出版书籍,也可以从这些新书的市场数据和题材中,捕捉到一些选题和营销的战略。

至于读书的时间频率,我认为是要和写作并行的,不是说读够多少本书才能动笔写,也不是只有写不下去了,才开始读书。微信阅读上有一个打卡挑战活动,可以关注一下,有助于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如果偏好纸质书,可以在家中各个角落都放几本,随时随地阅读。

很多上班族,空闲时间不固定,看大部头的书容易半途而废,或者成瘾误事。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和时间安排,选择不同类型书籍,如利用碎片时间读短文,读干货,整块儿的时间读经典小说等。还可以选择樊登读书、喜马拉雅听书,我每晚睡前都会打开喜马拉雅听书,不仅收获知识还能助眠。

此外,少刷短视频,多刷纪录片。纪录片也是很能增长知识积累与学识见闻的。例如我七月去甘肃旅游,之前看了纪录片《河西走廊》,就感觉收获匪浅,也积累了好多写作素材。很多纪录片的语言很有特色也很经典,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主持人大赛》等,可以收藏记忆。





 事事分成败,唯成长不可逆 

 投资自我永远是最明智的事 


齐帆齐商学院年度写作品牌营火热招募中:

详情点击:


 温馨提示:知识付费,不退不换,谨慎考虑!


详情可联系 齐帆齐商学院运营官 微信

柒七:qqa-0105

齐帆齐本人微信:qfq1199


 文 l野果 

封面 l 网图侵删

图 l 网图侵删

本期编辑 l 珍


  往期好文推荐


点击下方卡片,查看更多好文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点个“  ”哦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坚持业余高质量的写作

齐帆齐 齐帆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