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1期
目 录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摘 要
文献天地
《庄子》一书的早期流传和定型
常森
内容摘要:在《庄子》传播史上,刘安及其门客编订的五十二篇本《庄子》(含自作三篇“解说”)是一个重要节点,早期《庄子》本子均以该本为源文本。但汉代至少尚有一种廿三篇选编本,跟古本并行。传世三十三篇本《庄子》是郭象据古本删订而成的,由于其自身质性以及其他版本的佚失,它几乎成了后世所有版本的源文本。郭象完成了对《庄子》的重新塑型,这是历史的幸事,但显然也是历史的遗憾。
关键词:庄子 刘安 郭象 传播定型
徐
张懋学
内容摘要:《四库提要》所谓“不知存佚”之“徐
关键词:徐
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六臣注文选》底本考辨
刘锋
内容摘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的《六臣注文选》底本并非宋赣州本,《四库全书考证》所指出的其底本的讹误基本都同于明翻六臣本,且《洛神赋》曹子建名下的注文也可证《四库》六臣本与明翻六臣本相同,《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所收六臣本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证明《四库》六臣本的底本属于明翻六臣本系统,确切说应是明吴勉学本。
关键词:四库全书 六臣注文选 底本
南宋古文选本《文髓》考论
朱玲芝
内容摘要:南宋时期编选和评点古文的风气十分盛行,它们大都为科举教学而编,对古文文法的探讨尤其深入,周应龙的《文髓》即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家。《文髓》成书约在南宋理宗绍定至度宗咸淳之间,是周应龙归家后为教授二子及门人所编。《文髓》在编选和评点上都极具特色,首先,《文髓》尤其重视苏轼之文,苏文篇数将近一半;其次,《文髓》所选唐宋名家数量最少,但却印证了在“唐宋八大家”经典化的过程中,早在南宋时期苏洵就已经与“韩柳欧苏”一起进入到最经典作家的行列。再次,《文髓》的评点对古文节目的分析尤其细致深入,揭示了“对眼字”等相关句法的使用,突出了结句使用虚词所达到的“软冷”效果,具有重要的文章学意义。
关键词:苏轼 苏洵 章法结构 软冷
南京图书馆藏四库底本《省愆集》考述
徐昕
内容摘要:本文从版刻特征、版本种类、刻本与文渊及文津两种阁本之对勘、刻本递藏源流四个方面,对南京图书馆藏明正统八年(1443)刻本《省愆集》进行论述考证,认为此书作为四库底本,反映了两种阁本所据底本之差异,揭示了该书在四库学研究领域的文献及文物价值。
关键词:省愆集 四库阁本 四库底本
《三才图会·地理类》图谱源流考
俞昕雯
内容摘要:《三才图会》是明代嘉靖、万历间王圻、王思义父子编写的一部综合性图谱式类书,全书分天文、地理、人物等十四大类,每类之中以图系文,图文互证,保存了丰富的图像史料。本文针对《三才图会·地理类》图谱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地图”“山水名胜图”与“地理谱表与图解”三类,分别考证他们的图像来源与绘作者。
关键词:三才图会 地理 图谱 地图
新发现唐圭璋批点《花间集评注》文献价值考述
程诚
内容摘要:《花间集评注》是李冰若(1899-1939)为《花间集》所作的集注。今新发现有唐圭璋批点《花间集评注》的手稿。这份手稿作于1941年下半年或者稍后不久,是唐氏整合俞陛云刊载于《同声月刊》上的《五代词选释》内容而成,彰显出他对于词学动态的把握,包含着对俞陛云释词的“增华”意识,其后的《唐宋词简释》体现了这一点。这份新发现的唐圭璋批点《花间集评注》的手稿,对于今人研究其词学思想以及近现代词学批评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唐圭璋 批点手稿 花间集评注 词学思想 文献价值
文史新探
“周旋调护”:《宋文鉴》的编纂与元祐学术
李法然
内容摘要:《宋文鉴》的编纂工作是一项由词臣发起,由执政官经办,由馆阁承担的国家行为。吕祖谦以馆职身份具体执行此事,其间与词臣偶有分歧,但并非学术之争。吕氏家学与宋孝宗的编纂意图高度契合。《宋文鉴》的编纂背后的学术之争,是在南渡之后的“元祐叙事”下,元祐学术中蜀学、洛学如何相容的问题。吕祖谦以文与道为判然二事,于其间取得平衡,将二者并置于此书之中。但这种方式是“调和”而非“融合”,元祐学术并未真正浑然一体。
关键词:宋文鉴 馆阁 理学 中原文献 元祐叙事 元祐学术
《乾道建康志》及《庆元建康续志》新考
徐岱
内容摘要:史正志于乾道五年(1169)编撰的《乾道建康志》,吴琚、朱舜庸于庆元六年(1200)编撰的《庆元建康续志》,是南宋年间的两部官修建康府志,均为十卷。史正志、吴琚曾知建康府,二志均编撰于其任职期间。因内容简略、体例陈旧,且由于《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志书的陆续撰成,故二志流传不广,并最终散佚。《乾道》《庆元》二志主要由《疆域志》《山川志》《城阙志》《祠祀志》等卷目构成,较为传统,虽有政事、武卫、文籍等内容之记载,但并未独立成卷,亦不够完备,与其后成书的《景定建康志》差距明显。但因二志均系官修府志,亦对建康府基本资料有所整理保存,故《景定建康志》修撰之时,对其征引颇多,因此,《乾道》《庆元》二志当是《景定建康志》编撰的重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关键词:乾道建康志 庆元建康续志 史正志 吴琚 朱舜庸
谁是刘克庄称许的“才气飘逸”者?
——《四库全书总目·〈竹隐畸士集〉提要》“张冠李戴”之误考析
张继定
内容摘要:《四库全书总目·〈竹隐畸士集〉提要》把刘克庄《后村诗话》对《竹隐集》作者徐似道(字渊子)的诗评,张冠李戴,安之于《竹隐畸士集》作者赵鼎臣名下。其实,徐之《竹隐集》并非赵之《竹隐畸士集》或其中的一部分。四库馆臣的这一失误,客观上是因徐、赵二人文集名称略似,其所据《后村诗话》版本之关键文字有缺失而造成误判;主观上是疏忽大意,未曾比较《后村诗话》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并参阅相关文献,想当然地臆断。后之某些辞书或学术著作疏于检索,轻信其臆断,以讹传讹。其负面影响至今尚存,值得今人反思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赵鼎臣 竹隐畸士集 徐似道 竹隐集 张冠李戴
日藏《新编江湖风月集略注》“云土梦笔法”再考
董璐
内容摘要:宋代诗论引郑谷“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窠”为例,言为“影略句法”。日藏《新编江湖风月集略注》中有介石朋“归送渊明过虎溪”句,亦云“影略(互见)之义”,又称“云土梦之笔法”。通过分析句法,认为“影略”侧重句法修辞,“互见”侧重句法结构,“云土梦”体现了日本注家力图摆脱中国诗论“套话”桎梏,另辟蹊径对诗法加以阐述的期冀和诉求。利用日本汉文古注本审视宋代诗论句法现象,正体现出域外汉籍的逆向利用价值。
关键词:新编江湖风月集略注 影略互见 云土梦 尚书 禹贡
汪道昆集的编纂问题
颜庆余
内容摘要:汪道昆集的编纂情况至今不太明晰。作为通行本的《太函集》一百二十卷,并非汪道昆自定,篇目收录不全,去取之间也不尽符合作者的意愿。《副墨》有卷数不同的各种传本,是汪道昆生前不同时期刊行的文集,其中存在篇目的增删问题,可补后来通行本的不足。《太函副墨》二十二卷,刊行于汪道昆卒后四十年,应是出于汪道昆手定。
关键词:汪道昆 副墨 太函集 太函副墨
晚明陈子龙与艾南英文学论争考论
张荣刚
内容摘要:明代科举考试,初场以八股时文为主,最初只是敷衍传注、发明义理。到了晚明,“以古文为时文”成为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而其弊端也愈加严重。艾南英以救正八股时文弊端为己任,倡唐宋大家之文。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为文效法七子,宗尚秦汉。陈子龙与艾南英之间的文学论争及冲突,所争论的焦点虽然在于古文的创作,然而其本质则体现的是明代科举与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可以认为是披着文学外衣的八股时文创作方法之争。
关键词:八股 陈子龙 艾南英 文学论争
《列朝诗集》闰集“神鬼”撰集考论
徐隆垚
内容摘要:《列朝诗集》闰集“神鬼”是专收神祇、人鬼、物怪的单元,其体例直承《唐音统籖》等明人编大型唐诗总集,史源则多出自明人笔记、诗话、小说。牧斋汰去了其中涉及宣教、艳情、功名等思想的文本,同时着重记叙文人成仙的宗教传说。其撰集体例经由朱彝尊推广,为盛清时期郡邑总集选家所普遍采纳,成为一种与近世文学经验相适配的文学史话语。
关键词:列朝诗集 神鬼诗 编纂策略 文人成仙
文化广角
《史》《汉》“廉武”析疑
孙晓磊
内容摘要:汉武帝时期,酷吏张汤屡次称赞尹齐“廉武”,此即《史记》所载尹齐“事张汤,张汤数称以为廉武”。但是,今本《汉书》却记载为尹齐“事张汤,汤数称以为廉。武帝使督盗贼”云云。当以《史》文为是。今本《汉书》衍“帝”字,“武”字当上属“廉”字为句。楚人多谓“士”曰“武”,张汤以尹齐为“廉武”,“廉武”即“廉士”。《汉书》至迟在南宋时就已衍入“帝”字,世人多不知此,又不明“廉武”词义,故在引述之时多存误说。
关键词:张汤 尹齐 廉武 楚语
东汉孝冲皇帝年号考释
李彦楠
内容摘要:东汉孝冲皇帝刘炳年号有“永憙”“永嘉”“元嘉”“永熹”四说。传统以“永嘉”为正,但南宋淳熙年间曾出土书有“永憙”年号的石刻,“永嘉”说因而受到怀疑。自清以降,学者多从“永憙”说,现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亦以“永憙”为正。本文通过重新梳理宋代文献及晚近发现的金石铭文,认为汉冲帝年号应以“永嘉”为正。
关键词:汉冲帝 年号 永嘉 永憙
阮孝绪佛道思想及对《七录》分类的影响
薛芸秀
内容摘要:阮孝绪《七录》列“佛法录”为外篇第一、“仙道录”为外篇第二,他的这种分类方法不仅受时代影响,更与他个人的思想倾向密切相关。阮孝绪出生在玄学世家,长于有天师道信仰的家族,本人崇信佛教,因此对佛道之书颇为重视。他打破王俭《七志》之例,将佛、道二录纳入“七录”之限,使二家之书与经史之书并列,抬高了二教的地位;他将“佛法录”列在“仙道录”之前,申明了自己的信仰所在。
关键词:阮孝绪 佛教 天师道 七录
“枢密都承旨以两制为之”考
黄光辉
内容摘要:前人认为宋高宗朝枢密都承旨以待制为之,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和考察文官任枢密都承旨所系官衔,认为枢密都承旨当以“两制”为之,而非以“待制”为之。
关键词:宋高宗 枢密都承旨 两制 待制
清中叶中韩学人交游与书籍传播的学术意义
——以洪大容为中心的考察
徐诚
内容摘要:洪大容作为朝鲜时代的重要学者,与同时代的中国学者交往频繁。朱文藻《日下题襟集》、洪大容《湛轩集》等著作所录信札皆可考察中韩文人的学术往来以及治学态度与方法。朱文藻、严铁桥皆精于文字、训诂之学,且擅长金石碑版研究,治学偏向训诂考据一派;朝鲜北学派代表洪大容则以天文、历算等实学为研究重心。洪大容与严铁桥、朱文藻等清代学者的交游通过笔谈的形式展开,两国文人又以书籍交换的形式促进了学术的深化。
关键词:朱文藻 洪大容 日下题襟集 学人交游 书籍史
焦循《里堂家训》流传考论
许勇
内容摘要:焦循的《里堂家训》一书曾以稿本、手书卷子、刻本、影印本等多种形式流传于世,学界对于这些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尚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笔者因参与编辑出版《江苏文库·文献编》而寓目各个版本。本文从《里堂家训》稿本的两次“离而复合”的经历入手,厘清了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考察了参与到稿本复合这一工作中的晚清、民国两个时期的江南藏书家与出版人,充分肯定了他们“众擎易举,各出所藏”的努力。
关键词:焦循 里堂家训 吴丙湘 传砚斋丛书 顾廷龙 合众图书馆丛书
逝去的星光:晚清徽州通儒汪文台的学术建树
陈居渊
内容摘要:晚清徽州学者汪文台撰写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识语》,对《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的文字训诂、校勘讹舛、版本异同辨析、史实依据考证等内容作了新的补正和审定,首开学者对“校勘记”的研究之风。他汇辑七家《后汉书》,为后人提供了《后汉书》所缺失的珍贵史料,成为研究东汉时期历史的必备参考书。他编撰《红毛番英吉利考略》一书,对英国以及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军事情况、财政经济、对外关系、文化宗教、民情风俗、行政区划、土特产品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当时学术界提倡放眼看世界的社会思潮相契合,展现了他持有开放的心态,被誉为学贯中西的“通儒”。
关键词:徽州 汪文台 经学 史学 西学
感谢《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提供信息!
编辑:西子
排版:大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