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智能时代的教师能力框架

周跃良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3736

读完共需

13

分钟


近日,在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发表了题为《智能时代的教师能力框架》的精彩演讲。


会上,周跃良教授提出,人机协同能力是智能时代教师需要具备的四大能力之一。


分享 | 周跃良整理 | 教育信息化100人来源 | 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人工智能会给我们的教师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与变革? 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本身的进步,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天然密切的,实际上,技术是通过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对教育的影响。所以我觉得,未来技术对教育产生影响,必然需要通过我们教师的变化才能实现。 在教育技术或者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实现技术赋能教育,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师极为重要。
教师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的变量。在人工智能越来越渗透到教育领域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重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智能时代的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它的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2021年教育部颁发了1个框架,这个框架涉及到4个方面: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发展能力。 


在同样的一个时间段,我们提出了另一个概念:未来教师核心能力。未来教师的核心能力包括四个方面:有效德育能力、课程教学能力、人机协同能力、自我成长能力。



第一,有效德育能力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不能替代教师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习总书记曾说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这一首要任务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够替代的。在知识教学中、在能力的训练中,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我们教师的很多工作,但是在德育培养、情感发展等方面是无法取代的。 但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只有师德修养或师德践行能力,而德育能力这个词是没有的。为什么我在这个框架当中不提师德修养?这并不是因为师德不重要,反之,它很重要。
师德是我们成为教师的前提,属于人格品质等方面,但它不是一个教师的能力。我这里所讲的教师能力结构框架,并不包括性格品性,所以我不讲师德并不是因为师德不重要,而是因为它不属于能力的范畴。 第二,课程教学能力 以前,教学能力是谈到比较多的,特别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当中,而课程能力这方面讲得比较少。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把知识教学交给技术,那么我们需要决定让机器教什么,这实际上是课程能力的范畴,而非教学能力范畴。
第三,自我成长能力 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教师要真的教好学生,必须与时俱进,要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第四,人机协同能力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人机协同是智能时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发现,老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在机器的辅助之下完成的,或者说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完成的。所以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会产生一种新的智能形态——人机协同智能。  

01

有效德育能力

 


有效德育能力是所有教师胜任“道德教育者”角色所应具备的整体育人能力,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教育关系民主的氛围中,通过“无灌输、弱控制”的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能力。 有效德育能力具体包括三种能力:利用和创造德育机会的能力、组织和实施德育活动的能力、评价学生道德发展的能力。 现在师范院校里有师德修养课程,但这其实是自我的修养,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要求。如何引导教师去指导自己学生的道德发展,我觉得现在还是缺乏这一块方面能力的。 

02

课程教学能力

 


课程教学能力历来是教师的核心素养,未来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立足于学生个体心智成长与知识结构状况组织课程资源、利用智能技术精准有效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能力。 课程教学能力具体包括四种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学评价的能力、学科教学的能力。 未来教育的一个大趋势是,对于教师教学方面能力要求的重要性会下降,教师更为重要的能力是知道为什么而教,以及教什么。这属于课程范畴,也属于学生自发展的范畴。我们到底要给学生教什么样的内容,我们为什么要给学生教这些内容,这其实是一个课程问题。所以我们要去理解我们的学生为什么需要这方面的能力,在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我们也要明白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具备教学评价能力,发展学科教学的能力。 然而,在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当中,我们现在最重视最关心的是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结合未来趋势来看,目前教师培养的逻辑并不一定妥当。 

03

自我成长能力

 


自我成长能力是指师范生和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协同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其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能力。 自我成长能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对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协同学习的能力。
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教师是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存在的,对此,国际国内都已达成共识。 

04

人机协同能力

 


人机协同能力是指教师以信息技术素养为基础,充分理解和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构建人与机器协同开展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人机协同能力是我今天想要讲解的重点。 人机协同能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认识到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动中的各自优势和不足;人机功能的合理分工和科学协调;掌握人工智能的伦理和保护学生隐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方面,认识到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动中的各自优势和不足。
AI(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的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将会和教师、学生一起存在于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能够完成某种具体任务的主体。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不可能有自主意识,不可能自主决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一旦教师或者学生设定了相应的任务或目标,人工智能是能够完成这种任务的。人工智能将会在教育中发挥一种有限主体的功能,这是在教育技术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因为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和人工智能两个主体,所以必然存在协同的问题,也就是人和机器如何协同、人和技术如何协同的问题。这个协同并不是一定是要机器来适应人,也可能是人如何驾驭机器,如何跟机器进行有效地协作。 想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动中的各自优势和不足。也就是说人类教师和人工智能之间的优势和不足,可能有的时候是互补。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地完成一些大量重复性的任务,教师可以来完成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我们的优势。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仍然不能自己来确定它的任务和目标,需要教师来限定。 第二方面,人机功能的合理分工和科学协调。 认识到了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动中的各自优势和不足之后,我们要知道人和技术之间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分工和协调。 现阶段,我们实际上没有合理分工和科学协调,现在的思路是把机器或者技术当成一种工具,而非以一种主体的形态来理解。我们现在对工具的态度相当于只是需要的时候拿过来用一下,使用完以后并不会存在持续的活动。但是如果把它看作主体,那便截然不同。我们一旦设定某个任务,人工智能可能会持续跟踪、督促和评价学生学习或者教师教学的各方面的任务。
实现人机功能的合理分工和科学协调,对教师提出的挑战非常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相关的一些训练,可以做到引导教师理解这种协同对教育可能带来的变化。 第三方面,掌握人工智能的伦理和保护学生隐私的意识和能力。 已经有很多专家讨论了这一问题,甚至也存在一些争论,我这里不再多言。
在未来的教育中,人机协同理念应该成为什么? 首先,人机协同理念应该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因为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基本上是以过去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思想来设计的,相当于是物和物之间的连接,必然出现越来越多的课程信息呈现形式的进步,比如以前制作PPT,现在制作微课。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教师的核心能力,虽然现在的慕课、微课非常流行。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运用技术帮助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才是我们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而不是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这种整合实际上只是对物的帮助。 其次,人机协同理念应该成为智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我们的研究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帮助完成的。 最后,人机协同理念应该成为教育评价与管理流程再造的方向。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价和管理的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注:周跃良,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混合式教学、智能教育、教师教育。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建了一个读者交流群,群内有学界、政界、企业、学校等多领域的朋友,大家想进群的可以添加王老师微信:zhushou3721,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袁振国:如何建设教育强区?


北师大余胜泉:智能时代未来学校课程变革的五大方向


西南大学刘革平 :元宇宙将成为教育新基建的一个重要领域!


前沿 | 2022年教育技术学七大核心期刊重点选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