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黎加厚教授:中国教育信息化面对新的历史考卷

黎加厚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1419

读完共需

6

分钟


摘要:信息化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未来,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那么这个趋势下,教育将面临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作者 | 黎加厚来源 |《人民教育》

人类历史掀开了数字经济新篇章,这对中国教育意味着什么?

党中央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吹响了进军数字中国建设新长征进军号,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百年大考和创新发展的大机遇。我们怎么才能够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要敢于突破局限,不断自我革新。
“应用为王、服务至上”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线。环顾今日中国,“用”的含义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从搜索引擎到手机上的“学习强国”等,教师几乎可以瞬间找到备课需要的素材和视频资源,教育资源的含义早已从20世纪的“资源库”演变到全媒体新时代。
3月1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试运行,给教育资源的管理者、内容生产者和使用者这个命运共同体带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教育作为国家数字经济整体的一个子系统,我们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如何做得更好,更具针对性,更能帮助师生解决问题,更具可持续发展性?
服务至上!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不是花钱把技术简单搬过来就行了,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服务,亟须深入研究和思考:
教师和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如何让教育资源变成教师欢迎的 “使用方便、实用、易学、易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极简教育技术”,就像全国人民无需培训每天都在使用的微信一样能用好用。
谨记“方法重于技术、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的工作理念。例如,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更新?跳出教育看,各家电商平台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把资源的选择权交给用户,用户对网站上商品(教育资源)点评,商家无权限篡改,评语直接引导消费,平台系统自动排序,点赞多的资源上浮到最前面,末位出局,优胜劣汰,自然选择。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想升级超越技术升级,观念升级引领技术升级,方法和规则的改变远胜技术的改变。我们亟须改变唯技术思维,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世界变化,唯有识变、应变、求变、善变、智变才能生存!
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建设,如何做到有别于全媒体时代其他海量资源的精准服务呢?要明确教育信息化和资源的服务定位,是为谁服务——是校长、局长,还是教师、学生、家长?如果是教师,就需要分析和研究教师生活、工作的具体需求,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还是教育科研、职称评审。然后才能知道资源平台上的视频、文章、教案、学习单、各类素材该如何分类检索、如何更新……总之,以人民为中心,在教育领域就是要一心一意为服务对象做好服务工作,这里没有统一的固化模式,需要的是个性化服务,因材施教。
学校和教师不仅需要有方向,更需要有前进的具体方法、策略和指导,谁来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整个教育信息化生态正经历着怎样的变化?
语音识别与合成、图像与文字识别、大数据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高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大众生活,也来到教师身边,重新定义了最新技术进入学校教育的生命周期。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让学习场景愈加丰富多彩,教育资源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单一模样。教育信息化正在变成师生不可或缺的伙伴和生命环境,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享受减负增效的美好生活。
教育不仅自身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更担负着提高全民族数字素养和技能的重任,关系下一代在数字经济社会的生存。
注:黎加厚,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信息化100人》是由产学研媒联合发起的智库型媒体,关注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要“让优质的信息和知识更快被看见” !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交流群

联系我们

焦晓娣: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jiaox1008

张沉浮: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教育部长怀进鹏:把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

黎加厚教授谈“如何用好数字化教育资源”

西南大学刘革平教授:元宇宙支撑的教师发展场景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阶段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
钟柏昌、余清臣教授谈:技术进步与教育发展怎样和谐共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