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对于暴晒我是拒绝的

2016-10-07 陈思宇 UniDesignLab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前些时候,连续的酷日让人们重新体会到了被太阳支配的恐惧。即便是敢于走在炎热路上的勇士,那些真正的勇士,也算不清那心理阴影的面积。空调仿佛代替Wifi成了人类的最佳伙伴,然后后果却是臭氧空洞,人类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走上毁灭自然的绝路。作为建筑师,掌握着Built Environment和Passive Solar Design的设计大权,或许应该为之做点什么。


好了,今天我们就来归纳总结一下,对于暴晒的阳光我们有什么建筑处理手段。这里主要分为起到阻挡阳光作用的顶部遮蔽物(Shade)、垂直或多样化的植被选择(Vegetation)、外表皮及装置(Facade)、与被动节能技术息息相关的空间设计(Space)


▷Shade

▷Vegetation

▷Façade/Device

▷Space



笔者自绘,PS+手绘

 



1.    Shade


实际上,对于阳光,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常用的还是遮蔽物,从伞到凉亭、古建筑檐廊、骑楼、天井等等都利用了其丰富的遮蔽空间为人类阻挡阳光。另外,在笔者久待的重庆,老百姓甚至利用上了战时的防空洞作为遮蔽防晒空间:显示出人类在与残酷的大自然作斗争的时候,充分用上了可利用资源。

笔者自绘,肌理素材+PS+AI


而当我们展望现代建筑,遮挡物的形制也成为建筑师热于创新的方向。这里笔者想介绍几种有趣的方式。


第一个是即将完工的让-努维尔设计的阿布扎比罗浮宫博物馆,在炎热的中东,遮蔽物是必须的,但是建筑师不仅要遮挡,还要光影的美。其实从外观看,这个形制不外乎一堆小房子上顶个大锅盖,同样的原理可以参考英国的02体育馆。不过方案刚出来的时候,笔者还以为上面是一个大的公共空间,是从下而上将零碎变为整体的建筑模式;后来看这个结果,其实上面仅仅是个巨大构筑物,好吧,仅仅负责美。不过中东人就是壕,有钱能修个飞碟不是很好嘛,可以的,这很中东。


From Pinterest


提到中东,笔者又想起自己在多哈的所见所闻,当地人为了防晒可是费心费力,比如有钱人他们这么做:


笔者摄于Doha


比起顶个大型构筑物,帆布遮蔽是非常轻盈简洁的做法,这样的街道既能遮阳,又不失魅力。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也有让人走出户外一探究竟的冲动。当然,对一般平民来说,他们可没那么多闲情逸致,所以中东最常见的还是全遮蔽的街道,将商铺群团结为整体,从酷热的外面走进去是另一番天地。


笔者摄于Doha


From Pinterest


笔者自绘,SU+VRAY+PS


这种形式和现在中国层出不穷的商业综合体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内街加上顶棚,防止过度日晒,形成一个商店群,增强游客的逛街体验。当然,对于缺乏日照的欧洲国家,房屋之前更多的是搭上玻璃顶防雨,形成拱廊空间,这种将室外空间转化为室内空间的方式,多见于市场,将零碎的商店统一为一个商业区域,一方面起到遮蔽物的作用,另一方面划分区域、让商业区在城市中更加明显更加可识别。


笔者摄于London


另外遮蔽物也可以纳入功能,很多吊脚式建筑,上下分区,上面是室内空间,而遮蔽的下方,则纳入很多室外休闲场所,为市民提供休息纳凉与娱乐的好去处。这样既可以增加建筑的功能多重性,又因为提供纳凉休闲场所,体现人文关怀。


Found on archisketchbook.com


当然,Shade这种做法最可以深入的是其的构筑感和投下的光影,如果遮蔽物设计的好,无论其本身就具有的结构美感,还是阳光洒下的影子都会为设计锦上添花。而这也正可以是施展自己数字化建筑技术能力的时刻,参数化什么的在做屋顶结构的时候既简单又出效果,所以申请国外院校的话,在原本基础上,屋顶结构做点文章将会加分不少。


Found on Pinterest



 

2. Vegetation


说起来街上的植被也是一种遮蔽物,垂直的植被也是一种表皮,但是这里把植被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遮蔽物和外表皮多是人工(Artificial)的,而植被是自然(Natural)事物。况且,植被,作为效果图、作品集、工程图等必用配景素材,其对于人类不仅有外在供氧、遮挡等作用,还能心理安慰、增强视觉表现力。这年头,设计学生最喜欢做的,不外乎平地起高差、高楼种大树、盒子挖天井、表皮排格栅、老建筑附加玻璃体几大神器,屡试不爽。什么,当然不止学生喜欢,比如高楼种大树,玩得最牛的人其实叫藤本壮介,看看这个: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 NL*A + OXO ARCHITECTS


再看看这个,你说凉不凉快?



 巴黎综合理工学校新学习中心设计竞赛一等奖, 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


原本是日照和通风的分析图,加了树之后,凉爽的气息无处不在。树既装饰了建筑,本身又可以遮蔽阳光。是人类的好伙伴,也是设计及绘图的好帮手。毕竟,当柯布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开启现代主义浪潮之后,不同的声音屡见不鲜。赖特的有机建筑,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隈研吾的负建筑等等,建筑与自然不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而是彼此生长,彼此融合。我很喜欢一个词:延异(Differance),是哲学家德里达创造的词汇,表明差异已经延缓,而模糊性和未定性逐渐出现。人工逐渐向自然靠拢,有机生长,自然与人工的矛盾也会逐步解决。


言归正传,其实植被最大的作用体现在景观(Landscape)设计和场地设计上,笔者自绘的场地剖面里,即是将不同时刻的植被阴影和人的活动进行了绘制,希望表现出场地植被介入后,阴影纳凉场所引进后,对场地的活动的影响。从而体现将体育与人文精神融入场地当中,以人为本的场地设计。


笔者自绘,PS


当然,对于建筑来说,更多的是垂直植被介入。在每一层都种树这种老套的做法的基础上,也演变出许多新奇的表现方式。旧瓶装新酒,也能调试出全新的口味。比如,增加更多树木选择或许就能脱颖而出。这样的细节会让设计更有人文味道。


Anh住宅(设计:S + Na)


垂直种植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树的位置,一般来讲,中庭/天井、露台是树种植最好的植入点,而有时候把露台外面再包裹一层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这个,在外面加了一道模糊层,立马有种“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绮怨和怅然若失之感。


PHOTOS BY CRISTÓBAL PALMA


再者,不仅是树木,还可以利用藤蔓这种垂挂植物限定空间,并起到遮阳的作用。将植被作为外表皮,既美观又天然,可以为空间增添不少情趣。


Naman Spa / MIA DesignStudio

From Pinterest



Design by Architecturefirm Spark


利用攀爬植被和悬挂植被本身的特点,作为建筑表皮的一部分,可以提供很好的装饰和遮阳作用。在建筑Detail图里将植被画入也可以使得工图不那么单调。


更进一步,植被还可以融入一些立面装置,使得立面Façade也更加有生机。同时结合雨水收集系统,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让人感受到对于Built Environment的重视与对于自然的关怀。

 

Edgeland House by Bercy Chen Studio


所以,如果你想你的作品充满生机,请使用植物;如果你想你的效果图有层次感,请使用植物;如果你想你的理念充满人文气息,请使用植物;如果你想你的技术附加生态,请使用植物;植物果真是建筑师的好帮手,也是遮阳的好助手。


好了,有关遮阳的遮挡物和植物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下期我们将介绍遮阳的重头戏,立面构造和空间设计。




分享经历,只为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看上一期分享的代尔夫特BUILDING TECHNOLOGY经验。


也欢迎,为我们分享你的故事,UDL有偿征稿。请与公众号主页菜单中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