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卫东:超越生存本能,学会理性思考

2017-03-21 茅卫东 深圳师者情怀

编者按

一个人人畅所欲言的社会才是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社会欢迎持之有据、言之有故的建设性批评,反对人身攻击、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等情绪化、低俗化的闹剧。我们既要有批评的勇气,更要有接受批评的雅量。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对社会时态和人类前途理应抱有更广阔的责任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说知识分子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保持异议。因此情怀君也经常会批评时局,针砭时弊,这也是本公众号价值观(主动肩负使命、为改善民生鼓与呼)决定了的。但我们会做到用语尽量慎重,言辞恳切,字里行间充溢的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批评绝对不是出于个人或者小团体的目的,也绝对不针对具体的个人,而是针对某种现象,以警醒相关人士注意与改进。

坊间充斥着掺杂人际纠纷、利益分配等因素的变了味的所谓批评。其中以泄私愤、嫉贤妒能为目的批评最为常见,称之为批评实在有辱斯文,充其量只能叫骂街,是小肚鸡肠之徒的常用伎俩,为真君子所不耻。这种人往往不明真相就急吼吼披挂上阵,大放厥词,大开杀戒,结果发现自己杀错了,却拒不认错,更不道歉,一错到底。这就叫错上加错,自取其辱。

生活中常见那些自以为是的批评者,胆量大过天,心胸似针眼,没有他不敢批的人,没有他批不了的人。瞅准一个不批倒批臭决不收兵,逢人就祥林嫂似的喋喋不休,批个不停。情怀君觉得这种人最可怜,凭这份胆量与毅力干点正经事准成,何必到处丢人现眼呢?他们还总是强调批评人是关心人,但稍闻逆耳之言他们便勃然大怒,不惜以卑劣手段予以坚决回击。呜呼!只能自己放火,不许他人点灯!这是山大王的作派,这是强盗逻辑,决不见容于现代理性社会!这种人批评的出发点很可疑,原来他们是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于是便以批评为武器,到处打打杀杀,以满足打击别人、抬高自已的阴暗心理需求。

常言道"有理不在言高""得理也饶人,理直气要和" 。因此,即使真理在手,也要尽可能顾及被批评者的自尊,用语委婉含蓄,场合能小则小。这也体现了批评者的情怀。只有在相互尊重的真正的平等气氛中,才可能产生建设性的批评。可惜当下的中国,随处可见的是长官意志威风八面与居高临下的指示,遍地都是噤若寒蝉的唯唯诺诺与唯长官马首是瞻的阿谀奉承。真正构建起思想活跃、言论自由、平等交流的争鸣氛围非一朝一夕之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批评矛头不能只向外,同时也须向内对准自己。既敢于批评别人,又随时欢迎反批评,并且自始至终做到心平气和。这才是一个理性的批评者应该采取的态度。在社会各方面日益趋向多元的大背景下,任何人企图把个人意志凌驾于他人或集体之上,都是自不量力、以卵击石的不当之举,轻则为人耻笑,重则身败名裂。因此,容忍差异、坦诚交流、取长补短、互助共进才是批评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天推送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茅卫东高级研究员的近作。茅先生向来以特立独行、敢于批评著称于坊间,该文以他惯有的犀利笔触痛加挞伐国民的诸多劣根性,引发了情怀君对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与深沉追问:人为什么而活?人该怎么活着?怎么活过才叫活明白了?相信读者诸君读后也会陷入深深的思索与自我追问之中……

(深圳高级中学黄元华微信 hyh7261917,杨丹瑜)

成长是基于本能、超越本能的过程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靠生存本能以及成年人的照料存活下来的,稍长大一点,看到喜欢的物品,总想占为己有。尽管那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也不会有“社会”的概念,但孩子具备占有本能,愿望得不到满足,孩子会用他唯一的武器——哭闹达到目的。这时候的孩子非常“自我”,却又同样强烈地依赖成年人。


等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他们被训练、被教育接受“这个世界不是我说了算”的事实,开始掌握社交规范。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识,也开始摆脱本能对自己的完全支配。


从小学到中学,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也越来越社会化。青春期的叛逆,无非是要证明,他不再像婴幼儿那样需要完全依赖成年人。相反,他想要自己做主完全独立,不再需要成年人唠叨和支使。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最终能否真正成熟,真正地成长起来。以我的观察,国人大多数最终没能“鲤鱼跳龙门”,徒有成熟的生理外表,内心还是停留在了青春后期甚至更早。


心理不成熟的三个典型特征


一、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说大多数人没有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不对。问题在于多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自己经过体察感悟确立的,而是听从了父母老师的意见,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学会的。工作稳定生活幸福的时候,谁也不会觉得有问题。一旦受到质疑,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被骗了。这就好像一个人走在路上,有人非常热情地塞给他一个苹果,他推辞不了,看着苹果也确实诱人,就带着上路了。走着走着,突然又跳出一个人来愤怒地指责他偷苹果。这个人立即就会交出苹果,严正申明:“这是人家给我的。”


二、无论年龄大小总是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前辈和领导肯定


因为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很多人特别需要有人指导,离开前辈指点离开领导指示,这些人就寸步难行。前辈表扬,心情舒畅;领导批评,郁郁寡欢。

这样的人当教师做父母,耽误孩子是必然的。自己最多还只是个司机,去哪儿得由别人告诉他,又怎么有能力去指点孩子何去何从呢?对,他可以教学生怎么开车,可是开去哪里呢?有人批评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现在已经沦为职业培训了,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三、始终对未成年时受到的伤害或得到的帮助记忆犹新,想起来就可能引起情感的强烈波动。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童年的经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状态。有些人因为受到伤害的时候年纪很小,长大后已经记不清发生过什么,可是心灵创伤严重影响着以后的生活,因此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


可见,能否平静地回忆未成年时期的往事,可以检测自己内心是否真的成熟。


为什么许多人成长不成熟


传统的主流文化一向不鼓励人走向成熟。不论系统的儒家经典或佛教思想,还是通俗版本的《弟子规》《二十四孝图》《菜根谭》《曾子家训》……都是教人服从,服从师长,服从权威,服从世俗,鲜有教人质疑鼓励思考的文字。


几千年这样的文化熏陶,终于成功地放大了人的求生本能。“跟着我,有肉吃!”不听话?满门抄斩灭九族!一代一代威逼利诱,终于成功地塑造了大多数国人的生命基因,那就是:“若能跪着生,决不站着死”,能从狗洞里爬出去是有智慧有勇气的象征。最后,谁想直立行走,不劳官差动手,职场同人邻居路人早已一哄而上将其摁在地上了。


于是,直到今天,很多人虽已成年但基本上还是完全被生存本能驱使,所有的思考和行动都只是趋利避害,以求自保,精神层面的追求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得无法想象的事情。这也是现在许多年轻的“单身狗”乐于以“吃货”自居、许多权高位重者最大的快乐只在于捞钱的真正原因。


这样的成年人,往往不能区分面子和尊严,或者说他们非常在意面子,却忽视尊严。比如,他们非常在意职称和荣誉,却并不一定愿意认真工作。他们非常重视对孩子或者下属的管控,要求对方绝对服从自己、尊重自己。在领导面前,他们又可能会像一只乖乖狗,习惯性地流露出谄媚讨好之态。


这样的成年人,一般渴望温暖,不愿意讨论独立人格。


以教师群体为例。


很多老师喜欢把学校比喻为“家”,把校长当爹妈,如果校长年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也要认哥叫姐。不少校长也非常受用,大会小会总是要求老师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自己当然也以家长自居,努力当一个“慈祥的爸爸”或“温暖的妈妈”。


这样的教师,他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让学生考出高分,让领导满意。他们不会想到学生的成长问题,也不愿意花点时间去考虑社会和自然的事情,因为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只能把视野聚焦在学校,在校长的指挥下努力抓升学率。本性善良一点的,会用些小手段,让学生开开心心拼分数。狠一点的,就直接要求学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我曾经说过,很多人一辈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却也一辈子没有说过自己话,没有走过自己的路。


这样的人生,即使衣食无忧或者锦衣玉食,又与那些宠物犬何异?


须知,我思,故我在!


活个明白,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一个使命,一份责任。痛,正好证明我们还活着,还没有成为行尸走肉。


(作者自负文责。未经授权,他人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茅卫东,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高级研究员。

17年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从教经历,7年教育媒体从业经历,2016年2月加盟上海百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著有《重寻教师尊严》《心平气和当老师》《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怎样的爱才合适——做一个不过分的家长》,业余时间打理微信公众号“教育自由谈”(maowd121)为乐。

 转 发 是 一 种 美 德  

长按此二维码 识别关注本号 

分享更多美文

依托单位

深圳黄元华名师工作室


有意合作者请联系“情怀君家园”园长

黄元华主编

微信:hyh7261917,QQ:2603126632

投稿请发至邮箱:2603126632@qq.com


“情怀君家园”宣言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

总有一些事让人不忍放弃,相携坚持,

总有一群人胸怀理想,心忧天下。

精诚合作,互助共进。

天下兴亡,你我责任。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感恩有您,情怀永存!


恭候朋友们尽快长按上面的二维码识别关注本号,并惠赐大作!有您相伴的日子,情怀君倍感温暖,步履更加坚实,意志更加坚定,胸怀更加博大,目光更加高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