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好文】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7-04-03 吴非 深圳师者情怀

编者按

今天继续推送全国著名杂文家、杰出的语文特级教师吴非先生的近作。情怀君读罢此文,感慨良多!吴先生的文章读多了,您会发现,先生在不正之风面前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绝不姑息;而面对学生或弱势群体时却又慈眉善目,心细如发,关怀备至。是啊,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细心观察,一张潮红的脸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信息:内急了?女生生理期?生病了?家里出了意外?因某事愤愤不平了?……我们须仔细分辨,切不可简单地斥之为“上课分心走神!”而须认真了解后对症下药。在我的课堂上,若学生实在想出去一下,不必请假。有老师担心学生会钻空子,我的回答是大可不必。多年来我的数学作业允许学生不完成,可以打折扣,最低可打到四折。事实证明几乎没有人打折扣。我们无限信任学生,学生会努力克制自己来回报我们,以不辜负我们的信任。这就叫以信任赢得信任,以真心换取真心。

因理解普通人的脆弱与不易,我成天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生怕伤害到学生或他人,努力做到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语)。偶尔无意间有不妥帖的言行,我会在心里自责好久,并自我宽慰:“但愿没有伤到他,明天得找个机会抚慰他一下。”我同事观摩我的课后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黄老师会用心鼓励:“再想想看,已经说对了一半。”“你很聪明,一定能答上来!”当全班同学都表现好时,黄老师会说:"请大家把掌声献给自己!"……还有很多感人的细节,如当学生急欲回答问题而又不知如何表达导致咳嗽岔气时,惜时如金的黄老师满含慈爱地安慰他:"请慢慢说,别噎着了。"黄老师的话总是像一股暖流,流进学生心里,时时刻刻温暖着学生。

我们常常自称是有爱心、有情怀的人,但生活中吆五喝六、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的人随处可见。我以为这种人没有资格谈情怀,情怀应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当然包括语调语速、眼神表情等。与先贤大师相比,我们给人家提鞋都不配,因此我们要随时警惕自己的言行,永远承认自己的浅薄与狭隘,永怀谦卑与感恩,不得有丝毫的傲慢与矫情,特别是在有资格发脾气、或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的面前。尽量理解别人,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任何人没有义务为取悦我们而存在。我常常提醒自己:待人尽可能友善、亲和一点,语速缓一点,声音小一点,处处顾及学生的尊严。这比分数重要得多,因为分数是外在的、暂时的,而尊严才是内在的、长远的,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生命质量。我时刻谨记这句话:“你怎样与领导说话,你就怎样与学生或他人说话。”

我们可以严于律己,但不能要求别人时时处处呵护着我们,因此要努力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调查表明,我们做得再好,总有20%左右的人出于各种理由反对我们,因此我们不必因这少数人的反对而过于自责,否则寸步难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十全十美是我们永远的工作追求,但不能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

魏书生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我们要常常蹲下身子耐心倾听学生、了解学生、帮扶学生。健康比纪律重要,爱心比教法重要;尊重比管理重要,理解比要求重要;幸福比分数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我们什么时候认识到这些道理了,我们就是真正有情怀的人了,也就离真正的优秀教师不远了。

(深圳高级中学黄元华 微信hyh7261917)


曾有人访问,了解我在教学方面有什么“建树”,那意思像是觉得,从教多年,应当有一套特别的“教学法”,或是在学科研究方面有独到发现。我则总是疑惑:我是教师,能依据教育教学的常识去做,就不错了,我能有什么“建树”?退休后,有时间细细想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生命中那么多时间在课堂上度过,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是否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不仅当今社会,就连教育界,也有很多人至今不知道教师是怎样上课的,教什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等等。专家教授及官员来考察、指导,听了课后总要高谈阔论或是“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却往往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那样教,因为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有时和教师不太一样。


我之所以一直对课堂有兴趣,是在从教之初便发现:我每天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多数,或绝大多数,是教育学教科书上没有的,也是师范的“教学法”中没提及的。站在讲台边多多思考,就有可能认识到,教育教学观念的不同,其实是对教育的理解不同;一些人从教多年,仍然不知教育为何物,他们也许一直没弄清教育作为“事业”,和其他事业有什么不同。站在讲台边上,面对学生,你才会知道自己有多重要。


上课时,学生读书,有时我会走到教室后面,站在他们后面,朝讲台看,想象着他们看到我的样子。他们希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希望这个人有恒心,有修养,有智慧,面对困难有更多的办法,他们能有依靠,并逐渐成为像这个人一样的人。他们很想和这个人交朋友,他们每天到教室来,就是想从他这里得到新奇,得到惊喜;下课了,他们走出教室时,脑子里开始思考新的有趣的问题。合格的教师根本不会把课堂当作什么战场,当然也不屑于把课堂当作考场。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每个人都在这里耕耘,包括教师。我说过,我最大的快乐,是和学生一同学习,我这几十年对教育的认识或感悟,很多是在课堂上从学生那里获得的:我在教他们的同时,自己受到更多的启示。我比以前聪明了一些,这也是我在离开学校后仍然怀念课堂的原因之一。


教育的目的是“立人”,学生在课堂上的“样子”,很可能就是未来在社会上的“样子”;我甚至想到,就人生而言,学校和课堂也许是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了。童年,少年,青春,将会发生多少难忘的事!这也正是很多成人怀念学校的原因,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


但我并不介意人们是否都能明白“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毕竟是教师专业内的思考。


有专家到中学听完课发表评论,说这位老师课上有个提问水平极低,根本没有必要问的;前排那个男生的回答水平也不高,但这位老师竟然有些夸张地表扬了他,不可思议。于是专家告诫:课堂提问要讲究效率,举一反三;教师备课时要多思考,要吃透文本;上课要讲究一点教学艺术……

我不能同意专家的意见。我不太了解这个班的情况,但我能以自己的经验去想,这位教学素养很高的老师问了一个好像多余的问题,也许有她的道理。这节课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她比我们更清楚。也许,这个班的阅读水平有差异,有些同学学习比较吃力,他们不太指望能在公开课上发言;也许,前排那位小个儿男生还有点自卑,他的语文学习有困难,但他很想能学得好一些,他非常想能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大多数问题他感到困难,他不敢举手。而这是个“心中有人”的老师,这段时间,她在观察前排这个学生;她知道,这个班上,有几个同学需要一些“够得着”的提问,他们等待很久了,要想方设法给他们机会;今天这节课上,她看到这位前排男生专注的目光了,她想到也许他在等呢;是时候了,于是,她随机多问了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问题。


结果太棒了,那位前排男生回答出来了!她微笑着表扬了他,这可是他第一次准确而有创意地回答问题啊!这个随机的提问是否会影响到专家组对她的教学评价,会扣她几分,她才不管呢,她只知道要鼓励这个学生,不能让他丧失学习的兴趣。


就这么简单吗?故事可能还没完呢。课还在上,那个前排男生坐在那里,他有些激动:他第一次敢于举手发言,而且是在老师的公开课上啊!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把课上的经历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喜形于色,世上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吗?母亲悄悄背过脸,拭去泪花,只要鼓励孩子努力,会有进步的,会有的。


真幸运,两星期以来,这个前排男生在数学课上,在外语课上,都引起了老师的关注,他几次得到这样的机会,他对学习的兴趣得以保持;渐渐的,他开始能回答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了……


仅仅回答了一个几乎没有难度的问题,会影响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吗?不会。同学们了解自己的老师,他们相信她,认为她做的事都是有道理的;在她的课堂熏陶下,学生不仅学了语文,也变得善良友爱,他们比那些功利的教师更明白“同窗”的意义,所以他们不认为老师浪费了时间,而知道这就是“学习”。我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当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同学们(特别是他的“死党”)是多么的焦急,——这些,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专家们看不到。


或许会有人质疑:在一节课上,用两分钟时间,问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请一名水准不高的学生回答,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是不太公平?这是不是一种教学的损失呢?


也许他不知道,这两分钟对那名前排男生来说非常重要,他因此又找回了学习的自信,而对其他同学来说,同样有学习价值。在一个正常的教学群体中,未必有什么“学习竞争”,更多的是友情与合作。同学们也许早就知道老师有这种“兼顾”的习惯,他们看到了教师能平等对人,知道这也是值得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重视的是“人”。


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损失”。旅行者经常地停下来等待掉队的伙伴,还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全力寻找一名失踪者。你如果看《拯救大兵雷恩》时落过泪,那你同样应当想到:这位老师为了一名学生的进步和全班同学停下来等了两分钟,仅仅两分钟。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课堂上发生。


(作者自负文责。未经授权,他人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吴非,原名王栋生,笔名吴非,南京人,著名杂文作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南京市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0年出生,1968年下乡插队,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进入南师附中任教至今。主编《高中文言读本》《初中文言读本》《古诗文诵读》《现代诗文诵读》等20多种教学用书,为《中学语文(必修)》(苏教版)、《新语文读本》编委,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1988年起在教学之余从事杂文写作,发表杂文、评论、随笔2000多篇,获杂文界最高奖项林放杂文奖,出版杂文体专著《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的用人术》,杂文集《污浊也爱唱纯洁》等。2004年在《南方周末》上刊发的《不是爱风尘》引发了社会上对中学教育的大讨论,出版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教育参考-吴非视线》,在教育界影响颇大。

 转 发 是 一 种 美 德  

长按此二维码 识别关注本号 

分享更多美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高中数学解题研究会

QQ群339444963推送的高考数学精彩内容


依托单位

深圳黄元华名师工作室


有意合作者请联系“情怀君家园”园长

黄元华主编

微信:hyh7261917,QQ:2603126632

投稿请发至邮箱:2603126632@qq.com


“情怀君家园”宣言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

总有一些事让人不忍放弃,相携坚持,

总有一群人胸怀理想,心忧天下。

精诚合作,互助共进。

天下兴亡,你我责任。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感恩有您,情怀永存!


恭候朋友们尽快长按上面的二维码识别关注本号,并惠赐大作!有您相伴的日子,情怀君倍感温暖,步履更加坚实,意志更加坚定,胸怀更加博大,目光更加高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