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在网课直播中陨落的大神(围棋版)

铁船长 A铁船长围棋B 2024-03-04




因为疫情线下课都停了很久,比如北京,从1月到现在足足停了8个月,北京大多数机构都是最近才开门。而且疫情的影响是永久的,在停课期间,许多家长都有了上网课的习惯。考虑到未来的突发事件风险,机构老师向网课转型已经是一种必然。

那么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以前线下的名师到了网上是不是还是名师呢?未必,这就像是网球选手改打羽毛球一个道理,看上去有点儿类似,其实不是一个东西。因为归根到底两种课的形式大不一样,具体体现在哪儿呢?我们就先来看看那些在直播网课中陨落的大神。




死活大师


这类人最先就淘汰掉,别说线上了,线下也该如此。死活大师往往一个小时就摆4道死活题,一张棋盘四个角,一角一道,然后自己干嘛呢?自己在外面抽烟玩手机,溜溜哒哒,既不备课,也不记谱复盘,美其名曰练计算力,其实就是偷懒。明白的校长第一时间要就要把这种人踢掉,别管他什么高手不高手。
这种大师到了网上当然没有生存空间。您这么玩一下子,上网课的小伙伴们当场就惊呆了“老师,网卡了”,“老师,您是不是掉线了?”,“怎么10分钟画面一动不动啊?”
没什么好说,这样的大师就是大浪淘沙中的一粒沙子。



搬砖大师

在线下课的时候搬砖大师没什么问题,找一本好的围棋书当教材,或者手机上弄一点素材,上课摆在棋盘上给大家讲课,OK的很。问题是一旦上了网课,书上的东西怎么往上搬呢?当然了,很多围棋教学平台是自带一些教案的,但问题这样就带来一个大问题,同质化竞争千篇一律!


其实各种网课平台也有自己上传棋谱上传教案的功能(必须SGF格式),不过这个就麻烦了,不容你偷懒了。这个砖可以搬,但搬起来真累,一道一道题用“猫踢狗”打下来,存在指定文件夹里,再去上传,不容易啊。不过要想网课中让人家看到自己的亮点,该有的还是得有,该弄的还是得弄。况且很多网课平台自带的习题教案并不实用,也未必能体现出一个老师的水平。再说了,如果你总是用平台自带的教案,那么老师是干啥吃的?存在感是不是太低了。




故事大王

讲故事也有错吗?其实没错,虽然很多故事跟围棋没什么关系,有点尬聊的感觉。但上课孩子总有厌倦的时候,总有走神的时候,尤其是幼儿园兴趣班,有的时候为了补一下时长,讲个故事挺合理的。


但问题是线下讲故事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整理课堂,把孩子注意力都扭过来,然后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甚至还能带点肢体动作和表演。可你在围棋网课讲故事什么场景呢?一个围棋教学平台,背景是一张大棋盘,大多数看不清脸,只能听到绘声绘色的大叔烟嗓(小姐姐好些)讲故事。你是很投入,但孩子们完全无感呀


我要是家长在边上就听傻了,这是围棋课吗?讲的内容跟围棋没关呀,小朋友也不下棋,也不做题,听你讲一个跟围棋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而且如果看不见老师的动作表情,就这么干讲,除非你是声优,否则也太毛骨悚然了。
当然,有的平台自带故事动画片或者视频,但这就又回到上面讲的,这个老师变成了平台的操作员,太没有存在感,只是搬砖,没有内容增量了。

借用《异星灾变》的剧照来昭示围棋大神的黄昏


沟通大师


非常不幸,很多线下名师都是精于此道。见了家长之后,一个肢体动作,一个面部微表情,自然而然就导入话题。不经意间的几句话语,显示出了一个围棋老师高大上的逼格,风轻云淡地拿下了一个大单。然鹅,到了线上就不那么回事了,家长未必会在微信里给你大段语音聊天的时间,况且光聊天也展示不出你丰满的人设,只有干巴巴的语言突然间,小品变成了“语C”,热血的BGM变成了静音模式。

而且沟通大师们大多善于察言观色,判断家长的微表情然后投其所好。这个时候也看不到家长了,变得睁眼瞎子一般,强行尬聊然后理屈词穷,在转战进入试课模式,回到那个窄小的网课平台上,除了摆题讲变化,一身武艺施展不出啊!一句话,现有的网课平台中,没有贴心聊天这个功能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沟通大师们不幸陨落





气场大神

这种老师跟沟通大神类似,还具有不说话就让家长交费的技能。当然了,其实也没那么神奇,主要是依靠一种综合效应。一个老师跟家长见面的时候,他的包装,他的身份,已经是一种人设,他的教室,挂的招牌,都在默默地诉说着一种无言的牛逼。老师的言谈举止更是一种低调的炫耀。虽然一句话不说,但许多东西已经尽在不言中了。要知道人跟人的交往60%取决于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90%取决于视觉,而这个视觉不光是一个人的外貌,包括周边的环境,气场,肢体语言,微表情。在上网课的时候,任何平台没有VR功能啊,也无法呈现出如此丰富这么多维度的信息。默默的吹牛逼没有用了,现在都是对牛弹琴,俏媚眼作给瞎子看。



一句话,网课开启了围棋培训的降维大战,多姿多彩的高维宇宙坍塌了,最终都堕落成一个平面。就像淘宝的排行榜,就像拼多多的拼团,劣币驱逐良币,价格流量之下再也容不下有趣的灵魂。


这是美剧陨落星辰的海报,你把画面去了看看


颜值担当

很多人以为帅哥美女拍出来漂亮,一定在网课占优势,其实未必,或者说一直到20年前还是如此。首先,人靠衣装马靠鞍,不但先天条件要好,还要会化妆,还要看拍摄角度光线等等,这是个技术活。而且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领域,不一定都适合进行展现的。以前有一个词叫平面模特,说的夸张一点,有好多平面模特特别上相,真人到一般的很。也有许多真人的帅哥美女(三维的),拍成画面来到不怎么出彩。而现在随着电脑合成技术的发展,大家都知道美颜滤镜各种特效的功能强大的令你发指。





现在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现在就是一个技术比颜值更重要的时代。所以对于网络直播来说,大家千万不要有只有帅哥美女才能有优美画面的这种误区,真正的颜值担当反而被削弱了。反正后期处理一下,最后都那个样子。当然了对于我们大多数围棋老师来说,考虑到同行们的平均颜值水平,这未必是个坏消息
再说了,如果您是大美女搞直播一定会有流量,但开网课的时候你是不可能用虎牙平台的吧。你从虎牙从抖音上再搞转化,其实难得很,那个玩意既不可能让你跨平台,而且里面还有很深的水,具体什么我懒得多说了,会一堆人跟我吵架。你们都比我懂互联网好了,我承认



成长围棋

成长围棋向来争议很大,先声明不要对号入座。船长对这个概念向来不以为然,我就弱弱的问一句:如果孩子不学围棋,他还长不长了。。实际上,成长围棋本身是一个营销手段,类似于洗脑之术,主要用来掩饰学员水平的停滞。然而这个也需要很多条件,品牌、场地、环境、团队配合缺一不可。而且跟我上述强调的沟通,气场都有直接的关系。

同样道理,在网课的环境之下,无论沟通平台还是网课平台,都呈现不出这么多丰富的信息与细节。相对简单的沟通以及气场都遭到了致命一击,成长围棋这么大工作量的忽悠又怎么能完成呢?假如你连家长的面都见不到,就靠网上两句话术,就让人家乖乖交钱,实在没那么容易。再说现在上网课,等于大家一下子都到了竞争最前线,都坐到了第一排,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时候你再告诉家长围棋不用打比赛,不用升级,只要一心一意成长就好,还可能吗?

如果放到10年前的前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不对称搞这么一下还是可能的,现在不好了吧。







田字格棋盘


对于小棋盘船长并不反对,初学者用一些15路13路甚至9路这都挺好。但把小盘弄到什么7路4路甚至2路,这个就实在不靠谱了,一个田字格上能下围棋?你确定这不是练书法么况且,围棋19路早已深入人心,这个游戏要用来学习大局观的,一个田字格能练出来么?如果仅仅为了所谓的延长“学生交费周期”,那你这就是在耽误家长跟学生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这个属于吃饭砸锅,是严重破坏围棋形象。而且这种行为本质上还是在搞信息不对称,人工智能都出来了,您还要退回到2路盘,现在年轻家长会上当么?
而且这套神术同样是严重依赖线下的各种气场以及洗脑的氛围(需要气氛组的哦),在网课上,且先问问有几个网课平台给你设这个小棋盘呢?当然了有人说做题用的也是小棋盘,这个属于搬杠。船长是编过书的人,你骗不了我。其实规范的围棋习题展示的是棋盘的一只角,并不是一个小棋盘,不是一回事,再说也没有2路盘的习题吧

总而言之,“田字格棋盘”跟“成长围棋”类似,成长围棋还能讲讲故事,田字格棋盘在网课上就没啥用武之地了。任何一个网课平台,当你选择学生对弈的时候,你好意思设一个四路小盘,大家在那“对弈”嘛




就是这个赶脚


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网课与线下课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啥呢?就是同质化竞争。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因为平台限制造成的。上网课用的平台就这么几个功能,语音、习题,下棋、复盘等等,而对于大多数名师所擅长的沟通、气场、话术、微表情、察言观色,肢体语言等等都无法呈现。

而且互联网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标准化。因此,丰富多彩的上课模式最终也就变成了这么几种,谁也弄不出花来。况且很多网课平台并没有插播故事,插播视频这个功能,从头到尾您只能上干货。一句话,很多个人的特点被削弱了,模式也统一了,颇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感觉,“书同文,车同轨”。从此以后只有同质化竞争,价格是王道!血拼模式开始了...



那怎么办?没有办法了吗?这个时候儿只能狭路相逢勇者胜。固然以前的名师受到了很大削弱,但经验意识还在。最重要的是转变形式,这个时候儿你苦,但大家都苦,名师都觉得束手无策,颇为为难,那普通的小白老师并不会比你更轻松。除了咬紧牙关,坚持扛住,还得想点儿具体的办法。

以下七条干货,总有一条帮到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那些在网课直播中陨落的大神(围棋版)

铁船长 A铁船长围棋B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