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文里看见更广阔的天空:记广州耀华语文周

机构新媒体部 耀中耀华教育网络YCYW Education 2022-10-13


国际学校的孩子是怎么学中文的呢?


五月中旬,我应邀前往耀华国际教育学校广州校区采写“语文周”活动,路上一直在好奇这个问题。


说实话,我在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暗暗怀着一种“我倒要认真打量打量”的心情。


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语文一直都是我最如鱼得水的科目,后来又顺理成章地学习相关的专业,做一份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自认是个在“语文”的康庄大道上走得比较远的门徒。


在踏进耀华广州校区之前,我以为这些从小生活在双语环境中的孩子不会有我那样的好运气,下意识觉得他们没有那么多机会领悟中文之美,甚至还忧心全球化的大背景会对青少年的母语意识构成怎样的争夺。


我没有预料到的是,当我旁听完中学部语文周的第一次“读书分享”活动,心里来回反复的只有两个字:惊艳。



                                                                                                             

采访 / 文 F小姐

策划 / 编辑  | 樊素






那天一共有三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


一位八年级男生畅谈齐邦媛的《巨流河》,从作者一生经历的战争和动荡中,归纳出那代知识分子对学术的坚守、对国家的承担、对民族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一位十年级女生剖析白先勇的《台北人》,举例论述作者如何娴熟地运用意识流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并由此引领读者不知不觉走进台北各社会阶层的生活、贴近那个由盛转衰的民国。


还有一位七年级女生介绍美国汉学家孔飞力的《叫魂》,从乾隆时代一场妖术大恐慌说到根源性的社会问题——中国的官僚体系如何应对离经叛道者。


读书分享现场


三位学生的遣词造句当然还透着属于那个年纪的稚嫩,但我确实惊艳于十几岁的少年就有这般的阅读品味和视角。


这三本书目折射出的命题指向的是中国文化、历史与社会,它们无一不是在帮助读者想象家国与民族。不客气地讲,很多成年人或许都不会有这种“国民性”维度的思考。


细问之下,得知学生们的书单大多出自中学部的选修课项目。内心不禁感叹,这真的是非常优质的教育。 





今年是创校四年的广州耀华第一次举办语文周活动,我首先接触到的是中学的部分。除了读书分享,中学部语文周还筹办了脱口秀活动、硬笔书法比赛和中英文演讲比赛。


从上到下依次为:脱口秀活动、硬笔书法展示及演讲比赛


语文,也即语言的运用和文学的鉴赏,从听说读写四大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语文周里的读书分享活动称得上是这四项技能绝妙的融合运用,它的雏形是学生们每学期期末要参加的人文科组“口试”——结合该学期选修课的书单阅读体验进行评述,最终和笔试一起算入总分。


人文科组(包括语文与中社研)的选修课项目其实是耀华广州校区这个学年刚刚开始推行的新制度,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


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差异化教学”(也即“分班教学”)早已很常见了,但这其实不适用于语文学科。


中文课程主任叶蒙蒙老师说,因为语言的学习其实存在着同侪之间的互相影响,即使是不那么拔尖的同学,在听其他优秀的同学讲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吸收,所以语文课不分班。


但学生之间兴趣与能力的差异又的的确确存在着。校长尚尔娜回忆,前两年有一个孩子从布拉格游学回来后,写出了一篇七千字上下的侦探小说。还有另一个孩子,独立创作了一出中英双语的话剧,并搬上舞台表演了出来。


尚校长讶异于学生们的才华,深感以现有的师资,应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有一个更合适的位置来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人文科组的老师们早也有志于此。


就这样,在不分班的常规语文课堂之外,人文科组的选修课项目应运而生。





选修课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注重“基础”,一类偏向“学术”,还有一类着眼“鉴赏”。


基础班自然是负责夯实基础的,譬如通过欧亨利作品来学习短篇小说的创作技法、通过给自己身边的同学写作小传来锻炼人物描写技能。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写作”的确是一件头疼的事。但是在基础班里,老师们会用故事接龙等形式的游戏教学,让学生“忙起来”,从而不知不觉“学起来”。


偏向学术的两个班,由人文科组的两位中社研老师授课。中社研,全称是中国社会研究,主要关注历史和社会,读书分享环节中惊艳到我的《叫魂》便是出自中社研的书单。


在这两位老师的选修课上,学生们有机会调研清朝留学生群体,又或是探求从古至今的中国移民现象,期末作业需要写论文、学着把一个问题讲清楚。


而着眼文学鉴赏的两个班,主要面向高年级的学生。一个读的是折射出国共史的《台北人》,另一个读的是反思了纳粹与二战的《朗读者》。


《台北人》由中文课程主任叶蒙蒙老师负责。


除了分析文本和学习写作技法,叶老师认为,选这本书,一方面是想加入一些跨学科的尝试,把中社研已经开设过的国共史专题融合进来,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对小说有更丰富立体的理解。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说的主题讲的是一群台北的新移民,而耀华的学生们迟早也要面临出国、留学、移民的选择——这些题目其实是跟他们的身份有切实相关的东西。‍


《朗读者》则由中学部中文学科负责人陈蕾老师主讲。


有三件事是陈老师希望通过这本书启发学生的。第一,是分得清文学作品和畅销书的区别;第二,是学会阅读的三个境界,从初级的追求故事情节,到中级的分析人物理解人物,再到高级的见自己、见众生;第三,则是和《台北人》形成一种“联动”,让这些和平年代长大的少年有机会去思考战争。


有天放学后我去跟其中一个做读书分享的八年级男生闲聊,问他过去一年中最喜欢的书是哪本书。他回答的不是什么网络小说玄幻文学,而是《巨流河》和《叫魂》。


那个瞬间其实挺感动的,感动于一种“生生不息地传承”的图景,感动于年轻世代仍然对父辈的历史文化抱有一份着迷。


想到尚校长的话,“这群孩子出国以后会不会重新再回到华语圈还很难说,所以我们希望这里的孩子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学。”


这些小少年也许现在还察觉不到,当他们终于踏上游子的征途,借由中文课亲近过的那些方块字永远会在记忆里为他们留着一个“家国”。





和中学部的活动相仿,小学部也围绕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展现设计了各种活动,包括现场作文比赛、书法作品比赛、语文素养大赛(考察古诗词、成语俗语、文学常识等)。


有别于中学部的是开设了阅读与写作专题的讲座,主讲人是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专程从香港赶来演讲的作家黄虹坚老师。


黄老师演讲现场


黄老师在讲座开头问,“你们喜欢读书吗?”孩子们很整齐地大声说,“喜欢!”黄老师又问,“你们喜欢写作吗?喜欢作文吗?”这下答案参差不齐了,大概有一半说的是,“不喜欢!”


怕写,这是很多学生的通病。


黄老师指出,写作和阅读其实是一体的。通过写作才能落实阅读,写作是一个过滤和筛选的过程,只有完成这个过程,阅读才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但是,怎么让上小学的孩子意识到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呢?黄老师把这些都包裹进了一个又一个“成长的故事”里。


人的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层面,心理层面的成长指向的是精神世界的确立。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无数的外界“负能量”影响,譬如黄老师讲的故事里,一个因为不堪重负而几乎自杀的钢琴天才,一个因为精神空虚迷恋物质而选择用“陪伴换金钱”的援交少女,还有年少时调皮捣蛋四处惹事如“混世魔女”的黄老师本人。


而当成长的过程中有阅读的参与,其一是提供了一个“转移注意力”的对象,其二是情感可以找到共鸣处和宣泄点,其三是冲破自身的局限、认识到更广阔的天地。


这些点滴,都是成长的脚印,倘若我们真切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我们就会用写作的方式将这些脚印保留下来,为的是某天回过头看看,对自己交代得过去。


讲座的后半部分是提问环节。令我吃惊的是,只有两三个孩子问“写不够字数怎么办”、“没有灵感怎么办”,更多的孩子问的都是成长中的烦恼和“想不开”,尤其是和爸爸妈妈的关系。


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妈妈每次骂我的时候,我就想不开。


黄老师耐心地建议,你就说,“妈妈,咱们有话好好说,你不要骂我好吗?你对我有什么批评,你可以说出来,“考虑改正”,那你妈妈可能就会不好意思了——女儿都这么懂事了,她怎么好意思再骂你呢,对不对?


听到那段时我突然很感慨。亲情与亲子关系,这是多少代人在多少文艺作品里尝试着处理却仿佛永远都学不会处理的命题。多年以后,这些孩子长成大人,或许会在亲情带来的爱与伤痛、欢笑与眼泪间浮浮沉沉。到那时,不知道会不会有一篇文字提醒他们,和妈妈的关系,原来曾被那么稚嫩却又那么隽永的一句话说尽:妈妈每次骂我的时候,我就想不开。


演讲结束,孩子们把黄老师围住





那天的讲座开始之前,我跟黄虹坚老师聊天,提到耀华的孩子享受着非常优质的教育,黄老师说,能看出来他们这里的老师啊,都特别有热情,对学生很有爱心。


的确,耀华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也是我一整周的采写过程中感触极其深刻的一点。


整个语文周最重磅的活动落在周五,包括中学部的中英文演讲比赛和小学部的语文素养大赛。


尤其是小学部的这个语文素养大赛,丰富得像一场“智勇大冲关”一般的综艺节目——先是四支社际队伍两两 PK,借助在线答题系统完成一系列的必答题和抢答题,得分更高的两支队伍再进行第二轮 PK,形式是飞花令和即兴看图说话。


每轮比赛之间还要穿插各个社际的才艺展示。当天在现场的孩子们都高兴坏了,每当自己的社际赢得分数,整个体育馆就会响起“耶~~~~”的欢呼声。




欢呼的孩子们


这些形式,在往年全都没有出现过。以前组织的一年一度演讲比赛,就是老师把学生培训好,参赛选手上台表演,比较模式化。


“我们今年考虑到一个问题是受众面太窄了,”小学部中文学科负责人苏冬芸老师说,“小朋友会觉得,噢,我就是一个观众,我在下面看你在上面做一个秀,他们的参与感会没有那么强。”


为了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老师们参考了各种时兴的综艺节目里的元素,比如《中国诗词大会》里的飞花令、《声临其境》里的配音等等,今年的语文素养大赛互动性、竞技性、趣味性都显著增强。


语文素养大赛现场


如苏老师所说,素养不是在于他们死记硬背这些东西,而是要让他们真的去喜欢这些东西。


如果说小学部老师呵护学生的风格是家长般的事无巨细,中学部老师对学生则更像是朋友,提出意见、但绝不代劳,让学生们享受探索的自由与快乐。


在准备语文周的间隙里,叶蒙蒙老师还在争分夺秒带着文学社的同学们做杂志。


为了让成品能在学期结束前尽快问世,学生们一边联络印刷厂计算成本,一边寻找广告商争取经费,还在想如何在周五的演讲大赛上加入宣传杂志的环节,以及最终售卖的部分如何操作。


叶老师就在一旁看着,时不时插几句弹幕式的评价,不紧不慢地,见证这群少年把他们感兴趣的这件事情做成。


社刊发布


无论是语文周,或是语文周以外的课程与活动,用尚校长的话来说,是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有所成”的展示台,能让孩子们的学习可视化、成品化。有成就感,就会更有学习的动力。





推荐阅读


中文课堂不能只教字词语句,更要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品格

访耀华教育总监吕子德:真正的国际教育,不是看有多少学生进了常春藤

我未曾经历却向往的教育:广州耀华走访笔记



    耀华国际教育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