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自己作为方法」?
今天讲的是吴琦访谈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论》这本书,本来只是想发个朋友圈,结果越写越多,就干脆写成文章吧。
先说感受。
看这本书有个很有趣的体验。
就是不自觉的带入到一个人类学家的身份和高度看待现在发生的各种问题,可以从具有全球视野学者的视角来理解这个世界。
比如:年轻人之丧、逆全球化真的发生了吗?中心和主流引力太强,处在边缘缺乏认同的时候如何自处?这个时代如何做研究?
读的过程会不断对既有的困惑产生启发,时不时会有”原来还可以这么想“的时候,所以虽然讲的是理论但阅读获得感很强。
假如你也对我上面列的课题有兴趣或者感到困惑,还蛮推荐阅读的,这本书是在我吃早餐的时候都会愿意拿起来读一读的书。
我的思考和启发。
项飙作为一个知名学者,在牛津大学教书,明明讲的是理论,但不管是在《十三邀》里,还是之前非常获得一篇对他的访谈《专访|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中,他讲的内容都非常有趣和被大家喜欢。
这是我很想要获得的一种能力,这种趣味性来源于他在书里讲的理论要具有「沟通性」,研究是为了关心和解决现在具体发生的问题,所以他的观点都与现在发生的各种事情息息相关。
之前我总是过于关心「价值」,写出来的东西常常不够有趣,读起来很累。
为这事我纠结了很久,显然我不是一个能把事情说的很有趣的人,要做肯定也做不过那些天然就很逗很风趣的人。
项飙这种做选题时候考虑沟通性就挺适合我的,不需要努力变成别人,做自己就很好,这是不是呼应了一下书名《把自己作为方法》呢?哈哈。
什么是「把自己作为方法」?
之前看到同事桌上有这本书时,就莫名喜欢本书的标题《把自己作为方法》。但一直不知道这是啥意思,直到我在豆瓣上,看到SWX说的:
读蒙田的时候,最好奇和疑惑的一点是,你的自我如何对他人有意义?
蒙田一直在絮絮叨叨一些最私人的琐事,包括一些最微不足道的习惯,他怎么吃饭,他如何如厕。为什么我们都能读得如此津津有味,而不感到任何来自egoism(自我主义)的冒犯?
多年之后,我慢慢明白,蒙田在叙述他自己的时候,叙述的是一个人,而不是在为这个人辩护。像看待他人一样公正、诚恳地看待自己。
谈论这个人的优点,缺陷,不偏好,不夸耀,弄明白。毕竟对于这个自我,没有其他任何人比我们自己更熟悉。
我才突然明白,这不就是我在坚持做的事情吗?
一直以来,我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没啥才华,也不是什么专业的牛人,我唯一会的就是真诚地把我对自己的剖析、感受和思考收获分享给大家。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担心,这么个人感受和思考的东西会有人看吗?
在日更100天的过程中,大家的留言,以及打理极简生活公号的4年里大家不断地正向反馈告诉我,这件事对大家也有价值,很值得坚持做下去。
写在最后。
今天在项飙这又获得了一份自洽,内心也更确定与平静了。上一次是这篇《这篇文章让我摆脱了长达7年的“内卷”焦虑》。
我想这就是阅读的意义之一吧,未必能帮我们获得功成名就,但一定能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在我这里后者远比前者更重要。
当然,与优秀的人交谈也是一样的,我在内心困顿也看不进书的时候,也会逼自己走出去与其它人交谈,非常管用,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