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到我在低谷期回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了目标重新开始行动,即每天在带娃之余,完成三个小时的时间累积:写作一小时、画画一小时、阅读一小时。
把时间直接定为成就衡量指标,是我这几年用来进行自我管理最重要的方法。从最初为了瘦身坚持运动、到儿童文学补课进行大量阅读,再到后面的艺术与绘画学习,这个方法都非常好用、有效。
所以在《深度工作》看到类似做法时,感觉很亲切。作者从《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借鉴而来,舍弃类似“每年发表的论文数”这类滞后性指标,转而采用“专注于重要目标上的深度工作的时间”这个引领性指标作为衡量工作效率的标准。
做法也很简单,把重要目标进行分解,识别出促成目标的各项行动,再对行动定义时间指标。比如要想实现我的目标“绘画和绘本创作”,至少需要三种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故事创作)、绘画能力及创作所需的文化底蕴。所以,我的日常努力方向就是采取提升这几种能力的行动,投入的时间就是最直接的衡量指标。
也不用考虑我今天要达成什么成果。相信积累的力量,时间会告诉你答案。比如,近期要交一篇杂志稿件。大脑的第一反应是抵触:不知从何写起啊……再想想……再等等……
所以,早晨我给自己定的任务不是“完成初稿”,而是“写稿件30分钟”。没有思路的话,坐下来查查资料、信马由缰地写一通,也可以。结果往往会有不错的进展。《深度工作》的作者主张将深度工作习惯化: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
每次我坐下来开始写作、阅读或者绘画,当我在纸上写下开始时间或者点击了计时软件上的按钮,就好像告诉了大脑:好,开始了!有了这种暗示,接下来我就会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这项行动中,也更容易进入到深度工作或“心流”的状态。
比如,我在2015的年计划里,关于运动是这样写的:运动以力量训练为主,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2-3次,20-30分钟,很笼统。2016年,改为:定期运动,每月时间300分钟+。每月300分钟,很具体的数字,是否达成一眼就可以看出。而识别出达成与否才会促进持续的行动。
开始阶段,可以从最容易展开的行动开始。比如起床后活动肩颈、伸展运动5分钟,有清晰的判断标准,并且及时记录执行情况。
定下了目标和指标,展开了行动还不够。要保证持续行动,一定要“定期问责”,每周回顾,看看指标完成情况如何。达成的话,可以给大脑及时的正向反馈;若没有达成,则看看是否需要调整计划或日常行为。这种看起来有些啰嗦的行为,却是促成某个行为“习惯化”的关键。习惯一旦养成,今后就会省去大量的犹豫和纠结时间,长期来看还是划算的。
计时,可以直接在纸上写下开始和结束时间,也可以用手机上的计时软件,我用的是aTimelogger,以前推荐过:
时间统计,我在日程本的月计划页打卡,并定期总结回顾:
早年还自己设计过打卡表格,打印在便利贴上贴在桌面显眼的位置,以督促自己执行。(那一段探索时间管理方法的小日子啊……)
重读《小狗钱钱》|从养一只鹅开始……
纸笔or电脑?我的晨间写作实践
手帐|我的多本并行笔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