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钢琴艺术的异同丨他们“对民族化音乐创作道路都是坚定不移的。”

2016-11-06 刘颖 西方音乐评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150rkrjl3&width=500&height=375&auto=0别列佐夫斯基演奏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

导读丨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钢琴音乐

“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钢琴艺术

读:19世纪后期,以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音乐家,将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推向了顶峰。“强力集团”的五位代表人物和柴科夫斯基在钢琴创作中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鲜明的共性,为俄罗斯和世界的钢琴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结合他们的作品,就其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十九世纪中叶,有一批献身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音乐家,继承了“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1804-1857)的思想,创作出一批表现俄罗斯民族力量和人民爱国精神的音乐作品,开创了一条音乐艺术民族化的道路。他们是: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科萨阔夫、穆索尔斯基、鲍罗丁和居伊。时人称他们是“俄罗斯强力集团”(又称新俄罗斯乐派,The Mighty Handful)。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43qpq5us&width=500&height=375&auto=0巴拉基列夫《云雀》

一、“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钢琴音乐创作概述 

 19世纪的俄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传统的农奴制统治。而对政治最为敏感的莫过于文化。当时很多俄罗斯的有识之士,以自己的作品为号角,为推翻农奴制而呐喊,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化创作是十分繁荣的。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社会发展更加起伏,思想文化动荡,很多艺术家都倡导发展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与封建势力和文化做斗争。“强力集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鲍罗丁(Borodin)、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居伊 (Cesar Antonovich Cui)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y Rimsky-Korsakov)5个人,因为创作观点的相似性而走到了一起。他们深受车尔尼雪夫斯基(Nikolai Chernyshevsky)等进步作家的影响,追求独立和民主,主张从俄罗斯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作为创作的重要素材,同时因为这一时期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时期,所以他们的创作还有着突出的浪漫性特征,如情感性、标题性等。 


《怎么办》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1863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上。其中的“新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洛夫和梅察洛夫等人,是普通人中的“新人”;另一类就是拉赫美托夫等人,是“新人”中的特殊人。薇拉等人都是平民知识分子,出身低贱,自食其力,对自由热烈追求,对人的尊严极为尊重,这是他们共同的精神特点。他们不喜欢浮夸,崇尚自然科学,办事从实际出发,讲话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新人在爱情冲突中,显示了高尚的品质。他们信奉的希望人人都快乐幸福。当薇拉被她的母亲逼迫嫁给阔少斯托列西尼科夫而要自杀时,罗普霍夫多方本走,终以假结婚的方式,把薇拉救出苦海。为此罗普霍夫牺牲了自己的学业,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和当教授的前途。薇拉和吉尔沙洛夫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可是,薇拉意识到这可能使罗普霍夫痛苦时,便竭力鼓起热情去爱罗普霍夫。而吉尔沙洛夫也主动疏远了同薇拉的联系,不再拜访罗普霍夫家。这是他们都要为对方的幸福着想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罗普霍夫觉察出这种变化,就竭力促成这场真正的恋爱。罗普霍夫以假自杀退出了三角关系。结束了这场在西欧文学中常见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3080624v8&width=500&height=375&auto=0柴可夫斯基《四季》(瓦伦廷娜·李斯蒂莎) 

而柴科夫斯基在这一时期正值创作的黄金阶段,刚刚完成了歌舞剧《天鹅湖》和三部交响乐。然后又创作出了《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等,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当属钢琴套曲《四季》。当时著名的文学刊物《小说家》主编贝纳德,从俄罗斯著名诗人的诗作中挑选出了12首和12个月份相关的诗歌作品,希望柴科夫斯基创作出与之相配套的钢琴作品,并且准备刊发在新创刊的音乐版上。柴科夫斯基欣然接受了这一要求。他采用了分段创作的方式,要求仆人每月出刊日的前几天提醒自己,然后再进行创作。最终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创作完成了作品。因为采用了套曲的形式,数量达12首之多,所以他能够充分的表现自己在旋律、调式、节奏、情感、体裁等方面的创作构思。 



二、“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创作的对比分析 

 作为一个时代的两派创作者来说,他们之间的创作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共同构成了19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统一和多元化追求。 

(一)两者的相同之处

 19世纪的俄国,还处于沙皇的封建统治之下,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艺术家们都纷纷以自己的创作为武器,阐明这种进步的观点,抒发人民的心声。特别是30年代格林卡为此做出了表率之后,让音乐创作者认识到了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这一点“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的观点是一致的,并且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巴拉基列夫创作的《伊斯拉美》,就是自己在旅行的途中,路过高加索地区时,听到了一种舞曲的曲调,这种不同于欧洲古典和浪漫两种风格的音乐,引起了巴拉基列夫极大的兴趣,然后将其迅速记录下来,并改编为钢琴曲。整个作品分为两个主题:

  • 第一个主题中,采用了单声部的旋律和卡巴迪安舞蹈的节奏,具有突出的伊斯兰风格音乐的特点,特别是在节奏的作用下,模仿出了一种伊斯兰乐器中弹拨乐器急速演奏的效果。为了追求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作者要求对这个主题进行交替弹奏,变奏、转调十分频繁,将这种热情的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

  • 第二个主题中,则回归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旋律悠长、抒情,富含歌唱性。特别是在节奏方面,又引入了俄罗斯南部地区哈萨克族的一种传统舞蹈节奏。

   两个主题的交替出现,集中体现了巴拉基列夫的高超的创作技法和鲜明的创作理念,这在当时的俄罗斯音乐创作中,是具有开创性之功的,也是对格林卡开创的俄罗斯音乐创作民族化道路的一个延伸。


   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中,也有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俄罗斯民间文化中。比如第9首《鸡脚上小屋》,就是取材于俄罗斯的童话故事——女巫巴巴亚格。一个女巫住在鸡脚小木屋中,以吃人为生。作品中用紧密变化的旋律与不协和的音程,描绘出了女巫的残忍与可怕。 


 柴科夫斯基也是一名有着鲜明民族创作观的作曲家。从《四季》中来看,其中既有对俄罗斯美丽风光的描绘,也有对俄罗斯人们生活习俗的描写,还有俄罗斯民族情感的抒发,可谓是一幅俄罗斯民族的风情画卷,如:

  • 《二月,狂欢节》,就是俄罗斯民族的传统节日,因为狂欢节这一天不能举办婚礼和祭祀活动,而且禁止肉食和饮酒,所以人们就举办各种宴会和活动进行狂欢。作品中柴科夫斯基使用了四二拍子和一种类似于波尔卡的节奏,营造出了一个热情奔放的氛围;

  • 《十一月,三驾马车》中,描写了寒冬来临后俄罗斯的美丽风光。有辽阔的原野、挺拔的树木、冰封的小溪和雄伟的高山等。

   当柴科夫斯基阅读完原诗作之后,诗歌中所描绘到的景象,让柴科夫斯基想起了自己幼年时期所看到的,两者几乎如出一辙。在这种灵感激发下,他用抒情、唯美的旋律和俄罗斯民歌的主题,带我们回到了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情境中。由此可见,无论是“强力集团”还是柴科夫斯基,对民族化音乐创作道路都是坚定不移的,并且身体力行。他们用敏锐的眼睛和耳朵,搜寻和挖掘俄罗斯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质素,使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表达出了俄罗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这种用本民族的创作素材和创作手法,体现出民族审美和民族精神的创作观,对于俄罗斯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积极意义。 

(二)两者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所选择的具体题材不同:

  • “强力集团”的创作,主要集中在19世纪的60到70年代。

  •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主要集中在19世纪的70到80年代。虽然相隔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因为环境的不同,致使两派的艺术风格有了很大的不同。

  • “强力集团”创作的集中期内,社会矛盾空前突出,需要将音乐作为武器,唤醒民众的斗志,追求一种民族精神。创作者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关注社会生活中最底层的阶级,喜欢把一些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进行演化,使之具有了新的思想和内容。比如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中的《鸡脚上的小屋》,原来的绘画作品是一座钟表,采用鸡脚造型,并在顶端有一个装饰性的小屋。但是穆索尔斯基却对其进行了想象的发挥,和俄罗斯的神话有机联系起来,将这个小屋的主人描绘为女巫,身披黑袍,骨瘦如柴,横冲直撞,无恶不作。因为其住在顶尖的小屋里,所以代表的是俄罗斯的上层封建势力,表现出了作者对统治阶层的憎恨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 而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集中期内,社会矛盾双方的斗争加剧,处于一种对峙的状态,整个社会上下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氛围。加之柴科夫斯基的成长经历和性格使然,所以他的作品中,没有暴动、战争、进行曲等内容,而是更加具有一种主观性。比如《四季》中,12首钢琴小品都是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具体体现,并没有十分鲜明的戏剧性冲突,而是着力想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这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一贯原则。 


 其次是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不同。

  • “强力集团”因为要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所以在具体的创作中,对原始的素材变动并不大,通常都是对原始素材的结构和节拍稍加改动,所以作品的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突出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豪放与质朴。例如巴拉基列夫曾经在伏尔加河岸徘徊数月,就是为了收集当地有特色的民歌,并且出版了《钢琴伴唱40首俄罗斯民间歌曲集》,这是俄罗斯民间音乐创作史上的第一部经典著作。1898年,他对之前所搜集到的民歌资料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又出版了《钢琴四手联弹的30首俄罗斯民间歌曲集》。不仅体现出了巴拉基列夫这种民族性的创作风格,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 相对于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的“半路出家”来说,柴科夫斯基一直接受的都是正规的学院派教育,而且曾经游历欧洲各国,其创作思路和理念,还是比较正统的。《四季》中,柴科夫斯基突破了之前强力集团单纯再现民间音乐的模式,而是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创作技法,将标题性、浪漫性、民族性、戏剧性熔为一炉,每一首作品,既有浪漫主义时期的普遍音乐风格,同时各种俄罗斯风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出来。 

 综上所述,因为“强力集团”和柴可夫斯基的出现,19世纪俄罗斯音乐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重要的、直接的影响,就是促成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出现,为俄罗斯钢琴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根基。我们今天对“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创作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作品的本质,给我们的教学和演奏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对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影响,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钢琴学派从创作到演奏的全部构建之路。从这一点上来说,俄罗斯“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创作,是值得我们进行长期和深入研究的。 (本文原载《艺术教育》,2013年。)

往期老柴:1、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激情”丨斯特拉文斯基说:“他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彻底的俄罗斯人”;2、从交响标题音乐看柴可夫斯基的情感世界丨他曾说:“能像全身心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是巨大的幸福,我的头脑里永远忙于种种音乐想象”;3、柴科夫斯基音乐的民族情结丨他从不标榜自己是位民族主义者,但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祖国的命运和生活的意义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古典音乐放映厅


古典音乐歌单


每晚古典音乐会

每晚一张音乐CD


加入古典音乐交流群可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众号的推荐阅读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